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正一盟威道

鎖定
東漢順帝時(公元126--144),沛人張陵於蜀中創立正一盟威道(亦稱天師道)。
據《三國志·張魯傳》、《後漢書·劉焉傳》等史書記載:張陵於順帝時入蜀,學道鶴鳴山(今四川大邑縣境內)中,造作符書,向百姓傳教,深受百姓愛戴。
中文名
正一盟威道
成立時間
東漢順帝
創辦人
沛人張陵
俗    稱
五斗米道

目錄

正一盟威道創始

東漢順帝時(公元126--144),沛人張陵於蜀中創立正一盟威道(亦稱天師道)。據《三國志·張魯傳》、《後漢書·劉焉傳》等史書記載:張陵於順帝時入蜀,學道鶴鳴山(今四川大邑縣境內)中,造作符書,向百姓傳教。受其道的出五斗米。五斗米道的創立與當時西南少數民族的原始宗教有一定關係。近人向達以五斗米道信仰天地水三官,聯繫前秦氐族苻堅、後秦羌族姚萇篤信三官的事實,認為張陵入蜀鶴鳴山所學之道是氐羌民族的宗教信仰,而緣飾以《老子》。近人蒙文通也認為:天師道原為西南少數民族宗教。漢末西南民族向北遷徙,氐人等民族北入漢中及漢水上游,五斗米道亦於此時傳入漢中。五斗米道的創立既有燕齊濱海地域神仙文化的內容,也有西南少數民族的巫教成分。古代中國的部落都信仰巫鬼,而以氐羌苗等巫風最盛,《山海經》中對此有較多的記載。張陵在西南少數民族環境中學道傳教,難免不受少數民族原始巫鬼教的影響,吸收其中某些內容,以便更多地招徠少數民族人的信仰。另一方面,張陵又對原始巫鬼教進行了改造,與燕齊神仙文化相結合,產生了具有新特色的五斗米道。張陵將其道傳給兒子張衡,張衡又傳其子張魯。他們祖孫三人被後世道教呼為「三張」,稱張陵為天師,張衡為嗣師,張魯為系師,即所謂「三師」。張陵創道的事蹟歷史記載很少,張衡僅是提及,事蹟較詳的是張修和張魯。《三國志·張魯傳》注引魚豢《典略》説:光和(公元178-184)中,漢中有張修,為五斗米道。教病人叩頭思過,飲符水,加施靜室,使病人在室中思過。又讓人為奸令祭酒,祭酒主持《老子》五千文,入道者都修習,號為奸令。又有鬼吏為病人請禱,方法是書寫病人姓名,説服罪之意,作天地水三官手書,病人出米五斗,故鬼吏又號稱五斗米師。一般百姓,「競共事之」。後來張魯到漢中,襲殺張修,因百姓信行張修之道,便在其基礎上加以增飾。教入道者作義舍,以米肉置其中以供行人。又教道民自隱,有小錯的修路百步則罪惡除去。又按照月令,春夏禁殺,又禁酒。張魯自號師君,初來修學道者叫鬼卒,學道較久而虔誠者叫祭酒,各領道眾,多的叫治頭大祭酒。張魯在漢中實行政教合一制度,雄據巴漢近三十年,民夷便樂,至建安二十年(公元215)投降曹操,五斗米道也隨之傳往北方中原地區。以後隨著晉的統一,它又向東南沿海傳播,從而遍及全國。大書法家王羲之父子,也曾加入五斗米道。

正一盟威道發展

正一盟威道的創始人張陵(公元34—156年)羽化後,其子張衡、孫張魯先後承襲其道。
至漢獻帝(190—220年)時,張魯雄居漢中20餘年(191—215),大力傳播和發展正一盟威道,壯大教團組織。
張籙自號“師君”,對正一盟威道實行了一些改革,規定了若干新措施:
組織上設置“祭酒”和“治頭大祭酒”,管理初入道的“鬼卒”。祭酒既是宗教骨幹,又是行政官吏,不再另設官員,實行正教合一。道德上要求教徒“誠信,不聽欺妄”。有病時反省自己的過失。戒律上禁止春夏兩季殺生,禁止教徒飲酒。關於懲罰也有規定,對有小過者,可以讓其自隱其過,只要修路百步,即可補過;對犯法者,可以原諒三次,三原後仍不悔改,才用刑處罰。此外,張魯還在交通要塞放置義米、義肉,供逃難者、旅行者免費吃住。
在宗教活動方面,張魯繼續巴郡“五斗米師”張修之法。教病人叩頭思過,飲符水,並加施靜室,使病人在靜室中思過。又使人為奸令祭酒,主講《老子五千文》,令道民都誦習。又使人為鬼吏,為病人請禱。請禱之法是書寫病人姓名,表達服罪意思。共寫三份,其中一份放在山上,一份埋於地下,一份沉於水中,謂之“三官手書”。
張魯在漢中實行正教合一指制度,雄踞漢中近30年,民夷信向之。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率軍攻佔漢中,張魯歸順曹操,被拜為鎮南將軍,封為閬中侯。因此,正一盟威道取得合法地位,得以公開傳播。並隨移民北遷而傳往北方地區,成為後世道教的正統道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