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歌女

(近代對以唱歌為職業的女性的稱呼)

鎖定
歌女是中國近代對以唱歌為職業的女性的稱呼。民國時期的歌女除了在傳統的酒家、妓院表演,還有於夜總會、舞廳等由西方傳入的娛樂場所表演。 [3] 
中文名
歌女
外文名
alme、Singing girl
拼    音
gē nǚ
釋    義
以賣唱為職業的女子 [1] 

歌女詞彙釋義

舊時以賣唱為職業的女子。 [1-2] 

歌女出處

唐 孟郊《晚雪吟》:“甘為酒伶擯,坐恥歌女嬌。”
明 唐順之 《銅雀硯銘》:“昔維瓦,藏歌女,貯舞馬;今維硯,侑圖史,承鉛槧。嗚呼!其為瓦也,不知其為硯也。”
《<田漢戲曲集>自序》:“對於封建的壓迫與剝削下的歌女生活,十年以來頗有新的接觸。” [2] 

歌女近代稱呼

中文“歌女”的名稱在1920年代末葉才出現,即民國十四年之後。歌女這個職業最初出現在民國時期的上海、廣州等沿海城市。民國時期的歌女除了在傳統的酒家、妓院表演,還有於夜總會、舞廳等由西方傳入的娛樂場所表演,由於她們多會與客人交際應酬、飲酒,因此在當時又被稱為交際花。 [3] 
20世紀20年代前後,隨着唱片業和電影業的發展,加上五四前後西方戲劇理論的傳入,令不少知識分子加入演藝行列,藝人的社會地位亦得到提高,一些知名度較高的歌手也開始拍攝電影、錄製唱片,成為紅極一時的明星,到了那時,這些知名度較高的女歌手已不再稱為“歌女”,“歌星”這個名稱已出現。 [3] 

歌女英語單詞

英語稱為Sing-song girl,由字面上看,很多人會認為是直譯“歌女”一詞,其實不然。據張愛玲所述,“Sing-song girl”是源自吳語的“先生”一詞,吳語把高級妓女稱呼為“先生”(“先生”可以是對任何人客氣的稱呼,不限性別),而她們必會在宴席上歌唱,英美人就誤把“先生”當作“Sing-song”(唱歌)了。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