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正一道

(道教兩大教派之一)

鎖定
“正一”意為“正以治邪,一以統萬”。正一道又稱正一派,其始祖是漢末張道陵及其開創的“正一盟威”之道,又稱天師道,稱張道陵為祖天師或老祖天師。至元成宗元貞元年(1295)張與材被嗣為第三十八代天師,襲掌江南道教,大德八年(1304)授以“正一教主,主領三山符籙”,後又授以“金紫光祿大夫”、封留國公、賜一品金印。從此,天師世系均以“正一教主”身份出現,並統領江南閣皂山、龍虎山、茅山等三大符籙道派,此後除《道德經》外,《正一經》亦為主要經典,以符籙齋醮、降神驅魔為主要宗教活動的如神霄派、清微派、東華派、淨明派、太一道等等均稱正一道或正一派,與金元出現的全真派並列為道教兩大教派。
中文名
正一道
別    名
正一派、天師道
始    祖
張道陵
主要經典
《道德經》、《正一經》

正一道歷史沿革

永和六年(141),張道陵著作道書24篇,自稱“太清玄元”,收徒設教,建立東漢道教基層組織。奉其道者,須納五斗米,時稱“五斗米道”。漢安元年(142年),張道陵託言太上老君親降,授“三天正法”,命其為“天師”;同年又授“正一科術要道法文”,“正一盟威妙經”,命其為“三天法師正一真人”。又託言太上老君於漢安帝二年下二十四治(布化行道的地區機構):上八治,中八治,下八治,囑天師張道陵奉行布化。於是張道陵在巴蜀地區建立起二十四個宗教活動中心,即二十四治。進而設立祭酒,分領其户,有如宰守。從這時起,道教開始有了正規教團組織“正一盟威道”,後世也稱之為“天師道”。
張道陵之孫張魯在曹操遠征巴蜀時受其官職封賞,隨其到了內地,天師道徒幾萬户被曹操安置於長安、洛陽、鄴城等地。天師道始在內地傳播。很多貴族加入天師道,如王羲之,祖輩從漢魏之際即信仰五斗米道。
南北朝時,北朝有寇謙之、南朝有陸修靜對天師道進行了改革。寇謙之出身於貴族家庭,祖輩幾代信奉天師道。他自幼學道,後跟隨道士到華山修道,最後選定嵩山作為其傳道地,成為十六國北魏之際北方天師道領袖。他廢除了原來祭酒等道官私授教職的做法以及天師道一些教職的世襲制度,要求“唯賢是舉”並廢除原有的二十四治名稱,規定信徒不得隨意改投道官,道官招收弟子應先考察三年等。他還重新制定了有關宗教活動的規章,廢除入道費用、治病報酬等租米錢税,規定“從今以後,……唯聽民户歲輸紙三十張,筆一管,墨一挺”。寇謙之教導道教信徒遵守修道戒律,認真作齋功禮拜,從而得道成仙。後人稱經寇謙之改造後的天師道為新天師道或北天師道。
陸修靜出身於江南士族名門吳郡陸氏,他對道教發展有着重大貢獻。為了將當時的道經去偽存真,加以整理,他到處搜訪道經,足跡曾經遍佈半個中國。他整理了《靈寶經》,編寫了《靈寶經目》。在編寫後者時,將《靈寶經》分為“三洞四輔十二類”。後來的《道藏》就是在此基礎上發展形成的。陸修靜制訂完善了道教戒律和齋醮儀式,整理出一套比較完整的規定。經過陸修靜在齋儀方面的統一、規範和編訂以後,天師道從形式到內容都得到了進一步的充實和健全。後人稱陸修靜的天師道為南天師道,以此和寇謙之的北天師道相對。
隋唐時期,道教興盛,正一道逐漸融合其它符籙各派。宋真宗曾召見第24代正一天師張正隨,賜其“先生”的稱號,自此,直至南宋末第35代天師張可大,幾乎代代正一天師都得到賜號。宋徽宗時,第30代天師張繼先極得寵信。朝廷為他在京城附近修建了“崇道觀”,龍虎山的上清觀也升格為“上清正一宮”。自從張可大被宋理宗授予總管符籙各派的大權,正一派就取得了符籙派道教的統領地位。
正一道在元代也受到尊寵。元世祖忽必烈於至元十三年(1276)召見第三十六代天師張宗演,賜玉芙蓉冠、組金無縫服和銀印,授權其主領江南道教,第二年又封其為“宣道靈應神和真人”。此後,歷代正一天師都被元統治者封為真人。泰定二年(1325)第三十九代天師張嗣成被封為“翊元崇德正一教主”,並被授權常管全國道教事務。元代,龍虎山天師府權力很大:可以建議任免江南各地道教事務管理官員和道觀管理人員,向皇帝提出新建道教宮觀的經費供給和人員編制建議,還可以直接發放“度牒”,即道士身份。
明太祖朱元璋賜第四十二代正一天師張正常“真人”,並下詔讓正一天師世代掌管全國道教。自此,至第五十二代張應京,除第五十代張國祥,代代天師都被封為大真人。第四十三代天師張宇初曾以全國道教首領的身份,寫下《道門十規》一卷,闡述了道教派流、宮觀修整等問題。
清代、民國年間,正一道逐漸衰落。1912年,第六十二代正一天師張元旭在上海籌建正一派的全國性教會組織“中華民國道教總會”,但僅成立了上海分會。

正一道教義思想的演變發展

張道陵初創道教時的教義思想,主要以《老子想爾注》為中心。張道陵用宗教神學思想來重新解讀《道德經》,這就是早期經典《老子想爾注》的由來。張道陵認為:“道者,天下萬物之本也。”其主要思想,就是把“道”人格化為“太上老君”,強調道教是至高無上的神聖的真教,不容任何人冒犯,把“道”人格化和神格化,使帶有神學色彩的“道”成為主宰人世的至上尊神。此外,張道陵還將“道”解釋為“一”,使“一”與“老子”等同。用“道”、“一”、“老子”三位一體的神學“道論”體系來完善原始道教思想。正一天師道早期教義思想,除《老子想爾注》以外,還有《正一法文天師教戒科經》、《正一盟威籙》、《天官章本》等重要經典。尤以《正一法文天師教戒科經》最為重要,其中最具史料價值的《大道家令戒》、《天師教》、《陽平治》三篇,受到了中外學者的高度重視。
張道陵創道之後,尚有許多歷代高道先賢對正一天師道的教義思想進行改良、昇華。魏晉南北朝時期,有“山中宰相”之稱的南天師道陶弘景吸收了玄學家的道學思想,將“道”看成是宇宙萬物之源;北天師道寇謙之將儒家的“禮”與“道”糅合在一起,創立完善的神仙譜系,完成了民間道教官方化的歷史進程。這一時期出現了多部天師道重要經典,如《雲中音誦新科之誡》、《道門科略》、《真誥》、《真靈位業圖》等等。
唐、宋、元、明時期的“道論”與佛教禪宗、儒教宋明理學互相影響,“道”的實際意義發生了微妙的變化,由外在的個體的“道”變成直指人內心的“道”。三十代天師張繼先在這方面很具有代表性,他在談道時,總要伴隨着談“心”,把“道”與“心”視為同一物,將“道”完全“內化”。張繼先所著《虛靖真君語錄》多采用此觀點,代表作《大道歌》開篇就説,“道不遠,在身中”,就把虛無縹緲的“道”納之於人身之上。四十三代天師張宇初同樣如此,他明確提出了“觀心知道”的思想,在其代表作《峴泉集·衝道》一文中指出:“知道者,不觀於物,而觀於心也”。張繼先與張宇初雖然對“道”的表達有異,但其思想實際上是一脈相承的。
不僅如此,正一道非常重視道教經書的註疏和編纂。張道陵作《老子想爾注》來評點《道德經》,確定了早期天師道的理論框架。此後歷代天師,如張與材、張嗣成、張宇初、張國祥等人以各種不同觀點、教義詮解《道德經》,豐富了道教理論。尤其是張嗣成天師於元至治二年(1322年)著成的《道德真經章句訓頌》,該書把訓釋與讚頌結合以註釋《道德經》,行文流暢,常以詩歌語言寄託道教哲理,別具特色。張宇初天師著有《元始無量度人上品妙經通義》四卷,此書是道教重要經典《度人經》的註釋,註文採諸家之説,分節解説,故稱通義,註文偏重內丹理論,用以解釋經文。清代雍乾時期擔任過大上清宮提點的高道妙正真人婁近垣,對正一天師道教義思想頗有建樹,這集中反映在婁近垣所著《妙正真人語錄》中,其中有數篇代表性的文字被雍正皇帝《御選語錄》收用。

正一道主要特點

一、重視齋醮、祈福禳災、祛邪驅鬼、超度亡靈等活動
符籙文化傳承1800餘年,都是在道教正一派內部流傳,有其不可替代的專屬性、唯一性和神秘性。
正一天師道科儀名目繁多,大致可分為陽事和陰事兩大類。根據齋主的要求,又有不同的規模和規格。陽醮主要是為齋主舉行祈福、消災、求子、慶典及祈雨禱晴所用。陰醮則用於超度亡魂。道教在舉行齋醮時,必先沐浴齋戒。
道士在施法時,常常以符、咒鎮邪去病。符者,按《無上玄元三天玉堂大法》雲:“合天地正氣曰符”,《清微元降大法》雲:“符者天地之真信,人皆假之以朱墨紙筆,吾獨謂一點靈光通天徹地。或曰:符者陰陽契合之具也,惟天下之至誠者能用之,誠苟不至。自然不靈,故曰:以我之精合天地萬物之精,以我之神合天地萬物之神,精精相博,神神相依,所以假尺寸之紙以號鬼神”。
另外,道士在施法過程中,常常需要念咒掐訣。咒在道教經典中,有“祝告”之義,“夫祝之之意,欲以達乎天地神明,果爾,則世間善惡之祝在報應耳”,訣又稱手訣、法訣、鬥訣、神訣,在舉行醮儀中使用,又分“單訣”、“雙訣”,即單手或雙手行訣,行訣是鑑別正一派道士功底深淺的重要標誌。
二、授籙是正一派傳承的重要方式。
受籙也是正一派道士修真成仙的重要條件,只有受籙才能“名登天曹”,有道位神職,齋醮中的章詞才能奉達天庭,得到神靈護佑,因此受籙後才有資格主持齋醮儀典。受籙者稱籙生,須具備一定條件。受籙後,發給籙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