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此地無銀三百兩

(漢語成語)

鎖定
此地無銀三百兩(拼音:cǐ dì wú yín sān bǎi liǎng)是一則來源於民間故事的成語,故事中説:有人把銀子埋在地裏,上面寫了個“此地無銀三百兩”的字牌;鄰居李四(一説王二)看到字牌,在字牌另一面寫上“隔壁李四(王二)未曾偷”。 [1-2] 
後人用“此地無銀三百兩”來比喻本想掩蓋事實,反而暴露了真相;在句中可充當主語、分句。 [1] 
中文名
此地無銀三百兩
拼    音
cǐ dì wú yín sān bǎi liǎng
近義詞
欲蓋彌彰不打自招
反義詞
相得益彰諱莫如深
用    法
主語分句
語法結構
複句式

此地無銀三百兩成語出處

“此地無銀三百兩”來源於一則流傳於民間的故事。一般認為,這句話來自魯迅先生《偽自由書·推背圖》裏的一則故事。説的是某人將三十兩銀子埋在地裏,他唯恐別人知曉,遂於此間豎立一塊木板,上書曰:“此地無銀三十兩。”隔壁王二看破端倪後。當晚就把銀子偷回家。不知他是有意調侃,還是意在解脱自己,竟然也如法炮製,於木板背面留言道:“隔壁王二未曾偷。”
這裏令人生疑的地方是:書裏記述的銀子是“三十兩”,可民間俗語所言的卻是“三百兩”,量上存在很大差異。作為事物考源來講,似乎有失嚴謹。
其實,“此地無銀三百兩”一語,早在清代的《龍圖耳錄》裏就有記載。此書的第四十回:“見了大哥,就説柳兄沒到這裏來。”蔣平笑道:“如此一説,那明是告訴大哥,柳兄在這裏了。豈不是‘此地無銀三百兩’麼?”
據考證,《龍圖耳錄》系無名氏觀賞清嘉道間説書藝人石玉昆説唱《龍圖公案》時所記之腳本,故云“耳錄”。由此可見,此書與魯迅先生的《偽自由書》相比,自然要早得多。換言之,《偽自由書》中所講的故事,並非“此地無銀三百兩”的最早出處。 [3]  [7] 

此地無銀三百兩成語故事

“此地無銀三百兩”故事配圖
“此地無銀三百兩”故事配圖(4張)
古時候有個叫張三的人,他每天兢兢業業,辛勤勞作,好不容易才攢下了三百兩銀子。他心裏很高興,但同時又很擔心,總怕有人把他的錢偷走。思前想後,張三找來一個大箱子,把三百兩銀子鎖在箱子裏,然後又在房屋後面的空地挖了個坑,把箱子深深地埋在了地下。
做完這些,張三放下心來,準備回去休息了。可是臨走前,他看了一眼埋箱子的地方,又擔心起來,怕有人不小心把箱子挖出來。於是他一拍腦袋,想出了一個“好辦法”,趕緊摸出一張紙,在上面寫:“此地無銀三百兩。”寫完將紙條貼在牆角,這才安心地走了。
張三的反常舉動被隔壁的王二看到了。王二覺得好奇,就趁張三睡覺時溜到他家屋後,藉着月光看到了那張紙條。王二一下明白過來,於是把箱子挖出來,偷走了銀子。看着白花花的銀子,王二心裏激動極了。但他也害怕被張三發現,就趕緊把坑重新填好。想了想,他也取了一張紙過來,寫上“隔壁王二不曾偷”,然後照樣貼在了牆角。
第二天早上,張三起牀後到屋後去看銀子,突然發現銀子不見了。看到王二貼的紙條後,也一下明白過來:自己的銀子被王二偷走了! [4] 

此地無銀三百兩成語寓意

一個人聰明是好事,可是,如果自作聰明就成了愚蠢了。張三和王二都是自作聰明的人,結果他們成了人們的笑柄。有些人之所以會不打自招,是因為其做賊心虛,做一些不願被別人知道的事情,可能是自己一些私密的事情,也可能是一些不見得光的事。但是,只要為人光明磊落,正直做人,沒有害人害己,就不要害怕所做的一切會被別人知道。很多時候,越是要隱藏更多的事情就越會引人注意。人總是有太多不為人知的私慾與秘密,但是發生了的事情,是怎麼也隱藏不了的。 [5] 

此地無銀三百兩成語運用

  • 成文用法
“此地無銀三百兩”比喻打出的幌子正好暴露了所要掩飾的內容 [2]  ;在句中可充當主語、分句。 [6] 
  • 運用示例
趙乃夫《初春》:“路德印當時駁斥他説:‘真的一點沒剩嗎?你這套“此地無銀三百兩”的把戲,胡弄誰呀?’” [1] 
參考資料
  • 1.    許振生主編;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編. 新華成語詞典[M]. 北京:商務印書館, 2002.01:131
  • 2.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 現代漢語詞典 第7版[M]. 北京:商務印書館, 2016.09:215
  • 3.    趙增武編著.溯源大世界[M].西安:西安出版社,2016.05:316-317
  • 4.    遲紅葉編寫;戴友生等繪畫.寫給孩子的中華成語故事 故事裏的中國 市井篇 全新彩繪版[M].長春:北方婦女兒童出版社,2018.02:3-5
  • 5.    陳營編著.開闊閲讀 讓孩子更聰明的成語故事 中華成語故事[M].長春:北方婦女兒童出版社,2014:104-105
  • 6.    此地無銀三百兩  .漢典[引用日期2021-09-05]
  • 7.    伊波.“此地無銀三百兩”出處談[J].甘肅社會科學,1990,(第3期).: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