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止惡揚善

鎖定
止惡揚善,是佛教常用語,意思是説停止一切作惡行而褒揚一切作善行。
中文名
止惡揚善
性    質
佛教常用語
定    義
停止一切作惡行而褒揚一切作善行
宗    教
佛教

目錄

止惡揚善淵源

佛教《增一阿含》經的序品中説:“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用一句話來説,佛教就是讓人們止惡揚善、自淨其意的教法、是佛陀的教育,止惡揚善是多數宗教都有的教義,而提出自淨其意是另一特色。
最早把佛教“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思想觀念歸納為“止惡揚善”一語,有證可查的應該是發源於中嶽嵩山·少林寺的佛教少林曹洞正宗派別。傳嵩山·少林寺永化堂《門風堂規》中即有“止惡揚善少林根”之文句,足見“止惡揚善”精神思想在少林僧人心目中的重要性。

止惡揚善文獻

嵩山·少林寺永化堂《門風堂規》
口述:素喜法師 整理:德政禪師
南拳北腿少林棍,衞國保寺健自身;
崇禪尚武少林人,愛國護教少林魂;
不爭和合少林心,止惡揚善少林根;
以德服人消貪瞋,後發制人少林門。
孝順師僧父母親,守法持戒遵祖訓;
農禪立寺為根本,醫禪濟世救窮困;
慈悲為懷盡施捨,放下名利不是貧;
武醫為媒弘佛法,少林弟子正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