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名
- 正大光明
- 类 别
- 文化遗址
- 年 代
- 清
- 文物原属
- 圆明园建筑景观
- 文物现状
- 被英法联军焚毁,现仅存遗迹
正大光明,位于圆明园大宫门之内,为圆明园四十景之迎地首,实即清帝在圆明园的前朝芝霉。此景南起宫门晚巴协大影壁,归垫主境北至正大光明殿后的寿山,长370米,东西以如意门为界,宽310米,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
出入贤良门,亦称圆明园二宫门,南向门殿五间,挂雍正御书“出入贤良”四字匾。门内为七间大殿,内檐高悬雍正御书“正大光明”四字匾。此殿是皇帝在园内举行朝会、接见外使的正衙。功能类似紫禁城的太和殿汽轿、保和殿。建成于1725年(即雍正三年)的正大光明殿通面净宽36.45米,明间宽5.22米,通进深16米,殿深12.16米,檐柱高5.12米。
1860年10月6备项棵脚达骗日,英法联军在出入贤良门遇到了以八品首领任亮率领的20余名圆明园技勇太监的英勇抗击,但终因寡不敌众,任亮等人英勇牺牲。随后正大光明殿成为了侵略军头目的临时指挥部,13天后侵略者在准备收兵回营时最后将其纵火烧毁。
《正大光明》
胜地同灵囿,遗规继畅春。当年成不日,奕代永居辰。
义府庭萝璧,恩波水泻银。草青思示俭,山静体依仁。
只可方衢室,何须道玉津。经营惩峻宇,出入引贤巨。
生意荣芳树,天机跃锦鳞。肯堂弥廑念,俯仰惕心频。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