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歌舞中國

(2003年彭文淳執導紀錄片)

鎖定
《歌舞中國》是由彭文淳執導的紀錄電影,於2003年11月4日在英國上映 [1] 
該片講述的是梁一、揚揚和很多追求舞蹈夢的年輕人的故事 [2] 
中文名
歌舞中國
外文名
Burning Dreams
製片地區
中國台灣、新加坡
導    演
彭文淳
類    型
紀錄片
片    長
75分鐘
上映時間
2003年11月4日
對白語言
普通話

歌舞中國劇情簡介

劇照
劇照(6張)
2000年夏天,在上海專跳爵士舞與美國百老匯舞蹈的一個舞團裏的三代人,每一代舞者都有各自認同的舞種。第一代舞者是美國百老匯歌舞文化的忠實信徒,出生在1930年代的上海,1949年逃難到了台北,成長在1950年代搖滾樂萌芽與金凱利電影大流行的台北,自學踢踏舞與搖滾舞,無師自通,有模有樣,有過一段精彩而道地的台灣式夜總會歌舞事業,最後卻在無預期的情況下在1982年投奔到改革開放前的中國大陸,過了十幾年找不到舞台的日子;第二代舞者是文化的實用主義者,出生在文革之後,成長於1980年代改革開放後的上海,會跳舞又會唱歌,不止立志要成為中國優秀的爵士舞者,還想在電視電影界大放異彩;第三代舞者是一批主張個性的放肆青年,來自全中國各地,出生在1980年代,成長於1990年代的富裕中國,為了夢為了理想而會聚在這全中國最繁華的大都會里,以美國與日本文化做為學習樣本,沒有深厚的功底,一心想登上國際舞台,揚名海外 [3] 

歌舞中國幕後製作

該片的創作源自於白蘭氏四物雞精廣告的拍攝。雞精廣告的腳本要求找一個身材樣貌佳、手腳靈活、皮膚要白裏透紅,還要會跳踢踏舞的女生。因為中國台灣沒有這樣的人才,彭文淳就到中國大陸去找。在上海有一所唯一教授爵士舞與踢踏舞的舞蹈學校,彭文淳找到了廣告中需要一直在跳踢踏舞的女生。彭文淳在大陸的時候,把在學校與學生的對話都記錄下來,回到中國台灣以後,他開始思索這些跳踢踏舞的年輕人的生命,彭文淳的內心感到震撼與感動,才決定着手開拍紀錄片《歌舞中國》 [4] 

歌舞中國主創團隊

導演
彭文淳
製片
彭文淳、Sau Hoong Lim、Janet Yao
攝影
Nan-hong Ho
策劃
彭文淳
剪輯
Lawrence Ang、蕭汝冠
美術
王志成 [5] 

歌舞中國獲獎記錄

獲獎時間
獎項名稱
2003年
金馬獎最佳紀錄片提名
2003年
金馬獎最佳攝影提名 [6] 
2003年
金馬獎最佳剪輯提名 [7] 
2005年
華語電影傳媒大獎最佳新晉導演 [8] 

歌舞中國發行信息

上映日期
上映時間
地點
2003年
英國
2003年
金馬影展 [6] 
2003年
阿姆斯特丹國際紀錄片影展
2004年
中國台灣 [1] 
2005年
華語電影傳媒大獎 [8] 
主創公司
製作公司
彭文淳電影公司
發行公司
活力電影有限公司 [1] 

歌舞中國作品評價

《歌舞中國》是一部極具主觀色彩的紀錄片。它完全顛覆了人們對紀錄片的認識。彭文淳以廣告導演的獨特思維方式,對畫面和節奏拿捏得特別精準,把爵士舞、上海灘和一羣有舞蹈夢的年輕人徹底融合在一起,讓紀錄片更具有可看性。“夢想與希望相伴相隨”是該片的核心,在追求夢想與希望的征途中,有歡樂也有痛苦,但不管是什麼, 都為生命抹上了絢麗的色彩,也許這就是這部作品的價值所在。《歌舞中國》的出現拓展了當代紀錄片的表現形式 [9] (張曉嫣評)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