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次優

鎖定
次優是指假如在某些特定情形下不可能達到最佳的結果,而次優的方案通常並不能最大限度地接近最優方案,而是同等程度地偏離各種條件下的最優。這是一個一般性的陳述,對所有的社會科學都適用。而它對經濟學特別是公共政策和福利分析領域更是有着某些重要的意義。
次優概念的基礎是對達到最優結果的困難性的認知,它涉及在給定真實條件的情形下,來描述和定義如何達到次優的可能結果。
次優的觀點一般應用於具體的情況,指的是一系列具體的環境。而事實上,由於次優方案可能太複雜了以至於它們很難被轉化為可行的政策,所以所能達到的最多隻是一系列寬泛的指導方法。
中文名
次優
外文名
Second Best
所屬領域
經濟學
次優的應用
次優概念應用的兩個主要領域是一般均衡分析和福利經濟學。
傳統的一般均衡模型描述了一個市場體系在特定的相當嚴格的條件下是如何自動實現經濟有效的資源配置的。由亞當·斯密首次提出的“看不見的手”的模型,對市場體系的運行方式進行了深入的分析。但是鑑於達到其最優方案所必須滿足的約束條件,它對於公共政策來説並不像一份指南那樣管用。最早提出的表明傳統的競爭模型是如何以及為何產生非最優結果的正式理論之一把討論的焦點集中在產品的標準化問題上,並且提出,儘管產品差異在一般均衡中導致了技術和配置的無效率,但是對於消費者來説,產品差異引起的產品的多樣化的價值可能比效率扭曲的成本更大,但是這一理論的問題在於“可能”這個詞。我們沒有辦法事先知道是否收益會比成本更大。
然而只是簡單地説明一個包含差易差異的市場均衡在社會意義上可能和一個沒有差異產品的完全競爭均衡一樣合意並不十分有用。在存在阻止達到最優方案的約束—這裏指的是產品的差異和由此而來的無效率—的情況下,次優的概念涉及如何在給定的情形下形成一套決策方法來使得社會福利最大化。
次優的概念應用得更廣的一個經濟問題是壟斷力量的存在。微觀經濟模型很清楚地表明,只有當所有的市場都是完全競爭市場的時候,個體賣者和買者的自利市場行為才會自然地導致資源配置的經濟有效。廣為接受的觀點是:在該體系中,任何市場的任何賣者或買者所具有的市場勢力——也就是影響市場價格的能力—都會導致資源配置的扭曲併產生相對無效率的均衡。在這一情形下,次優概念表明,一般來説,次優的方案並不能最大限度地接近那個難以實現的最佳結果的竟爭條件,從經濟效率標準的基礎上來説,這樣做也不是必要的。換句話説,在儘可能多的市場上引入儘可能多的競爭並不是必須的。可以證明,所有的市場上賣者和買者具有相等的壟斷力量的情形下的結果和完全競爭市場下得到的結果是一致的—完全竟爭市場不過是所有的賣者和買者的市場勢力都相等並等於零的一種特殊情形。但是在相同市場勢力的情形下還會產生一些其他的後果,所以平等地分配“相互抵消”的市場勢力的方案只是次優,不如零市場勢力方案。經濟有效的分配只是許多可能方案中的一種。上述情形中的社會問題是給政策制定者們設計一套決策方法。以保證在許多可能結果中,想要的結果會出現。
例如,一個擁有大量工人但只有一個僱主的勞動市場——存在大量工人意味着該市場在工人一方是完全競爭的——可以證明,這種情形下決定的就業和工資水平都會比僱主方面也是完全競爭市場所決定的低。在這種情況下,通過組織該市場上的所有工人成立一個工會就可能達到次優的方案,該工會被授權可以為工人做所有勞動市場上的決定,但不能強迫工人去工作。在這種所謂“雙邊壟斷”的情況下,一個可能的結果——在一些現實的假設下可能是一個可行的結果——就是其就業和工資率可以和競爭市場的相同。這裏的問題和剛才提到的一樣,就是要設計一套使得經濟有效的結果——或者其他社會需要的結果——更為可能的決策方法。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