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次級鍵

鎖定
次級鍵(secondary bond),除了典型的強化學鍵(共價鍵、離子鍵和金屬鍵)等 ,依靠氫鍵以及弱的共價鍵和範德華作用力(即分子間作用力)相結合的各種分子內和分子間作用力的總稱。 [1] 
中文名
次級鍵
外文名
secondary bond
所屬領域
化學
相似概念
共價鍵離子鍵金屬鍵
理論關係
氫鍵(X—H…Y)和沒有氫原子參加的X…Y間弱作用力(不算化學鍵)都屬於次級鍵。次級鍵可根據原子間的距離、核磁共振譜和光譜等實驗數據來確定。化學反應過程中形成的過渡態正是以次級鍵為特徵的中間體或活化絡合體。次級鍵在物質的結構和性質的研究以及生物體系和超分子化學中起重大作用。
反映在分子結構上,當原子間距離小於或接近相應的離子半徑、共價半徑或金屬半徑之和時,可以認為原子間形成了化學鍵;當不同分子中的原子間距離範德華半徑之和時,可以認為分子間存在着範德華力;當原子間距離介於化學鍵與範德華力範圍之間時,可以認為原子間生成次級鍵(secondary bond)
對於一系列化合物中的Hg-N鍵的研究發現,Hg和N之間的距離是在從共價半徑之和(約210pm)到範德華半徑之和(約330pm)的區間內連續分佈的。這説明次級鍵是普遍客觀存在的,同時也説明化學鍵、次級鍵和範德華力之間三者之間的界限是很難明確劃分的。
次級鍵中有相當一部分是有氫原子參與的。氫鍵(hydrogen bond)是次級鍵的一個典型,也是最早發現和研究的次級鍵。
參考資料
  • 1.    宋天佑,程鵬,王杏喬,徐家寧.無機化學(第二版)上冊: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2月第6次印刷:208-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