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歐洲鰉

鎖定
歐洲鰉是鱘形目鱘科鰉屬魚類。 [4-5]  全身被以5列骨板,吻長佔頭長的70%以下,吻須4根;吻端錐形,兩側邊緣圓形,頭部有噴水孔;嘴大,呈星月形,開口向前,吻須扁平,左右鰓膜相互連接;吻須呈葉狀,身體最高點不在第一背骨板處,無背鰭後骨板。背部和體側呈灰色,有時黑色,向下逐漸轉為白色;腹部白色,吻為黃色。在年齡較大的個體中,側骨板和腹骨板藏於皮下。 [5] 
歐洲鰉分佈於裏海、亞速海、黑海和亞得裏海。主要棲息在水域的中上層地帶,在黑海,可以潛入160米甚至180米的深處。在潮河或降海洄游中,一般在河牀的最深處遷移。 [5]  肉食性魚類。幼魚以軟體動物、甲殼類等無脊椎動物為要食; [7]  成魚捕食中上層魚類和底棲魚類,甚至捕食水鳥和海豹的幼體。 [8]  性成熟較晚,性成熟年齡雌性為14-28齡、雄性為11-16齡。季洄游型為1-5月溯河,當年產卵;秋季洄游型5月開始溯河,10-11月達高峯,翌年產卵。 [6]  懷卵量較大,一般個體絕對懷卵量為50萬-80萬粒,最高可達280多萬粒。。 [9] 
歐洲鰉自然繁殖功能急劇下降,且人工增殖已經不能補償所造成的損失。 [10]  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 ver 3.1列為極危(CR)物種。 [11] 
中文名
歐洲鰉
拉丁學名
Huso huso
外文名
Great sturgeon、Beluga、European Sturgeon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硬骨魚綱
鱘形目
鱘科
鰉屬
歐洲鰉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亞    綱
輻鰭亞綱
亞    種
[1] 
命名者及年代
Linnaeus,1758
保護級別
(IUCN 2019年 ver 3.1)——極危(CR) [2] 

歐洲鰉形態特徵

歐洲鰉是大型鱘類,可長達600釐米、重1000千克。歐洲鰉體高為全長的9.0-22.0%,頭長約為全長的23%,吻長為全長的7.0-12.5%。背骨板9-17枚,第一背骨板比其餘的背骨板小,側骨板37-53枚,腹骨板7-14枚,背鰭條數48-81,臀鰭條數22-41,鰓耙數為17-36。 [3] 
全身被以5列骨板,吻長佔頭長的70%以下,吻須4根;吻端錐形,兩側邊緣圓形,頭部有噴水孔;嘴大,呈星月形,開口向前,吻須扁平,左右鰓膜相互連接;吻須呈葉狀,身體最高點不在第一背骨板處,無背鰭後骨板。 [3] 
歐洲鰉背部和體側呈灰色,有時黑色,向下逐漸轉為白色。其腹部白色,吻為黃色。在骨板行間分佈有大量小骨板和細粒。在年齡較大的個體中,側骨板和腹骨板藏於皮下。 [3] 

歐洲鰉棲息環境

在海水水域,歐洲鰉主要棲息在水域的中上層地帶,其垂直分佈決定於食物的分佈,在黑海,歐洲鰉可以潛入160米,甚至180米的深處。在溯河或降海洄游中,歐洲鰉一般在河牀的最深處遷移,但也有人認為它們經常遊入上層水域。 [3] 
歐洲鰉

歐洲鰉生活習性

歐洲鰉洄游

歐洲鰉的溯河洄游開始於1月底或2月份,止於11月底或12月份。春季型種羣在它們進入河流的當年進行產卵,而冬季型種羣在淡水中越冬,次年春季產卵。 [3] 
在多瑙河,全年可見歐洲鰉的溯河洄游,但由春季型種羣和冬季型種羣各形成一個洞遊高峯期。春季洄游開始於冰雪融化後水温4-5℃時,從1月持續到4月;秋季洄游開始於8月,高峯期在10-11月。20世紀60年代至70年代的漁業記錄顯示,多瑙河中歐洲鰉冬季型種羣佔多數,春季型種羣佔少數。 [3] 
在裏海盆地,歐洲鰉的春季洄游發生在3-4月,秋季洄游在9-10月。在伏爾加河,冬季型種羣佔多數;而在烏拉爾河,春季型種羣佔多數。在每種類型的種羣中,歐洲鰉在性腺成熟度、產卵地點、產卵時間等方面也出現一定程度的差異。 [3] 
歐洲鰉的產後親魚及新生仔魚行降海洄游,進人海中的育肥場。歐洲鰉在仔魚階段就進行降海洄游,例如到達伏爾加河下游的仔魚,只有2-3日齡,全長11.4-14.3毫米,體重17-32毫克。 [3] 
在裏海,歐洲鰉存在季節性洄游。在夏季,大多數個體棲息在裏海北部的育肥場;在夏末和初秋,它們主要棲息在裏海中部沿西岸的育肥場;當水温降至10%以下時,它們棲息到100-140米深處的水域;在初春,它們返回到淺水區;隨着水温的升高,它們逐漸向裏海北部遷移。歐洲鰉索餌洄游時的運動速度達10-13千米/小時。 [3] 

歐洲鰉食性

歐洲鰉幼鱘主食水生昆蟲幼體,也食甲殼類;當個體達到2-3釐米時,歐洲鰉開始攝食鱘魚等魚類的幼體;當個體達到9釐米時,魚類成為歐洲鰉的主食。與裏海歐洲鰉相比,亞速海歐洲鰉更早獲得捕食魚類的習性,捕食的主動性更高(因此其生長速度也更快);在多瑙河下游歐洲鰉個體一般達到24釐米時才開始捕食魚類。歐洲鰉捕食的魚類包括中上層魚類和底棲魚類,共達30多種。歐洲鰉甚至擗食水鳥和海豹的幼體。歐洲鰉在產卵洄游期間也捕食。 [3] 

歐洲鰉生長

歐洲鰉的生長速度較快。在裏海,1年齡個體平均全長達51釐米,體重571克。黑海和亞速海中的1年齡個體比裏海1年齡個體略小,但隨後的生長速度超過裏海個體的生長速度。在生活史的最初10年裏,亞速海中的歐洲鰉生長速度俠予熊海中的歐洲鰉生長速度。在亞速海,12-16年齡的歐洲鰉平均每年生長14釐米、5.1千克。歐洲鰉的生長速度與食物供應有關,裏海歐洲鰉自1938年起由於其主要捕食對象西鯡的減少,生長速度減慢;在同一水體的不同區域,歐洲鰉的生長速度也存在差異,例如墮海北部特別是伏爾加河歐洲鰉的生長快於南部庫拉河歐洲鰉。在亞速海,5年齡、10年齡和20年齡歐洲鰉的平均體重分別為15.5千克、45.5千克和104.1千克。 [3] 

歐洲鰉分佈範圍

歐洲鰉水域

歐洲鰉分佈在裏海、亞速海、黑海和亞得里亞海以及流人上述海域的河流,這些河流是:流入裏海的伏爾加河、烏拉爾河、庫拉河等河流,流入亞速海的頓河和庫班河,流入黑海的多瑙河、德涅斯特河、南布格河、第聶伯河等河流,流入亞得里亞海的波河。 [3] 

歐洲鰉國家

存在:格魯吉亞、伊朗伊斯蘭共和國、哈薩克斯坦、摩爾多瓦、羅馬尼亞、俄羅斯聯邦、塞爾維亞。 [2] 
存在(育種):保加利亞。 [2] 
存在(非繁殖):阿塞拜疆、土耳其。 [2] 
滅絕:奧地利、克羅地亞、德國、匈牙利、斯洛伐克。 [2] 
現存和遊動(非繁殖):土庫曼斯坦、烏克蘭。 [2] 
歐洲鰉分佈圖 歐洲鰉分佈圖 [2]

歐洲鰉繁殖方式

在伏爾加河,歐洲鰉雄鱘最小性成熟年齡為11年,大部分個體14-16年成熟;雌鱘最小性成熟年齡為16年,大部分個體19-22年成熟。在庫拉河,歐洲鰉雄鱘最小性成熟年齡為13年,雌鱘最小性成熟年齡為18年;烏拉爾河的情況相近。亞速海歐洲鰉雄鱘12-14年成熟,雌鱘16-17年成熟。在多瑙河和黑海西北部,雄鱘最小性成熟年齡為6-7年,但大部分黑海雄鱘10-13年成熟,而雌鱘13-15年成熟。 [3] 
伏爾加河歐洲鰉的繁殖週期至少為5年。在多瑙河,全長150-320釐米的歐洲鰉雌鱘成熟係數為6.54-13.61%(平均9.38%);在伏爾加河,歐洲鰉雌鱘成熟係數為13.2-17%(平均16.1%),雄鱘成熟係數平均3.9%。 [3] 
在多瑙河,歐洲鰉的絕對懷卵量為22.84-96.48萬粒(平均57.44萬粒)。據一份1964年發表的資料,伏爾加河歐洲鰉的絕對懷卵量為22.43-285.34萬粒(平均85.5萬粒),極個別的歐洲鰉的絕對懷卵量達到772.97萬粒;而一份1984年發表的資料顯示,伏爾加河一里海歐洲鰉的絕對懷卵量為15-270萬粒(平均53.16萬粒)。 [3] 
歐洲鰉卵呈銀黑色,卵圓形。在多瑙河一黑海地區,歐洲鰉卵的卵徑為3.33-3.84毫米(平均為3.57毫米),平均重29.5毫克;在亞速海,平均卵徑為3.8毫米。有報道稱,裏海歐洲鰉的個體越大,卵也越大,小個體歐洲鰉的卵重22毫克,而大個體的卵可重達37毫克。 [3] 
歐洲鰉在春季高水位期(汛期)產卵。在伏爾加河和烏拉爾河,歐洲鰉主要在5-6月產卵;在庫拉河,產卵期在4-5月;在頓河,產卵高峯期在5月;在多瑙河,產卵高峯期在4-5月。與俄羅斯鱘、閃光鱘等洄游性鱘魚相比,歐洲鰉產卵水温較低,水温範圍較窄。歐洲鰉在水温6-7℃時開始產卵,水温上升到21℃時停止產卵,產卵的最適水温為9-17℃。有人曾報道,多瑙河發生過歐洲鰉秋季產卵的現象。 [3] 
有人認為,鱘魚的產卵場位置主要決定於誘發產卵的條件,而不是產卵洄游的距離。與其他洄游性鱘魚相比,各河流的歐洲鰉一般在河流更上游的江段產卵(由此水流調節和建壩對歐洲鰉產卵的影響最大)。歐洲鰉產卵的江段為堅硬的石質或礫石質底質,很少為沙質或黏土質;產卵場的流速為1.5-2米/秒。產卵場主要在河牀上,但也可以在沿江洪水淹沒處建立臨時產卵場,在河流下游有時也可見歐洲鰉的產卵。在伏爾加格勒大壩下也有歐洲鰉的產卵。 [3] 
歐洲鰉雄鱘比雌鱘較先達到產卵場。在產卵洄游期間和產卵期間,親魚常常躍出水面。在亞速海,歐洲鰉在10.4-12.5℃水温下的出膜時間為199小時,剛出膜的仔魚全長10.8-12.3毫米,出膜後17-24天(全長25-40毫米),卵黃囊消失,進入外源營養期。 [3] 

歐洲鰉保護現狀

歐洲鰉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9年 ver 3.1)——極危(CR)。 [2] 
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附錄Ⅱ。 [2] 

歐洲鰉種羣現狀

歐洲鰉的年捕撈產量位居世界鱘魚產量的第三位,它和俄羅斯鱘及閃光鱘一起構成世界三大經濟鱘種。在伏爾加河一里海地區,歐洲鰉的捕撈產量佔該地區鱘魚總產量的5-7%。據20世紀90年代的評估,每年進入伏爾加河的成熟產卵個體約8000-9000尾;20世紀80年代中期,亞速海的鱘魚總生物量約為5.9萬噸,其中歐洲鰉約佔3%。歐洲鰉資源的大幅度下降,可以反映在捕撈產量的變化上。在伏爾加河一里海地區,歐洲鰉的捕撈產量從20世紀70年代的2650噸,下降到1993年的460噸。 [3] 
歐洲鰉資源不斷下降的突出表現是歐洲鰉自然繁殖功能的急劇下降。1993年,裏海的俄羅斯所屬地區,歐洲鰉捕撈量中的91%來自人工繁殖;而在亞速海和黑海,100%的歐洲鰉來自人工繁殖,種羣的延續完全靠人工繁殖。伏爾加河歐洲鰉的產卵羣體主要由河流開始調水後人工繁殖的後代組成,產卵羣體的雌雄性比和年齡結構發生了明顯的改變,體重組成由1971—1973年的平均重110千克,下降到1989-1992年的平均重63千克。1989年,在伏爾加河下游捕得的閃光鱘雌鱘的卵細胞100%畸形,100%的仔魚(無論是自然繁殖的還是人工繁殖的)不能養活,歐洲鰉的情況估計也是如此。人們認為,歐洲鰉的人工增殖已經不能補償自然繁殖功能衰退所造成的損失。 [3] 

歐洲鰉瀕危原因

造成歐洲鰉資源衰竭的原因是過度捕撈、河流建壩和環境污染。在裏海、亞速海和黑海,歐洲鰉的遭遇與俄羅斯鱘相同。 [3] 

歐洲鰉保護措施

兩個主要的產鱘大國蘇聯(俄羅斯)和伊朗對鱘魚(包括歐洲鰉)進行人工繁殖和養殖,主要用於放流。俄羅斯早在20世紀60年代就進行了歐洲鰉的人工繁殖和養殖。1993年伏爾加河下游的鱘魚增殖放流站共放流歐洲鰉幼鱘約1000萬尾。1994年後,伏爾加河下游的8個繁育基地只剩下2-4個在運作,1994年它們共生產了1200萬尾歐洲鰉幼鱘。但1995年在裏海北部只獲得80尾歐洲鰉雌鱘,其中35尾用於人工繁殖,這個數量對於歐洲鰉的人工繁殖和養殖來説是不充足的。 [3] 
人工繁殖對歐洲鰉種羣有較大的貢獻率,1993年,伏爾加河下游人工繁殖的歐洲鰉在裏海歐洲鰉種羣中約佔91%,而在亞速海,這個比例高達100%。俄羅斯從1985年開始利用熱電站的温流水進行鱘魚(包括歐洲鰉)養殖,養殖產品主要以魚肉的形式供國內市場,但以此進行魚子醬的生產並沒有達到商業規模。歐洲鰉與小體鱘的雜種後代生長快,而且是可育的,已被許多歐洲國家養殖。 [3] 
參考資料
  • 1.    Huso huso (Linnaeus, 1758)  .biolib[引用日期2020-03-10]
  • 2.    Huso huso  .iucnredlist[引用日期2020-03-10]
  • 3.    陳細華編著,鱘形目魚類生物學與資源現狀,海洋出版社,2007.09,第120-125頁
  • 4.    伍漢霖著,拉漢世界魚類系統名典,中國海洋大學出版社,2017.09,第17頁
  • 5.    陳細華編著,鱘形目魚類生物學與資源現狀,海洋出版社,2007.09,第120,121頁
  • 6.    王玉堂,熊貞編著,淡水冷水性魚類養殖新技術,中國農業出版社,2001.11,第23頁
  • 7.    楊德國編,鱘魚高效生態養殖新技術,海洋出版社,2012.02,第15頁
  • 8.    陳細華編著,鱘形目魚類生物學與資源現狀,海洋出版社,2007.09,第122頁
  • 9.    趙道全編著,現代漁業提升工程·水產標準化健康養殖叢書 鱘魚標準化健康養殖技術,中原農民出版社,2015.07,第21頁
  • 10.    陳細華編著,鱘形目魚類生物學與資源現狀,海洋出版社,2007.09,第124頁
  • 11.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RED LIST[引用日期2023-07-05]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