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歌會(四十八寨歌節)

鎖定
歌會(四十八寨歌節),是以貴州省天柱縣為主,輻射帶動貴州錦屏、湖南靖州的侗族、苗族人民羣眾聚眾集會玩山、唱歌、交友、戀愛的民族傳統節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1] 
歌會(四十八寨歌節)歷史悠久,起源於何時,史料沒有明確記載。從流傳於民間的歌謠推斷,四十八寨歌節應起源於部落首領時代,至清雍正時興盛,清乾隆至民國時期走向成熟,新中國成立後再興高潮。四十八寨歌節,包括13個歌場,每個歌場每年趕一次,從農曆三月開始到九月結束,開場時間多是月中屬“戊”的日子,當地稱為趕“土皇”。每到集會時間,山坡上、公路旁人山人海,歌聲此起彼伏。 [1-2] 
2011年5月23日,歌會(四十八寨歌節)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編號Ⅹ-134。 [3] 
中文名
歌會(四十八寨歌節)
非遺級別
國家級
遺產類別
民俗
遺產編號
Ⅹ-134
申報地區
貴州省天柱縣
批准時間
2011年5月23日

歌會(四十八寨歌節)歷史淵源

歌會(四十八寨歌節)是以貴州省天柱縣為主,輻射帶動貴州錦屏、湖南靖州的侗族、苗族人民羣眾聚眾集會玩山、唱歌、交友、戀愛的民族傳統節日,節日因較早流傳於貴州與湖南交界的四十八個侗族、苗族村寨而得名。 [2] 
歌會(四十八寨歌節)節歷史悠久,經歷了古代部落首領時代至三國,兩晉的孕育發展期,至清雍正時期達到頂峯,明代至民國為成熟期,新中國成立後再興高潮,20世紀80年代後期逐步走向衰落,幾經興衰更迭,曲折發展。該歌節的發生、發展,因為沒有足夠的文獻或其他依據,不能輕率地妄下斷語。因此,對四十八寨歌節的歷史淵源,人們只能從流傳在當地的古歌記載中判定其發生、發展的歷史。流傳於四十八寨的歌場起源《流離歌》唱道:“當初古人楊武王,武王手內開歌場。武王留下這條路,如今才得這團齊。”《流離歌》還載有:“歌場聚會不是今朝才興起,自古留禮代代相傳到如今。前人留下花盤古,如今才得這般齊。青山緲緲前人修路後人走,河水悠悠前人架橋後人行。一年四季四大歌場有根古,歌場禮義不是今修是古留。” [4] 
歌會(四十八寨歌節)

歌會(四十八寨歌節)民俗內容

歌會(四十八寨歌節)歌場眾多,歌曲內容、唱腔及種類豐富,包括四大區域四大唱腔。四大區域是:苗族聚居區、侗族聚居區、苗侗雜居區、清水江流域區;四大唱腔是:河邊調、高坡調、青山調、阿哩調。 [2] 
歌會(四十八寨歌節)中較有名的是“四大歌場”,即中寨四方坡、竹林龍鳳山、茶亭四鄉所、靖州四鼓樓。四個歌場因年代久遠,場面隆重,歷史上統稱的“四大歌場”。經過歲月的洗禮、更替,到當下已衍生為天華山、四方坡、兩頭坳、龍鳳山、平芒、阿婆坳、巖灣、十八關乾田、石榴界﹑細草坪、麻陽、三門塘、溪口等歌場。每個歌場每年趕一次,時序依次為(農曆):三月初一天華山,三月初三石榴界,五月初五細草坪,五月十五兩頭坳,六月土王趕平芒,六月十五龍鳳山,七月十五趕麻陽,七月初七三門塘,七月十五阿婆坳,七月十五溪口場,七月二十趕巖灣,九月土皇十八人。集會主集中在每年的五、六、七三個月。 [2] 
歌會(四十八寨歌節)主要內容為唱歌,其輔助樂器為木葉。木葉吹奏起來聲聲入耳,婉轉悠揚,傳情達意,是熱戀中的男女喜愛的“樂器”。而嗩吶,竹笛、鼓、鑼、鈸等同樣因演唱者的喜好也會成為歌節中的伴奏器樂。 [2] 

歌會(四十八寨歌節)文化特徵

歌會(四十八寨歌節)由於其特定的侗族、苗族及其雜居區域的人民,在長期的生存發展中,形成了習俗相同相近、語言相似的特點,具有一定的地域性文化色彩;在長期的民族民歌交流活動中,四十八寨歌節因活動地點不同及不同唱腔,形成了河邊調、高坡調、青山調、阿哩調等;在四十八寨歌節中,雖然苗族講苗語,侗族講侗話,但在四十八寨,唱起歌來,卻一律只能用侗話唱,這是長期以來形成的演唱習慣,千年不變;在四十八寨的苗族地區,有四語共榮並存現象,形成了既講苗話,又講侗話,漢話的奇特現象;在演唱中,歌手對生產、生活中的客觀事物,採用擬聲、狀形、達意、傳情,描事等手法,隨機應變,巧妙穿插,沒有經過整理加工,直接演唱,純樸自然,形成了一種特有的簡約美和質樸美。 [2] 

歌會(四十八寨歌節)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歌會(四十八寨歌節),在北部侗族地區佔有重要地位,是苗族、侗族文化的縮影,它是黔湘邊區的優秀民間文化,是民族古歌的遺存。其歌節的豐富內容及其傳承歷史,在中國各民族中實屬罕見,它體現了民族團結精神。四十八寨歌節,不僅對豐富和完善民族民間歌謠,而且對中國歌謠史的豐富和完善,都產生了一定的推動作用。由於四十八寨分佈範圍廣,包括的村寨多,各村各寨均有在當地具有一定影響的歌手、歌師傳授歌曲。 [2] 
傳承狀況
隨着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生態環境的改變,四十八寨歌節的傳承發展同樣存在着瀕危的狀況,主要原因有:歌節賴以生存、發展的社會基礎發生了變革,一些傳統民族節日日益淡化,歌節的主要活動陣地逐漸縮小,過去那種幾萬人參加歌節和演唱的場面不復再現。一些有名歌師因年事已高逐步退出歌場,有的相繼謝世,有些優秀歌謠難以得到傳承,而年輕的歌手在演唱水平上能獨樹一幟,享有威望卻較少。同時,隨着城市打工潮的興起,一些男女青年相繼外出打工,參加活動的青年愈來愈少,斷代現象已然出現。 [2] 
保護措施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天柱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獲得“歌會(四十八寨歌節)”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5]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佈,歌會(四十八寨歌節)項目保護單位天柱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評估合格。 [10] 

歌會(四十八寨歌節)社會影響

榮譽表彰
2014年被貴州省評為“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竹寨歌場是竹林鎮轄區內的“七大歌場”之一,也是竹林鎮重點打造的示範歌場。 [6] 
重要活動
2017年5月22日,湘黔四十八寨歌節”在貴州省錦屏縣舉辦。 [7] 
2018年4月18日,正值農曆三月三,2018年湘黔四十八寨歌節在貴州省天柱縣坌處鎮平茫村舉行,靖州縣民宗文體旅遊廣電局受邀組織少數民族代表隊參加。 [8] 
2019年,2019湘黔四十八寨民歌大賽暨“四十八寨趕歌場”在靖州舉行。 [9]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