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正月十五夜聞京有燈恨不得觀

鎖定
《正月十五聞京有燈恨不得觀》是唐代詩人李商隱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詩的前兩句運用想像的手法,極力渲染出了京城元宵夜的熱烈氣氛,後兩句則對閒居無為表示羞愧,深致感慨,充分表現詩人不願無所事事而獻身國家的殷切心情。此篇寫得平常,然其情可憫,其言可哀。
作品名稱
正月十五夜聞京有燈恨不得觀
作    者
李商隱
創作年代
唐代
出    處
全唐詩
作品體裁
七言絕句
作品別名
正月十五聞京有燈恨不得觀

正月十五夜聞京有燈恨不得觀作品原文

正月十五夜聞京有燈恨不得觀
月色燈光滿帝都,香車寶輦隘通衢
身閒不睹中興盛,羞逐鄉人賽紫姑 [1] 

正月十五夜聞京有燈恨不得觀註釋譯文

正月十五夜聞京有燈恨不得觀詞句註釋

⑴燈:燈市。恨:遺憾。
⑵帝都:指京城。
⑶香車寶輦(niǎn):指達官貴人乘坐的馬車。寶輦,指用金銀和寶石鑲飾的車。隘通衢(qú):謂擁擠於道路。隘,擁擠堵塞。
⑷鄉人:指鄉里普通人。賽紫姑:即舉行迎紫姑的賽會。賽,舊俗以儀仗、鼓樂、雜戲迎神出廟、周遊街巷的儀式。紫姑,俗稱“坑三姑娘”,廁神名,民間舊俗元夕之夜於廁邊或豬欄邊迎之,以問禍福。 [1]  [2-3] 

正月十五夜聞京有燈恨不得觀白話譯文

明麗的月色同爛的燈光迷漫着整個京都,溢香的花車閃光的寶葷阻塞了街道大路。
可惜這國家中興的盛況我閒居鄉野難以目睹,心中只感到慚愧真害羞和鄉人去迎紫姑。 [4] 

正月十五夜聞京有燈恨不得觀創作背景

這首詩是作者聽聞京城有燈市而不能前去觀賞有感而作的。對於此詩的寫作年代,自清代以來就有三種不同看法。程夢星認為作於唐文宗開成(836—840)年間,説“文宗開成中,建燈迎三宮太后”(《李義山詩集箋註》)。張採田認為作於唐武宗會昌(841—846)末永安閒居時。張氏認為“武宗朝回紇既破,澤、潞又平,而義山方丁憂蟄處,不克躬預慶典,故曰‘身閒不睹中興盛’也。”(《玉溪生年譜會箋》)馮浩認為作於唐宣宗時。馮氏説:“……《舊書·紀》、《通鑑》:宣宗大中之政,有貞觀之風,迄於唐亡,人思詠之,謂之小太宗。三州七關,乃得收復。以雲中興,於斯為合……則‘身閒’者,必東川歸後,病還鄭州時也。‘鄉人’,亦似鄭州較親切。”(《玉溪生詩集箋註》) [1]  [5] 

正月十五夜聞京有燈恨不得觀作品鑑賞

正月十五夜聞京有燈恨不得觀文學賞析

題目中的“恨”字,詩中的“身閒”二字,合起來是“恨身閒”,那其實也是作者寫此詩的主旨所在。詩很平常,然其情可憫,其言可哀。
“月色燈光滿帝都”寫京城燈景。元宵節的夜晚,一輪明月高懸在天空,銀色的月光灑向大地;五光十色,爭奇鬥妍的花燈掛滿京城的大街小巷,遠遠地望去好像燈的長龍,置身其中又像是燈的海洋。“月色燈光”點題面中的“正月十五夜”,“帝都”扣題面中的“京師”。一個“滿”字,則讓京城的節日夜流光溢彩。
“香車寶輦隘通衢”,由燈寫到人。元宵之夜,人們為了賞燈觀景,盡情地享受這歡樂的時光,都傾室而出,老百姓們或一家一户,或三五成羣,形成熙熙攘攘、川流不息的人流;很多達官顯貴,駕着各種華美的車輛,一排排、一串串,擠滿了條條大道,車輦所過之處,飄來陣陣濃郁的幽香。詩人據想像,極力渲染出了京城元宵夜的熱烈氣氛。
“身閒不睹中興盛,羞逐鄉人賽紫姑”,從前兩句的想像中跌回到了現實狀況。雖然元宵燈會異彩紛呈,熱鬧非凡,可是對別有感傷的詩人來説,那樣的情形卻愈發牽動他的萬千思緒。李商隱作此詩時閒居家中。因此,後兩句不僅説詩人看不到中興景象,羞於和鄉人去參加迎紫姑的賽會,更多的是流露出為自己的“身閒”不能報效國家而感遺憾之情。 [5]  [6] 

正月十五夜聞京有燈恨不得觀名家點評

清·紀昀《抄詩或問》:殊無佳處。
清·姚培謙《李義山詩集箋註》:賽紫姑,問吉凶也。身既廢棄,有何吉凶可問?
清·馮浩《玉溪生詩集箋註》:不為誤燈期,悲身閒也。 [7] 

正月十五夜聞京有燈恨不得觀作者簡介

李商隱(約813—約858),唐代詩人。字義山,號玉溪生。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人。開成進士。曾任縣尉、秘書郎和東川節度使判官等職。因受牛李黨爭影響,被人排擠,潦倒終身。所作詠史詩多託古以諷時政,無題詩很有名。擅長律絕,富於文采,構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獨特風格。然有用典太多,意旨隱晦之病。與温庭筠合稱“温李”,與杜牧並稱“小李杜”。有《李義山詩集》。 [8] 
參考資料
  • 1.    陸永品.李商隱詩選注:上海遠東出版社,2011:121-122
  • 2.    顧之京.李商隱詩歌精選:花山文藝出版社,1996:279
  • 3.    孫建軍.《全唐詩》選注:線裝書局,2002:3916
  • 4.    李淼.李商隱詩三百首譯賞:長春出版社,1990:392-393
  • 5.    李月輝.名畫唐詩佳句欣賞:河北少年兒童出版社,2002:841-842
  • 6.    鄧中龍.李商隱詩譯註·第2卷:嶽麓書社,2000:1279-1281
  • 7.    黃世中.類纂李商隱詩箋註疏解 第3冊:黃山書社,2009:1593
  • 8.    蕭滌非.唐詩鑑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