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止血

(中醫術語)

鎖定
中醫治法名,是對出血性疾病中出血症狀的治療,根據出血病因的不同,止血之法亦各不相同。
中文名
止血
類    別
中醫基礎術語

目錄

止血概念

泛指運用藥物、針灸、推拿或外治法達到止血目的,適用於出血證的方法。

止血解讀

止血為治法名,針對各種出血性疾病的治療方法的統稱,出血分為內科出血性疾病和外傷出血。
內科出血性疾病又叫血證,凡由於外感或內傷原因,引起火熱燻灼或氣虛不攝,致使血液不循常道,或上溢於口鼻諸竅,或下泄於前後二陰,或滲出於肌膚所形成的疾患,統稱為血證。臨牀表現以各個不同部位的急、慢性出血為特徵。
血證的範圍相當廣泛,凡以出血為主要臨牀表現的病證,均屬本證的範圍。內科常見的血證有鼻衄、齒衄、咳血、吐血、便血、尿血、紫斑等。
西醫學中多種急、慢性疾病所引起的出血,包括某些系統的疾病(如呼吸、消化、泌尿系統疾病)有出血症狀者,以及造血系統病變所引起的出血,均可參考血證辨證論治。

止血中醫應用

一、常用止血藥
1、涼血止血藥:
(1)小薊:甘、苦,涼。歸心、肝經。涼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癰。煎服,10~15g,鮮品加倍。外用適量,搗敷患處。
(2)大薊:甘、苦,涼。歸心、肝經。涼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癰。煎服,10~15g,鮮品可用30~60g。外用適量,搗敷患處。
(3)地榆:苦、酸、澀,微寒。歸肝、大腸經。涼血止血,解毒斂瘡。煎服,10~15g,大劑量可用至30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止血多炒炭用,解毒斂瘡多生用。
使用注意:本品性寒酸澀,凡虛寒性便血、下痢、崩漏及出血有瘀者慎用。對於大面積燒傷病人,不宜使用地榆製劑外塗,以防其所含鞣質被大量吸收而引起中毒性肝炎。
(4)槐花:苦,微寒。歸肝、大腸經。涼血止血,清肝瀉火。煎服,10~15g。外用適量。止血多炒炭用,清熱瀉火宜生用。
使用注意:脾胃虛寒及陰虛發熱而無實火者慎用。
(5)側柏葉:苦、澀,寒。歸肺、肝、脾經。涼血止血,化痰止咳。煎服,10~15g。外用適量。止血多炒炭用,化痰止咳宜生用。
(6)白茅根:甘,寒。歸肺、胃、膀胱經。涼血止血,清熱利尿,清肺胃熱。煎服,15~30g,鮮品加倍,以鮮品為佳,可搗汁服。多生用,止血亦可炒炭用。
(7)苧麻根:甘,寒。歸心、肝經。涼血止血,安胎,清熱解毒。煎服,10~30g;鮮品30~60g,搗汁服。外用適量,煎湯外洗,或鮮品搗敷。
(8)羊蹄:苦、澀,寒。歸心、肝、大腸經。涼血止血,解毒殺蟲,瀉下。煎服,10~15g;鮮品30~50g,也可絞汁去渣服用;外用適量。
2、化瘀止血藥
(1)三七:甘、微苦,温。歸肝、胃經。化瘀止血,活血定痛。多研末吞服,1~1.5g;煎服,3~10g,亦入丸、散。外用適量,研末外摻或調敷。
使用注意:孕婦慎用。
(2)茜草:苦,寒。歸肝經。涼血化瘀止血,通經。煎服,10~15g,大劑量可用30g。亦入丸、散。止血炒炭用,活血通經生用或酒炒用。
(3)蒲黃:甘,平。歸肝、心包經。止血,化瘀,利尿。煎服,3~10g,包煎。外用適量,研末外摻或調敷。止血多炒用,化瘀、利尿多生用。
(4)花蕊石:酸、澀,平。歸肝經。化瘀止血。煎服,10~15g;研末吞服,每次1~1.5g,包煎。外用適量,研末外摻或調敷。
使用注意:孕婦忌用。
(5)降香:辛,温。歸肝、脾經。化瘀止血,理氣止痛。煎服,3~6g,宜後下;研末吞服,每次1~2g。外用適量,研末外敷。
3、收斂止血藥:
(1)白及:苦、甘、澀,寒。歸肺、胃、肝經。收斂止血,消腫生肌。煎服,3~10g;大劑量可用至30g;亦可入丸、散,入散劑,每次用2~5g;研末吞服,每次1.5~3g。外用適量。
使用注意:不宜與烏頭類藥材同用。
(2)仙鶴草:苦、澀,平。歸心、肝經。收斂止血,止痢,截瘧,補虛。煎服,3~10g;大劑量可用至30~60g。外用適量。
(3)紫珠:苦、澀,涼。歸肝、肺、胃經。涼血收斂止血,清熱解毒。煎服,10~15g;研末1.5~3g。外用適量。
(4)棕櫚炭:苦、澀,平。歸肝、肺、大腸經。收斂止血。煎服,3~10g;研末服1~1.5g。
使用注意:出血兼有瘀滯,濕熱下痢初起者慎用。
(5)血餘炭:苦,平。歸肝、胃經。收斂止血,化瘀利尿。煎服,6~10g;研末服,1.5~3g。外用適量。
(6)藕節:甘、澀,平。歸肝、肺、胃經。收斂止血。煎服,10~15g,大劑量可用至30g;鮮品30~60g,搗汁飲用。亦可入丸、散。
4、温經止血藥:
(1)艾葉:辛、苦,温。有小毒。歸肝、脾、腎經。温經止血,散寒調經,安胎。煎服,3~10g。外用適量。温經止血宜炒炭用,餘生用。
(2)炮姜:苦、澀,温。歸脾、肝經。温經止血,温中止痛。煎服,3~6g。
(3)灶心土:辛,温。歸脾、胃經。温中止血,止嘔,止瀉。煎服,15~30g,布包,先煎;或60~120g,煎湯代水。亦可入丸、散,外用適量。
二、常用止血方劑
(1)十灰散《十藥神書》
組成:大薊、小薊、荷葉、側柏葉、茅根、茜根、山梔、大黃、牡丹皮、棕櫚皮各等分。
用法:上藥各燒灰存性,研極細末,用紙包,碗蓋於地上一夕,出火毒,用時先將白藕搗汁或蘿蔔汁磨京墨半碗,調服五錢,食後服下(現代用法:各藥燒炭存性,為末,藕汁或蘿蔔汁磨京墨適量,調服9~15g;亦可作湯劑,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定)。
功用:涼血止血。
主治:血熱妄行之上部出血證。嘔血、吐血、咯血、嗽血、衄血等,血色鮮紅,來勢急暴,舌紅,脈數。
(2)咳血方《丹溪心法》
組成:青黛(水飛)、瓜蔞仁(去油)、海粉、山梔子(炒黑)、訶子。
用法:上為末,以蜜同薑汁為丸,噙化(現代用法:共研末為丸,每服9g;亦可作湯劑,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定)。
功用:清肝寧肺,涼血止血。
主治:肝火犯肺之咳血證。咳嗽痰稠帶血,咯吐不爽,心煩易怒,胸脅作痛,咽乾口苦,頰赤便秘,舌紅苔黃,脈弦數。
(3)小薊飲子《濟生方》,錄自《玉機微義》
組成:生地黃、小薊、滑石、木通、蒲黃、藕節、淡竹葉、當歸、山梔子、甘草各等分。
用法:上口父咀,每服半兩,水煎,空心服(現代用法:作湯劑,水煎服,用量據病證酌情增減)。
功用:涼血止血,利水通淋。
主治:熱結下焦之血淋、尿血。尿中帶血,小便頻數,赤澀熱痛,舌紅,脈數。
(4)槐花散《普濟本事方》
組成:槐花(炒)、柏葉(杵)、荊芥穗、枳殼(麩炒)各等分。
用法:上為細末,用清米飲調下二錢,空心食前服(現代用法:為細末,每服6g,開水或米湯調下;亦可作湯劑,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定)。
功用:清腸止血,疏風行氣。
主治:風熱濕毒,壅遏腸道,損傷血絡證。便前出血,或便後出血,或糞中帶血,以及痔瘡出血,血色鮮紅或晦暗,舌紅苔黃脈數。
(5)黃土湯《金匱要略》
組成:甘草、乾地黃、白朮、炮附子、阿膠、黃芩、灶心黃土。
用法: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温二服(現代用法:先將灶心土水煎過濾取湯,再煎餘藥,阿膠烊化沖服)。
功用:温陽健脾,養血止血。
主治:脾陽不足,脾不統血證。大便下血,先便後血,以及吐血、衄血、婦人崩漏,血色暗淡,四肢不温,面色萎黃,舌淡苔白,脈沉細無力。
三、針灸止血
(1)針灸治療鼻出血
取合谷、上星,針刺,瀉法。熱在肺者加少商,熱在胃者加內庭。取合谷、內庭或素髎、迎香、合谷,兩組穴交替針刺。取印堂、迎香針刺;如出血較多加灸商陽3~5壯,用麥粒灸。鼻衄不止刺少商出血。
(2)針灸治療尿血
心火內動證:主穴選勞宮、行間、中極;配穴選陰陵泉、小腸俞。
氣血虧虛證:主穴選隱白、關元、足三里;配穴選脾俞、膈俞、腎俞、三陰交。
耳針:脾、腎、腎上腺、膀胱。
[1-4] 
參考資料
  • 1.    高學敏.《中藥學》: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7年
  • 2.    鄧中甲.《方劑學》: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3年
  • 3.    餘甘霖.《中醫內科學》: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6年
  • 4.    李劍,曾召.《中國中醫藥學術語集成治則治法與針灸學》:中醫古籍出版社,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