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武侯梨

鎖定
武侯梨(1907—1989),山西平順羊井底村人。1989年10月18日,武侯梨與世長辭,享年82歲。 [1] 
中文名
武侯梨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07年
逝世日期
1989年10月18日
主要成就
1957年被評為全國農業勞動模範

目錄

武侯梨人物生平

武侯梨(1907—1989),山西平順羊井底村人。自幼家境貧寒,青少年時期靠給富户當長工、打短工養家餬口。民國32年(1943),武侯梨聯合17户貧苦農民,組織起羊井底村第一個互助組,並任組長。民國33年(1944),羊井底農民掀起了組織互助組的熱潮,先後自願組織起臨時、季節、長年性的互助組17個,共有140多户,450多口人,每組都設有正副組長和記工員,各組都實行了“以工折糧、糧工互補、等價交換、年終差補”的結算方法,使互助生產穩固發展。1945年上黨戰役前夕,武侯梨送大兒子武聚有、侄兒武和聚兄弟倆參軍,不到一年,先後為革命事業捐軀。1947年,武侯梨任本村生產主任。1948年,擔任了中共羊井底村支部書記,堅持“以農為主,農林結合”,大搞農林生產,成績顯著。1950年,出席了山西省召開的工農業勞動模範大會,被評為“三等勞動模範”。1952年,出席了全國林業勞模大會,被評為全國勞動模範。是年,武侯梨學習本縣川底村郭玉恩辦社的經驗,在羊井底村試辦了一個由23户農民參加的初級農林牧生產合作社,並擔任社長,在農業集體化大道上邁出了第一步。
1953年,為了解決農林爭地、林牧爭坡的矛盾,在林業部專家的幫助下,武侯梨制訂了羊井底村農林牧生產的十年遠景規劃,並明確提出“萬畝林、千畝園、百頭牲口、千隻羊”的奮鬥目標,三年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全村所有乾溝、支溝內都修起了堅固的谷坊,栽植護溝林4.4萬多株,又將300米長、5米寬的窟窿溝進行了全面平整,在地頭打旱井、旱池、糞池等89個,修引洪渠和排水溝123條,在1350畝土地上搞起高墊低、裏切外墊等平田整地工程。零星植樹14萬株,在山坡上封山育林和荒山播種林1萬餘畝,糧食總產28.725萬公斤,畝均223公斤,人均純收入85元,分別比三年前提高77.7%和115.3%。1955年12月24日,在武侯梨的領導下,羊井底村初級農林牧合作社正式轉為高級社,並命名為“羊井底紅星高級社”。高級社制定了社章,規定了社員的權利和義務,取消了土地分紅,實行主要生產資料公有,效益按勞分配。全社共有206户,958口人,男女全半勞力397個,耕地1677畝,大牲畜104頭,羊574只,雙輪雙鏵犁、單鏵犁16部,步犁38部;農業社管理委員會共有11個成員,武侯梨擔任主任,有3個副主任;4個農業隊,1個林業隊,1個牧業隊,各隊設有正副隊長、會計、保管、出納,具體組織生產,登記出勤和勞動日。農業社各生產隊實行“三包一獎”制,年終統一分配。
1957年,武侯梨第二次出席全國農業勞動模範大會,再次被評為“全國勞動模範”。1962年,羊井底實現了十年遠景發展規劃。1963年,《紅旗》雜誌刊登了武侯梨帶頭參加集體勞動的先進事蹟。文章把武侯梨“工作要實際,天天要下地,三天不下地,工作不實際”的名言用具體的事實作了深刻的闡述。
1964年,武侯梨帶領羊井底村人,掀起了治山、治水、改天換地、改變自然面貌的高潮。到1978年農業總收入增加到50.4萬元,比辦社前提高將近6倍;糧食產量增加到27萬公斤,增長了近1倍;積累也有很大的增長,達到了22.7萬元;以林業、果園為重點的多種經營生產,得到了鞏固和發展,累計造林1.27萬畝,零星植樹97萬株,其中幹、水果樹34萬株。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武侯梨雖年事高邁,仍繼續帶領羊井底辦企業,外出勞務,開展多種經營,使羊井底逐步走向富裕。
1989年10月18日,武侯梨與世長辭,享年82歲。 [1] 
參考資料
  • 1.    長治市地方誌辦公室編纂,長治人物誌,北嶽文藝出版社,2010.07,第206-20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