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歐洲宗教改革運動

鎖定
宗教改革的歷史作用:一是使歐洲基督教意識形態成功地實現了從中古近代的過渡;二是實現了政治、經濟權力的大轉變,促進了歐洲近代民族國家的成長和資本主義的發展;三是為近代歐洲教育的普及和科學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思想基礎。
中文名
歐洲宗教改革運動
外文名
The Protestant Reformation [1] 
別    名
宗教改革
開始時間
1517年10月31日
起始地
德意志

歐洲宗教改革運動歐洲宗教改革運動的歷史原因

一、經濟上,14~15世紀,資本主義生產關係在歐洲封建社會內部生長和發展起來。但是,天主教會對歐洲尤其是德意志的壓榨,嚴重束縛着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這是歐洲宗教改革運動發生的根本原因。
二、意識形態上,希臘羅馬文明之後,處於基督教精神枷鎖下的歐洲,雖然經歷了約1000年之久的文化沙漠和精神壓制,但文藝復興中以人為中心的思想卻極大地衝擊了天主教會的精神獨裁,極大地解放了人們的思想。這是歐洲宗教改革運動發生的思想條件。
三、政治上,以天主教會為精神支柱的封建勢力相互勾結,使力量微弱的資產階級無力抗拒,導致早期資產階級反封建的政治鬥爭不得不借助於宗教神學的方式進行。這是歐洲宗教改革運動發生的必然形勢。
四、其他方面,德意志處於四分五裂的狀態,受到羅馬天主教會壓榨更為嚴重,教會到德意志兜售免罪券的活動,終於點燃了宗教改革的導火線。

歐洲宗教改革運動三十年宗教戰爭

歐洲宗教戰爭的前奏
轟轟烈烈的歐洲宗教改革於1517年10月31日在德國拉開了序幕。在那天,萊比錫大學的神學教授馬丁·路德在維騰貝格宮城教堂門上張貼了著名的“九十五條論綱”,向羅馬教皇的權威提出了公開的挑戰。此後100年間,路德宗加爾文宗、安立甘宗(英國國教)、再洗禮宗、衞理會等新教宗派層出不窮,英國瑞典丹麥荷蘭瑞士和大部分德意志諸侯先後投入新教陣營,宗教戰爭的硝煙在歐洲各個角落不停地燃燒着。新教徒們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資產階級共和國——聯省共和國,在德意志確立了“教隨國定”的原則,在法國也取得了合法地位。
到1618年,天主教徒和新教徒形成南北對立之勢,德意志(包括奧地利捷克摩拉維亞等)則成為雙方爭奪的主戰場。雙方都不滿足於現在的局面,宗教鬥爭又與大國爭霸的鬥爭混合在一起,於是便導致了規模空前的歐洲宗教戰爭——“三十年戰爭”。

歐洲宗教改革運動天主教聯盟與清教徒聯盟的形成

在宗教改革中,哈布斯堡王室始終是天主教反改革勢力的急先鋒。哈布斯堡王室在當時兼有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奧地利皇帝)、西班牙國王、西西里國王等多個王位,還統治着西屬尼德蘭(比利時)、摩拉維亞、威尼斯倫巴第等附屬國,並在美洲亞洲擁有廣闊的殖民地,可以説是半個世界的統治者。哈布斯堡家不僅對新教徒步步進逼,還對天主教的法國形成包圍之勢(西屬尼德蘭、奧地利和西班牙正好形成一個包圍圈);它不僅想消滅新教改革勢力,還想削弱歐洲其它大國的勢力,成為全世界唯一的霸主。同樣野心勃勃的法國當然容不下哈布斯堡王室,它拋下宗教隔閡,毅然投向新教徒這邊。於是以宗教衝突開始的三十年戰爭,最終演變西歐兩個天主教大國的爭霸。
1618年,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哈布斯堡王朝斐迪南二世指定他的弟弟、天主教徒斐迪南大公為捷克國王。捷克的新教徒羣情激昂,於5月23日發動布拉格起義,推舉新教聯盟首領、普法爾茨選侯弗里德里希為捷克國王,三十年戰爭正式開始。奧地利、西班牙及德意志天主教諸侯組成哈布斯堡聯盟(天主教聯盟),而法國、丹麥、瑞典、荷蘭及德意志新教諸侯也組成了反哈布斯堡同盟(新教聯盟),英國和俄國也站在新教徒這邊。戰爭初期新教聯盟一度連戰連捷,但很快便在1620年的白山戰役中徹底失敗,哈布斯堡王室的天主教徒還是登上了捷克王位。

歐洲宗教改革運動天主教聯盟的天下——華倫斯坦的豐功偉績

面對嚴峻的局勢,英國荷蘭、法國共同支持丹麥於1625年進軍德意志,與德國新教諸侯一起大敗哈布斯堡軍,英軍也進佔了捷克西部。在關鍵時刻,皇帝斐迪南二世起用德國貴族華倫斯坦為陸軍主帥(其實此時奧地利陸軍已不復存在)。華倫斯坦依靠西屬尼德蘭的經濟援助,在短時間內重建了一支以僱傭軍為主的陸軍,並憑藉高超的指揮藝術先後擊敗英國和丹麥軍隊,甚至殺入丹麥領土,迫使丹麥簽約保證不再幹涉德意志事務。哈布斯堡王室不僅解除了危機,還大大擴張了勢力,使新教聯盟的處境更為艱難。但立下大功的華倫斯坦鼓吹由哈布斯堡王室統一德意志,又引起了斐迪南二世的猜疑,很快被“鳥盡弓藏”。
華倫斯坦剛下台,新教聯盟又前仆後繼地發起了攻勢。法國首相黎塞留以每年100萬金幣的捐助為代價,引誘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二世於1630年率軍在德意志登陸,聯合薩克森、勃蘭登堡(即後來的普魯士)等新教諸侯直指哈布斯堡王室的心臟。瑞典擁有當時裝備最精良、最訓練有素的陸軍,他們的統帥古斯塔夫更是一個軍事天才。斐迪南二世任命的陸軍統帥蒂利連戰連敗,使天主教聯盟軍遭到毀滅性打擊。於是皇帝只得重新起用華倫斯坦。在1632年的呂岑會戰中,古斯塔夫擊敗華倫斯坦,但他本人卻在戰爭中陣亡,組成一個以瑞典為首的新教陣營的希望也化為泡影。此後華倫斯坦連續擊敗瑞典軍隊,迫使其退往北方;德意志最大的新教諸侯薩克森和勃蘭登堡被迫於1635年簽署《布拉格條約》,屈服於哈布斯堡王室的權威之下。而兩立大功的華倫斯坦卻再次受到猜疑,被皇帝派出的刺客暗殺。

歐洲宗教改革運動新教與天主教平等地位的確立

戰爭進行了近20年,以哈布斯堡王室掛帥的天主教同盟反而越來越強大,幾個新教大國也先後敗下陣來。如果任局勢如此發展下去,歐洲宗教改革有失敗的危險,德意志可能會被哈布斯堡王室統一,英國、法國也會遭到重創,荷蘭、瑞士、丹麥等新教國家的獨立都很難保證。1639年,斐迪南二世去世,查理即位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法國徹底撕掉中立的面紗,在西班牙、西屬尼德蘭、德意志、意大利等多個方向向哈布斯堡王室發動猛攻。留在德意志北部的瑞典軍隊也重新南進。天主教聯盟終於顯出疲態,西班牙的哈布斯堡王室於1643年敗給法國。此後法國將主力開進德意志南部的士瓦本和巴伐利亞,瑞典軍也進入巴伐利亞。雙方都採取了燒殺搶掠、切斷對方補給線等策略,給德意志人民造成了深重災難。1648年5月,法瑞聯軍又取得重大勝利。曾經一再渡過難關的哈布斯堡王室終於無力再戰,於1648年10月在《威斯特伐利亞和約》上簽字,三十年戰爭終於結束。
三十年戰爭確立了新教與天主教的平等地位,並通過法律承認了荷蘭、瑞士兩個新教國家的獨立。法國變得更加強大,哈布斯堡王室的奧地利、西班牙遍體鱗傷,德意志遭到非常嚴重的破壞,瑞典、丹麥爭奪歐洲霸權的努力失敗。經過三十年的大絞殺,新教徒和天主教徒的版圖幾乎沒有任何變化,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沒有任何一方有能力統治整個歐洲了。當時的新教和天主教一樣嚴酷而不寬容,是三十年戰爭使大家意識到自己無法將意志強加於所有人頭上。宗教寬容和思想自由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承認,各個教派之間劍拔弩張的局面得到了緩解。但其間也出現了不和諧的音調:1685年,法王路易十四宣佈廢除象徵宗教寬容的《南特敕令》,禁止法國新教徒的宗教活動。為了反抗宗教壓迫,許多法國新教徒紛紛出走,法國平白損失了大量精英。但仍有許多新教徒在法國一直堅持到大革命時期,併成為法國大革命的主力之一。

歐洲宗教改革運動戰爭餘波——英國的清教徒運動

自三十年戰爭之後,歐洲天主教和新教之間的鬥爭漸漸減少,雖然餘波未絕,卻難改大勢。宗教改革的後續戰場轉移到英國,“清教徒運動”成為17世紀最重大的宗教政治事件。清教徒們堅決要求肅清英國的天主教殘餘,拒絕服從英王欽定的“英國國教”,積極地參與到現代資本主義的工商業中去。他們於1640年發動英國“清教徒革命”,一度建立清教徒的共和國。斯圖亞特王朝復辟之後,英王再次迫害清教徒,宣揚天主教思想,出現了“託利黨反動”時期。出於對天主教的共同厭惡,清教徒與英國國教徒聯合於1688年發動了“光榮革命”,迎荷蘭執政威廉為英國國王。此後英國又通過了《權利法案》,限制了國王權利,確保了宗教自由,清教徒在英國的合法地位得到承認。而歐洲大陸的宗教佈局,從此也沒有發生明顯的變化。轟轟烈烈的歐洲宗教改革到這裏就全部勝利結束了。

歐洲宗教改革運動歐洲宗教改革的意義

美國的誕生
歐洲宗教改革還帶來了另一個意想不到的成果:1620年為反抗宗教壓迫而逃往北美的清教徒,在大洋彼岸建立了自己的家園。100多年後,他們震驚了世界,並不斷髮展壯大,成為了當今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
宗教改革的必然性
1:歐洲社會的新變化,要求變革天主教會的神權統治。
2:天主教會的神權統治日益成為歐洲發展的障礙。
3:天主教會的墮落和殘暴,進一步激化了社會矛盾,引發了反對天主教的宗教改革運動。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