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此岸性

鎖定
此岸性是德國康德用語。與“彼岸性”相對。此岸,指經驗界限之內;彼岸,指經驗界限之外。 [2] 自在之物超出人的認識的此岸,為人所不能認識。康德認為有離開人們的意識而獨立存在的自在之物。自在之物刺激人們的感官而產生經驗材料,並由人的主觀認識能力加上先天形式而成為人們所認識的現象界,人對自在之物則完全不能認識,即人的認識有此岸性,自在之物具有彼岸性。康德哲學關於此岸性與彼岸性的理論把自在之物與現象界分割開來,表達了他的二元論觀點與不可知理論。馬克思主義指出這種客體與主體之間的鴻溝並不存在,通過人的實踐,逐漸提高人對事物本質的認識,從現象達到本質,就能消除此岸性與彼岸性的絕對分割。 [1] 
中文名
此岸性
所屬學科
邏輯學
提出者
康德
相對詞
彼岸性
定    義
可認識的部分,即事物的現象
引證解釋
“此岸性”指可認識的部分,即事物的現象;“彼岸性”指不可認識的部分,即超越人們的認識界限而獨立存在的“自在之物”。康德認為:“自在之物”是在人的感觀以外客觀存在着的,它作用於人們的感官,產生感覺,但這種感覺是有限的。其根源於,“現象”與“自在之物”即“此岸”與“彼岸”之間有着一條原則上的界限,是人類認識無法逾越的鴻溝。人們只能認識“自在之物”的現象,而不能透過現象去認識“自在之物”本身。
康德承認事物本質的存在,但他把事物的本質和現象割裂開來,從根本上否認人類認識客觀事物本質的可能性,從而陷入唯心主義不可知論的泥潭中。辯證唯物主義認為,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本質與現象的統一,離開現象的本質和離開本質的現象都是不存在的。人類通過實踐是可以透過現象認識事物本質的,這不僅被人類的實踐活動和認識發展史所證明,同時也是各門科學的基本任務。
參考資料
  • 1.    彭漪漣.邏輯學大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04年12月
  • 2.    大辭海  .大辭海[引用日期2023-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