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歐洲七葉樹

鎖定
歐洲七葉樹(Aesculus hippocastanum L)是無患子科七葉樹屬。枝淡綠色或淡紫綠色,嫩時正面棕色長柔毛,其後無毛。葉先端短急鋭尖,基部楔形,邊緣有鈍尖的重鋸齒,下面淡綠色,近基部有鐵鏽色絨毛,主脈凸起。花萼鐘形有紅色斑紋。果實系近於球形的蒴果。種子慄褐色,種臍淡褐色。花期5-6月,果期9月。 [6]  果實看起來與人們平常吃的栗子非常相似,並且用它餵馬故名馬慄樹。 [7] 
歐洲七葉樹產於東歐和西亞的山地,最常見於巴爾幹半島。 [7]  歐洲七葉樹喜光、耐陰、耐寒、喜深厚肥沃而排水良好的土壤。繁殖以播種為主,園藝品種用嫁接。 [8] 
歐洲七葉樹可以作為馬的飼料。因其木質柔軟,質地均勻,色澤鮮亮,常被細木工匠打磨成廚具和廚房用品。 [9] 
中文名
歐洲七葉樹
拉丁學名
Aesculus hippocastanum L [5]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無患子目
無患子科
七葉樹屬
歐洲七葉樹
分佈區域
原產阿爾巴尼亞、希臘,中國上海、青島等地有栽培

歐洲七葉樹植物學史

果實看起來與人們平常吃的栗子非常相似,並且用它餵馬故名馬慄樹。 [7] 

歐洲七葉樹形態特徵

歐洲七葉樹 歐洲七葉樹
落葉喬木,通常高達25-30米,胸高直徑2米。小枝淡綠色或淡紫綠色,嫩時被棕色長柔毛,其後無毛。冬芽卵圓形,有豐富的樹脂。掌狀複葉對生,有5-7小葉;小葉無小葉柄,倒卵形,長10-25釐米,寬5-12釐米,先端短急鋭尖,基部楔形,邊緣有鈍尖的重鋸齒,上面深綠色,無毛,下面淡綠色,近基部有鐵鏽色絨毛,主脈凸起,側脈約18對,在兩面均顯著;葉柄長10-20釐米,無毛。
圓錐花序頂生,長20-30釐米,基部直徑約10釐米,無毛或有棕色絨毛。花較大,直徑約2釐米;花萼鐘形,長5-6毫米,5裂,邊緣纖毛狀,外側有絨毛;花瓣4或5,長11毫米,白色,有紅色斑紋,爪初系黃色,後變棕色,外側有稀疏的短柔毛,邊緣有長柔毛,中間的花瓣和其餘4花瓣等長或不發育;雄蕊5-8,生於雄花者較長,長11-20毫米,花絲有長柔毛,花葯被短柔毛;雌蕊有長柔毛,子房具有柄的腺體。
果實系近於球形的蒴果,直徑6釐米,褐色,有刺長達1釐米;種子慄褐色,通常1-3粒,稀4-6粒,種臍淡褐色,約佔種子面積的1/3至1/20。花期5-6月,果期9月。 [1] 

歐洲七葉樹生長環境

歐洲七葉樹喜光、耐陰、耐寒、喜深厚肥沃而排水良好的土壤。 [8] 

歐洲七葉樹分佈範圍

歐洲七葉樹產於東歐和西亞的山地,最常見於巴爾幹半島。 [7] 

歐洲七葉樹繁殖方法

繁殖以播種為主,園藝品種用嫁接。 [8] 

歐洲七葉樹主要價值

歐洲七葉樹藥用

歐洲七葉樹 歐洲七葉樹
Proidra Horse Chestnut 歐洲七葉樹 歐洲七葉樹提取液富含七葉樹皂角素、類黃酮及丹寧,它具強力消浮腫的作用,對靜脈曲張、紅腫及發炎皮膚的治療有奇效。一般應用於去眼袋、抗黑眼圈及減肥產品中。
花、果實、葉:用於胃病,風濕病。種子:用於痔瘡,崩漏,骨折。 [3] 

歐洲七葉樹綠化

歐洲七葉樹特徵外貌及細節
歐洲七葉樹特徵外貌及細節(10張)
樹體高大雄偉,樹冠寬闊,綠蔭濃密,花序美麗,在歐美廣泛作為行道樹及庭院觀賞樹。

歐洲七葉樹經濟

歐洲七葉樹 歐洲七葉樹
種子中的化合物有助於抑制硬化血管所造成的血栓的形成,也是治療痔瘡的收斂劑。種子萃取物用於沐浴油,可使皮膚柔嫩。食物短缺時搗碎果實可做飼料,蛋白質豐富的種子可磨成麪粉做咖啡。樹皮可治發燒,還可產生黃色染色劑。歐洲七葉樹可以作為馬的飼料。因其木質柔軟,質地均勻,色澤鮮亮,常被細木工匠打磨成廚具和廚房用品。 [9] 

歐洲七葉樹化學成分

歐洲七葉樹種子中含有三枯皂昔混合物如原七葉樹昔元(protoaesigenin)、玉蕊醇C(bmnagtogenol-C)、馬粟七葉靈、6-β-葡糖昔-7-輕基香豆素,總稱為七葉素或七葉皂昔。乾燥粗粉中含量約為3%-6%,標準化製劑中含量為16%-20%。此外種子中還含有七葉酸、七葉靈酸以及黃酮類化合物(七葉昔、七葉亭、蘆丁、茨非醇)、靴質、澱粉、鎂鈉、錳、鐵、鑽、碘以及當醇等。 [2] 

歐洲七葉樹物種危害

七葉樹花果 七葉樹花果
該物種為中國植物圖譜數據庫收錄的有毒植物,其毒性為全株有毒,嫩芽和成熟的種子毒性較大。人、畜等誤食均可引起中毒以致死亡。中毒症狀主要是腸胃道和呼吸道的刺激,如粘膜發炎、噯氣、強烈嘔吐、疝痛,還有精神抑鬱、昏迷或精神錯亂、共濟失調;肌肉顫搐和麻痹,嚴重者死亡。

歐洲七葉樹擴展閲讀

本科有2屬約3種,廣佈於北半球的亞、歐、美三洲。中國有1屬約10種,主要分佈於西南部的亞熱帶地區,常生於濕潤闊葉林中。該科植物可作行道樹,木材是良好的工業用材,有的具藥用價值。本科七葉樹屬(AesculusL)植物多具毒性,中國約兩種有毒。它們的枝、葉和種子均易引起人和牲畜的中毒以致死亡,尤其是嫩葉和堅果毒性較大。中毒後主要出現胃腸道和中樞神經系統症狀,如嘔吐、精神錯亂和運動失調等。有些種還可用以毒魚。本科植物的主要有毒成分為三萜皂甙,如七葉樹皂甙(aescin,escin),它是一種多種糖甙的混合物,有較強溶血作用和毒性。另外還有一些皂甙有很強的抗炎活性,已引起人們的重視。在本科植物中的香豆精類化合物馬慄樹皮素(eseuletin)是苯丙胺羥化酶抑制劑,對肝臟等也有一定的毒性。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