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正明山

鎖定
正明山,別名“正面山”,位於碣石山主峯仙台頂東偏北3.5公里處,為碣石山的羣山中大體獨成一體的一片山巒,主峯海拔377.6米,東西走向,峯巒顛連似屏障橫列,頂峯四周坡嶺起伏,東西長約4公里,南北長約5公里。因其山似屏如障,面南朝陽,不知何時被人親切地稱為“正明山”,又稱“正面山”。
中文名
正明山
別    名
正面山
地    點
碣石山主峯仙台頂東偏北
類    型
一個散落的片村

正明山1具體位置

昌黎縣有一個自然天成的遊春勝地,這就是位於城東北5公里外的兩山鄉正明山村。
正明山是碣石山區的一個散落的片村,在昌黎縣城東處。山村由東草房、東山、小東山、大西山等分佈在向陽山坡的4個大體相連的小自然村組成,村民自宋姓兄弟二人在清朝中葉從中兩山村遷到小東山定居以來,主要以栽植蜜梨、桃、杏、蘋果等水果為生,數百年來在山坡上開闢了大片果林,每到春天,山坡上下就成了花的海洋,花的世界;秋天則到處碩果累累,果香馥郁撲鼻。

正明山2山區特點

正明山村以背依如屏似障的正明山得稱。數百年來,正明山村民依山而居,在向陽的山坡上辛勤勞作,使正明山村成為果鄉昌黎的一個風光宜人的好去處。近幾十年來,正明山人在山間修築了大、小3座水庫,使寬闊的山場有了波光瀲灩的動人景色。
眼下,正是到正明山領略繡美春景的最好時節。穀雨過後,正明山的桃、梨等花盛開,成片的桃花似火,紅豔滿山;如海的梨花如雪,漫山遍野一片雪白。特別是,似火的桃花與如雪的梨花交相輝應,紅白兩色組成的花海顯得更加豔麗紛呈,令人不禁為大自然的神奇造化歎為觀止。遊人可以忘情地在有着一些授粉、耕耘的果農勞碌身影的花山卉海任意欣賞春光的明媚,果花的姣妍。

正明山3美麗村景

正明山村是一個很清秀的山村。山裏的房屋依山靠嶺而建,上下錯落有致,其中既有新房,又有老屋,那用花崗岩石砌就的石屋經歷了31年前唐山大地震的嚴峻考驗,顯得更有風韻。正明山村又一個佳美的去處是30年前修建的正明山水庫。水庫坐落在山坡高處,恰如鑲嵌在花海之中的一顆璀璨的明柱,在那裏觀賞正明山及其周圍的山光水色,別有一番韻味。
到正明山村遊春,若是登上村北那海拔377.6米的正明山主峯,可盡情眺望兩山、梁各莊撫寧縣馬家峪一帶的南北果鄉春天的花海的萬千風光;若是選擇正明山村東進口處的杏黃山登登,同樣也可把昌黎的“梨鄉”景色望個如醉如痴。比較起來,海拔僅有131米,由兩座南北顛連的山巒組成,頂部顯平的杏黃山易登好上得多。而且,杏黃山東坡的比較寬闊的半山崗上,大體是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所在地。1955年,河北省考古隊在那一帶發現了5個石斧,還有火候不高,胎型厚薄不一的夾砂紅陶13片。那裏,還有明顯的古廟宇遺痕。

正明山4歷史足跡

此外,正明山村是已故的昌黎農民詩人宋作人的家鄉。生前吟唱出不少謳歌果鄉美好風光和幸福生活的長詩短歌的宋作人生於斯,長於斯,亦長眠於斯。正因正明山村出了一個質樸的農民詩人,一些作家、詩人都在正明山村留下了旅跡遊蹤。著名鄉土詩人劉章20年前在登五峯山時遙望其長眠之地———杏黃山的北山坡,曾深情地吟道:“詩友作人何處尋?杏黃山下有新墳。嬌陽好渡孤帆影,冷月常憐野草魂;君睡荒坡不理我,我觀滄海正思君。農家子弟騷壇客,此日劉郎淚滿襟!”

正明山遊覽好去處

去正明山村的道路極暢通,順青(龍)樂(亭)公路行至兩山鄉施各莊村西的杏黃山之南,向西一拐,就進了正明山村的境地,有小水泥路直通山上。正明山村的鄉村遊還沒有真正開展起來,但知名度已經越來越高,近幾年來每逢花開時節,到這裏賞花的人很多。希望正明山村加快旅遊開發的步伐,要不枉碣石山中一個別有“花韻”的遊春勝地之名,使鄉村遊在我們美麗的家鄉昌黎越來越紅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