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罢不能

[yù bà bù néng]
汉语成语
展开11个同名词条
收藏
0有用+1
0
欲罢不能(拼音:yù bà bù néng)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先秦·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论语·子罕》。 [1]
欲罢不能(欲:想;罢:停,歇)指想要停止也不能停止,比喻已经形成某种局势而无法改变。偏正式结构;在句中一般作宾语。 [1] [4]
中文名
欲罢不能
外文名
cannot
拼    音
yù bà bù néng
反义词
当机立断
出    处
《论语·子罕》
注音字母
ㄧㄩˋ ㄅㄚˋ ㄅㄨˋ ㄣㄥˊ
语法结构
偏正式
语法属性
作宾语

成语出处

播报
编辑
先秦·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论语·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1]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欲罢不能”。 [1]

成语典故

播报
编辑
孔子是儒纹乐渗家思想学说的创始者,在中国历史上,孔子照求埋首先创办私学。孔子的学生很多,传说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颜回是这七十二贤人中最贤者,孔子悼樱对他特别喜欢。 [2]
颜回对孔子更是崇拜得五体投地。他曾感叹地赞美孔子说:“我的老师孔夫子,越是抬头看他,就越觉得他高大;越是用力钻研他的学问,就越觉得深奥看渗凶邀着好像在前面,忽然又到后面去了。虽然这样高深和不可捉摸,可是老师善于有步骤地诱导我们姜旬堡,用各种学问来丰富我们多方面的知识,又用一定的规章制度和礼节来约束我们的行为,使我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我已经用尽我的才力,似乎有所体会而能够独立行事了。可是,要想再前进一步,又不知怎么体拳戒办了。” [2]
颜回很穷,常常只能吃一小碗饭、喝一瓢汤、住简陋的房子,别人都受不了这种苦,他却乐在其中。孔子说他是好样的。 后来颜回死了阀盛颂少。有一回鲁哀公问孔子:“弟子之中谁最好学?”孔子说:“曾经有个叫颜回的学生好学,不乱发脾气重立、不犯两次错误,不幸短命死了!之后也没有好学的了。” [2]

成语寓意

播报
编辑
“欲罢不能”的科学原理就是当人们在做一件事情时感觉到了“奖励”,就会持续的做下去。随着“奖励”的越来越高,人们即使想停止下来,却也陷入了骑虎难下的境地。而孔子正是使用循序诱导的方式,使颜回在学习的过程中欲罢不能,最终成为孔子最出色的学生。“欲罢不能”也给了人们关于学习的另一种启示,学习不一定是要刻板教条的强按牛喝水,而可以通过循序诱导使学生渐入佳境。 [2-3]

成语运用

播报
编辑
  • 成文用法
“欲罢不能”指想要停止也不能停止,比喻已经形成某种形式无法改变。偏正式结构;在句中一般作宾语。 [1] [4]
  • 运用示例
汉·王褒·《四子讲德论》:进者乐其条畅,怠者欲罢不能。
汉·陈琳·《答东阿王笺》:载欢载笑,欲罢不能。 [5]
北朝·齐·魏收《魏书·李琰之传》:“吾所以好读书,不求身后之名,但异见异闻,心之所愿,是以孜孜搜讨,欲罢不能。” [1]
唐·白居易·《〈唐〉白居易集·六九·刘白唱和集解》:夫合应者声同,交争者力敌;一往一复,欲罢不能。由是每制一篇,先相视草;视竟则兴作,兴作则文成。 [5]
宋·李琰之·《魏书·李琰之传》·八二:琰之尝谓人日 :吾所以好读书,不求身后之名,但异见异闻,心之所愿,是以孜孜搜讨,欲罢不能。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二回:“设或命运坎坷,从中别生枝节,拖延日久,虽要将就了事,欲罢不能。” [4]
鲁迅《坟·从胡须说到牙齿》:“我从小就是牙痛党之一,并非故意和牙齿不痛的正人君子们立异,实在是‘欲罢不能’。” [1]
顾笑言《李宗仁归来》:“那些往事的回忆,是辛酸而又凄凉的。其中包含着歧路上的悔悟、失败的痛苦和欲罢不能的犹豫。” [1]

成语辨析

播报
编辑
欲罢不能—骑虎难下
“欲罢不能”与“骑虎难下”意义相近,两者皆有陷入某种局势进退两难的意思,区别在于“欲罢不能”强调的还有看到兴起处就戛然而止了,有一种情绪得不到满足的意思;“骑虎难下”强调的是遭遇困境又进退两难的情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