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橫紋樹蛙

鎖定
橫紋樹蛙(學名:Rhacophorus translineatus)是樹蛙科、樹蛙屬的兩棲動物,中國特有種。頭較扁平,頭長大於頭寬;吻端尖;吻稜明顯;鼻孔在吻眼之間;鼓膜小而清晰,圓形或近圓形;上頜齒細密;內鼻孔大;舌較大,近梨形,後端缺刻深。前臂及手長近於體長之半;指較寬扁。後肢較細長;趾端與指端同,略小;內蹠突小而平扁,長橢圓形,無外蹠突。背面皮膚較光滑。顳褶細,較平直,斜達肩部;前臂及跗蹠部外側緣有細膚稜分別與外側指、趾緣膜相連。整個腹面滿布扁平疣,腹部的稍大。生活時背面顏色深淺有變異。一般為棕褐色、紅棕色或棕黃色。頭側灰黃色,體側及上臂前後有不規則的黃色圓斑與黑色紋交織成網狀斑;股後褐色與橘紅色交織成網狀斑;蹼橘紅色或黑色,或者兩者相間,但以橘紅色鑲以黑紋者為多。
成蛙生活在海拔1200-1500米的森林茂密而潮濕的沼澤地水坑,靜水塘或湖及其附近的草叢、灌木叢和樹上。白天隱蔽在草叢中或湖邊陰暗濕潤的地方,雄蛙常蹲於湖、塘邊的水草上鳴叫,夜晚多在岸邊的柄上或竹上。僅分佈於中國西藏(墨脱)。
(概述圖參考來源: [1] 
中文名
橫紋樹蛙
拉丁學名
Rhacophorus translineatus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亞    門
脊索動物亞門
兩棲綱
亞    綱
滑體亞綱
無尾目
亞    目
參差型亞目
樹蛙科
樹蛙屬
橫紋樹蛙
亞    種
[2] 
命名者及年代
Wu,1977
保護級別
IUCN標準:數據缺乏(DD) [3] 
外文名
Cross-barred Treefrog

橫紋樹蛙動物學史

1973年,吳貫夫教授和趙爾宓院士等同事一起去西藏自治區墨脱縣西工湖採集物種。當他們在湖邊驚擾到該種樹蛙時,數十隻樹蛙撐開手和腳上的蹼,從湖周圍的高樹上滑翔到湖裏,非常壯觀。 [1] 
1977年,吳貫夫教授正式將該種樹蛙命名為橫紋樹蛙。 [1] 

橫紋樹蛙形態特徵

  • 成體
橫紋樹蛙
橫紋樹蛙(5張)
雄蛙體長55毫米,雌蛙體長63毫米左右。頭較扁平,頭長大於頭寬;吻端尖,向前突出成皮質錐狀吻突,遠突出下唇;吻稜明顯,略成稜角狀;頰部向外側傾斜,在鼻孔至眼前下方有一個溝狀淺凹陷;鼻孔在吻眼之間,位於吻稜下方;鼻間距略大於上眼瞼之寬,而小於眼間距;瞳孔橫橢圓形;鼓膜小而清晰,圓形或近圓形,約為眼徑的2/5;上頜齒細密;內鼻孔大,卵圓形;犁骨齒兩斜行,位於內鼻孔之間,間距大,每列有細齒7-8枚;舌較大,近梨形,後端缺刻深。 [4] 
前臂及手長近於體長之半;指較寬扁,指端吸盤大,為鼓膜的1.5-2倍,橫徑大於縱徑,具邊緣溝;第二、第三、第四指間全蹼或近全蹼,第一、第二指間基部有蹼,第四指外側緣膜較寬;關節下瘤大而明顯,第二、第三、第四指掌腹面有2-4個小疣。後肢較細長,前伸貼體時脛跗關節達眼和鼻孔之間,左、右跟部重疊甚多;趾端與指端同,略小;趾間滿蹼,第五趾外側緣膜較窄;外側蹠間具蹼,關節下瘤較小,蹠底部有黑色小疣成縱行排列;內蹠突小而平扁,長橢圓形,無外蹠突。 [4] 
背面皮膚較光滑。顳褶細,較平直,斜達肩部;一般在上眼瞼、體背後部、肘關節和股、脛部位均有細小疣粒,有的整個體背面均有小疣,個別標本體背面光滑無疣;前臂及跗蹠部外側緣有細膚稜分別與外側指、趾緣膜相連;脛跗關節處有三角形片狀膚褶;肛上緣有幾個白色短膚褶,肛下方有一對對稱小白疣,其外側還有少數分散的小白疣。整個腹面滿布扁平疣,腹部的稍大。 [4] 
生活時背面顏色深淺有變異。一般為棕褐色、紅棕色或棕黃色,始自鼻眼之間至肛前方有9-12條深褐色橫紋,一般體前部的排列均勻而較規則,體後部的變異大,有的個體者略成波浪狀,有的在一側分又或中斷、交錯排列,有的間隔不均,有的模糊不清;前肢背面從肩部至指有7-9條橫紋;後肢股、脛部背面橫紋有寬有窄,各有3-4條,跗足外側有橫紋6-7條。頭側灰黃色,體側及上臂前後有不規則的黃色圓斑與黑色紋交織成網狀斑;股後褐色與橘紅色交織成網狀斑;蹼橘紅色或黑色,或者兩者相間,但以橘紅色鑲以黑紋者為多。 [4] 
  • 第二性徵
雄蛙吻端較雌蛙尖而長;第一指內側和第二指基部內側有乳白色婚墊;有單嚥下內聲囊,聲囊孔大,長裂形;背側有淺粉紅色雄性線,腹側無。 [4] 
卵羣成小團狀,每團有卵4-9粒;卵徑2.7毫米左右,動物極淺灰色,植物極乳黃色,卵粒外有兩層膠膜,內層薄而緻密,約0.2毫米(液浸標本淺棕色),外層厚而疏鬆,為1.5-2毫米(透明)。液浸卵粒動物極約佔3/5,灰棕色,植物極約佔2/5,乳黃色,兩極分界極為明顯,有的卵已發育到神經溝期。 [4] 
  • 蝌蚪
第36期的蝌蚪眼位於頭部背側,尾部末端鈍尖,唇齒式為Ⅰ∶5+5/1+1∶Ⅱ。已出四肢的變態期蝌蚪(約第43期)一個,全長48.4毫米,頭體長26.2毫米,尾長22.2毫米;口部已基本形成;四肢背面橫紋、指、趾間跌和吸盤的大小均與成體相同,但背面尚無橫紋,尾部已明顯萎縮,上、下尾鰭變窄和增厚,色黑。 [4] 

橫紋樹蛙生活習性

成蛙生活在海拔1200-1500米的森林茂密而潮濕的沼澤地水坑,靜水塘或湖及其附近的草叢、灌木叢和樹上。白天隱蔽在草叢中或湖邊陰暗濕潤的地方,一般下午5:00左右開始出外活動,雄蛙常蹲於湖、塘邊的水草上鳴叫,夜晚多在岸邊的柄上或竹上。 [4] 

橫紋樹蛙分佈範圍

橫紋樹蛙是中國特有種,僅分佈於中國西藏(墨脱)。 [5] 
橫紋樹蛙分佈圖 橫紋樹蛙分佈圖

橫紋樹蛙繁殖方式

橫紋樹蛙的產卵季節頗長,在5-8月。7-8月是橫紋樹蛙的繁殖旺季。夜幕降臨,橫紋樹蛙開始活躍起來,雄蛙會鳴叫,發出類似“吱……吱”的單音節、尖鋭的鳴叫聲,兩次鳴叫之間間隔數秒。當雌蛙被鳴叫聲吸引過來以後,雄蛙會從背後抱住雌蛙,雄蛙前臂粗壯有力,手內側有婚墊可增大摩擦力,緊緊勒住雌蛙腋下。 [1]  [4] 
橫紋樹蛙產卵的方式很特別。樹蛙屬很多物種在交配產卵時會分泌一種黏液,在後肢反覆攪拌下,黏液轉變成蓬鬆的白色泡沫把一整團受精卵包裹起來。泡沫對受精卵起到保濕的作用,1團泡沫裏有100枚以上甚至數百枚卵粒,雌蛙通常一次完成產卵。而橫紋樹蛙則完全不同,它不會產生這樣的泡沫,而且是分批產卵。1只雌性橫紋樹蛙懷卵130枚左右,它會把卵產在湖邊較大樹葉上,通常10枚以下為1團,每片樹葉只產1團,分多批多處產完。每個受精卵都包裹在透明的膠狀卵衣裏,卵衣外面還略有一些膠狀物將幾枚卵互相連在一起,並粘在樹葉上。橫紋樹蛙把受精卵產在樹葉的末梢,卵的重量會將樹葉壓低,下雨時,樹葉上的雨水就會彙集到卵團所在的葉尖,提供充足的水分。 [1] 
有受精卵的樹葉,下方都是湖水或湖邊的水坑。受精卵孵化很快,一週內就能孵出蝌蚪。當蝌蚪發育成熟後,便會掙脱卵衣順水落入湖中。蝌蚪發育的速度也比較快,在室內條件下觀察,2-3周就可以陸續變成幼蛙了。 [1] 

橫紋樹蛙保護現狀

  •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04年 ver 3.1——數據缺乏(DD)。 [3] 
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佈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6] 
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脊椎動物卷》(兩棲類)——易危(VU)。 [7]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