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步虛子令

鎖定
步虛子令,詞牌名。此調源於道教音樂步虛韻。其定格為雙調五十七字,前段六句四平韻,後段七句三平韻。代表作有《步虛子令·碧雲籠曉海波閒》等。
中文名
步虛子令
始興年代
宋代
流行年代
宋代
正體字數
五十七字
代表作
《步虛子令·碧雲籠曉海波閒》

步虛子令體裁沿革

步虛子令,詞牌名。此調見於《欽定詞譜》卷十二,《詞律》未收,《詞律補遺》列錄。它源於道教音樂步虛韻。步虛:猶“飛昇”,形容道士在醮壇上諷誦經書時精神專注,念唱、步法、道具和諧統一,如眾仙縹緲步行虛空,故名。子:“曲子”的省稱,即小曲的意思。令:唐宋雜曲的一種體制,源自酒令而來,唐代慣以流行小曲來作酒令,所以又稱為“歌令”“令曲”“令章”“令詞”等,體制較為簡短。“步虛子令”調名本意即為以令曲的形式歌詠道士在繞壇、穿花等行進中誦經如神仙縹緲輕舉之態的小曲。
“步虛子令”詞調樂曲源於產生於三國時代的古樂曲《步虛子》,《步虛子》原稱《步虛》,是一支道教歌曲。其配詞即《步虛詞》。《唐詞紀》將蘇鬱、劉禹錫、施肩吾、高駢、司空圖的《步虛詞》收錄為“唐詞”。任半塘唐聲詩》謂:“自唐代道家與俗家競唱《步虛》後,其辭乃由齊言漸入雜言,此項雜言調在唐仍曰《步虛歌》,在宋已另創《步虛子令》,並曾流入高麗,亦有入《望江南》或《西江月》等調者。”
宋代《步虛子令》,用作宮廷宴饗,並在宋徽宗時作為“五羊仙樂”隊舞的一部分賜予高麗。據《高史麗·樂志二》“五羊仙”條載,《五羊仙》是由樂官、妓、“王母”妓、引人、竹竿子、奉旌節等人組成的舞隊,演出節次主要有四:其一,奏《五雲開瑞朝引子》,進口號致語;其二,奏《五雲開瑞朝引子》《萬葉熾瑤圖令(慢)》《嗺子令》《中腔令》等曲,各有舞,舞訖,唱《步虛子令》“碧煙籠曉”詞;其三,奏《步虛子令(中腔)》、《中腔令》、《破字令》等曲,各有舞,舞訖,唱《破字令》“縹緲三山”詞;其四,奏《中腔令》,進口號致語。
步虛詞本為五言,行儀時的樂舞配合要求為“安徐雅步,審整庠序,執板當心內視,注念玄真,心形同丹合”,整個行儀過程需表現出一種安閒優哉的景象。入雜言《步虛子令》詞後舞蹈方式變得更為繁複,有樂妓扮演王母,有持竹竿、旌節等的組合隊舞,節奏更歡快。詞文內容也由步虛詞原本的頌道體玄變為宴飲昇平之頌辭。《高麗史》中所載詞調名中之“令”“慢”多指歌之法,此詞調當是將齊言步虛詞聲韻節奏加快,並添加襯字音節改編而成,故名為“步虛子令”。 [1-2]  [4]  [5]  [8] 

步虛子令格律説明

“步虛子令”詞調定格:兩段五十七字。前段六句,四平韻;後段七句,三平韻。此調以《高麗史·樂志》無名氏詞《步虛子令·碧雲籠曉海波閒》為代表。清陳廷敬王奕清等《欽定詞譜》注云:“此宋賜高麗樂中《五羊仙》舞隊曲也,採以備體。” [3]  [7] 

步虛子令格律對照

格律對照例詞:《步虛子令·碧雲籠曉海波閒》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
碧雲籠曉海波,江上數峯。佩環聲裏,異香飄落人。弭絳節,五雲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
宛然共指嘉禾瑞,開一笑,破朱。九重曉關,望中三祝高。萬萬載,對南 [3]  [7] 
(説明:詞牌格律與對照例詞交錯排列。格律使用宋體字排印,例詞使用斜體字排印。格律符號含義如下:平,表示填平聲字;仄,表示填仄聲字。句末加粗為韻腳。)

步虛子令典範作品

宋·無名氏《步虛子令·碧雲籠曉海波閒》
現代·王政佳《步虛子令·湯子》
現代·秦鴻《步虛子令·若無還有與誰言》 [3-4]  [6] 
參考資料
  • 1.    馬興榮 吳熊和 曹濟平.中國詞學大辭典[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525
  • 2.    潘天寧.詞調名稱集釋[M].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6:17
  • 3.    步虛子令 欽譜  .搜韻網[引用日期2018-06-11]
  • 4.    陶然, 周密.唐宋步虛韻的詞學觀照[J].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7,47(2):20-29
  • 5.    王小盾.朝鮮半島《步虛子》的中國起源[J].四川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38(4):11
  • 6.    王政佳.荒堂翻填唐宋孤詞[M].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2013:65
  • 7.    林大椿.詞式(上)[M].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19:233
  • 8.    任半塘.唐聲詩(下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