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义词欧盟(欧洲经济、政治共同体)一般指欧洲联盟(欧洲经济、政治共同体)
欧洲联盟(European Union),简称欧盟(EU),位于欧亚大陆西部,是一个集政治实体和经济实体于一身、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区域一体化组织 [118]。现有27个成员国,总部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 [101] [119] 。轮值主席国为丹麦 [210]。
1950年,法国建议法德两国建立煤钢共同体。1952年,法国、西德、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正式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1958年,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67年,3个共同体的主要机构合并,统称欧洲共同体。1993年,《欧洲联盟条约》生效,欧洲共同体演化为欧洲联盟。2002年,欧元顺利进入流通。2009年,《里斯本条约》生效后,欧盟具备了国际法主体资格,并正式取代和继承欧共体,《里斯本条约》就成员国退出欧盟相关程序作出规定。欧盟共经历7次扩大:1973年,英国、爱尔兰、丹麦加入;1981年,希腊加入;1986年,西班牙、葡萄牙加入;1995年,奥地利、芬兰、瑞典加入;2004年,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斯洛文尼亚、塞浦路斯、马耳他10国入盟;2007年,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入盟;2013年,克罗地亚入盟。2020年,英国正式脱离欧盟。 [119]
欧盟是世界上地区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国家集团。先后建立了关税同盟,实行了共同贸易政策、农业和渔业政策,统一了内部大市场,基本实现了商品、人员、资本和服务的自由流通。建立了经济与货币联盟,在欧元区内统一了货币。其一体化建设逐步向外交、安全、司法、内务等领域拓展,并不断取得进展。 [119]
- 中文名
- 欧洲联盟
- 外文名
- European Union
Europäische Union(德语)
Union européenne(法语) - 简 称
- 欧盟
- 属 性
- 国际组织
- 国庆日
- 11月1日
- 货 币
- 欧元(EUR,€)
- 人口数量
- 45102.89 万 [101](2024年)
- 人口密度
- 120.9 人/平方公里(2017年)
- 国土面积
- 4379963 km²
- 水域率
- 3.08%
- GDP总计
- 179355.22 亿欧元 [97](2024年)
- 人均GDP
- 39660 欧元 [98](2024年)
- 国际域名缩写
- EU
- 格 言
- 多元一体
- 基尼系数
- 0.30
- 舒曼日
- 5月9日
- 总 部
- 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
- 轮值主席国
- 丹麦 [210]
目录
产生背景
播报编辑
历史上,曾有数个帝国用武力统一了欧洲的广大地区,像是罗马帝国、法兰克帝国、神圣罗马帝国篮企愚影、法兰西第一帝国和纳粹德国。而王朝联盟(Dynastic union)则是统一欧洲领土的和平手段,另外也有少数的国家联盟,如地处中东欧的波兰立陶宛联邦、地处中欧催格的奥匈帝国和地处亚洲西部、欧洲东南部和非洲北部的封建神权大帝国——奥斯曼帝国。欧洲土地上的战争带来的破坏,让许白壳多人开始支持某些形式的欧洲统合,知名人士有威廉·宾(William Penn)、Abbot Charles de Saint-Pierre、维克多·雨果、Richard Coudenhove-Kalergi和朱塞佩·马志尼壳采棵应讲。 [3]
实现欧洲联合或统一的思想在欧洲传统文化中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罗马帝国所流传下来的精神遗产就奠定了欧洲统合的理念。中世纪以来,欧洲统一的呼声不断高涨,并有学者提出各种不同的统合模式。随之而来的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等也对欧洲统合的理念产生了重大影响。 [135]14酷腊全53年,拜占庭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帝国攻破后,波希米亚国王乔治就于1646年建议,欧洲基督教国家应该组成联盟,对抗奥斯曼帝国的扩张。1775年,美国独立战争爆发,当时就有欧洲人设想欧洲仿效美利坚合众国,建立欧洲合众国,支持此提议者包括拉法耶特侯爵、泰狄士·高斯士高等。19世纪初,拿破仑曾在大陆封锁期间在欧洲大陆实行关税同盟。最初于1948年由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三国组成的关税联盟,主要是免除关税,开放原料、商品的自由贸易。该关税同盟对当今欧盟的建立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3] [55]
一战后,国际姜享弃泛欧联盟、欧洲关税和经济联盟、欧洲和平联盟等运动的发生,表明欧洲统合的观念更深入了一步。二战后,欧洲统一的思想进入了一个新高潮,“开始从单纯的观念形态向具体的结构形态发展”。这样,在欧洲酝酿、发生的统一思想,经过长期发展,逐渐变得具体、清晰和成熟起来。而这种欧洲统一理念的延续和进一步发展,与欧洲人对西方文明(欧洲文明)的强烈认同感密不可分。 [135]
二战及其严重后果使欧洲统一的思想得以付诸实践。面对战后国际格局的重大变化,实现欧洲联合已成为各国领导人的共识。戴高乐多次提出欧洲统一问题,希望成立一个“西欧集团”,“从政治、经济和战略观点出发,把靠近菜茵河、阿尔卑斯山和比利牛斯山的国家联合起来,使这个组织成为世界三大势力之一”。丘吉尔也指出,要挽救欧洲的苦难与没落,惟有重新增强欧洲民族大家庭的互相信赖,欧洲人“有必要建立如欧洲合众国之类的组织”。阿登纳也说,茅连战“欧洲联合是绝对迫切需要的”。 [135]
发展历史
播报编辑
欧共体时期
- 欧洲煤钢共同体
1939年至1945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人力与经济损失,带给欧洲极大的打击。奥斯威辛集中营大屠杀等事件证明了战争与极端主义的可怕。特别是核武器的问世,使得世人希望能避免过去的错误,避免战争。另外,西欧国家再也无法巩固他们原有的列强地位,使得让世界上出现了美国和苏联这两个对立的超级强权。为了确保德国不会再次威胁到和平,德国部分重工业遭到拆除,煤炭开采区被隔离(萨尔、西里西亚)或由国际控管(鲁尔区)。 [3]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统一思潮进入高潮。1946年9月,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曾提议建立 “欧洲合众国”。其他人士的类似声明不断提出,1949年成立的欧洲委员会成为第一个泛欧组织。1950年5月9日,法国外交部长罗伯特·舒曼提出欧洲煤钢共同体计划(即舒曼计划),整合欧洲煤钢工业的共同体,这两项产品是军事武器的必要原件,旨在约束德国。1951年4月18日,法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以及西德签署为期50年的《关于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条约》(又称《巴黎条约》)。1952年7月25日,条约生效,欧洲煤钢共同体(即欧洲煤炭和钢铁共同体,简称ECSC,又称欧洲煤钢联营)正式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接管鲁尔区的管理权并取消部分德国工业生产的限制,同时合作推动煤与钢铁的生产销售。煤钢共同体的建立,是欧洲一体化的实质性启动,它第一次使欧洲联合从人们的观念和想像中转变为具体和现实,从而发生了历史性的飞跃。 [3] [135]
- 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1955年6月1日,参加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六国外长在意大利墨西拿举行会议,建议将煤钢共同体的原则推广到其他经济领域,并建立共同市场。在防御(欧洲防卫共同体)和政治(欧洲政治共同体)共同体成立失败之后,各国领导人召开墨西拿会议,成立斯巴克委员会,并发表斯巴克报告。1956年5月29至30日召开的威尼斯会议承认该报告,并决议组织一个“政府间会议”。“共同市场与原子能共同体政府间会议”将焦点放在经济统合,并促成1957年《罗马条约》的签署。 [3]
1957年3月25日,欧洲煤钢共同体的6个成员国在罗马签订了《建立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和《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两个条约统称为《罗马条约》。1958年1月1日,《罗马条约》生效,欧洲原子能共同体(EAEC)和欧洲经济共同体(EEC)正式建立。《罗马条约》的基本任务是在各成员国之间建立共同市场,包括:建立关税同盟;促成共同体内部商品、服务、人员和资本的自由流动;制定贸易、衣业、运输和竞争的共同政策;加强宏观经济的协调。它“确认以不断改善人民的生活与工作条件为其努力的根本目标”,“决心以共同行动消除分裂欧洲的障碍,确保其国家的经济与社会进步”,“矢志为欧洲各国人民之间日益紧密联盟奠定基础”。可见,《罗马条约》的制定,为在更高层次上实现欧洲的一体化奠定了基石。 [135]虽然这两个新的共同体与欧洲煤钢共同体享有一样的法院及共同议会,但双方是互相独立的。新共同体的行政机构称为“委员会”(Commission),与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最高总署”作区隔。欧洲经济共同体由华特·哈尔斯坦(Walter Hallstein)担任主席,欧洲原子能共同体领导人则为路易斯·阿曼德(Louis Armand)。前者将发展会员国间的关税同盟,后者将整合核能部门 [3]。1958年1月1日,欧洲投资银行(The European Investment Bank)成立,1959年正式开业。总行设在卢森堡。 [3]
- 欧洲共同体
1965年4月8日,德国、法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六国签订《布鲁塞尔条约》,决定将欧洲煤钢共同体 、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欧洲经济共同体统一起来,统称欧洲共同体。吉恩·瑞伊(Jean Rey)主持合并后的第一届委员会。条约于1967年7月1日生效。欧共体总部设在比利时布鲁塞尔。 [3]
1967年7月1日,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欧洲经济共同体的主要机构正式合并,统称为欧洲共同体(EC),简称欧共体。欧共体是一种独特的经济政治体制,其目标超出了经济的范围,它把西欧众多的利害关系有机地融合起来,“经济只是作为手段而不是作为目的设想出来的”,它是一个“企望成为全面的经济和政治联盟的共同市场”。 [136]
创建欧共体的事业并无先例,因而它并非作为一个完全成熟的组织而建立起来的,它要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向着形成更加稳定的个性和向着建立健全的机构而奋力前进,正如共同体的创始人之一让·莫内宣称,“欧洲建设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创新”。 [136]
- 欧共体的三轮扩大
1973年,经过多次协商、法国总统的改选,丹麦、爱尔兰和英国(包括直布罗陀)正式加入欧洲各大共同体,这是欧共体的第一次扩张。其中法国试图限制超国家权力,并拒绝英国成为会员国,使得紧张情势逐渐浮现。1979年,欧洲议会举行第一次直接普选,选出410位议员。随后这些议员选出第一位女性欧洲议会议长西蒙娜·韦伊(Simone Veil)。1981年1月1日,在1975年就提出申请的希腊成为会员国,成为欧共体第十个成员国。1985年,自丹麦获得地方自治权的格陵兰投票脱离共同体。1986年1月1日,西班牙与葡萄牙(1977年申请)成为欧共体会员国,这是欧共体的第三次扩张。欧共体成员国增至12个。 [4] [137]
1986年2月,欧共体12个成员国领导人签署了《单一欧洲法案》(Single European Act)。其内容论及机构改革,包括扩展共同体权力范围(特别是外交政策),旨在“将各成员国之间的关系整体推进到欧洲联盟”。同年,时任欧共体执委会主席雅克·德洛尔(Jacques Delors)正式通过欧盟旗帜的采用。1987年7月1日,《单一欧洲法案》生效,它将欧洲一体化向前推进了一步,使欧洲政治合作尤其是对外政策合作规范化。 [3] [136] [138]
1987年,土耳其申请加入欧共体,成为申请期最长的一个国家。1989年,东欧剧变,柏林墙倒塌,铁幕落幕。两德统一,也打开了东欧集团通往欧共体的门(哥本哈根标准)。1990年4月,时任法国总统密特朗和时任联邦德国总理科尔联合倡议于当年底召开关于政治联盟问题的政府间会议。同年6月,欧洲多国签署《申根公约》,消除过境关卡限制,使会员国间无国界。同年10月,欧共体罗马特别首脑会议进一步明确了政治联盟的基本方向。同年12月,欧共体有关建立政治联盟问题的政府间会议开始举行。经过1年的谈判,12国在1991年12月召开的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上通过了政治联盟条约。其主要内容是12国将实行共同的外交和安全政策,并将最终实行共同的防务政策。此外还实行了共同的渔业政策、建立欧洲货币体系、建设经济货币联盟等措施。 [3]
欧盟诞生
1991年12月11日,欧共体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通过了建立“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和“欧洲政治联盟”的《欧洲联盟条约》(通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1992年2月7日,《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签订,设立理事会、委员会、议会,逐步由区域性经济共同开发转型为区域政经整合的发展。 [3]
1993年11月1日,《欧盟条约》开始生效,欧洲联盟(EU)正式诞生,总部设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总面积为333.7万平方公里,人口3.76亿。欧洲三大共同体纳入欧洲联盟,这标志着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同时发展共同外交及安全政策,并加强司法及内政事务上的合作。欧盟是建立在对《罗马条约》的修改和补充、在外交和安全政策方面进行合作与在司法和内务方面合作的“三大支柱”之上的,重申《罗马条约》在欧洲人民中建立更为紧密联盟的宗旨,将欧共体改名为欧盟,赋予欧盟新的目标和内涵,使得欧盟较之欧共体有了许多实质性的变化。它不仅要建立经济联盟,还要建立金融和货币联盟,在立法上首次确立了欧盟居民的法律概念,即“各国国民所共有的一种公民资格”,扩大了欧洲议会的权力。这一切说明,《欧盟条约》“标志着在欧洲各国人民之间创建一日益紧密联盟进程中的一个新阶段”,它使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转换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 [3] [139]
扩张发展
- 欧盟诞生后的首次扩大(欧盟历史上第四次扩大)
1994年3月30日,奥地利、瑞典、芬兰和挪威的入盟协商完成。各国举行公民投票,除了挪威以外,其他各国均通过加入欧盟的提案。然而,挪威与冰岛、列支敦士登等欧洲自由贸易联盟成员国在1994年1月1日加入欧洲经济区。瑞士曾计划加入欧洲经济区,但遭到公民投票否决。隔年,《申根公约》正式生效,到1996年年底已扩展到近乎全欧盟会员国。1994年1月1日,欧洲经济暨货币联盟(Economic and Monetary Union of the European Union)进入第二阶段,成立欧洲货币管理局,1998年1月,欧洲中央银行成立,1999年,欧元开始运作。2002年1月1日,硬币与纸币开始流通,完全代替旧有货币。
1995年1月1日,瑞典、芬兰、奥地利正式加入欧盟,欧盟成员国扩大到15个。 [3]
- 欧元诞生及欧洲一体化进程
1998年3月12日,欧盟15国与申请加入欧盟的中、东欧11个国家的领导人在伦敦正式启动了名为“欧洲会议”的首脑定期磋商机制。 [3] [140]
1999年1月1日,欧盟正式启动欧元。5月1日,《阿姆斯特丹条约》正式生效。12月11日,欧姆赫尔辛基首脑会议通过了《千年宣言》,决定正式接受土耳其为入盟候选人并决定在2003年前成立欧盟快速反应部队。
巴尔干地区的冲突给予欧盟发展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强大的动力。欧盟在冲突之初未能及时反应,而联合国维和部队无法阻止欧洲在二战之后最大伤亡、发生于波斯尼亚和赫塞哥维纳的斯雷布雷尼察大屠杀。最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介入战争,迫使双方坐上谈判桌。1999年3月24日,科索沃的局势使得欧盟发表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声明,并迫使北约介入科索沃与塞尔维亚之间的冲突。相较于波斯尼亚冲突,这次欧盟更为积极,之前的失败使得欧盟希望在外交事务上更有效力。 欧盟早期的外交经验有:1999年5月1日生效的《阿姆斯特丹条约》,以及1997年西欧联盟领导人所发表,关于欧盟及北约两组织所扮演的角色的宣言。 之后,《尼斯条约》加强了高级代表(High Representative)与外交政策的合作。 [3]
1999年3月,爆发预算危机。议会拒绝批准执委会所提出的预算案,理由是执委会财政管理不当、欺骗及裙带关系。议会成立调查委员会,调查结果在1999年3月15日发表,内容大力抨击执委会。原来唯一表态支持的主流政党欧洲社会党决定不再支持,并与议会准备罢免执委会。在报告出炉的当天傍晚,欧盟执委会宣布总辞。 该危机严重损害了欧盟执委会面对全球危机的立场,而欧洲理事会也逐渐不信任执委会。欧洲怀疑主义在后德洛尔时代更加根深蒂固,理事会与议会也在之后几年不断质疑执委会的立场。 很快地,继任的执委会成立反欺诈部门OLAF。 [3]
1999年议会选举,欧洲人民党挤下社会党成为第一大党,罗马诺·普罗迪所率领的新任执委会成立反欺诈部门OLAF。在《阿姆斯特丹条约》赋予的新权力下,部分人士称普罗迪为“欧洲第一任首相”。1999年6月4日,哈维尔·索拉纳被任命为欧盟理事会秘书长兼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它也被部分人视为欧洲第一任外交部长。 《尼斯条约》在2001年2月26日签订,隔年2月1日正式生效,开始起草欧盟宪法条约。《尼斯条约》在2004年扩张之前完成了最后的准备阶段。 [3]
- 欧盟诞生后的第二次扩大(欧盟历史上第五次扩大)
2000年2月15日,欧盟开始与罗马尼亚、斯洛伐克、拉脱维亚、立陶宛、保加利亚和马耳他第二批6个入盟候选国正式举行入盟谈判。
2002年11月18日,欧盟15国外长会议决定邀请塞浦路斯、匈牙利、捷克、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马耳他、波兰、斯洛伐克和斯洛文尼亚10个中东欧国家入盟。
2003年4月16日,在希腊首都雅典,欧盟与捷克、塞浦路斯、爱沙尼亚、匈牙利、拉脱维亚、立陶宛、马耳他、波兰、斯洛伐克和斯洛文尼亚等10个完成入盟谈判的候选国签署入盟协议。12月12日,欧盟首脑会议在布鲁塞尔开幕。2003年7月,欧盟制宪筹备委员会全体会议就欧盟的盟旗、盟歌、铭言与庆典日等问题达成了一致。根据宪法草案:欧盟的盟旗仍为现行的蓝底和12颗黄星图案(这12颗星不代表12国,而是代表圣母玛利亚的守护),盟歌为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中的《欢乐颂》(为保证不出现语言问题只有曲子而无歌词),铭言为“多元一体”,5月9日为“欧洲日 ”。 [3]
2004年3月,欧盟首脑会议在欧盟理事会大楼举行,会议发表了《反恐声明》。5月1日,马耳他、塞浦路斯、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10国正式加入欧盟,前来参加欧盟扩大仪式的25个成员国及欧盟领导人在爱尔兰首都都柏林拍摄了欧盟扩大后的第一个“全家福”。6月10日至13日,25个会员国参与史上最大的跨国选举(世界第二大的民主选举)。这次议会选举是欧洲人民党-欧洲民主派的第二次胜利。同时这场选举也出现了最低的投票率(45.5%),是第二次低于50%。6月17日,欧盟首脑会议在比利时布鲁塞尔欧盟理事会大厦开幕。7月,欧盟外长会议决定正式开始建立欧盟军事装备局。7月22日,若泽·曼努埃尔·巴罗佐被新议会任命为下届执委会主席。不过他所率领的25名新任委员立刻面对艰难的困境。议会反对他所提出的部分委员名单,使得巴罗佐必须撤回名单重新提案。因此普罗迪团队必须延长任期至11月22日,新任委员名单正式批准为止。9月,在欧盟国防部长非正式会议上,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与荷兰的国防部长在荷兰诺德韦克签署了组建欧盟宪兵部队的意向声明。10月,欧盟25个成员国的领导人在罗马签署了欧盟历史上的第一部宪法条约,标志着欧盟在推进政治一体化方面又迈出重要的一步。11月,在布鲁塞尔举行的欧盟国防部长会议正式决定,欧盟将于2007年前组建13个能部署到世界上任何热点地区的快速反应战斗小分队。 [3] [141]
- 欧盟诞生后的第三次扩大(欧盟历史上第六次扩大)
2004年12月,欧盟首脑会议在布鲁塞尔决定,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将于2005年4月签订入盟条约并于2007年成为欧盟正式成员国。
2005年1月,欧洲议会全会表决批准了欧盟宪法条约,但该条约还需要欧盟各成员国的批准方可生效。4月25日,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两国领导人在卢森堡签署了两国加入欧盟条约,为两国按计划于2007年1月1日正式入盟奠定了基础。5月11日,保加利亚、奥地利和斯洛伐克议会分别批准《欧盟宪法条约》。5月29日,法国全民公决否决《欧盟宪法条约》,6月1日,荷兰全民公决否决《欧盟宪法条约》。12月15日至17日,在欧盟首脑会议上欧盟25国领导人就欧盟2007-2013年财政预算方案达成协议,从而解决了这一困扰欧盟各国已久的难题,并为欧盟的进一步扩大和欧洲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创造了良好条件。此次首脑会议还同意给予马其顿“欧盟候选国地位”。 [3]
2006年1月1日,欧盟开始实施新的普惠制。3月27日在布鲁塞尔举行的欧盟成员国交通部长会议上发布的欧盟国家统一的驾驶执照样本。
2007年1月1日,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正式成为欧盟成员国。这是欧盟历史上第六次扩大。 [3] [141]欧盟成员国达到27个。 [142]3月25日, 欧盟迎来50岁“生日”。6月23日,参加欧盟峰会的27国首脑在布鲁塞尔就替代《欧盟宪法条约》新条约草案达成协议。10月19日,欧盟非正式首脑会议通过了欧盟新条约,从而结束了欧盟长达6年的制宪进程。新条约被称为《里斯本条约》。12月12日,欧盟轮值主席国葡萄牙总理苏格拉底、欧洲议会议长珀特林以及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在欧洲议会总部所在地法国的斯特拉斯堡共同颁布旨在保障欧盟公民权利的《欧盟基本权利宪章》。 [3]
- 欧盟诞生后的第四次扩大(欧盟历史上第七次扩大)
2009年7月17日,冰岛政府向欧盟轮值主席国瑞典和位于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的欧盟委员会正式申请加入欧盟。10月2日,爱尔兰举行的全民公投通过了《里斯本条约》(俗称《欧盟宪法》的简本),清除欧洲一体化最大障碍。10月15日,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的欧盟总部,欧盟贸易委员阿什顿(右)与韩国外交通商交涉本部长金宗壎签署欧盟与韩国自由贸易初步协议。11月3日,捷克总统克劳斯宣布他已经签署了《里斯本条约》,至此欧盟27个成员国已全部批准该条约。11月19日,欧盟领导人在布鲁塞尔召开特别峰会,选举比利时首相赫尔曼·范龙佩为首位欧洲理事会常任主席,英国的欧盟贸易委员凯瑟琳阿什顿为欧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欧洲理事会常任主席和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是按照2009年11月3日通过的《里斯本条约》设立的。根据职务特点和内容,这两个职务还被形象地称为“欧盟总统”和“欧盟外长”。12月1日,《里斯本条约》正式生效。 [141]
2010年6月17日,欧洲“2020战略”在欧盟峰会上通过,以期引领欧盟经济走出债务危机,增强竞争力。7月8日,欧洲议会全体会议通过了欧盟“外交署”筹组方案。7月26日,欧盟外交理事会会议正式通过了有关“外交署”筹组及其架构和职能的决定,标志着这一新的外交机构正式开始组建。 [141]
2011年6月,克罗地亚加入欧盟的司法谈判获得成功,入盟谈判可画上句号。
2013年7月1日,克罗地亚正式成为欧盟第28个成员国。这是欧盟历史上的第七次扩大。 [143]
2014年7月15日,欧洲人民党候选人、卢森堡前首相容克在欧洲议会全体会议上赢得422票赞成票,当选新一届欧盟委员会主席。 [5]
英国脱欧
当地时间2016年6月23日,英国就是否留在欧盟举行全民公投。投票结果显示支持“脱欧”的票数以微弱优势战胜“留欧”票数,英国将脱离欧盟。 [7]
2017年3月29日,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定于启动《里斯本条约》第50条,正式启动“脱欧”程序,英国经济将接受“脱欧”带来的全面挑战。 [8-9]12月,英国与欧盟达成历史性脱欧协议,从而为贸易谈判铺平了道路。 [10]
2019年6月,欧盟委员会公报说,“欧洲高性能计算共同计划”已从欧盟成员国中选定8处地点建设“世界级”超级计算机中心。 [12]
2020年1月23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签署批准了英国议会此前通过的“脱欧”协议相关法案。 [13]1月24日上午,欧洲理事会、欧盟委员会主席签署英国“脱欧”协议。 [14-15]1月30日,欧盟正式批准了英国脱欧。 [16]伦敦时间1月31日23时,英国正式“脱欧”,结束其47年的欧盟成员国身份。 [1] [17]12月24日,欧盟委员会宣布,经过多轮激烈谈判,欧盟与英国当天终于就包括贸易在内的一系列合作关系达成协议,为英国按照原计划在2020年结束“脱欧”过渡期扫清障碍。 [144]12月31日,英国正式脱离欧盟。 [145]
新的扩张
2022年2月28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首都基辅签署乌克兰申请加入欧盟的文件。 [29]3月1日,乌克兰驻欧盟代表弗谢沃洛德·琴佐夫(Vsevolod Chentsov)表示,欧盟已正式启动审议乌克兰申请加入的程序 [30] [33]。3月3日,格鲁吉亚总理加里巴什维利正式签署格鲁吉亚申请加入欧盟的文件 [34] [36];同日,摩尔多瓦总统桑杜签署了申请加入欧盟的相关文件,以便“确保该国居民的后代过上体面的生活”。 [35] [37]5月4日,德国总理朔尔茨表示,德国支持西巴尔干地区国家尽快加入欧盟。至此,阿尔巴尼亚、北马其顿、黑山和塞尔维亚已被欧盟列为入盟候选国。 [49]当地时间6月23日,欧洲理事会决定,同意欧盟委员会的建议,给予乌克兰和摩尔多瓦欧盟候选成员国地位。 [52]12月15日,理事会同意欧盟委员会10月12日提出的建议,给予波黑欧盟候选国地位。 [43] [56] [59]
当地时间2024年3月12日,乌克兰总理什梅加尔表示,欧盟委员会已经批准了乌克兰加入欧盟的谈判框架。 [64] [67] [94]3月21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在欧盟峰会期间出席新闻发布会。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宣布,欧洲理事会当天决定启动波黑加入欧盟的谈判。 [69]当地时间6月21日,摩尔多瓦总统桑杜签署了有关法令,启动该国加入欧盟的谈判进程。 [71]6月25日,欧盟启动乌克兰和摩尔多瓦加入欧盟谈判。 [72]同日,欧盟与乌克兰间有关乌克兰加入欧盟的谈判在卢森堡正式开始。 [73]7月18日,欧洲议会在法国斯特拉斯堡召开全会,乌尔苏拉·冯德莱恩经投票再次当选欧盟委员会主席。 [76]当地时间10月15日,欧盟与阿尔巴尼亚在卢森堡举行部长级会议,进行入盟谈判。这是阿尔巴尼亚自2014年成为欧盟候选国以来第二次与欧盟举行的入盟会议。 [86]10月21日,摩尔多瓦中央选举委员会公布的全民公投最终计票结果显示,50.46%的选民支持修改现行宪法,将加入欧盟确立为摩尔多瓦的战略目标。 [87]10月30日,欧盟委员会拒绝建议与格鲁吉亚展开入盟谈判,并要求第比利斯改变政治路线。欧委会在布鲁塞尔发布的关于候选国加入欧盟之路进展情况的年度报告中包含了这一声明。 [88]当地时间12月6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宣布,欧盟与南方共同市场达成已谈判20多年的贸易协定。 [93]
2025年2月26日,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召集欧盟成员国领导人举行视频会议,讨论欧洲安全问题。科斯塔表示,定于3月6日举行的欧洲理事会特别会议,将就支持乌克兰和加强欧洲防御做出决定。波兰总理图斯克在视频会议上表示,欧洲只有团结一致才能找到结束俄乌冲突的办法。 [95] [112]3月1日,法国总统马克龙表态称,他已准备好开始讨论欧洲的核威慑问题,并暗示法国可能会帮助保护其他欧盟国家。 [114-115]3月4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宣布,欧盟将实施“重新武装欧洲”计划,调动近8000亿欧元打造“一个安全而有韧性的欧洲”。 [120-121] [126]4月,亚美尼亚总统签署了一项允许该国加入欧盟的法律。该法律并未要求就加入欧盟举行全民公投,只是宣布加入欧盟这一进程的开始。不过,亚美尼亚并未收到加入欧盟的邀请。 [130-131]同月,英国《泰晤士报》报道称,英国首相斯塔默与欧盟接近达成一项重大贸易协议。 [175]5月7日,新加坡贸易与工业部公告称,新加坡与欧盟签署数字贸易协议,该协议旨在加强新加坡与欧盟之间的数字连通,并促进端到端的数字贸易。 [185]当地时间6月4日,在加入欧盟18年后,保加利亚正式获批加入欧元区,将从2026年1月1日起正式使用欧元。 [200]
当地时间2025年5月19日,英国首相斯塔默与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伦敦峰会上宣布,欧盟和英国将“重启” 双边关系。冯德莱恩表示,这是“伟大的一天”,因为双方正在翻开新的一页,开启新的篇章。斯塔默则表示,双方达成了一个“符合常识的、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摆脱了关于英国脱欧的“陈旧争论”。 [206]
当地时间2025年6月8日消息,波兰当选总统卡罗尔·纳夫罗茨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波兰将继续在战略和军事上支持乌克兰,但他本人反对乌克兰仓促加入欧盟。他说,“基辅必须首先处理好与邻国的关系,尤其是经济和历史关系。” [202]
2025年6月13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发文表示,欧盟当天向乌克兰发放了10亿欧元的贷款援助。冯德莱恩称,目前欧盟对乌援助总额已接近1500亿欧元,欧盟还将继续长期支持乌克兰。 [205]
当地时间2025年6月26日举行的欧盟峰会上,欧盟成员国领导人一致同意保加利亚自2026年1月1日起使用欧元货币。 [209]
组织成员
播报编辑
扩张沿革
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6国于1951年结盟,为创始成员国。
1973年,丹麦、爱尔兰、英国(包括直布罗陀)加入欧盟,成员国数量增加到9个。
国内政治民主化后,希腊(1981年),西班牙和葡萄牙(1986年)先后加入欧盟,成员国数量增加到12个。
冷战后,由于地缘政治局势缓和,奥地利、芬兰、瑞典于1995年加入欧盟,成员国数量增加到15个。
2004年5月1日,欧盟实现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扩盟,波兰、捷克、匈牙利、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塞浦路斯、马耳他、拉脱维亚、立陶宛和爱沙尼亚共10个国家同时加入欧盟,成员国数量增加到25个。
2007年1月1日,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加入欧盟,成员国数量增加到27个。
2013年7月1日,克罗地亚加入欧盟,成员国数量增加到28个。
2020年1月31日,英国脱欧 [1],欧盟成员国数量减少到27个。
现有成员国
按英文字母排序:
- 1.奥地利(Austria)
- 2.比利时(Belgium)
- 3.保加利亚(Bulgaria)
- 4.塞浦路斯(Cyprus)
- 5.克罗地亚(Croatia)
- 6.捷克(Czechia)
- 7.丹麦(Denmark)
- 8.爱沙尼亚(Estonia)
- 9.芬兰(Finland)
- 10.法国(France)
- 11.德国(Germany)
- 12.希腊(Greece)
- 13.匈牙利(Hungary)
- 14.爱尔兰(Ireland)
- 15.意大利(Italy)
- 16.拉脱维亚(Latvia)
- 17.立陶宛(Lithuania)
- 18.卢森堡(Luxembourg)
- 19.马耳他(Malta)
- 20.荷兰(Netherlands)
- 21.波兰(Poland)
- 22.葡萄牙(Portugal)
- 23.罗马尼亚(Romania)
- 24.斯洛伐克(Slovakia)
- 25.斯洛文尼亚(Slovenia)
- 26.西班牙(Spain)
- 27.瑞典(Sweden)
潜在成员国
当地时间2022年4月18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向欧盟驻乌克兰代表团团长递交了已填写完成的申请加入欧盟的问卷调查表。 [31] [48]法国总统马克龙2022年6月16日在乌克兰首都基辅表示,法国、德国、意大利和罗马尼亚四国已经达成一致,同意立即给予乌克兰欧盟候选国地位。 [51]
当地时间2024年12月1日,欧盟新任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级代表的卡娅·卡拉斯和欧盟扩大事务专员玛尔塔·科斯就格鲁吉亚“决定2028年前将不再考虑开启加入欧盟谈判的议程,并将拒绝接受欧盟的任何财政援助”发表声明,对此表示遗憾。 [92]
轮值主席国
波兰(2025年上半年)、丹麦(2025年下半年) [187]
2024年7月1日,匈牙利接任欧盟轮值主席国,为期六个月。 [74]
2025年1月1日,波兰接替匈牙利,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为期6个月。 [211]
当地时间2025年7月1日,丹麦正式接替波兰,担任为期半年的欧盟轮值主席国。 [210]
人口
播报编辑
欧盟27个成员国人口总计约4.48亿,排名前五位的国家依次为: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波兰。劳动力人口总数为2.20亿,占比49%,其中大学以上学历劳动力占比为77%。 [145]
国家 | 入盟年份 | 人口(万人) | 面积(平方公里) |
---|---|---|---|
比利时 | 1958 | 1175 | 30528 |
法国 | 1958 | 6807 | 674843 |
德国 | 1958 | 8436 | 357350 |
意大利 | 1958 | 5885 | 301318 |
卢森堡 | 1958 | 66 | 2586 |
荷兰 | 1958 | 1781 | 41526 |
丹麦 | 1973 | 593 | 43094 |
爱尔兰 | 1973 | 519 | 70273 |
希腊 | 1981 | 1039 | 131990 |
葡萄牙 | 1986 | 1046 | 92391 |
西班牙 | 1986 | 4806 | 506030 |
奥地利 | 1995 | 910 | 83871 |
芬兰 | 1995 | 556 | 338145 |
瑞典 | 1995 | 1052 | 449964 |
塞浦路斯 | 2004 | 92 | 9251 |
捷克 | 2004 | 1083 | 78867 |
爱沙尼亚 | 2004 | 139 | 45227 |
匈牙利 | 2004 | 960 | 93030 |
拉脱维亚 | 2004 | 188 | 64589 |
立陶宛 | 2004 | 286 | 65303 |
马耳他 | 2004 | 54 | 316 |
波兰 | 2004 | 3675 | 312683 |
斯洛伐克 | 2004 | 543 | 49037 |
斯洛文尼亚 | 2004 | 212 | 20273 |
保加利亚 | 2007 | 645 | 111002 |
罗马尼亚 | 2007 | 1905 | 238391 |
克罗地亚 | 2013 | 385 | 56594 |
欧盟 | - | 44838 | 4136556 |
参考来源: [145] |
政治
播报编辑
政治环境
欧盟是集中行使部分国家主权的组织。目前,欧盟已与世界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关系,并缔结各种政治经济合作协定。近年,欧盟大部分成员国政局稳定,并积极利用欧盟集体框架,提升区域政治经济影响力。 [145]
政治制度
欧盟政治制度非常独特,兼具“超国家”与“政府间合作”双重性质,既区别于美国联邦制,也不等同于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组成欧盟的国家(成员国)是独立主权国家,但它们将部分事项决策权让渡给欧盟机构,但同时通过特定机制参与欧盟决策。 [145]
2004年10月28日,《欧盟宪法》签署。虽然议会先批准该条约,但一些国家在2005年举行了该议题的公民投票。西班牙是第一个公民投票的国家,支持率高达77%。但法国的投票结果却造成了条约推行的阻碍,以反对率58%否决批准《欧盟宪法》。荷兰的投票结果与法国相同,以61%的反对率遭到否决。这两次结果几乎中止了条约的推行。虽然卢森堡的投票以57%的支持率通过批准,但并未改变当时的处境。领导人宣布将深思投票结果,进入“思考期”。2007年,领导人正式结束“思考期”,并在3月25日签订《柏林宣言》(《罗马条约》50周年)。该宣言是为寻找新体制提供新的动力。 同年,欧洲理事会同意撤销宪法,但宪法中大部分的变革将保留在修订条约中。 [160]
2007年12月13日,《里斯本条约》签署 [160],对欧盟的决策方式和机构设置等进行了改革,以提高效率和透明度,进一步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 [145]《里斯本条约》打算在2008年结束前批准,在2009年1月1日正式生效。不同于宪法,《里斯本条约》将只有爱尔兰举行公民投票。2008年6月12日,爱尔兰的投票结果显示有53%的民众不同意批准《里斯本条约》。2009年10月2日,爱尔兰又以超过60%的赞成票,通过了《里斯本条约》。至此,《里斯本条约》已在27个欧盟成员国中获得通过。 [160]
2019年,欧盟机构完成换届,产生了新一届欧洲理事会、欧洲议会、欧委会、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等机构领导人。2019年12月,比利时前首相夏尔·米歇尔(Charles Michel)当选新一届欧洲理事会主席,德国国防部部长乌尔苏拉·冯德莱恩(Ursula von der Leyen)获得欧洲理事会提名并当选新一届欧委会主席。2022年1月,马耳他议员罗伯塔·梅索拉(Roberta Metsola)当选新一任欧洲议会议长。 [145]
法律制度
欧盟以法治为基础,这意味着其采取的每一项行动都应建立在成员国批准的条约基础上。欧盟法律主要包括一级法律和二级法律。 [145]
一级法律主要包括建立《欧洲联盟条约》(the Treaty on European Union,TEU)、《欧洲联盟运行条约》(the Treaty on the Functioning of the European Union,TFEU)等欧盟条约(theEU treaties)。这些条约确定了欧盟和成员国之间权力分配,并规定了欧盟机构的权力,构成欧盟机构制定和实施政策的法律框架。 [145]
二级法律是基于欧盟条约制定的法律。按照 《欧洲联盟运行条约》第288条的规定,为行使欧盟权力,欧盟机构可以采取以下五种法律文件:条例、指令、决定、建议、意见。 [145]
(1)条例(Regulation)。条例对欧盟机构、欧盟成员国和所适用的个人具有约束力,在欧盟所有成员国直接实施的法律,无需欧盟成员国转化为国内法。如无特别规定,条例自在《欧洲联盟公报》上公布之日起20天后生效。成员国相应法规或行政措施必须与条例相一致,任何成员国不得改变其实施范围和效果。 [145]
(2)指令(Directive)。就其旨在实现的结果而言,指令对于其所针对的成员国具有约束力,但应由成员国主管当局选择实施指令的形式和方法。与条例可在成员国直接实施不同,指令需由成员国转化为国内法才能实施。转化时限通常为2年,成员国需将有关转化措施通知欧委会。 [145]
(3)决定(Decision)。决定在整体上具有约束力,规定了具体适用对象的决定仅对其适用对象有约束力(比如在竞争政策领域的有关决定)。 [145]
(4)建议(Recommendations)和意见(Opinions)。建议和意见没有法律约束力。建议可用来对欧盟法律的解释和内容提供指导。意见可用来对法律的具体适用、某一国家入盟申请等问题表达看法。 [145]
决策机构
欧盟机构处于持续更新调整中。2024年,欧盟组织结构由7个机构(European Institutions)、7个组织(EU Bodies)以及30余个分设于欧洲各地的分支部门(Decentralised Agencies)组成。其中,决策机构主要包括4大机构:欧洲议会、欧洲理事会、欧盟理事会、欧盟委员会。同时,欧盟法院、欧洲中央银行和欧洲审计院对该决策体系进行补充完善。 [145]
- 欧洲议会
欧洲议会(European Parliament)。欧盟监督、咨询和立法机构。议员由成员国直接选举产生,任期5年。本届(第九届)议会于2019年7月正式成立,现有705名议员,7个党团。现任议长梅索拉(Roberta Metsola,马耳他籍),2022年1月当选就任,2024年7月连任,任期2年半。 [187]
欧洲议会设议长1人,副议长14人,组成主席团(the Bureau),负责议会预算和行政管理。设总务官5人,以提供咨询的方式协助主席团。2019年5月23日至26日,欧洲议会举行选举,产生了751名新一届欧洲议会议员。英国脱欧后,拥有议员705名。2022年1月,欧洲议会以458票赞成的结果,正式选举马耳他议员罗伯塔·梅索拉(Roberta Metsola)担任新任欧洲议会主席。欧洲议会现设有24个常设专门委员会,所有议员都参加一个或多个委员会的工作。涉及对外关系的主要有三个专门委员会:外事委员会,下设人权和安全与防务两个分委会;发展委员会;国际贸易委员会。 [145]
欧洲议会的职权主要包括:(1)立法权。对于大多数欧盟法案,欧洲议会通过普通立法程序与欧盟理事会共享立法权。(2)预算权。在就年度预算进行表决时,欧洲议会与欧盟理事会共享预算权,提交欧洲议会主席签署后执行,并监督其执行。(3)对欧盟机构特别是欧委会的监督权。欧洲议会可以批准或者拒绝任命欧委会委员,有权通过不信任动议解散欧委会;通过向欧委会和欧盟理事会提出书面和口头问题对欧盟的活动进行控制;设立特别委员会和调查委员会,对执行欧盟法律中的违规和失当行为进行调查;设立监察专员(Obudaman)受理对欧盟机构失当行为的申诉。 [145]
- 欧洲理事会
欧洲理事会(European Council),又称欧盟首脑会议或欧盟峰会。欧盟最高决策机构。欧洲理事会由成员国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及欧洲理事会主席、欧委会主席组成。欧洲理事会设主席一职,任期2年半,可连任一届。现任主席为葡萄牙前总理科斯塔(António Costa),2024年12月就任,任期至2027年5月31日。 [187]
- 欧盟理事会
欧盟理事会(Council of the European Union),又称部长理事会,欧盟立法与政策制定、协调机构。理事会由每个成员国各1名部长级代表组成,按不同议事领域由相应部长组成,除外长理事会由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主持外,理事会主席由轮值主席国担任,任期半年。 [146]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被形象的称为“欧盟外长”。 [159]
欧盟理事会是欧盟主要决策机构之一。欧盟理事会的的职权主要包括:(1)谈判并通过欧盟法律,大多数情况下通过普通立法程序与欧洲议会谈判并通过欧盟法律;(2)协调成员国在具体领域的政策,如经济、财政、教育、文化、就业等;(3)根据欧洲理事会制定的准则,制定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包括发展和人道主义援助、国防和贸易领域的政策;(4)授权欧委会代表欧盟对外商签国际协定;(5)与欧洲议会一起审议通过欧盟预算。 [145]
欧盟理事会日常工作由秘书处提供支持,秘书处设秘书长一名,由理事会任命。欧盟理事会会议按照领域划分为10种形式(Configuration):总务,外交,经济金融,司法内务,就业、社会政策、卫生和消费者事务,竞争,交通、通信和能源,农业渔业,环境,教育、青年、文化和体育。外交理事会会议由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召集主持,其他会议由轮值主席国召集主持。 [145]
- 欧盟委员会
欧盟委员会(European Commission),简称欧委会,欧盟立法建议与执行机构。 [91]欧盟委员会负责确保实施欧盟条约和欧盟机构依据欧盟条约采取的措施;向欧洲理事会和欧洲议会提出报告和立法动议,制定授权法案和实施法案等非立法性法案;在欧盟法院控制下监督欧盟法律的实施,执行欧盟预算行使欧盟条约规定的协调、执行和管理职能;除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等另有规定的领域外,负责对外代表欧盟,特别是在贸易领域和人道主义援助领域。本届欧委会共有27名委员,每个成员国1名委员,设主席1名、执行副主席3名、副主席5名、委员18名。欧委会下设总司(Directorate-General)、服务部门(Service)和执行机构(ExecutiveAgency)等。 [145]现任主席为德国前国防部长冯德莱恩(Ursula von der Leyen),2019年12月就任,2024年12月连任,任期5年。 [187]
- 欧盟法院
欧盟法院(Court of Justice of the European Union)是欧盟的司法机构,与成员国法院合作确保欧盟法律的统一适用和解释。欧盟法院的职权主要包括:审查欧盟机构行为的合法性、确保欧盟成员国遵守条约规定的义务、应成员国法院的要求解释欧盟法律。 [145]
欧盟法院设在卢森堡,由欧洲法院(Court of Justice)、普通法院(General Court)和专门法院(Specialized Court)组成。欧洲法院主要受理由成员国法院提出的初步裁决请求、特定的废止之诉及上诉案件。欧洲法院由27名法官(每个成员国1名)和11名佐审官(AdvocateGeneral)组成。普通法院主要受理由个人、企业以及特定情形下成员国政府对欧盟机构有关行为提起的诉讼。普通法院由54名法官(每个成员国2名)。专门法院由欧洲议会和欧盟理事会根据普通立法程序设立,对特定领域的特定类型诉讼进行初审。 [145]
- 欧洲中央银行
欧洲中央银行总部设在德国金融中心法兰克福,是根据1992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规定设立的欧元区中央银行,是共同货币政策制定者、实施者、监督者。欧洲央行是欧洲经济一体化的产物,是世界上第一个管理超国家货币的中央银行,也是为了适应欧元发行和流通而设立的金融机构。欧洲央行的职责和结构以德国联邦银行为模型,独立于欧盟机构和各国政府之外。欧洲央行所确立的职能是“维护货币稳定”,管理主导利率、货币储备与发行,制定欧洲货币政策。欧元区货币政策权力虽然集中了,但是具体执行仍由欧元区成员国央行负责。欧元区各国央行仍保留各自的外汇储备,欧洲央行的储备由各成员国央行根据本国在欧元区内的人口比例和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来提供。 [145]
欧央行管理委员会是最高决策机构,负责制定利率和执行货币政策,由6名执行董事会成员和欧元区成员国央行行长组成,每月定期召开会议。 [159]
随着欧洲银行联盟的建立,欧央行被赋予了监管欧盟内主要银行的职能,将从2014年11月起,和成员国主管机构共同履行该职能。 [159]
- 欧盟审计院
欧盟审计院总部设在卢森堡,其工作宗旨是促进提高欧盟各层面财务管理水平,确保欧盟拨付资金能为欧盟民众谋求最大利益。除独立审计欧盟资金收入支出管理是否合规外,还有审计欧盟各机构资金用途的职责。审计院检查欧盟各机构及欧盟拨给各成员国的资金(80%以上由各成员国政府管理)财务运作是否正确地记录在案,是否依法、合规则的收支和管理,以保证资金使用节约、高效、准确、透明。一旦发现问题,审计院可随时报告欧委会及成员国政府。审计院一项重要日常工作是为欧洲议会和理事会起草每年审计报告。欧洲议会在决定是否批准欧委会预算案之前要认真参考年度审计报告。 [145]
- 欧洲统计局
欧洲统计局位于卢森堡,是欧盟统计工作的最高行政机构。欧洲统计局并非单独执行欧盟统计工作,而是依赖一个称为“欧洲统计系统(EUROPEAN STATISTICAL SYSTEM)”的工作网络。该统计体系由欧洲统计局、欧盟成员国及冰岛、挪威和列支敦士登的统计机构和中央银行共同组成。成员国机构负责收集本国统计数据并进行编辑,欧洲统计局的作用则是与各成员国统计机构紧密合作,协调、整合统计资源,按照欧盟的需要汇总分析成员国提供的统计数据。 [159]
- 欧盟对外行动署
欧盟对外行动署(European External Action Service)。由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兼任欧盟委员会副主席)领导,协调成员国外交政策。现任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为爱沙尼亚前总理卡拉斯(Kaja Kallas),2024年12月就任,任期5年。 [187]
- 欧洲投资银行
欧洲投资银行总部设在卢森堡,是欧盟的政策银行,由欧盟成员国出资合营,享有独立法人地位。其宗旨是促进欧盟政策目标的实现。该行可向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提供贷款,具体投向欧盟区域发展、中小企业、环境工程、交通、能源、研发与创新,以及欧盟与140多个国家签署的合作协议。为了信贷的安全,欧洲投资银行从不对一个项目进行全额贷款,一般只提供项目投资额的30-40%。 [159]
欧洲投资银行对外主要目标是根据欧盟与第三国签订的发展援助或合作计划,对欧盟以外地区的项目进行投资。1993年以来,其贷款额已经超过世界银行,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多边优惠信贷提供者。 [159]
社会文化
播报编辑
民族
欧盟绝大部分居民是白种人(欧罗巴人种),习惯上主要按语言来区分欧盟各民族,其中主要是讲印欧语系语言的民族,占总人口的95%,也有从东方迁徙过去的使用芬兰—乌戈尔语系语言的各民族和古老的巴斯克族。基本是以国家划分民族,有的生活在不同国家的操同一语言的人群承认属于同一民族,但有的不愿意承认,只强调自己是某一国家的人。 [145]
欧盟成员国的人口中,民族众多,只能按使用语系分类。(1)日耳曼语族。包括英格兰族(即盎格罗—撒克逊族)、德意志族(分布于德国、奥地利、列支敦士登、瑞士)、荷兰族(分布于荷兰、比利时)、丹麦族、挪威族、瑞典族、冰岛族、卢森堡族。(2)罗曼语族。包括法兰西族(分布于法国、比利时、瑞士、摩纳哥)、意大利族(分布于意大利、瑞士)、西班牙族、葡萄牙族、罗马尼亚族等。(3)斯拉夫语族。包括俄罗斯族、白俄罗斯族、乌克兰族、波兰族、保加利亚族、捷克族、斯拉伐克族、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族、黑山族、斯洛文尼亚族、马其顿族。(4)波罗的语族。包括立陶宛族、拉脱维亚族。(5)希腊语族。包括希腊族。 [145]
此外,欧盟地区还存在阿尔巴尼亚语族、凯尔特语族、伊朗语族、乌拉尔语系等。 [145]
语言
每个国家加入欧盟时,都有权要求将本国使用的一种官方语言作为欧盟的官方语言之一。欧盟27个成员国中,卢森堡(德语、法语等)、比利时(荷兰语、法语等)、奥地利(德语)和塞浦路斯(希腊语)4国没有自己独立的语言。英国虽然已经脱欧,但英语仍然被保留为欧盟官方语言之一。除英语外,按字母顺序分别为: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上述24种语言均享有同等权利,欧盟所有官方文件、出版物、重要会议以及官方网站,均须同时使用这些语言。其中,英语为最普遍学习的第一外语,德语为欧盟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作为母语和外语的人数),法语和西班牙语均为联合国工作语言,且在欧盟外有较欧盟内更多的使用者。 [145]
宗教
欧盟国家居民多数信仰基督教(包括天主教、东正教、新教等),小部分信仰伊斯兰教和犹太教。位于意大利首都罗马市西北角的城中之国梵蒂冈,是世界天主教中心。 [145]
习俗
由于民族文化差异,欧盟各国都拥有许多本国特色习俗,但具有共性的习俗也不少。“女士优先”是欧盟各国普遍适用的社会准则。星期日,欧盟各国城市内大型商场基本上不营业,只有一些小店开门,但价格较高。发生交通事故或人身受到伤害时,不要轻易向对方说“对不起”,否则等于承认错误在自己一方。欧盟国家有着西方人关于数字、颜色、花卉及动物的许多共同忌讳,普遍忌讳“13”及“星期五”,把黑色作为葬礼标识,忌用菊花、杜鹃花、石竹花及黄色的花献给客人。与对方见面最好预约,贸然到访属于不礼貌行为,甚至会被拒绝。无论商务还是私人约会,都应准时赴约。在正式或非正式宴会上,祝酒很有分寸,讲究礼节。人们见面交谈忌讳打探个人收入、年龄、宗教信仰、婚姻、情感等隐私。欧洲人饮食习惯上以西餐为主,另外对中餐也情有独钟。 [145]
科教
欧盟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欧盟成员国研发总支出为3266亿欧元,研发强度(即研发支出占GDP比重)为2.26%。2020年和2019年的比重分别为2.3%和2.22%。商业领域继续是研发支出的主要行业,占2021年研发总支出的65.9%,其次是高等教育(21.7%)、政府部门(11.9%)和私人非营利部门(0.5%)。2021年,欧盟成员国中研发强度最高的分别是瑞典(3.35%)、比利时(3.22%)、奥地利(3.19%)、德国(3.13%);强度最低的分别是罗马尼亚(0.47%)、马耳他(0.64%)、拉脱维亚(0.69%)、保加利亚(0.77%)、塞浦路斯(0.87%)、斯洛伐克(0.9%)。 [145]
医疗
据欧盟统计局统计,2021年欧盟27国医疗卫生总支出约为1.18万亿欧元,占GDP的8.1%;2021年欧盟人均寿命为80.1岁,其中男性为77.2岁,女性为82.9岁;2021年欧盟有409万名婴儿出生,高于2020年的407万名。 [145]
节假日
5月9日是欧洲日。1950年5月9日,法国时任外长罗伯特·舒曼发表了著名的《舒曼宣言》,建议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以维护欧洲国家之间的持久和平。为纪念这个重大日子,欧盟将5月9日定为欧洲日,并在每年这一天举行丰富多彩的纪念活动,以增进欧洲民众对欧盟的了解。 [145]
欧盟各成员国法定节假日略有不同,但一般包括元旦、复活节、耶稣升天节、圣灵降临节、圣母升天节、万圣节、圣诞节。 [145]
每周5天工作制,周六、周日为公休日。每年另有法定带薪休假约20天(不含周末),每年7至8月、12月至次年1月是欧盟机构工作人员休假高峰季节,此间应尽量避免安排公务活动。 [145]
非政府组织
欧洲工会联合会(ETUC)是欧洲最大的工会组织,成立于1973年,包括36个欧洲国家的85个国家层面的工会组织和10个欧洲工会组织。ETUC代表欧洲工人权益,希望团结欧洲各工会组织以统一的声音发表意见,旨在影响欧盟决策进程。ETUC将创造更高质量的就业岗位、打造更为强大的欧洲社会模式视为工作重点,坚决捍卫团结、平等和融合等欧洲基本社会价值观。 [145]
非政府组织在欧盟社会各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与政府机构举行定期对话,以确保欧盟政策在欧盟层面和成员国层面得到更好执行。 [145]
欧盟利益攸关方对话是欧洲反对贫困和社会排他行为的平台,对话参与方包括就业、社会事务和包容性领域的欧盟层面的非政府组织和社会团体,欧盟机构和国际机构代表,成员国、地方政府代表,智库专家等。 [145]
经济
播报编辑
2024年欧盟和欧元区经济增长率分别为1%和0.9%。欧委会预测2025年欧盟和欧元区经济增长率分别为1.5%和1.3%。 [187]
宏观经济
- 经济总量
欧盟地区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经济一体化的逐步深化又促进了该地区经济的进一步繁荣。2013年,欧盟28个成员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2万亿欧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23100欧元。欧盟为世界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最大进出口方。欧盟对外贸易中,美国、中国、俄罗斯、瑞士为主要贸易伙伴。欧盟也是全球最不发达国家最大出口市场和最大援助者,多边贸易体系的倡导者和主要领导力量。 [161] [182]
欧盟的诞生使欧洲的商品、劳务、人员、资本自由流通,使欧洲的经济增长速度快速提高。1995年至2000年间经济增速达3%,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1997年的1.9万美元上升到1999年的2.06万美元。欧盟的经济总量从1993年的约6.7万亿美元增长到2002年的近10万亿美元。
欧盟是世界上一支重要的经济力量。28国面积为242.0万平方千米,人口3.50亿。1992年欧共体12国国内生产总值为68412亿美元(按当年汇率和价格)。欧共体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集团,1992年外贸总额约为29722亿美元,其中出口14518.6亿美元,进口15202.7亿美元。
欧盟成立后,经济快速发展,数据显示1995年至2000年间经济增速达3%,国内生产总值由1997年的1.9万美元提升到1999年的2.06万美元。欧盟的经济总量由1993年的约6.7万亿美元增长到2002年的近10万亿美元。
欧盟的经济实力已经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而随着欧盟的扩大, 欧盟的经济实力将进一步加强,尤其重要的是,欧盟不仅因为新加入国家正处于经济起飞阶段而拥有更大的市场规模与市场容量,而且欧盟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资本输出的国家集团和商品与服务出口的国家集团,再加上欧盟相对宽容的对外技术交流与发展合作政策,对世界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特别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至关重要。欧盟可以称得上是个经济“巨人”。
2024年欧盟27国国内生产总值为179355.22亿欧元,其中欧元区20国国内生产总值为151527.64亿欧元,占欧盟27国总量的84.5%,欧盟和欧元区经济增长率分别为1.0%和0.9%, [99]人均为39660欧元和43030欧元。 [100]
2025年3月4日,欧盟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为欧盟最大的进口来源地(占欧盟外进口总额的21.3%),第三大出口市场(占欧盟外出口总额的8.3%)。2024年,欧盟对华出口贸易额为2133亿欧元,进口贸易额为5178亿欧元,逆差3045亿欧元。 [116]
年份 | 国内生产总值(亿欧元) |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欧元) | 经济增长率 |
---|---|---|---|
2024 | 179355.22 | 39660 | 1.0% |
2023 | 171978.21 | 38140 | 0.4% |
2022 | 161447.80 | 35980 | 3.5% |
2021 | 147943.59 | 33180 | 6.3% |
2020 | 135802.94 | 30440 | 1.9% |
2019 | 141229.91 | 31630 | 2.1% |
2018 | 136283.66 | 30580 | -5.6% |
2017 | 131683.40 | 29600 | 2.8% |
2016 | 126404.98 | 28460 | 1.9% |
2015 | 123071.67 | 27770 | 2.3% |
2014 | 118681.32 | 26830 | 1.6% |
2013 | 115953.74 | 26250 | 0.0% |
2012 | 114677.92 | 25980 | -0.8% |
2011 | 114084.60 | 25880 | 1.9% |
2010 | 110484.21 | 25100 | 0.6% |
2009 | 106517.49 | 24230 | 2.1% |
2008 | 111372.46 | 25390 | 3.1% |
2007 | 107883.54 | 24680 | -4.3% |
2006 | 101608.01 | 23320 | 3.5% |
2005 | 96000.85 | 22110 | 1.9% |
2004 | 91957.46 | 21250 | 2.5% |
2003 | 87927.11 | 20400 | 0.9% |
2002 | 85596.16 | 19930 | 1.0% |
2001 | 82602.87 | 19270 | 2.1% |
2000 | 78849.73 | 18420 | 3.9% |
资料: [97-98] |
区域 | 入盟 (年份) | 面积 (平方公里) | 人口 (2024.1.1) | 国内生产总值 (亿欧元) |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欧元) |
---|---|---|---|---|---|
欧盟 | / | 4379663 | 451028881 | 179355.22 | 39660 |
1952 | 30538 | 11832049 | 6145.38 | 51860 | |
2007 | 110900 | 6445481 | 1037.23 | 16110 | |
2004 | 78866 | 10916836 | 3188.52 | 29280 | |
1973 | 43094 | 5954471 | 3957.89 | 66230 | |
1952 | 357031 | 83399432 | 43052.60 | 50820 | |
2004 | 45227 | 1374687 | 395.10 | 28740 | |
1973 | 70925 | 5351681 | 5334.44 | 99060 | |
1981 | 131957 | 10401302 | 2375.73 | 22560 | |
1986 | 505124 | 48630010 | 15931.36 | 32630 | |
1952 | 549087 | 68401997 | 29214.19 | 42630 | |
2013 | 56594 | 3861967 | 854.82 | 21710 | |
1952 | 301338 | 59685948 | 21921.82 | 37180 | |
2004 | 9251 | 933505 | 334.14 | 34340 | |
2004 | 64589 | 1871882 | 402.08 | 21610 | |
2004 | 65300 | 2885891 | 779.40 | 26990 | |
1952 | 2586 | 670093 | / | / | |
2004 | 93030 | 9584627 | 2052.82 | 21470 | |
2004 | 316 | 563443 | 224.71 | 39350 | |
1952 | 35518 | 18089177 | 11327.33 | 62930 | |
1995 | 83858 | 9132500 | 4819.40 | 52490 | |
2004 | 312685 | 37565715 | 8401.32 | 22410 | |
1986 | 91916 | 10639726 | 2848.62 | 26670 | |
2007 | 238400 | 19064409 | 3350.17 | 18620 | |
2004 | 20273 | 2123949 | 669.68 | 31490 | |
2004 | 49035 | 5455252 | 1299.72 | 23810 | |
1995 | 338150 | 5619851 | 2770.15 | 49320 | |
1995 | 449974 | 10573000 | 5639.63 | 53020 | |
资料: [99-101] |
- 产业结构
2022年,欧盟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的1.7%,第二产业占23.5%,第三产业占74.8%。
注:上表中,2018年至2019年为28国数据,2020年至2022年为27国数据。 [145]
- 预算收支、赤字
据欧盟统计局数据,2022年,欧盟27国政府总收入为7.3万亿欧元,总支出为7.9万亿欧元,赤字5332.7亿欧元,赤字率为3.4%。欧元区19国政府总收入为6.3万亿欧元,总支出为6.8万亿欧元,赤字4855.4亿欧元,赤字率为3.6%。 [145]
- 通货膨胀率
2022年,受乌克兰危机等因素影响,欧盟通货膨胀率大幅上涨,欧盟27国通货膨胀率为9.2%,欧元区19国通货膨胀率为8.4%,分别较上年增加6.3个和5.8个百分点。截至2023年7月,欧元区年通货膨胀率达5.3%。 [145]
- 失业率
2022年欧盟各成员国失业率低于疫情前水平:欧盟27国失业率为6.2%,较上年下降0.9个百分点;25岁以下年轻人失业率为14.5%,下降2.2个百分点。 [145]
- 消费和零售
2022年,欧盟27国零售销售上升1.2%。其中,食品销售量下降2.2%,汽车燃料销售量上升6.9%,非食品销售量上升2.7%。 [145]
- 主权债务
欧盟自2020年3月至2023年底暂停执行欧盟财政规则中的成员国赤字率和债务率约束条款,各成员国政府实施大规模财政救助和帮扶,债务规模大幅增长。同时,欧盟通过统一发行债券方式,为“下一代欧盟”复苏基金计划筹集资金,进一步提高了成员国债务水平。 [145]
截至2022年末,欧盟27国政府债务余额为13.27万亿欧元,较上年增加0.48万亿欧元,占GDP的比重达84%,虽然较上年下降4个百分点,但仍远高于欧盟规定的60%的政府债务率水平。欧元区19国政府债务余额为12.21万亿欧元,较上年末增加0.44万亿欧元,占GDP的比重从95.5%降至91.6%。欧盟政府赤字率从2021年末的4.8%降至2022年末的3.4%;欧元区政府赤字率从5.3%降至3.6%。 [145]
截至2022年底,欧盟27个成员国中,有13个成员国政府债务率高于60%,其中,希腊(171.3%)、意大利(144.4%)、葡萄牙(113.9%)、西班牙(113.2%)、法国 (111.6 %)、比利时(105.1%)等6国政府债务率超过100%。政府债务率较低的是爱沙尼亚(18.4%)、卢森堡(24.6%)、保加利亚(22.9%)、丹麦(30.1%)和瑞典(33%)。 [145]
- 主权信用等级
各评级机构对欧盟信用评级均稳定处于较高水平,其中标准普尔评级AA+,展望稳定(一年前为AA+);穆迪评级为Aaa级,展望稳定(一年前为Aaa);惠誉评级为AAA级,展望稳定(一年前为AAA);Scope评级为AAA,展望稳定(一年前为AAA);DBRS评级为AAA,展望稳定(一年前为AAA)。 [145]
财政政策
1993年生效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和1997年生效的《稳定与增长公约》(又称《阿姆斯特丹条约》,简称《公约》),规定了欧盟财政政策的基本规则。《马约》对成员国财政政策作出了原则性规定,即从1994年起,欧盟各成员国的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即赤字率)不能超过3%,政府债务占GDP的比重(即债务率)不能超过60%。《公约》在进一步明确《马约》规定的财政政策原则基础上,确定了欧盟财政政策协调的规则、过度财政赤字的惩罚程序,以及建立预警机制监督各国财政运行状况,保证各成员国在中期内(从1997—2004年)实现财政基本平衡或者略有盈余。《公约》被认为是欧盟经济稳定的根本保证,也是欧元稳定的基石。按照《公约》规定,成员国必须确定实现中期财政预算目标的时间表,努力在2004年实现预算基本平衡或略有盈余;欧盟对成员国财政政策的制定及实施进行协调和监督,如果判定某一成员国赤字率可能或已经超过3%,就向该国提出警告并要求其进行纠正;如果成员国仍不执行,欧盟就会启动过度赤字惩罚程序。成员国赤字率连续三年超过3%,最多可处以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0.5%的罚款。 [162]
货币政策
- 概况
欧洲中央银行(ECB)于1998年6月1日成立。1999年1月1日,欧洲中央银行承担起在欧元区制定货币政策的责任,实现了实施单一货币欧元和在欧元区国家实行统一货币政策的目标。 [164]
- 欧洲中央银行体系
欧洲中央银行体系由两个层面构成,一个层面是具有法人资格的欧洲中央银行,另一个是欧盟成员国的中央银行。欧盟成员国中尚未采用欧元的国家,虽然是欧洲中央银行体系的成员,但不能参与欧元区货币政策的制定,也不能参与货币政策的操作和实施。欧洲中央银行行长理事会(Governing Council)和执行董事会(Executive Board)是欧洲中央银行两个主要决策机构。 [3] [164]
欧洲中央银行体系的货币政策可分为三类:公开市场业务、常设工具和最低准备金。公开市场业务。公开市场业务在指导利率、管理货币市场、向市场发出政策信号等方面发挥主要作用,具体有四种方式:一是再融资,成员国中央银行根据投标程序每周进行一次,两周到期,向市场发出政策信号。再融资利率也是欧洲中央银行调控经济的最主要的杠杆利率。二是长期融资业务,成员国中央银行根据投标程序每月进行一次,三个月到期。三是微调操作,由成员国中央银行在特定情况下通过投标程序和双边程序进行。四是结构操作,只要欧洲中央银行想调整资金结构,就可由成员国中央银行通过投标程序和双边程序进行。 [3] [164]
- 欧洲中央银行的汇率机制
汇率政策是欧元区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欧元区将在保持价格稳定的前提下制定汇率政策。 [164]
汇率政策的制定机制。欧元区汇率政策制定权归欧盟理事会,欧洲中央银行和欧委会也发挥重要作用。在协调汇率政策方面,欧盟理事会根据经济发展情况对欧元汇率走势进行监督,向欧洲中央银行行长理事会提出有关看法,欧洲中央银行负责组织实施欧盟理事会制定的汇率政策,欧盟理事会有权决定签署有关汇率体制协议,确定与第三国及国际组织有关汇率的立场。 [164]
外汇管理和干预。《马约》规定欧洲中央银行具有实施外汇业务的全部权力。欧洲中央银行拥有外汇储备500亿欧元,这些外汇由成员国中央银行按其所在国的人口和经济总量比例缴纳。根据欧洲中央银行体系规定,欧洲中央银行可自由支配这500亿欧元外汇储备,在必要时,还可动用成员国中央银行外汇储备。欧元区成员国中央银行在动用其外汇储备时,必须征得欧洲中央银行批准,以防止成员国中央银行进行外汇业务时出现与欧元区汇率政策不一致问题。必要时,欧洲中央银行可在欧洲理事会指示下,对欧元区与美元、日元以及其他货币进行外汇干预。欧洲中央银行行长理事会确定如何分配外汇干预的职权范围,并根据信贷信誉、竞争价格、资产规模等标准,选定进行外汇干预的银行和信贷机构。 [3] [164]
- 欧洲银行业联盟
2012年6月举行的欧盟领导人峰会提出了建立银行业联盟的构想,其由三大支柱支撑。除了“单一清算机制”外,另外两大支柱是“单一监管机制”和“共同存款保险机制”,即建立一套完善机制来保护欧元区银行储户的存款。欧盟希望银行业联盟能够成为阻断银行业危机向主权债务危机蔓延扩散的防火墙,并为建立更广泛深化的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打下基础。 [164]
2012年12月,欧盟财政部长达成协议,赋予欧洲中央银行新的权力,自2014年起统一监管欧元区银行业。这意味着欧洲向建立银行联盟迈出实质性的第一步。财政部长还决定,允许欧委会立即直接监管至少150家欧洲大型银行,并且在麻烦初露端倪时介入规模较小的银行。 [164]
2014年3月,欧洲议会、欧盟委员会和欧盟理事会经过长时间谈判,就银行业单一清算机制规则取得一致,为该机制如期立法生效铺平道路。“单一清算机制”旨在让银行股东及债权人在银行破产时实行“自救”,而不是像上次欧债危机时那样接受政府救助。此外,单一清算机制有助于让资不抵债的银行进行有序破产,让银行业健康的部分继续存活下去。 [3] [164]
- 债务危机以来欧元区的货币政策
2009年第四季度欧债危机爆发后,欧元区金融形势再度紧张。多个外围国家融资成本升至欧元启动以来新高,希腊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超过35%;银行业之间互不信任,同业拆借规模大幅下降,导致拆借利率飙升;银行为规避风险,纷纷提高贷款标准,收缩信贷资金投放,导致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无法融资;美国货币市场基金等外部投资者抽逃资金,进一步加剧欧洲金融市场流动性紧张局面。针对这一系列问题,欧央行会同成员国央行一起,创造性地推出多项货币政策操作,向市场投放大量流动性,以稳定金融市场,避免金融动荡冲击实体经济。2011年11月新行长德拉吉上台后,欧央行的货币政策更加灵活、务实。
购债。2010年5月10日,欧央行推出名为证券市场计划的购债措施,通过购买希腊、意大利、西班牙等外围国家国债,向市场注入流动性,稳定欧元区主权债券市场。
降息。经过数次降息,从2014年6月11日起欧央行将主要再融资利率从0.25%降至0.15%,边际贷款利率从0.75%降至0.4%,存款利率从0%降为负0.1%。
流动性操作。债务危机发生后,欧央行重启金融危机时期曾使用过的长期再融资操作工具,先后恢复了6个月和一年期再融资操作,向银行业提供较长时期贷款资金。
直接货币交易机制。2012年9月初,欧央行通过“直接货币交易机制”(OMTS),干预欧元区主权债券二级市场,以保障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效性以及货币政策的统一性。 [3]
- 欧元
瑞典和丹麦外的11个国家(奥地利、比利时、法国、德国、芬兰、荷兰、卢森堡、爱尔兰、意大利、葡萄牙和西班牙)于1998年首批成为欧元国,1999年1月1日起在11个国家开始正式使用。这些国家的货币政策从此统一交由设在德国法兰克福的欧洲中央银行(The European Central Bank)负责。
2000年6月,欧盟在葡萄牙北部城市费拉举行的首脑会议批准希腊加入欧元区。
2002年1月1日零时,欧元正式流通。
2006年7月11日,欧盟财政部长理事会正式批准斯洛文尼亚在2007年1月1日加入欧元区 ,这将是欧元区的首次扩大。同时该国将成为新加入欧盟的10个中东欧国家中第一个加入欧元区的国家。
2007年1月1日,欧盟第五次扩张,罗马尼亚与保加利亚正式加入。因此,议会将新增53位议员,执委会增加两个职位。罗马尼亚委员的职位名称为欧洲执委会多语委员(European Commissioner for Multilingualism),遭到部分人士批评太过狭隘。同一天,斯洛文尼亚开始使用欧元,但立陶宛等其他国家因通货膨胀而拒绝。
2008年1月1日,塞浦路斯、马耳他加入了欧元区。
2009年1月1日,斯洛伐克成为欧元区第16个会员国。
2011年1月1日,爱沙尼亚加入欧元区。
2012年2月下旬,法国正式宣布停止流通原有本土货币法郎,在全法国境内统一流通欧元。
2015年1月1日,立陶宛加入欧元区
2022年7月12日,央视财经消息,欧盟正式批准克罗地亚从明年起使用欧元。 [53]
截至2018年7月31日,欧元区有19个成员国。
救援基金
2012年1月31日,欧盟领导人确认从2012年7月起引入永久性欧洲稳定机制(ESM)。欧洲稳定机制的贷款能力将为5000亿欧元,将取代为爱尔兰和葡萄牙提供了救助的暂时性救助基金——欧洲金融稳定基金(EFSF)。
另据媒体报道,欧盟主席范龙佩(Herman Van Rompuy)30日称,欧盟27个成员国中有25个都将签字同意建立永久性的援助基金“欧洲稳定机制”(ESM)。
据新华网消息,欧洲理事会主席范龙佩30日晚宣布,除英国和捷克以外的欧盟成员国当晚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的欧盟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通过了“财政契约”草案。
范龙佩在欧盟峰会结束后举行的记者会上说,欧盟同意加入“财政契约”的成员国将于3月开始签署草案,随后启动批准程序,只要欧元区12个成员国批准便可付诸实施。这一契约将对欧元区国家以及其他愿意加入的欧盟成员国施加更严格的财政纪律,对违反财政纪律的国家自动处以惩罚等。
欧盟起初计划于2013年7月引入ESM,但是德国敦促尽早引入该机制,以建立更为稳定的永久性基金,增强抵御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的能力。
重点产业
欧盟农业现代化程度较高,高端制造业较为发达,金融、旅游、研发、运输、教育等服务业拥有较强竞争力。其中,在制造业领域,特别是汽车、化工、医药、航空、机械等高附加值产业,欧盟主要采用以下发展策略:第一,主打“质优价高”牌。依靠优质、品牌及配套服务优势,欧盟产品得以高价销售。这种高价位产品不仅包括奢侈消费品,还包括半成品、机械及运输设备等。欧盟通过销售质优价高产品的能力,维持其当前社会保障、就业和福利。第二,努力保持科技优势。欧盟注重高技术产品发展。欧盟重视和鼓励研发与创新投入,并不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执法。 [145]
注:上表为27国数据,分类按欧盟产业分类体系第二版(NACE Rev.2)划分。增加值指工业总产值中扣除原材料、燃料、动力消耗和各项劳务消耗以后的价值。 [145]
- 农业
2024年2月,欧盟委员会宣布搁置减少农药使用的计划,以减轻农业压力。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表示,最初提出的到2030年农药使用量减半的提案“已成为两极分化的象征”,她要求委员会撤回该提案。此举标志着欧盟在环境问题上对农民作出了新让步。 [66]
- 风力发电
2024年2月,一份研究报告显示,欧盟的风力发电首次超过天然气,并能够满足法国的全部电力需求。欧盟2023年能源排放量下降19%。 [65]
大型企业
2023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中,共有89家欧盟企业上榜。其中,德国大众公司(VOLKSWAGEN) 排位最高,居第15位。入围2023年《财富》世界500强的欧盟企业主要分布在金融、能源、汽车、交通物流、食品销售、医药、食品生产等行业。跻身前100位的欧盟企业如下:
注:资料来源于2023年美国《财富》杂志世界500强排名榜单,单位百万美元。 [145]
收入支出
- 收入来源
欧盟的资金中75%来自各成员国按其国民收入的比例交纳的“会费”。第二个收入来源是增值税,增值税约占总收入的14%。增值税由成员国征收,然后将1%上缴给欧盟。其他来源还有关税和农产品进口的差价税等。 [19] [147] [160]
- 主要支出
欧盟利用其预算为欧盟优先事项和大多数欧盟国家因项目规模或跨境性质而无法自行筹资的大型项目提供资金。通过汇集资源、携手并进,帮助所有欧盟国家及其公民及其他各方,欧盟预算增强了欧洲的经济和地缘政治地位。 [148]
欧盟采用长期支出计划,即多年期财政框架,其中规定了欧盟未来几年的支出重点和限额。当前的长期预算为2021年至2027年。 [148]
除长期预算外,每年还会协商并通过年度预算。年度预算规定了该财政年度的支出和收入 ,但不得超过长期预算商定的数额。 [148]
委员会提出预算草案,然后由欧洲议会和欧洲理事会进行协商并达成一致。尽管超过一半的资金由委员会与各国政府共同管理,但委员会仍负责管理这笔资金。 [148]
每年,议会都会评估上一年度预算的执行情况,并根据理事会的建议决定是否批准委员会的执行方式。 [148]
基础设施
播报编辑
欧盟是全球第三大经济体和最大的发达国家联盟,经济基础雄厚,社会发展程度高,机场、港口遍布各地,海陆空航线四通八达,通信、电力、饮用水等各项基础设施网络完备。良好而完备的基础设施,为各国企业在欧开拓业务提供了较为便利的硬件环境。 [145]
公路
欧盟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欧盟公路货运总量与2021年持平,为1.92亿吨·公里。 [145]
铁路
欧盟铁路由各成员国的铁路网组成,据欧盟统计局数据,2021年欧盟铁路货运量为3993.56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8.7%,2021年欧盟铁路客运量为2606.09亿人次·公里,比上年增加16.5%,但仍低于疫情前水平。根据媒体Railtech统计,2007至2020年,欧盟向铁路部门共投入约620亿欧元资金。 [145]
空运
欧盟空运线路四通八达。由Skytrax发布的2022年度全球前100佳机场排名中,欧盟成员国数十个机场名列其中,包括:法国巴黎机场、德国慕尼黑机场、芬兰赫尔辛基机场、荷兰阿姆斯特丹机场、西班牙马德里机场、丹麦哥本哈根机场、奥地利维也纳机场、德国法兰克福机场、西班牙巴塞罗那机场、意大利罗马机场、德国杜塞尔多夫机场等。 [145]
货运航线方面,北大西洋航空线连接巴黎、伦敦、法兰克福、纽约、芝加哥、蒙特利亚等航空枢纽;西欧-中东-远东航空线连接西欧各主要机场至香港、北京、东京等机场,并途经雅典、开罗、德黑兰、卡拉奇、新德里、曼谷、新加坡等重要航空站。此外,西欧至南美、西欧至非洲、西欧至东南亚和澳新等均为全球主要货运航空线路。 [145]
水运
欧盟海运实力强大。荷兰鹿特丹港、比利时安特卫普港、德国汉堡港和不来梅港、希腊比雷埃夫斯港、西班牙瓦伦西亚港和阿尔盖斯港等均为全球集装箱吞吐量排名前五十的港口。北大西洋航线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上运输航线,北大西洋至北美航线、欧洲至亚洲航线等均为全球主要海运航线。 [145]
通信
欧盟电信市场长期处于几大寡头的垄断状态下,主要电信运营商包括德国电信、Orange、西班牙电信、沃达丰、英国电信、意大利电信等电信公司。欧盟各国积极推动电信业技术发展,27个成员国已承诺与欧盟委员会和欧洲航天局(ESA)合作,共同建设EuroQCI——覆盖整个欧盟的安全量子通信基础设施。 [145]
电力
根据欧洲统计局数据,2022年欧盟发电总量为2641TWh,其中可再生能源占比39.4%,化石燃料占比38.6%,核电占比21.9%。 [145]
欧盟标志
播报编辑
欧盟盟旗
1986年5月29日正式悬挂,会旗为天蓝色底,上面有12颗金黄色的星,是圣母玛利亚的象征。制作会旗的目的是表示要建立一个统一的欧洲,增强人们对欧洲联盟和欧洲统一性的印象。 [61] [154] [158]
欧盟盟徽
欧盟的会徽:1988年1月开始使用,会徽的底呈蓝色,上面12颗星围成一个圆圈,12颗星星代表的不是成员国数字,而是完美的象征,是圣母玛利亚的象征。 [154]
欧盟盟歌
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中《欢乐颂》的主旋律。 [61] [154]1972年,欧洲理事会采用贝多芬的《欢乐颂》作为其会歌。1985年,欧盟领导人将其定为欧盟官方会歌。这首会歌没有歌词,仅由音乐构成。它以音乐这一通用语言,表达了欧洲自由、和平与团结的理想。 [155]
欧盟铭言
欧盟铭言是“多元一体”,于2000年首次启用。它标志着欧洲人民以欧盟的形式聚集在一起,共同致力于和平与繁荣,同时又丰富了欧洲大陆的多种不同文化、传统和语言。 [154] [157]
庆典日
也叫“欧洲日”“舒曼日”,为每年的5月9日。 [61] [154]欧洲日旨在庆祝欧洲的和平与团结。这一天是具有历史意义的“舒曼宣言”发表的纪念日。这份宣言阐述了他关于建立新型欧洲政治合作模式的构想,旨在使欧洲国家之间不再发生战争。舒曼的提议被认为是如今欧盟的开端。 [156]
对外关系
播报编辑
外交概述
欧盟对外行动署是欧盟对外关系的主管部门,下设9个总司:人权、全球与多边事务总司,非洲总司,美洲总司,亚太总司,西欧、西巴尔干地区、土耳其与英国总司,俄罗斯、东部伙伴、中亚、地区合作与欧安组织(OSCE)总司,中东与北非总司,共同安全与防务政策(CSDP)和危机应对总司,预算与行政总司,以及欧盟军事参谋部。权限包括传统外交政策以及发展政策、人权、军事安全、民事危机处理等领域。欧盟各成员国以政府间合作方式进行决策。
欧盟积极开展全方位外交,已同160多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与多方建立了战略伙伴关系和定期领导人会晤机制。欧盟奉行有效多边主义,倡导自由贸易,积极引领国际能源及气候变化合作,强调维护联合国的地位和作用。2016年6月,欧盟发布题为“共同愿景、共同行动:一个更强大的欧洲”的外交与安全政策全球战略,以促进和平与安全、实现繁荣、推进民主、建立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等四大共同利益为目标,以“有原则的实用主义”为对外行动基本纲领。2019年12月,欧盟机构决定将“实用主义、团结和伙伴关系”作为三大外交原则,强调欧盟要加强地缘政治属性,基于现实主义、内部团结和伙伴关系三个支柱,统筹用好贸易、投资、金融、规则等工具开展对外行动,成为“全面地缘政治参与者”。2021年12月以来,欧盟在“全球门户”战略下持续推进全球互联互通计划,提升国际影响力。2022年3月,批准“战略指南针”行动计划,规划欧盟未来10年安全和防务政策。乌克兰危机以来,欧盟向乌克兰提供大量支持,对俄罗斯实施多轮制裁,加快推进自身防务建设。 [187]
欧盟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积极作用。欧盟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外交关系,并缔结了各种经贸合作协定。有160多个国家向欧盟派驻了外交使团,欧盟也已在120多个国家及国际组织所在地派驻了代表团。在一些国际机构如世界贸易组织中,欧盟代表成员国发出声音并行使权利。欧盟还参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工作,并在联合国及一些专业机构中派有观察员。
2025年5月20日,欧盟表示,将对进入欧盟的小包裹收取手续费。 [190]
对华关系
- 政治关系
1975年5月6日,中国与欧洲经济共同体建立外交关系。1983年11月1日,中国与欧洲煤钢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分别建立外交关系,中国与欧洲共同体正式宣布全面建交。 [149]
1998年,中欧建立面向21世纪的长期稳定的建设性伙伴关系。2001年,双方建立全面伙伴关系。2003年,中欧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中国政府发表首份对欧盟政策文件。2013年,双方发表《中欧合作2020战略规划》。2014年,中欧提出打造和平、增长、改革、文明四大伙伴关系,中国政府发表第二份对欧盟政策文件。2018年,中国政府发表第三份对欧盟政策文件。双方迄已建立60余个磋商和对话机制,涵盖政治、经贸、人文、科技、能源、环境等各领域。 [149]
2014年4月,习近平主席对欧盟总部进行正式访问,同欧洲理事会主席范龙佩、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及欧洲议会议长舒尔茨举行会谈、会见,并在欧洲学院发表演讲。这是中国国家主席首次访问欧盟总部。2018年7月,习近平主席在北京会见来华出席第二十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的欧洲理事会主席图斯克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2019年12月,习近平主席同新任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通电话。2021年10月,习近平主席再次同米歇尔主席通电话。2022年12月,习近平主席会见来华访问的米歇尔主席。2023年4月,习近平主席会见来华访问的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2024年5月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黎同法国总统马克龙、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举行中法欧领导人三方会晤。 [149]
中国—欧盟领导人年度会晤机制建立于1998年。2023年12月7日,第二十四次会晤在北京举行。习近平主席会见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李强总理同米歇尔和冯德莱恩共同主持会晤。 [149]
中欧高级别战略对话是中欧就宏观战略问题进行深入沟通的重要平台,建立于2010年。2023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同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在京共同主持第十二轮对话。 [79] [149]
- 经贸关系
2023年,中国和欧盟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是欧盟第三大出口市场、第一大进口来源地,欧盟是中国第二大出口市场、第二大进口来源地。2024年中欧贸易总额为7858.2亿美元,同比增长0.4%。2024年欧盟对华新增投资67.9亿美元,中国对欧盟新增投资70.9亿美元。
中欧经贸高层对话是中欧经贸领域最高级别对话机制,建立于2008年。2023年9月,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同欧盟委员会执行副主席东布罗夫斯基斯在京共同主持第十次中欧经贸高层对话。双方还建有经贸混委会、贸易政策、知识产权、竞争政策等对话机制。 [188]
2025年5月29日下午,商务部举行例行记者会。有媒体提问称,欧盟最近对来自中国的轮胎发起了反倾销调查。请问这一举措是否会影响中欧当前的贸易合作?在预计于7月举行的中欧高级别领导人会晤期间,双方是否将签署新的贸易与投资协议?对此,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咏前表示,欧盟对中国乘用车及轻型卡车轮胎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中方对此高度关切。贸易保护主义做法只会人为增加消费者负担,制造贸易壁垒,干扰价值链、供应链稳定畅通,对双方都不利。何咏前强调,中方一贯主张合理审慎使用贸易救济措施,敦促欧方不要贸然采取贸易限制举措,与中方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彼此关切。何咏前表示,“我们将密切关注欧方后续行动,并坚决维护中国企业合法权益。今年是中欧建交50周年,中欧之间有很多重要议程,我们将与欧方保持对话沟通,妥处经贸分歧,深化互利合作,推动中欧经济关系向好、向前发展,为中欧关系和世界经济注入更多的确定性和正能量。” [196]
2025年6月4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欧盟拟限制中企参与医疗器械公共采购,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中方注意到有关情况。欧方有关决定和歧视性的措施不仅损害中方企业利益,而且利用单边工具破坏公平竞争,构筑新的贸易壁垒,对这一保护主义做法,中方坚决反对。当前,全球经济秩序正遭受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的严重冲击。作为负责任的主要经济体,中欧应恪守世贸组织规则,坚持公平、透明和非歧视性原则,以相互开放应对挑战,以合作对话妥处分歧,共同维护中欧经贸关系健康发展。希望欧方纠正错误做法,中方将密切关注欧方后续行动,并将采取措施,坚定维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 [198]
2025年6月17日,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主持例行记者会。有记者提问,英国媒体报道称,欧盟取消了与中国的高层经济对话,因为他们认为与中国讨论贸易问题没有任何意义。中方对此有何回应?郭嘉昆表示,今年是中国同欧盟建交50周年,当前国际局势动荡加剧,单边主义经济霸凌甚嚣尘上。中欧加强战略沟通,深化对话合作,有利于双方、有利于世界,中欧一直就经贸等问题保持着沟通,我们愿同欧方一道努力落实好双方领导人达成的重要共识,加强高层交往和对话合作,推动中欧关系行稳致远。 [207]
- 科技合作
中欧科技合作始于1981年。1991年成立中欧科技合作工作组,1998年改名为“中欧科技合作指导委员会”,定期磋商合作政策和行动措施。1998年,双方签署《中欧科技合作协定》,2004年续签。2003年,中国同欧盟签署“伽利略计划”合作协定,成为第一个参加该计划的非欧盟国家。2009年,双方签署《中欧科技伙伴计划》。2010年,中欧签署关于特别鼓励中欧中小企业开展能源科研创新合作的联合声明,中方为此专门设立为期3年(2011-2013)、金额达1亿元人民币的“中欧中小企业节能减排专项基金”,用以支持双方中小企业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等领域开展科技合作。2014年该基金列入“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中欧积极开展科技项目合作,涉及能源、生物技术、农业、健康医学、自然资源、环境等诸多领域。2012年9月第十五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宣布建立全面的年度创新合作对话。首次对话于2013年11月在华举行,第三、四次对话分别于2017年6月和2019年4月在布鲁塞尔举行。双方在《第二十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联合声明》中提出将共同落实2018-2020年度中欧科技创新旗舰合作项目,并以联合资助机制为基础,在基础研究、前沿学科和重大社会挑战等领域探讨进一步合作的路线图。2022年4月,中欧签署新一轮联合科研资助协议。2024年11月,中欧双方成功举办中欧科技合作指导委员会第16次会议。 [188]
- 气候变化合作
2005年,中欧发表气候变化联合宣言,建立了气候变化伙伴关系。2006年,中欧气候变化工作组启动;同年,双方达成气候变化合作滚动工作计划,提出了气候变化影响与适应、清洁技术等诸多合作领域。双方在省级应对气候变化方案制订、清洁发展机制能力建设及碳捕集和封存技术研发等领域开展合作。2010年4月,双方建立气候变化部长级对话。2015年6月,中国和欧盟在布鲁塞尔发表中欧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共同面对全球气候变化这一重大挑战。2017年9月,欧盟、加拿大和中国共同发起的第一次“气候行动部长级会议”在加拿大蒙特利尔成功举行。2018年6月,第二次“气候行动部长级会议”在布鲁塞尔举行。2018年第二十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发表《中欧领导人气候变化和清洁能源联合声明》。 [149]
2020年7月,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同欧盟委员会第一副主席蒂默曼斯举行视频会见,双方就气候变化领域合作达成广泛共识。2020年9月,习近平主席同德国、欧盟领导人举行视频会晤,中欧决定建立环境与气候高层对话机制,打造中欧绿色合作伙伴。2021年2月、9月和2022年7月,韩正副总理同蒂默曼斯执行副主席举行三次中欧环境与气候高层对话,并在第二次对话后发表联合新闻公报。2023年7月,丁薛祥副总理同蒂默曼斯执行副主席在北京举行第四次中欧环境与气候高层对话。2024年6月,丁薛祥副总理赴欧盟总部同谢夫乔维奇执行副主席举行第五次中欧环境与气候高层对话。 [149]
2025年4月25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主持例行记者会,就法国政府希望中国和欧盟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建立统一战线答记者问。郭嘉昆表示,中方多次强调,应对气候变化不是别人要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必须要做。这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与担当。中方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幻,都将同欧洲国家以及其他各方一道,坚定维护真正的多边主义,全面、完整、善意、有效地履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巴黎协定》,合力应对气候变化这一全球性挑战,共同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178-179]
2025年7月7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主持例行记者会。路透社记者提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欧盟推迟了本月与中国签署气候行动联合声明的计划。报道称,欧盟表示,除非中国承诺加大力度削减温室气体排放,否则欧盟不会希望这份联合声明提前签署。中欧将在本月举行峰会,中国是否也在考虑做出更多气候承诺?毛宁表示,具体的问题建议你向中方的主管部门询问。我可以告诉你的是,中国始终积极推进绿色低碳发展。过去10年,中国的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增加至17.9%,碳排放强度下降了超过34%。我们将继续同各国一道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为绿色转型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216]
- 数字合作
2020年9月,习近平主席同德国、欧盟领导人举行视频会晤期间,中欧就建立中欧数字高层对话机制、打造中欧数字合作伙伴达成共识。2020年9月10日,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和欧盟委员会执行副主席韦斯塔格以视频形式共同主持召开首次中欧数字领域高层对话,就加强数字领域合作达成重要共识。2023年9月,国务院副总理张国清同欧盟委员会副主席尧罗娃举行第二次对话。 [149]
- 能源合作
1997年,双方建立能源工作组会议机制。2004年,双方签署和平利用核能研发合作协定。2005年,建立中欧能源交通战略对话机制。2009年,双方先后签署《中欧清洁能源中心财政协议》和《中欧清洁能源中心联合声明》。双方在国际热核聚变试验反应堆计划(ITER)、氢能、燃料电池、生物燃料、风电、洁净煤、能效与可再生能源等领域开展技术合作。2010年4月,设立在清华大学的中欧清洁能源中心正式揭牌。2012年5月,中欧高层能源会议在布鲁塞尔举行,宣布建立中欧能源消费国战略伙伴关系。2013年11月,第六届中欧能源对话会在华举行,双方签署了《中欧能源安全联合声明》。2016年7月,双方签署了《中国—欧盟能源路线图(2016-2020)》。2017年,双方签署了《中欧能源合作路线图2017-2018年度工作计划》。2019年4月,双方举办第八届中欧能源对话并签署《关于落实中欧能源合作的联合声明》。2023年10月,第十一次中欧能源对话在京举行。 [149]
- 文教、青年合作
中欧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是中欧双方为加强人文交流搭建的高层次平台,建立于2012年。2024年3月,谌贻琴国务委员同欧盟委员会创新、研究、文化、教育、青年委员伊万诺娃共同主持中欧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第六次会议。 [149]
2003年,中欧签署关于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的联合声明。2010年10月,首届“中欧文化高峰论坛”在布鲁塞尔举行。2012年为“中欧文化对话年”,2月对话年开幕式在布鲁塞尔举行,11月对话年闭幕式在北京举行。2014年,第四届“中欧文化高峰论坛”在巴黎举行。 [149]
2011年为“中欧青年交流年”,这是中欧建交以来双方联合举办的第一个主题年。 [149]
2017年为“中欧蓝色年”,双方就海洋保护、海洋科技和蓝色经济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并在深圳举行“蓝色年”闭幕式。2019年,双方举办中欧蓝色伙伴关系论坛和中欧海洋综合管理高级别对话。2020年双方举办第五次中欧海洋综合管理高级别对话。2023年,双方举办第六次中欧海洋综合治理高级别对话和第二届中欧“蓝色伙伴关系”论坛。 [149]
2018年为“中国—欧盟旅游年”,双方在此框架下举办一系列活动。1月在意大利威尼斯举行开幕式,11月在陕西西安举行闭幕式。 [149]
1994年,上海交通大学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成立。2007年,中欧签署加强教育合作的联合声明,建立教育政策对话机制。2008年,中国政法大学中欧法学院成立。2009年,中欧签署《语言合作联合声明》和《中欧清洁与可再生能源学院》财政协议。2024年5月,习近平主席访问法国期间,宣布“推动未来3年法国来华留学生突破1万人、欧洲青少年来华交流规模翻一番”,6月启动“3年1万,欧洲翻番”倡议。 [149]
此外,中欧在财政、金融、工业、农业、交通、信息技术、环保、水利、新闻出版、社会、卫生、司法、行政等领域也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对话与合作。 [149]
- 中欧分歧
2021年3月22日,欧盟基于谎言和虚假信息,以所谓新疆人权问题为借口对中国有关个人和实体实施单边制裁。欧方此举罔顾事实、颠倒黑白,粗暴干涉中国内政,公然违反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严重损害中欧关系。中方对此表示坚决反对和强烈谴责。中国政府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决心坚定不移。中方决定对欧方严重损害中方主权和利益、恶意传播谎言和虚假信息的10名人员和4个实体实施制裁,包括:欧洲议会议员彼蒂科菲尔、盖勒、格鲁克斯曼、库楚克、莱克斯曼,荷兰议会议员舍尔茨玛,比利时议会议员科格拉蒂,立陶宛议会议员萨卡利埃内,德国学者郑国恩,瑞典学者叶必扬,欧盟理事会政治与安全委员会,欧洲议会人权分委会,德国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丹麦民主联盟基金会。相关人员及其家属被禁止入境中国内地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他们及其关联企业、机构也已被限制同中国进行往来。 [22]
2023年1月10日,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同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共同签署《北约—欧盟合作联合宣言》,称中国愈发强硬做派和政策给欧盟和北约带来挑战,需要加以应对。 [58]中方表示:“《北约—欧盟合作联合宣言》首次以官方文件形式表达双方对华共同立场,暴露出对华认知的偏见和傲慢。中方对《北约—欧盟合作联合宣言》中的对华无理指责和冷战思维表示坚决反对。” [58]
2024年8月9日,中国将欧盟电动汽车临时反补贴措施诉诸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商务部对此答记者问。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介绍,为维护电动汽车产业发展权益和全球绿色转型合作,8月9日,中国将欧盟电动汽车临时反补贴措施诉诸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欧盟初裁中的认定缺乏事实和法律基础,严重违反世贸组织规则,损害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合作大局。我们敦促欧盟立即纠正错误做法,共同维护中欧经贸合作和电动汽车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80-81]
2025年2月25日,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外媒记者就欧盟制裁中企一事追问。外交部发言人林剑表示,刚才我已经就加拿大方面的有关做法表明了中方的态度,也就乌克兰危机问题中方的立场作出了阐述。“我要强调的是,中方明确反对非法单边制裁的立场是一贯的。中俄企业的正常交往合作也不应受到干扰和影响。我们已就此向欧方提出了严正交涉,敦促欧方停止在没有事实依据的情况下,对中方抹黑推责,停止损害中国企业的合法利益。”林剑说。 [106]
2025年2月,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欧盟第16轮对俄制裁列单中国企业和个人事答记者问,记者问:2月24日,欧盟宣布在第16轮对俄制裁中将部分中国企业和个人列入清单,请问中方对此有何评论。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中方一贯反对没有国际法依据、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单边制裁,已多次对欧盟无理制裁中国企业和个人表示强烈不满,坚决反对。欧方做法有违中欧领导人共识精神,对中欧经贸关系造成消极影响。中方始终认为,对话谈判是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唯一可行出路,始终坚持劝和促谈。我们敦促欧方停止列单中国企业,停止对中方抹黑推责。中方将采取必要措施,坚决维护中国企业的正当合法权益。 [108]
2025年4月,商务部条约法律司负责人就欧盟就中欧有关世贸争端案件提起上诉仲裁事答记者问,记者问:我们注意到,日内瓦时间4月22日,欧盟就其诉中国标准必要专利禁诉令世贸争端案(DS611)专家组裁决提起“多方临时上诉仲裁安排”(MPIA)项下的上诉仲裁请求,请问中方对此有何评论?商务部条约法律司负责人表示:中方始终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中方高兴地看到,世贸组织专家组支持中方主张。中方已收到欧方上诉请求,将按照MPIA相关规则处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176]
2025年5月6日,习近平同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就中欧建交50周年互致贺电。 [184]
2025年5月28日,中国驻欧盟使团驳斥欧盟和北约在网络安全问题上涉华消极言论,强调坚决反对有关方面操弄网络安全问题,服务自身狭隘地缘政治目的。 [195]
2025年6月4日,记者提问称:有媒体报道,欧盟成员国依据《国际采购工具》投票决定,禁止中国医疗器械制造商未来5年内参与价值超过500万欧元的欧盟公共采购项目招标。请问商务部对此有何评论。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欧方有关决定和歧视性的措施不仅损害中方企业利益,而且利用单边工具破坏公平竞争,构筑新的贸易壁垒,对这一保护主义做法,中方坚决反对。” [199]
2025年6月26日,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就中国对欧盟稀土出口许可审批情况表示,中国已依法批准一定数量稀土相关出口合规申请,并将持续加强合规申请的审批工作。 [208]
2025年7月3日下午,在召开的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提问称,中国是否计划在本月稍晚举行的中欧领导人峰会前,再次延长对欧盟白兰地进口的反倾销调查,还是目前已实施的最高39%临时关税将转为永久性关税?对此,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进行了回应。商务部新闻发言人 何咏前:这个问题涉及中方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相关白兰地反倾销调查,此前我们多次回应过这个问题。根据中国法律和世贸组织规则,中方调查机关将于近日作出最终裁决,有关进展情况请关注商务部网站。 [213]
2025年7月7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主持例行记者会。会上有外媒记者提问称: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称,除非中国承诺加大减排力度,否则欧盟将推迟本月与中国就气候行动签署联合声明。中方是否希望在本月举行的中欧领导人峰会之前签署这份联合声明?中国是否也在考虑做出更多的气候承诺?“具体的问题建议你向中方的主管部门询问。”毛宁对此表示,我可以告诉你的是,中国始终积极推进绿色低碳发展,过去10年中国的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增加至17.9%,碳排放强度下降了超过34%。我们将继续同各国一道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为绿色转型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217]
对美关系
美国是欧盟最大贸易伙伴。欧美在多层面、多渠道就国际事务开展合作:以跨大西洋经济理事会加强经济关系;以面向国际危机管理的更紧密合作关系框架协议,加强在全球热点全球领域合作;试图在全球气候变化、银行体系改善等领域,与美国建立更紧密的合作框架。
2013年初,欧盟与美国就启动双边自由贸易协定(FTA)谈判达成一致。2013年6月,欧美《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谈判正式启动,但自2016年10月之后,TTIP谈判陷入停滞。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后,宣布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简称TPP),并表示不准备接受WTO不符合美国利益的裁决,美欧经贸关系陷入僵局。虽然欧盟多次表示希望重启谈判,但没有得到美方的正面积极回应。拜登政府执政以来,美政府无意与欧盟进行任何传统意义上的自贸协定谈判。双方目前通过跨大西洋贸易与技术理事会(TTC)就供应链韧性、人工智能、出口管制等问题进行规则协调。但TTC并非经贸谈判,不会形成任何具有约束力的国际条约。2022年8月,美国出台《通胀削减法案》(IRA),规定与美签有FTA国家的企业才能享受电动汽车电池相关补贴。2023年3月,欧美同意就《关键矿产协议》(CMA)进行谈判。7月,欧盟理事会通过欧委会与美进行CMA谈判的授权及谈判指令。该协议达成后,美可将欧盟视为类似自由贸易协定的合作伙伴,以满足IRA要求。 [41] [44] [145]
2025年2月2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说,美方已决定对欧盟征收25%关税,并将“很快”宣布 [96] [110],特朗普说,欧盟的成立就是为了“搞美国”。欧盟就此回应称,美国在欧投资收益颇丰,欧盟“一直是美国的福音”。 [111]2月27日,欧盟不满美国涉俄乌冲突表态 重申对乌提供经济军事支持。 [113]3月4日,欧盟委员会发言人奥洛夫·吉尔发表声明批评美国对加拿大和墨西哥加征关税,并呼吁美方重新考虑其贸易政策。 [117]3月12日,欧盟宣布下月起将对价值260亿欧元的美国商品实施反制关税。 [122]当地时间3月13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发文表示,欧盟是世界上“最具敌意和滥用税收关税”的机构之一,其成立的唯一目的是“占美国的便宜”。特朗普表示,欧盟对威士忌征收了50%的关税,如果不立即取消这一关税,美国将很快对来自法国和其他欧盟代表国家的所有葡萄酒、香槟和酒精产品征收200%的关税。 [124]当地时间4月3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电视演说中表示,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新关税政策是“对世界经济的重大打击”,如果欧美双方谈判失败,欧盟正在准备进一步的“对抗措施”。 [128-129]4月7日,欧盟宣布将对美国实施反制关税。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当天说,欧盟将拓宽与美国之外其他贸易伙伴的合作。德国、法国官员呼吁坚定回应美方关税政策。 [134]当地时间4月9日下午,欧盟27个成员国投票表决通过了对美国进口产品征收25%关税的反制措施,以报复特朗普政府3月12日宣布的对欧盟征收钢铁和铝的关税。 [173]4月25日消息,欧盟考虑修改其规定15%最低企业税的法律,以缓解与美国的紧张关系。 [181]5月4日消息,自3月12日美国对所有进口钢铝征收25%关税政策生效以来,欧盟钢铁行业遭受了巨大打击。与此同时,美国国内消费者也不得不为这一政策“买单”。欧洲钢铁工业联盟总干事阿克塞尔·埃格特表示,对美钢铁出口减少了100万吨,损失了大约20亿欧元。这一政策也会对美国钢铁用户产生巨大影响。美国钢铁行业目前无法生产大量不同级别的产品,依赖欧盟进口钢铁。如果美国钢铁用户无法从美国国内市场采购这些产品,他们的采购成本将增加25%。 [183]当地时间5月2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他已同意将对欧盟进口产品征收50%关税的执行日期推迟至7月9日。特朗普表示,他与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进行了“非常愉快的通话”,同意了此次延期请求。 [193]7月7日,欧盟委员会发言人奥洛夫·吉尔表示,欧盟仍在争取于7月9日前与美国达成一项原则性的双边贸易协议,目前欧盟与美国仍在继续接触。 [218]
对俄关系
欧俄合作关系原先在能源供应,投资与创新,防范冲突、反恐和打击有组织犯罪,包括气候变化在内的环境问题上拓展合作。但随着乌克兰局势进一步升级,欧盟开始向俄罗斯实施签证限制和资产冻结等制裁措施。
当地时间2022年2月24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欧盟方面将很快提出一揽子高强度、针对性的对俄制裁措施,重点将针对俄罗斯经济中具有战略意义的领域,将重点“打击俄罗斯的经济基础”。 [26]2月25日,欧盟委员会主席表示,欧盟将禁止向俄罗斯航空公司出售任何飞机和设备。 [150]4月7日,欧盟轮值主席国法国宣布,欧盟27国决定对俄罗斯煤炭实行禁运、欧洲港口对俄罗斯船只关闭、禁止向俄罗斯出口高达100亿欧元的高科技产品、冻结俄罗斯多家银行的资产、禁止俄罗斯和白俄罗斯运输公司在欧盟运营等。 [45]当地时间4月8日,欧盟批准通过包括煤炭禁令在内的第五轮对俄制裁措施。这是俄罗斯对乌克兰发起军事行动以来,欧盟首次针对俄罗斯能源实施制裁。当地时间4月11日,欧盟委员会负责交通事务的委员瓦莉安(Adina Valean)宣布,禁止21家俄罗斯航空公司在欧盟境内运营,原因是这些航空公司的飞机不符合欧盟的安全标准。瓦莉安补充说,这次禁令不属于欧盟对俄制裁措施,而完全是出于安全考虑。 [46-47]7月21日,欧盟推出了第七套针对俄罗斯的限制性措施。根据先前商定的措施,新的制裁方案包括禁止“直接和间接进口、购买或转让俄黄金,这是俄罗斯继能源资源之后最重要的出口项目”。当地时间12月15日,欧盟各国领导人批准了第九轮对俄制裁方案。 [54] [57]
2023年5月,作为对俄罗斯实施制裁的结果,俄罗斯央行价值超过2000亿欧元的资产和储备被欧盟冻结。所有与俄罗斯央行的储备和资产管理有关的交易都被禁止。因此,俄罗斯央行无法再动用其存放在欧盟各国央行和私人机构的资产。 [151]
2024年5月,欧盟理事会通过系列法案,批准将被冻结的俄罗斯资产在欧盟中央证券存管机构产生的净收益用于向乌克兰进一步提供军事援助。 [152-153]当地时间6月20日,欧盟同意对俄罗斯实施第14轮制裁,其中包括禁止转运俄罗斯液化天然气(LNG)。 [70]当地时间6月25日,俄罗斯外交部宣布采取反制措施,对欧盟一些媒体在俄罗斯开展报道和传播进行限制。 [75]
2025年4月,路透社援引一位欧洲高级官员的话报道称,欧盟希望禁止欧洲企业签署购买俄罗斯能源的新合同。彭博社也报道称,欧盟计划于2025年5月6日公布停止进口俄罗斯能源资源的路线图。 [177]
2025年5月,欧盟委员会日前发布《重新赋能欧盟路线图》(REPowerEU),宣布到2027年彻底断绝与俄罗斯的能源联系,这比其2022年3月发布的REPowerEU计划提早了三年。 [186]5月23日,据塔斯社报道,德国外交部长约翰·瓦德富尔当天表示,欧盟正在讨论对俄罗斯实施新一轮制裁,特别是针对俄能源领域。 [192]6月10日,欧盟公布对俄第18轮制裁措施草案,包括下调俄原油价格,将从每桶60美元下调至45美元。 [203]
其他关系
- 欧盟与WTO
欧盟所有成员国和欧盟都是WTO成员。欧盟是新一轮多边谈判的主要倡导者,主张制定合理的时间表,进一步实现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强化WTO现行规则,推动新规则制定和发展;发展中国家应全面参与多边决策进程,发达国家要帮助其融入世界经济;通过与其他团体和机构合作,确保WTO规则开放性、可预见性和有效性。 [145]
近年来,在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压力下,WTO面临生存危机,WTO改革上升为全球优先议题。欧盟作为多边贸易体制的受益者、维护者和多边规则的倡导者,在推动WTO改革进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多边贸易体制受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威胁之际,欧盟率先提出WTO改革方案,其主张包括强化对“扭曲市场”行为的监督;对“发展中国家”重新分类;实行“灵活的多边主义”,推进诸边谈判;提高争端解决机制的效率和透明度等。欧盟还牵头与15个WTO成员在2020年3月份共同签署建立多方临时上诉仲裁安排,以临时替代目前处于瘫痪状态的WTO上诉机构。在各方不懈努力下,2022年6月,中欧携手与广大世贸组织成员共同推动世贸组织第12届部长级会议取得圆满成功,达成诸多共识,成果丰硕,为多边贸易主义注入信心与活力。 [145]
- 欧盟与美洲
欧盟和南方共同市场于1999年启动自贸协定谈判。2019年6月,双方宣布已就结束自由贸易谈判达成政治共识。2020年10月,欧洲议会明确表示不接受协定中可持续发展章节文件,如不修订则拒绝批准协定。欧委会正寻求南共市在《巴黎协定》和森林砍伐方面的实质性承诺,以推动协定批约进程。 [145]
国家 | 关系活动 |
---|---|
加拿大 | 欧盟和加拿大于2009年开始进行自贸协定谈判,在经历了长达7年的谈判后,双方于2016年10月签署欧加自贸协定。该协定已于2017年9月21日临时生效,将待所有欧盟成员国议会批准后方可全面、最终生效。 [145]2025年4月5日消息,德国前外长、大西洋之桥协会现任主席西格马·加布里尔称加拿大可以加入欧盟,也许可以设想加拿大部分融入欧盟。 [133]6月7日消息,欧盟正计划在本月与加拿大达成一项防务与安全合作协议,此举将为加拿大企业参与欧盟一项新设的防务基金铺平道路。该基金旨在推动欧盟防务产业转型。 [201] |
墨西哥 | 欧盟和墨西哥于2016年启动欧墨自贸协定升级谈判。2018年4月,双方就结束升级谈判达成政治共识。欧委会仍在履行协定有关程序,尚未将协定提交欧洲议会和欧盟理事会批准。 [145] |
智利 | 欧盟和智利于2017年11月16日在布鲁塞尔启动自贸协定升级谈判。2022年12月,双方就结束谈判达成政治共识,并拟于2023年底前签署协定。 [145] |
- 欧盟与亚洲
近年来,欧盟充分认识到亚洲,尤其是中国在世界经济和国际舞台中的作用,十分看好中国市场的潜在机会,日益重视加强与亚洲国家关系。除中国外,近年来,欧盟还与下述国家缔结协定拓展市场。 [145]当地时间2025年4月4日,欧盟网站发布首次欧盟-中亚峰会联合公告。公告称,双方决定将欧盟与中亚关系提升为战略伙伴关系。 [132]
国家 | 关系活动 |
---|---|
韩国 | 2010年,欧盟与韩国自由贸易协定签署,成为欧盟与亚洲国家达成的首份自贸协定。 [145] |
新加坡 | 欧盟与新加坡自贸协定谈判于2012年启动,双边投资协定谈判于2014年结束,投资部分单独成章纳入双边自贸协定。后因涉及投资保护部分缔约权限问题,欧委会将欧新自贸协定提交欧盟法院裁决。2017年5月,欧盟法院裁定,欧盟与新加坡协定中,贸易部分仅需欧盟层面批准即可生效,而投资保护部分需所有欧盟成员国议会批准方能生效。随后,欧新双方对原协定进行拆分,以贸易为主的欧新自贸协定(FTA)已于2019年11月生效,投资章节为主的欧新投资保护协定(IPA)待各成员国批准后方可生效。目前,欧盟13个成员国尚未批准协定。 [145] |
越南 | 欧盟与越南自贸协定谈判于2012年启动,2015年12月完成。根据前述欧盟法院判例,双方将欧越自贸协定分为自贸协定和投资保护协定。欧越自贸协定是近年来欧盟与发展中国家缔结的最高水平自贸协定。根据协定,越南全方位放开市场准入,并将对其内部管理体制进行系统性改革。欧越自贸协定和投资保护协定于2019年6月签署,欧洲议会已于2020年2月批准上述两个协定。目前,欧越自贸协定已于2020年8月生效,投资保护协定需欧盟各成员国批准后方可生效。 [145] |
日本 | 欧盟与日本自贸协定谈判于2013年启动,主要议题包括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等,2019年欧日协定已正式生效。欧日协定是欧盟近年与发达国家缔结的最重要的自贸协定,基本代表欧盟经贸协定范本。协定包含关于跨境数据流动的审查条款。2022年10月,双方就跨境数据流动进行了首轮谈判;2023年10月,欧盟和日本就跨境数据流动达成协议。 [21] [145]当地时间2024年11月1日,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兼欧盟委员会副主席博雷利与日本外相岩屋毅双宣布建立欧盟-日本安全与防务伙伴关系,签署包括加强安保合作等内容的“安全保障及防卫伙伴关系”协议文件。 [89] |
印度 | 欧盟与印度自贸协定谈判曾于2007年启动,但由于缺乏进展,2013年被冻结。2022年6月27日欧印重启并完成首轮自贸协定谈判,截至2023年6月共举行5轮谈判。 [145] |
印度尼西亚 | 欧盟与印度尼西亚自贸协定谈判于2016年启动,截至2023年7月共举行15轮谈判。 [145] |
泰国 | 欧盟与泰国自贸协定谈判于2013年启动,2014年4月前举行四轮谈判。2023年3月,双方决定重启谈判,拟于2023年9月举行首轮谈判。 [145] |
菲律宾 | 欧盟与菲律宾自贸协定谈判于2015年启动。2016年5月和2017年2月举行两轮谈判。2023年7月,双方宣布探讨重启自贸协定谈判,将尽快启动关于谈判范围界定的讨论。 [145] |
- 欧盟与其他地区
除美洲与亚洲外,欧盟始终与其他地区贸易伙伴保持密切接触并寻求潜在机会,与地中海国家、部分中东国家及非加太国家集团等进行了贸易谈判。 [145]欧盟和地中海中东地区,已经通过“地中海论坛”建立了一个涵盖包括欧盟各成员国在内,截止2014年总共有43个国家,8亿人口的合作联盟。通过经贸协定以及在新能源、环境、船运等领域开展合作项目,欧盟和这些国家的合作关系将继续深化。 [3] [145]
国家 | 关系活动 |
---|---|
以色列 | 2016年2月14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宣布,在同欧盟就犹太人定居点商品产地标识问题达成谅解后,以色列决定恢复同欧盟正常关系。 [20]当地时间2024年7月20日,欧盟发布声明说,国际法院日前关于以色列在包括东耶路撒冷在内的被占领巴勒斯坦领土上的政策和做法所产生的法律后果的咨询意见,与欧盟立场基本一致。 [77]当地时间2024年8月29日,在呼吁加沙地带展开脊髓灰质炎疫苗接种的同时,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提议制裁以色列部分高官。 [83] |
新西兰 | 欧盟与新西兰自贸协定谈判启动于2018年。2023年7月9日,双方签署自贸协定。该协定生效后将即刻免除91%的产品关税,并在生效第七年起免除97%的产品关税。此外,协定还就金融、电信、航运等行业市场准入及政府采购等作出规定。 [145] |
澳大利亚 | 欧盟与澳大利亚自贸协定谈判启动于2018年,截至2023年4月共举行15轮谈判,双方谈判已进入后期。 [145] |
肯尼亚 | 2023年6月19日,欧盟与肯尼亚就结束自贸协定谈判达成政治协议。 [145] |
伊朗 | 当地时间2023年12月11日,欧盟理事会宣布对伊朗的6名个人和5个实体实施制裁,制裁措施包括资产冻结、禁止前往欧盟旅行以及禁止向其提供资金。 [63]当地时间2024年10月14日,欧盟外长会议通过决议决定对伊朗实施制裁,理由是“伊朗向俄罗斯提供弹道导弹用于攻击乌克兰”。 [85] |
埃及 | 2024年3月17日,埃及总统塞西表示,欧盟当天同意向埃及提供约74亿欧元的一揽子金融支持计划,以提振埃及经济。 [68] |
亚美尼亚 | 当地时间2024年7月22日,欧盟理事会发表声明说,欧盟决定向亚美尼亚军队提供1000万欧元援助。 [78] |
苏丹 | 当地时间2024年9月22日,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发表声明,谴责苏丹西部北达尔富尔州首府法希尔市局势持续升级,呼吁冲突参与各方遵守国际人道法,保护平民安全,允许平民自由通行,并提供不受阻碍的人道主义准入。 [84] |
摩尔多瓦 | 当地时间2025年2月4日,欧盟委员会和摩尔多瓦就一项为期两年的摩尔多瓦能源独立和恢复综合战略达成一致。该战略目标是“使摩尔多瓦摆脱俄罗斯能源供应的不稳定性”,并将其完全纳入欧盟能源市场。根据该战略,欧盟2025年对摩尔多瓦的总体支持将达到2.5亿欧元,其中1亿欧元将由欧盟在4月中旬前提供。 [102] |
叙利亚 | 当地时间2025年2月24日,欧盟理事会发表声明,决定暂停一系列对叙利亚能源、运输等领域的限制措施。欧叫停对叙利亚能源行业(包括石油、天然气和电力)和交通运输行业的制裁,不再冻结叙利亚工业银行等5家主要银行的资产,允许向叙利亚央行提供资金和资源,允许叙利亚银行与欧盟金融机构开展与能源、交通运输、人道主义、经济重建相关的业务。此外,欧盟将无限期延长叙利亚人道主义豁免期限,允许向叙利亚出口属于个人自用的奢侈品。 [103] [107]叙利亚过渡政府外长随后对这一决定表示欢迎。 [109]当地时间3月17日,叙利亚人道捐助会议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会议上表示,欧盟在2025年和2026年将对叙利亚提供近25亿欧元援助。 [125]3月18日,欧盟与叙利亚新政权发表联合声明说,防止包括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在内的恐怖主义在叙卷土重来至关重要。声明说,欧盟坚定支持叙利亚统一、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并表示包容性国家机构在叙未来发展中具有关键作用。欧盟第九次叙利亚问题会议17日在布鲁塞尔召开,叙外交部门负责人希巴尼出席了会议。当天,欧盟承诺向叙利亚提供25亿欧元(约合27亿美元)援助,并暂停部分制裁措施,以加强对叙重建和政治过渡的支持。 [127] |
南非 | 2025年3月13日,第八届南非—欧盟峰会在南非立法首都开普敦举行,双方重申战略伙伴关系,欧盟并宣布一项47亿欧元在南非的投资计划,重点支持能源转型、疫苗制造、数字经济和基础设施建设。 [123] |
阿联酋 | 2025年4月10日,欧盟委员会发布公报说,欧盟与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同意启动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公报说,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当天与阿联酋总统穆罕默德举行了电话会谈。双方在通话中达成一致,将启动关于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根据公报,谈判内容将涵盖货物、服务、投资等领域,并致力于加强在可再生能源、绿色氢能以及关键原材料等战略领域的合作。 [172] |
巴勒斯坦 | 2025年4月14日,欧盟委员会发布公告称,已提出一项计划,在3年内拨款、贷款约16亿欧元以支持巴勒斯坦国家恢复,但资助将与巴勒斯坦政府关键领域改革进展挂钩。 [171] |
乌克兰 | 当地时间2025年5月22日,欧盟委员会发言人表示,欧盟将不会延长自2022年开始实施、对乌克兰农产品免关税的战时“自主贸易措施”。欧盟发言人表示,当前针对乌克兰的免关税政策将于6月5日到期,从6月6日起,欧盟与乌克兰之间的农产品贸易将重新按照双方于2017年签订的贸易协定框架执行。 [191] |
主要活动
播报编辑
内部建设
- 欧共体实行一系列共同政策和措施
(1)实现关税同盟和共同外贸政策。1967年起欧共体对外实行统一的关税率,1968年7月1日起成员国之间取消商品的关税和限额,建立关税同盟(西班牙、葡萄牙1986年加入后,与其他成员国间的关税需经过10年的过渡期后才能完全取消)。1973年,欧共体实现了统一的外贸政策。马约生效后,为进一步确立欧洲联盟单一市场的共同贸易制度,欧共体各国外长于1994年2月8日一致同意取消此前由各国实行的6400多种进口配额,而代之以一些旨在保护低科技产业的措施。 [165]
(2)实行共同的农业政策。1962年7月1日,欧共体开始实行共同农业政策。1968年8月开始实行农产品统一价格;1969年取消农产品内部关税;1971年起对农产品贸易实施货币补贴制度。 [165]
(3)建立政治合作制度。1970年10月建立、1986年签署、1987年生效的《欧洲单一文件》,把在外交领域进行政治合作正式列入欧共体条约。为此,部长理事会设立了政治合作秘书处,定期召开成员国外交部长参加的政治合作会议,讨论并决定欧共体对各种国际事务的立场。1993年11月1日马约生效后,政治合作制度被纳入欧洲政治联盟活动范围。 [165]
(4)基本建成内部统一大市场。1985年6月欧共体首脑会议批准了建设内部统一大市场的白皮书,1986年2月各成员国正式签署为建成大市场而对《罗马条约》进行修改的《欧洲单一文件》。统一大市场的目标是逐步取消各种非关税壁垒,包括有形障碍(海关关卡、过境手续、卫生检疫标准等)、技术障碍(法规、技术标准)和财政障碍(税别、税率差别),于1993年1月1日起实现商品、人员、资本和劳务自由流通。为此,欧共体委员会于1990年 4 月前提出了实现上述目标的282项指令。截至 1993年12月10日,264项已经理事会批准,尚有18项待批。在必须转化为12国国内法方可在整个联盟生效的219项法律中,已有115项被12国纳入国内法。需转化为成员国国内法的法律,平均已完成87%。1993年1月1日,欧共体宣布其统一大市场基本建成,并正式投入运行。 [165]
(5)建立政治联盟。1990年4月,法国总统密特朗和联邦德国总理科尔联合倡议于当年底召开关于政治联盟问题的政府间会议。同年10月,欧共体罗马特别首脑会议进一步明确了政治联盟的基本方向。同年12月,欧共体有关建立政治联盟问题的政府间会议开始举行。经过1年的谈判,12国在1991年12月召开的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上通过了政治联盟条约。其主要内容是121国将实行共同的外交和安全政策,并将最终实行共同的防务政策。 [165]
(6)推动南欧经济增长。2013年6月25日,欧洲投资银行(EIB)和欧盟委员会正式展开合作,计划形成550亿-1000亿欧元新贷款提供给企业,以推动南欧地区的经济增长。欧盟高层非常希望启动希腊、塞浦路斯、意大利、葡萄牙、西班牙和斯洛文尼亚的经济增长,使这些国家具备还债能力。三年多以前,正是这些国家的高负债引爆了欧元区危机。欧盟希望通过向企业进一步提供低成本信贷,使之有信心增加招聘和生产,从而让经济增长的车轮再次开始转动,尤其是南欧那些一直为低增长或衰退所困的国家。欧盟委员会和EIB希望以贷款担保和证券化相结合的办法使用100亿欧元结构性资金。这部分资金来自欧盟2014-2020年长期预算。EIB和欧盟委员会的联合报告中列举了三个选项,准备对这100亿欧元资金进行杠杆化操作,以便能有更多的资金提供给企业。欧盟领导人将在周四选定一个选项来进一步研究。一位欧盟官员表示,第一种选择是,这笔结构性资金的四分之三将用于提供贷款担保,担保比例介于50%至80%之间。剩下的四分之一资金将用于担保作为资产担保债券(ABS)出售的企业贷款。ABS的标的贷款将只是那些满足EIB和欧盟执委会标准的新贷款,以保证其质量。该报告称,通过这种方式,100亿欧元结构性资金的杠杆倍数约为五倍,将带来550-580亿欧元企业贷款。第二种选择将是为新增和现存的证券化贷款组合提供担保,但只在国家范围内进行。比如,西班牙贷款组合的担保,将由这100亿欧元资金中,按照欧盟长期预算分配给西班牙的比例来负责。随后,银行必须按照他们出售的新增或现存贷款ABS金额,向企业提供新贷款。报告称这将带来约650亿欧元贷款,杠杆倍数为六倍。该欧盟官员表示,第二个选择可能更为棘手,因为银行将试图把不良贷款与优质贷款打包销售。EIB分别审核两种贷款需要时间和精力,成本也会提高。第三种选择中,担保额将不受各国取得的结构性资金比例所限,而是在整个欧盟内综合计算。例如,西班牙贷款的ABS担保可使用100亿欧元额度以内的结构性资金。报告称,最后一种选择可能带来约1000亿欧元的企业贷款,杠杆倍数为10倍。贷款将惠及约100万家中小企业,后者为欧盟贡献了大部分增长和就业。 [3]
(7)设立国防基金。2025年4月12日消息,欧盟各国财长开始就一项联合防务基金展开会谈,该基金将购买和拥有防务设备,并向成员国收取使用费,以此增加防务开支,同时又不会给各国带来更多债务负担。基金名为“欧洲防务机制”(European Defence Mechanism)。葡萄牙财政部长说:“这是一个很好的讨论起点。”其他几个欧盟国家也表示了初步支持,并指出建立这样一个基金在技术上可能相对简单,因为它将以欧元区救助基金欧洲稳定机制的模式为基础。欧盟已经在寻求在未来四年内将军费开支提高8000亿欧元,具体做法是放宽国防投资的财政规定,并联合欧盟预算为大型国防项目借款。 [174]
此外,欧盟还实行了共同的渔业政策、建立欧洲货币体系、建设经济货币联盟等措施。 [165]
外部发展
欧共体同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建立和发展了关系。至1993年,已有157个国家向欧共体派驻外交使团,欧共体委员会也已在107个国家及国际组织所在地派驻代表团。欧共体同其中的绝大多数国家缔结了贸易协定、经贸合作协定或其他协定,并与一些地区性组织建立了比较密切的关系。欧共体于1975年5月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正式关系。欧盟在美国经历了2008年金融经济危机后,通过欧元贬值,转嫁了自身的危机,但同时使欧盟内部问题激化,例如西班牙、希腊内部的罢工。 [165]
保护权益
- 同性恋权益
欧盟还十分注重同性恋者权益的保护,在欧盟28个成员国内,已有荷兰,比利时,西班牙,瑞典,葡萄牙,丹麦6国承认同性婚姻,另有法国,德国,芬兰,卢森堡,捷克,斯洛文尼亚,匈牙利,奥地利,爱尔兰等10国承认同性伴侣的民事结合。欧盟要求各成员国必须在国内制定禁止歧视同性恋者的法律,新加入的成员国必须在国内制定禁止性倾向歧视的法律后才可考虑加入欧盟。
- 数字保护权益
2020年底,欧盟公布《数字市场法》和《数字服务法》草案。欧盟认为,少数数字平台事实上成为数字市场的“守门人”,拥有规则制定权,负有特殊责任:一方面,数字平台推动创新,为消费者、客户、产业创造价值,帮助市场提升运营效率,提供发展机会;另一方面,数字平台亟待规范,平台安全运行面临巨大挑战。因此,欧盟将构建现代法律体系,保障用户安全和基本权利,维护公平开放的在线平台环境。
根据欧盟最新公布的说明,欧盟有关数字市场法案一揽子监管指引将数字公司大致分为中介服务、托管服务、在线平台、超大在线平台四类,明确界定了数字公司的责任和义务。简单来说,数字公司规模越大、用户越多、提供的服务越多样,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越多。 [2]
当地时间2023年9月6日,欧盟发布消息称,亚马逊、苹果、微软、字节跳动等6家大型高科技公司被列为首批受《数字市场法案》(简称为DMA)监管的服务清单。 [62]
- 欧盟地理标志
当地时间2022年4月13日,欧委会官网发布关于扩大欧盟地理标志计划的提案,将部分手工艺品和工业产品纳入地理标志,保护其知识产权和原产地声誉。 [50]
- 单一专利制度
当地时间2023年6月1日,欧盟正式启动欧洲单一专利制度体系。单一专利制度是指欧洲专利注册和执法的一站式服务,以降低创新者(尤其是中小企业)的成本和行政负担。它允许公司和其他创新者为其发明获得单一的“统一”专利,在所有欧盟成员国都有效。欧洲单一专利制度体系将在包括比利时在内的17个已经批准该体系的欧盟成员国中立即生效。 [60]
关联事件
播报编辑
债务危机
不断升级的债务危机成为危及欧盟经济复苏的头号杀手。根据欧盟委员会2010年5月初发布的预测,欧盟和欧元区的经济增长率将仅为1%和0.9%,复苏步伐明显落后于美国等其他发达经济体,更无法与新兴经济体相比。 [3] [163]
债务 | 具体情况 |
---|---|
希腊 | 希腊等国发行的国债大量被欧洲金融机构内部“消化”,因此愈演愈烈的主权债务危机令欧洲金融形势再度吃紧。受债务危机影响,欧洲金融市场再度陷入剧烈动荡,欧元信心遭遇沉重打击。自希腊债务危机爆发以来的半年多时间里,欧元对美元汇率已累计下挫约20%,并一度探至4年多来的新低,债务危机对于欧洲经济的杀伤力由此可见一斑。 |
信心受挫 | 债务危机更对经济信心构成重创,导致私人消费和投资萎缩,令欧盟脆弱的经济复苏失去两个重要的增长引擎。当前,欧盟严峻的就业形势依然没有好转,失业率仍在攀升,消费增长反弹势弱。截至2010年4月,欧元区失业率已升至10.1%,创下1998年8月以来的新高,欧盟失业率则升至9.7%。 |
其他国家 | 葡萄牙、意大利等国的形势同样不容乐观。甚至连身处欧元区之外的匈牙利和保加利亚等国也难免遭到殃及,一点点风吹草动都会挑动市场敏感的神经,掀起轩然大波。 |
进退两难 | 债务危机还将欧盟置于两难境地。为了遏制危机蔓延,欧盟各国纷纷出台财政紧缩计划,削减公共支出,努力巩固财政,以重塑市场信心,但在经济复苏尚未企稳的情况下,急于“退出”却有可能令复苏夭折。 |
参考来源: [3] [163] |
难民危机
2010年底爆发阿拉伯之春后,数量激增的难民或是经济移民从中东、非洲和南亚等地经地中海及巴尔干半岛进入欧盟国家寻求居留而产生的移民潮。欧洲的难民危机在欧洲引发严重的社会及经济危机,不少国家及政治人物严厉批评欧盟的难民政策,认为欧盟长年的人口自由流动及开放边界的政策严重影响欧盟成员国的国家安全,导致伊斯兰恐怖主义、伊斯兰教法推行者渗入,而引致右派民粹主义的崛起。但也有观点认为,难民的涌入不会令东道国的经济或财政恶化,由于难民造成的公共开支增加受到了税收增加净转移额的超额补偿,难民成为永久居民后对宏观经济能产生正面影响。 [166]
2015年,欧洲遭遇前所未有的难民危机 [167],超100万难民涌入欧洲。 [23] [168]大量难民涌入后,欧盟各国对于移民的态度出现分歧。 [23]2021年,白俄罗斯和波兰边境的难民问题再次成为国际焦点。欧盟一直控诉白俄策划、鼓动难民进入欧洲。 [23] [166]2021年11月16日,欧盟外长开会后达成一致,宣布对白俄实施新一轮制裁。制裁范围不限于政府官员,扩展到帮助难民移动的航司等。 [23]2023年,赴欧难民人数超过114万人,创七年来新高。 [169-170]2025年4月25日,欧盟统计局发布2024年欧盟庇护数据,显示2024年逾43万人在欧盟获得庇护身份,其中42%的申请者获得难民身份。 [180]
俄乌冲突
当地时间2022年2月21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发表全国视频讲话,宣布承认乌东民间武装自称的“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和“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为独立国家。签署总统令仅仅几个小时后,普京又下令俄军进入乌东地区“维和”。随后,欧盟宣布了对俄制裁措施。当地时间2月22日下午,法国外长勒德里昂与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就当前乌克兰局势召开新闻发布会。勒德里昂表示,欧盟27国已就当前俄乌危机的严重形势以及可能产生的后果进行分析,并且一致通过了欧盟对俄罗斯国家杜马351名议员实施制裁的首轮制裁措施。此外,制裁目标还包括27个实体以及个人,其中包括政治决策者以及为这些人提供资金的银行。 [24]2月24日,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与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被列入欧盟制裁名单。 [25]当地时间2月26日,欧盟将俄罗斯总统普京和外交部长拉夫罗夫列入了制裁名单。 [27]2月27日,欧盟以视频形式举行外长会,再度聚焦乌克兰问题。 [28]3月1日,欧盟委员会委员布雷顿表示,欧盟建议成员国全面禁止俄罗斯“今日俄罗斯”频道(RT)和“卫星通讯社”(Sputnik)的节目和内容在各自国家播出。 [32]当地时间3月3日,欧盟宣布向乌克兰难民提供三年居住权,如难民无法安全返回,该身份可再延长两年。 [38]当地时间3月9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表示,欧盟27个成员国已就对俄罗斯和白俄罗斯采取进一步制裁措施达成共识。 [39-40]当地时间3月14日,欧盟轮值主席国法国在社交媒体上宣布,欧盟已决定对俄罗斯采取新一轮的制裁。主要措施包括取消俄罗斯的贸易最惠国待遇,禁止欧盟企业投资俄罗斯油气行业,禁止向俄罗斯出口奢侈品和高级汽车,禁止俄罗斯钢铁出口至欧盟等。 [42]4月7日,欧盟轮值主席国法国宣布,欧盟27国决定对俄罗斯煤炭实行禁运、欧洲港口对俄罗斯船只关闭、禁止向俄罗斯出口高达100亿欧元的高科技产品、冻结俄罗斯多家银行的资产、禁止俄罗斯和白俄罗斯运输公司在欧盟运营等。 [45]
2023年5月,作为对俄罗斯实施制裁的结果,俄罗斯央行价值超过2000亿欧元的资产和储备被欧盟冻结。所有与俄罗斯央行的储备和资产管理有关的交易都被禁止。因此,俄罗斯央行无法再动用其存放在欧盟各国央行和私人机构的资产。 [151]
2024年5月,欧盟理事会通过系列法案,批准将被冻结的俄罗斯资产在欧盟中央证券存管机构产生的净收益用于向乌克兰进一步提供军事援助。 [152-153]当地时间6月20日,欧盟同意对俄罗斯实施第14轮制裁,其中包括禁止转运俄罗斯液化天然气(LNG)。 [70]当地时间6月25日,俄罗斯外交部宣布采取反制措施,对欧盟一些媒体在俄罗斯开展报道和传播进行限制。 [75]11月8日,欧盟理事会发布公告称,欧盟决定将支持乌克兰的“军事援助团”的任务期限再延长两年,至2026年11月15日。与此同时,将为2024年11月14日至2026年11月15日期间提供预算拨款近4.09亿欧元。 [90] [104-105]
增加军费开支会对成员国经济构成风险
2025年5月19日,罗斯卫星通讯社莫斯科5月19日电 据美国政治新闻网欧洲版(Politico EU)报道,欧盟成员国增加国防开支只是刺激其经济的临时措施,未来可能导致国债增加,经济形势恶化。据报道,军费开支将在短期内提振经济,但欧洲重新武装计划会主要依靠债务增加融资。
文章指出,欧洲国家的国债已经很高,从长期角度来看,进一步增加可能会损害经济。此外,该媒体强调,在短期内,欧洲国家的“经济紧张”不可避免,可能需要削减其他领域的开支。 [189]
美欧对等关税谈判
当地时间2025年5月23日,特朗普突然发文称,建议从6月1日起对欧盟征收50%的关税。在特朗普发出威胁的当天,欧盟的谢夫乔维奇与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贸易代表格里尔通了电话。通话过后,谢夫乔维奇表示,欧盟正全力参与与美国的贸易谈判,但准备捍卫自己的利益。他在社交媒体上写道,欧美双方之间的贸易“无与伦比”,但必须以相互尊重为指导,而非威胁。同日,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在接受福克斯新闻网采访时则表示,他希望特朗普的关税威胁能够“彻底点燃欧盟的紧迫感”。当地时间5月25日,在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主动致电沟通后,美国总统特朗普同意推迟对欧盟加征50%关税的威胁,并将谈判期限恢复至7月9日。这是特朗普2025年1月开启第二任期以来,美欧冷淡经贸关系的首次重大缓和,也被特朗普视作一种“胜利”。 [194]
2025年5月31日,欧盟委员会发言人通过邮件向记者表示,对美国宣布将钢铁进口关税从25%提高到50%表示强烈遗憾。 [197]
欧盟制裁两家中国小型银行
2025年6月,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主持例行记者会。针对记者提出的“欧盟将对两家中国小型银行实施制裁,因为它们为俄罗斯绕过欧盟现有贸易限制提供便利,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林剑对此表示,中方一贯反对没有国际法依据、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单边制裁和长臂管辖。当前,包括欧美在内的大多数国家都在同俄罗斯开展贸易,中俄企业的正常交往合作符合世贸规则和市场原则,不针对第三方也不应当受到干扰和影响。 [204]
欧盟对外行动署妄议香港国安法
2025年7月1日,据微信公众号“中国驻欧盟使团”消息,我驻欧盟使团发言人就欧盟对外行动署涉港声明答记者问。
问:6月30日,欧盟对外行动署发言人就香港国安法实施五周年发表声明。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答:中方对有关声明妄议香港国安法、粗暴干涉中国内政表示强烈不满、坚决反对。香港国安法和国安条例颁布实施以来,香港法治和营商环境更加优良,长期繁荣稳定根基进一步巩固,广大香港市民的各项合法权利和自由在更加安全的环境中得到更好保障。香港是法治社会,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是基本原则,任何人都不能打着所谓“民主自由”旗号从事违法犯罪活动并企图逃脱法律制裁。
香港事务纯属中国内政,不容外部势力干预。我们敦促欧方恪守国际法原则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尊重中国主权和香港法治,停止以任何方式干预香港事务和中国内政。 [212]
欧盟的进口白兰地反倾销调查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公布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相关白兰地反倾销调查最终裁定答记者问,具体内容如下。
有记者问:商务部于7月4日公布了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相关白兰地反倾销案的最终裁定。请介绍一下这个案件的相关情况。
答:应国内产业申请,商务部于2024年1月5日发布公告,决定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相关白兰地发起反倾销调查。商务部严格依法依规开展调查,充分保障利害关系方权利,广泛听取各方意见,最终基于事实和证据得出肯定性结论,裁定存在倾销,倾销幅度为27.7%-34.9%,并于2025年7月4日发布终裁公告,自7月5日起实施最终反倾销措施,实施期限5年。
本案中,欧盟有关行业协会和企业在初裁后规定时间内主动提交了价格承诺申请。经审查,对符合中国法律规定的价格承诺,调查机关决定予以接受。这些出口商按照经调查机关同意的承诺条件出口,可不征收反倾销税。
中方一贯主张审慎使用贸易救济措施,本案中决定接受价格承诺再次展现了中方通过对话磋商解决贸易摩擦的诚意。希望欧方与中方相向而行,加强对话沟通,共同化解经贸分歧,为巩固和扩大中欧经贸合作创造有利条件。 [214]
欧盟进口医疗器械
2025年7月6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在政府采购活动中对自欧盟进口的医疗器械采取相关措施答记者问。
问:我们注意到,欧委会近期出台措施,限制中国企业和产品参与其医疗器械公共采购。中方于7月6日发布通知,决定在政府采购活动中对部分自欧盟进口的医疗器械采取相关措施。请问商务部对此有何评论?
答:欧盟委员会于2025年6月20日出台措施,限制中国企业和产品参与其医疗器械公共采购,持续在公共采购领域对中国企业设置壁垒。中方多次通过双边对话表示,愿与欧方通过对话磋商和双边政府采购安排等方式妥处分歧。令人遗憾的是,欧方不顾中国释放的善意和诚意, 仍一意孤行,采取限制措施,构筑新的保护主义壁垒。因此,中方不得不采取对等限制措施。相关措施是为了维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维护公平竞争的环境。中方措施只针对自欧盟进口医疗器械产品,在华欧资企业生产产品不受影响。 [215]
欧盟希望中国承诺加大减排力度
7月7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主持例行记者会。
有外媒记者提问,《金融时报》报道称,欧盟将暂缓在本月与中国签署气候行动联合宣言,除非中国承诺加大减排力度。中方是否希望在本月举行的中欧领导人峰会前签署该联合宣言?中国是否在考虑做出更多气候承诺?
“具体的问题建议你向中方的主管部门询问。”毛宁表示,中国始终积极推进绿色低碳发展,过去10年中国的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增加至17.9%,碳排放强度下降了超过34%。
“我们将继续同各国一道,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合作,为绿色转型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毛宁说。 [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