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武伯綸

鎖定
武伯綸(1902—1991),陝西省西安市閻良區關山鄉東興村人。193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中學教員。建國後,歷任西安市教育局副局長,西北大學副教授,西北歷史博物館館長,陝西省文化局、文物局副局長兼省博物館館長,中國考古學會理事,民盟陝西省委副主任。是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長期從事考古、文物保護和研究工作。著有《中華民族抗敵史》、《西安歷史述略》等。
本    名
武伯綸
所處時代
現代
民族族羣
漢族
出生地
陝西省西安市閻良區關山鄉東興村
出生日期
1902年
逝世日期
1991年9月2日 [2] 
主要作品
《西安歷史概述》 [2] 
《西安史話》 [2] 
人物生平
武伯綸(1902-1991),陝西省西安市閻良區關山鄉東興村人,祖籍山東益都興旺村,由於家境貧寒,12歲才開始在東興村私塾中讀書,16歲轉至西安東關星晴巷樂道小學,後畢業於三原縣福音村崇美中學,1924年,考入北平匯文學校。 [2] 
1926年秋,由北平返回陝西,先後任渭南渭陽中學、寶雞虢鎮中學、三原中學、西安第一中學、興國中學、菊林中學等校擔任教員、教務主任。 [2] 
1936年12月“西安事變”時,武伯綸在楊明軒等同志領導的“教育界抗日救國大同盟”中負責宣傳部工作,兼該組織所出版刊物主編。他撰寫了《近世中華民族抗敵史》,以此宣傳中華民族不畏強暴,誓死保衞祖國的傳統精神,教育民眾積極抗日,並將自己所得稿費全部獻給西安學生聯合會。 [2] 
為配合抗日羣眾運動和揭露國民黨反動派消極抗日,積極反共的行徑,他與李敷任等分別於1937年冬和1945年秋編輯出版了《老百姓報》和《民眾導報》。這兩種報紙反映民眾的心聲,形式活潑通俗易懂,頗受廣大讀者歡迎。這一時期民盟西北地區總支部的組織部長是楊明軒,而由武伯綸負責具體的組織工作,並被任命為民盟所屬青年組織—西北民主青年社的五人小組成員之一。當時西安後宰門東口他的家便成了一個小活動中心。外來西安的革命同志,也常來這裏隱蔽暫住。西北民主青年社 組織迅速發展,很快在西安師範、陝西師專、西北大學以及武功、岐山、興平、渭南、咸陽等地建立了組織機構,為團結廣大革命青年和向陝北革命根據地輸送革命青年做了許多工作。這一時期同是民盟成員的武伯綸夫人張芝祥,協助他處理了大量有關民盟的工作和接待任務。 [2] 
1947年夏,武伯綸被捕入獄。他在獄中革命信念堅定,未暴露黨員身份,並曾輾轉與地下黨負責人韓夏存聯繫,通知已被國民黨特務注意、準備加害的張鋒伯等人潛往延安。這一時期他撰寫了《明史足微錄-明代貪官污吏考》一書,李敷仁為此書所寫序言特別標明:深感作者考核入微,蓋作者指出貪官搜刮的結局:國與民俱貧而官獨富。武伯綸還撰寫有《朱明政府的特務政治》、《中國農民騷動史》,《繼承五四青年的優良傳統》等論文。
民主革命時期,武伯綸為人民的解放事業做出了積極的貢獻,且在學術研究方面有了相當深的造詣。解放後40年來更是 武伯綸工作和研究的黃金時期,在多方面都取得了顯著成果。 [2] 
多年來他主要從事文物考古和博物館工作。陝西省的文物考古事業,從解放初開始就注入了他的心血。他所在的博物館成為國家文物局倍加重視的單位之一,多次受到表彰。陝西省最早的一批文物考古專業隊伍,也是在武伯綸的主持培養下成長起來的。為考察全省的文物狀況和指導各地的管理工作,他幾乎跑遍了關中和陝北、陝南各縣。對一些重點發掘工程如半坡原始社會遺址、永泰公主墓、章懷太子墓等,他更是三番五次不知疲倦前往工地調查指導。因而對多年來本省的一些重要遺址的出土情況,他了如指掌。直到武伯綸年壽高邁之後,仍然多次不遠數百里前往各處遺址。 解放後他住在工作單位中,每週僅回一次家。總是全力以赴從事工作。為了提高研究水平,更好地完成自己所肩負的指導任務,他堅持利用晚上時間從事研究寫作,常到子夜。 [2] 
1962年他在撰寫《唐長安郊區研究》一文時,因多日很少睡眠,操勞過度,引起嚴重的昏迷。 1959年他撰寫了《西安歷史概述》一書。這是我國第一部城市史。具有開創性的價值,為學術界和廣大讀者所歡迎。武伯綸與其子武復興合著《西安史話》一書,融歷史、文學、文物考古和其他古代文化為一爐,引人入勝的描述了古城西安的滄桑變化和文化特徵。 [2] 
文化大革命中,武伯綸被扣上 走資派、反動學術權威、叛徒 等莫須有的罪名,慘遭迫害,他一隻眼睛失明,大量手稿和資料卡片被焚燒,身心受到極大摧殘。但他始終沒有失去對共產黨的信任,相信一切最終必將走向正常。當黨的十一屆代表大會召開時,他欣喜萬分地在《陝西日報》上發表了"無際朝陽映碧空,山河萬里彩霞中。傾城奔走傳消息,舉世歡歌望北京“,”彈冠四害黃粱夢,萬眾揮拳澄宇寰 “等詩句。同時重操舊業,他撰寫了《古城集》。 [2] 
武伯綸在生活上十分簡樸,但對他人的生活卻很關心,為了治病卻捨不得花錢。他多次向災區捐款和救助困難的親友。武伯綸先生終日以書、報為伴,批閲不斷,研討不倦。 [2] 
1988年7月十五日,武伯綸先生為《臨潼縣誌》(1991年版)做序(序2)。 [1] 
1991年9月2日武伯綸先生因病醫治無效,不幸逝世,享年90歲。就是這樣他將自己全部的心血和精力,都獻給了工作和事業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