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橫潦涇

鎖定
橫潦涇,位於上海市松江區南部,黃浦江的上游幹流一段,西起黃浦江上源斜塘與圓泄涇的匯合處三角渡(浦江之首 [12]  ),東流迄大泖港接豎潦涇,長5.6公里,面寬154~322米。 [1]  河段內,依次有黃橋港 [2] 油墩港分別從南岸、北岸邊匯入。 [3] 
橫潦涇是上海市市管二級航道,與豎潦涇同為杭申線、長(興)湖(州)申線和蘇申外港線的主要組成部分,通航1000噸級船舶,是上海市聯結江浙的水上動脈,亦是太湖流域和江浙來水下泄入海的主要通道。 [1] 
中文名
橫潦涇
外文名
HengliaoJing
所屬水系
長江支流黃浦江的上游幹流
地理位置
上海市松江區南部
流經地區
上海市松江區南部
發源地
上海市松江區斜塘與圓泄涇的匯合處三角渡
主要支流
黃橋港、油墩港
河    長
5.6 km
平均流量
343 m³/s
河    口
上海市松江區大泖港接豎潦涇
航道等級
2

橫潦涇幹流概況

橫潦涇的位置 橫潦涇的位置
橫潦涇,在上海市松江區西南部。西起斜塘與圓泄涇匯合處 [13]  三角渡 [1]  (浦江之首 [12]  ),東匯大泖港接豎潦涇,為黃浦江上游主要河段之一。長5.5公里 [13]  (一説5.6公里 [1]  ),底寬80~200米,面寬240米 [13]  (面寬154~322米 [1]  )。北岸為石湖蕩鎮、永豐街道,南岸為泖港鎮。 [1] 
橫潦涇上端浦江之首處 橫潦涇上端浦江之首處
橫潦涇上端浦江之首處 橫潦涇上端浦江之首處
橫潦涇中段 橫潦涇中段
橫潦涇下端大泖港匯入黃浦江處(下為豎潦涇) 橫潦涇下端大泖港匯入黃浦江處(下為豎潦涇)

橫潦涇形成變遷

橫潦涇河段變遷

黃浦江上游及其支流,是從澱山湖至閘港一帶,其中米市渡以上由橫潦涇、泖港等河流構成,北宋之前已形成;米市渡以下至閘港為瓜涇塘,形成於明代以前,明代時已將其作為黃浦江一部分。
明代文獻將黃浦視為東江水系的一支。東江為“古三江”最南面的一條大河,上游為白蜆湖羣,中游為澱泖湖羣,下游則分散成許多分支,其最西一條從今平望經嘉興至海鹽出海,也就是《水經注》的谷水;其東一條是澱山湖向南經平湖以東的當湖至南浦口入海(約在今乍浦以南);再東一條是從三泖湖羣,南流經蘆瀝浦入海,此即古東江主流,再向東即從澱泖下游經柘湖,由小官浦(今張涇塘,即張涇河)入海。
自唐代起,西南流入杭州灣的河道,因修築海塘,大部分被捺斷。至南宋乾道八年(1172年)興築海塘,僅留一條新涇塘出口,並在向內20裏處築了堰壩,至此,原流入杭州灣的東江水系主流,便改向東流和北流。其中一條經今閔行以東從閘港經下沙至新場以東出海,這條河流在明清時稱橫潦涇。明代呂光洵《水利考》稱:“長泖則東出斜塘為橫潦涇,又東流為瓜涇塘,北折為黃浦。”可見明代黃浦江上游對接瓜涇塘和橫潦涇。清代諸多志書中稱黃浦江之首為橫潦涇,如嘉慶《大清一統志》松江府載:“府志:‘黃浦為南境巨川。其首曰橫潦涇,受黃橋、斜塘及秀州塘水,東流至詹家匯為瓜涇塘。’”在斜塘和圓泄涇兩股水流成人字形夾擊沖刷下,形成一個三角狀島嶼,古名三角地,因有渡口,又名三角渡,這裏是斜塘、圓泄涇和大泖港三河交匯處,又被稱為“浦江之首”。 [11] 

橫潦涇水系現狀

黃浦江主要水源來自太湖、澱山湖等湖羣,以及浙西杭嘉湖平原來水。上游有三大源流水系:西北一支從澱山湖口澱峯起,向東流入攔路港—泖河—斜塘入三角渡,又太浦河建成後,匯入泖河,故本支承納澱山湖、太湖來水,水勢最旺,為黃浦江主源;中間一支為東西流向的紅旗塘(上海境內稱大蒸港—圓泄涇),承泄太湖及杭嘉湖平原來水,這兩支水流在新五厙匯合後稱之為橫潦涇,又東流後與大泖港相匯,大泖港上源為秀州塘,承泄杭嘉湖平原滬杭鐵路以南和金山來水。1959年太浦河開通前,黃浦江三大源流比例分別約佔米市渡徑流量的40%、40%和20%。太浦河開通後,太湖流域洪水量的70%~80%集中下泄黃浦江,北支涇流量比例增加。三源在三角渡匯合後轉向北流,為豎潦涇。豎潦涇在米市渡以西。米市渡以下稱黃浦江。2011年第一次全國水利普查暨上海市第二次水資源普查時,將橫潦涇和豎潦涇河段歸屬黃浦江干流段,以三角渡為黃浦江起點。在三角渡豎立“浦江之首”勒石雕刻。 [12] 

橫潦涇水文特徵

橫潦涇作為黃浦江的上游段,平時水位變化,主要由潮汐往復引起,特高水位則是因颱風、暴雨、大潮汛、上游洪水下泄,互相頂推造成。
潮水位:米市渡最高潮水位為3.8米(1954年8月2日),最低潮水位0.64米(1959年1月22日),平均高潮位2.69米,平均低潮位1.71米,多年平均潮差0.99米,多年最大潮差1.90米(1919年),多年最小潮差0.00米(1934年)。一日二潮,平均漲潮4小時,平均落潮8.25小時。黃浦江含沙量(觀察時間15年又10個月),多年平均為0.067公斤/立方米。最高為0.488公斤/立方米,最低為0.003公斤/立方米。大潮多發生在農曆初三、十八前後,小潮發生在農曆初八、二十三前後。夏季(春分至秋分)日潮比夜潮小,冬季(秋分至春分)日潮比夜潮大。
潮水量:據幾條主要河道巡測資料估算,流經本縣境內的年潮水量為71.79億立方米,平均每潮的潮水量為1018萬立方米。其中進入本縣境內的水量為44.4億立方米。米市渡漲潮多年平均流量1530立方米/秒,落潮多年平均流量1610立方米/秒。
上游過境水量:黃浦江是太湖流域(面積36570平方公里)通江海的最大河流,承泄太湖流域總水量的80%左右。斜塘、園泄涇、大泖港從三個方面匯入黃浦江,兩岸還有許多小河匯入,流經松江區河段年平均水量為36億立方米,流量為343立方米/秒。
警戒水位:米市渡警戒水位為3.30米,危險水位為3.50米。1949年未到3.50米,受災面積竟達54萬畝;1954年,出現1916年以來最高水位3.80米,受災面積35萬畝;1981年,水位達3.70米,只有輕微災害。 [18] 

橫潦涇主要支流

斜塘與圓泄涇在浦江之首匯合入橫潦涇 斜塘與圓泄涇在浦江之首匯合入橫潦涇
斜塘與圓泄涇在浦江之首匯合入橫潦涇 斜塘與圓泄涇在浦江之首匯合入橫潦涇
圓泄涇,位於松江區南部。西起松江區與青浦區交界處,上接大蒸港,東匯斜塘入橫潦涇。以圓泖泄水入浦,故名。古名懸星涇。長5.73公里,底高-1米,河面寬120米。屬6級航道,通行100噸級船隻,是承接上游來水下泄入黃浦江的主要河道,黃浦江上游段重要航道之一。 [13] 
斜塘,位於松江區西部。西北在石湖蕩鎮泖口村與泖河相連,東南流至李塔匯鎮與圓泄涇交匯,接橫潦涇。承澱山湖和太浦河來水,量大流急。河長6.5公里,底寬70米,底高-4米,河面寬約180米。屬五級航道,可通行300噸級船隻,是蘇申外港線的主要組成部分。太浦河開通後,成為長(興)湖(州)申線的主要通道。是太浦河南岸排澇的主要通道之一。受益農田約6600公頃。石湖蕩鎮以東河段上有滬杭鐵路橋。 [13] 
黃橋港(左)在浦江之首下游匯入橫潦涇 黃橋港(左)在浦江之首下游匯入橫潦涇
黃橋港,位於松江區泖港鎮。南起小泖港,北迄橫潦涇。1993年,疏浚、拓寬六里庵港(小泖港~黃橋鎮)及黃橋港北段(黃橋鎮~橫潦涇),兼併後改稱黃橋港。長4.1公里,底高-0.5米,底寬5~14米,邊坡1:2.5。1992~1993年,在南口建六里庵圩區水閘、北口建浦南西水利控制工程黃橋港節制閘。 [2] 
油墩港在松江區塔匯匯入橫潦涇 油墩港在松江區塔匯匯入橫潦涇
油墩港,位於青浦、松江兩縣之中部。原為古河道,因當地產尤墩布故名尤墩港,南起古浦塘,北至楊籪港,長約1.8公里 [3]  。1959年~1991年疏浚後 [3]  ,北起吳淞江,穿越青浦、松江兩縣的9個鎮,匯入橫潦涇。青浦境內河段從吳淞江到柘雞塘長18.84公里,系全部新挖,1979年動工,1990年底完工;松江境內長17公里,除從古浦塘到壩河口一段2.25公里利用原姚涇河道外,其餘14.75公里全系新開,壩河口到橫潦涇一段3.5公里,1959年開挖,古浦塘以北到柘雞塘接青浦段長11.75公里全系新挖。到1991年底,長35.84公里(一説全程長36.5公里 [3]  )的油墩港已全線挖通。青浦段河底高程-1米,底寬20~25米,松江境內河底高程-2~-2.6米,底寬50~118米。南北兩端各有船閘一座(北口建東大盈船閘,南口建油墩港水利樞紐 [3]  )。是青松大控制區北水南排的主要河道之一 [13]  ,4.8萬公頃低窪地受益。五級航道,通航300噸級船舶。 [3] 

橫潦涇治理開發

橫潦涇圩堤工程

松江區境內黃浦江及其上游(豎潦涇、橫潦涇、園泄涇、斜塘至泖河口)沿江兩岸圩堤,統稱江泖圩堤,總長度92.234公里。縣級骨幹河道64條,共長819公里,統稱內河圩堤(以上均系雙邊計算,並含河口內延段)。這些河道都屬感潮水系,又兼宣泄江浙來水通道,河道流速急,流量亦大,沿岸地勢普遍低窪,故必須修築高堤以防洪潮。
歷代地方官員多有領銜督修江河圩堤之舉。北宋宣和元年(1119年),兩漸提舉常平司趙霖曾役使8萬餘工,支錢40餘萬貫,“裹華亭泖為田”。明萬曆六年(1578年),水利御史林應訓督知府閏邦寧:“求圩岸故跡盡修之”,“愈年乃成水利圩圖”。崇禎二年(1629年),華亭知縣方岳貢修築黃浦堤岸2000餘丈。沿河鄉農也經常維修圩堤以自保,但當時所修圩堤大部分抗災能力較差。
解放時,本縣黃浦江北岸(與上海縣交界之語兒涇至三角渡橫潦經)、南岸(與奉賢縣交界之千步涇至黃橋港),以及斜塘、泖河、園泄涇等幹河圩堤坍損嚴重,浦北城東長漊鄉沿江圩堤、浦南葉榭聖渡鄉等地圩堤、園泄涇至白牛塘兩岸圩堤亦已千瘡百孔。1949年7月下旬,颱風、高潮及暴雨同時襲來,低窪地區一片汪洋,全縣受淹面積45萬畝。為解除水患威脅,1950年6月,縣成立防汛總隊部(後改名防汛指揮部),組織各區鄉幹羣全面搶修圩堤險段,普遍培厚加高堤身。1950~1953年,修築江泖圩堤土方量共74.25萬立方米。但限於條件,當時一般外河堤身標高為3~3.5米,抗災能力較差。1953年潮位3.29米,全縣有12萬畝農田受淹,其中重災4.47萬畝;1954年出現3.8米潮位,全縣受淹農田達35萬畝,其中重災7.83萬畝。估算損失糧食1125萬公斤。
1955年,全縣重新制訂圩堤抗災標準,普遍加高江泖圩堤。按照在3.8米潮位下能夠不漫溢、不出險的要求,沿江險段圩堤工程一般標高達到4米,並且加寬堤基,層層夯實。當年,完成江泖圩堤工程總土方量共58.8萬立方米。此後,歲修不輟,至60年代中期,圩堤塘身逐步加高至4.5米。至80年代,本縣車墩、葉榭、城東、張澤沿黃浦江兩岸圩堤已普遍加高堤身至5米左右,頂寬一般達到2米,坡度為1:1.5。1955年起,本縣江泖幹河兩岸再未發生高潮漫溢及圩堤潰決出險事故。1985年,汛期水位在個別河段曾超過1954年,但全縣未受損失。
在整修江泖圩堤及其他幹河堤防的同時,為抵禦潮浪衝蝕堤基,又對主要航道及衝浪險段岸堤實施了一系列護坡工程。50年代以拋石護坡、水泥樁板護坡為主;60年代採用幹砌塊石護坡、混凝土板式護坡等。但上述類型護坡較易坍損,加以人為損壞,每每築而復毀。故1979年起,逐步翻建為漿砌塊石護坡,效果良好。至1985年,全縣已有新建及翻建漿砌塊石護坡共72.9公里,連同尚存的其他類型護坡73.5公里,共計146.4公里。 [19] 

橫潦涇涵閘建設

油墩港水利樞紐工程 油墩港水利樞紐工程
油墩港水利樞紐工程,在松江區(原松江縣)塔匯鄉新建村油墩港河口與黃浦江(橫潦涇)匯合處,是青松大控制工程中規模最大的工程,青松地區70萬畝低窪地排澇的主要口門之一。用於擋潮、排澇和引水灌溉、控制內河水位,兼顧交通航運。有口門寬12米、閘室寬14米、長300米船閘1座,5孔總淨寬50米(10米×5)節制閘1座,汽-10級面寬7米公路橋1座。設計水位內河最高3.5米、最低1.5米,外河最高3.8米、最低1.7米。最大排水流量190秒立方米。節制閘配置直徑214毫米柱塞式油缸液壓啓閉機13T5台,集中控制運行。船閘配置直徑215毫米柱塞式油缸液壓啓閉機2台,集中在外閘操作室統一調度啓閉。通航300噸級船隻。1981年10月竣工,投資615.6萬元。 [14] 
黃橋港節制閘 黃橋港節制閘
黃橋港節制閘,位於黃橋港北出口入橫潦涇處。該工程與建設河浮運節制閘的建成,使泖(港)新(五厙)片組成二級控制獨立圩區。主要工程項目:興建淨孔8米節制閘1座,採用閘首和消力池相結合。閘底標高為-0.5米,閘上設1.5米寬人行橋1座,梁底標高為7.25米,上下游引航道河底寬度為15.0米,河底標高-0.5米,上游引航道牆頂標高為4.0米,下游為5.0米,長度各為28米,以及60米長的下游斜式護坡及擋牆。配備OHA-2X7.5噸啓閉機和50千瓦變壓器各1台,升卧式平面鋼閘門1扇。1993年4月30日工程竣工,6月24日通過驗收。工程總投資217.32萬元。 [10] 

橫潦涇航道航運

橫潦涇航道概況

橫潦涇屬上海市管二級航道,通行1000噸級船隻,與豎潦涇同為杭申線、長湖申線和蘇申外港線的主要組成部分,是上海市聯結浙江省的水上動脈,太湖流域和浙江來水下泄入海的主要通道。 [13] 
蘇申外港線航道,跨上海、江蘇兩地,上海市境內航段自分水龍王廟至江蘇省界,長35公里,由豎潦涇、橫潦涇、斜塘、泖河、攔路港、澱山湖南航道、急水港等河道組成。下段在毛竹港銜接黃浦江,上段經安莊、澱峯、商榻、江蘇省周莊、屯村等鎮與京杭大運河連通,是京杭大運河的延伸線。但河面寬窄懸殊,因受狹段及橋樑的制約,只能通航100噸級船舶。滬杭鐵路34號橋淨空較低,超過100噸級的船舶需候低、中潮通過。 [8] 

橫潦涇渡口碼頭

橫潦涇1985年渡口概況表
渡口名稱
河面寬度(米)
所在港名
所屬鄉隊
噸位
客位(人)
性質
橫潦涇渡
250
橫潦涇
泖港新興
3
20
客渡
吳涇渡
225
橫潦涇
泖港永利
3
21
客渡
龍王廟渡
250
橫潦涇
泖港永利副業組
2.5
24
客渡
分水龍王廟三角渡
300
橫潦涇
新五新光
2.5
18
客渡
[5] 
范家村渡,位於泖港鎮境內,前身叫龍王廟渡,又名丫鵲渡。位於泖港鎮范家村北部、橫潦涇南岸。河面寬200米。1958年屬永利大隊集體所有。2003年,改建成浮船碼頭雙向通航。2006年6月,打造120個客位、80匹馬力柴油發動機的新型鐵質渡船。2007年8月,對水泥船浮動碼頭再次改建,更新為長26米、寬6米的鐵質浮動碼頭。2009年6月底,因建滬杭高速鐵路時在豎潦涇河中建橋墩而停渡。 [4] 
三角渡,位於石湖蕩鎮橫潦涇(黃浦江上游)、斜塘江、圓泄涇交匯處。元代設渡,因同時來往於三江渡口而得名。20世紀50年代末停渡。 [6] 
江邊渡,位於石湖蕩鎮金勝村王家埭自然村南首,是原泖港和李塔匯過往行人去橫潦涇必經之渡。初時以自然村命名。後上海九。一建江邊碼頭後易名。 [7] 
江邊碼頭,位於石湖蕩鎮東南部。橫潦涇(黃浦江上游)北岸,貴南路(辰塔路南段)南端,長210米,寬16米,泊位吃水-6.70米,設泊位3個,可泊3000噸級駁船,海輪1500噸級。1960年,上海治金工業局為“上海九○一廠”建成永久性碼頭。1998年,原李塔匯鎮經市政府批准在此擴建內河港碼頭。2004年,上海匯爾華實業有限公司投資改建為匯爾新港碼頭。集裝卸、倉儲、運輸、租賃和辦公、食宿等現代化港務中心。 [9] 

橫潦涇橋樑

橫潦涇大橋 橫潦涇大橋
辰塔路橫潦涇大橋,位於上海市松江區跨越黃浦江上游橫潦涇的辰塔路橫潦涇大橋,是上海第一座全混凝土結構斜拉橋。辰塔大橋主橋北起甘德路,南接北十二勤河,大橋全長1359米,主橋長546米,主跨296米。2015年12月30日,正式通車。 [16] 
同三國道(G1501上海繞城高速公路)橫潦涇大橋 同三國道(G1501上海繞城高速公路)橫潦涇大橋
同三國道(G1501上海繞城高速公路)橫潦涇大橋,全長779米,是同三國道(G1501上海繞城高速公路)上跨黃浦江上游支流橫潦涇的一座大橋,是世界上最長、最重的橋樑整體頂升工程,也被列為國家住建部市政公用與建築工程科技示範工程。項目擯棄拆舊建新的傳統方案,轉而通過採用整體同步頂升技術,在不破壞橋樑整體結構的基礎上,將總重10408噸、跨徑達295米的主橋橋體緩緩抬高1.58米,在確保橫潦涇航段不停航的情況下,成功打通上海連接江蘇、浙江咽喉要道,推動上海建設華東、長江流域國際航運中心。 [15] 
滬杭高鐵橫潦涇大橋 滬杭高鐵橫潦涇大橋
滬杭高鐵橫潦涇大橋,屬於滬杭高鐵的一部分,為斜跨黃浦江上游橫潦涇的一座5墩4跨連續梁,兩中跨以620斜交角穿過橫潦涇。橫潦涇大橋起訖里程為DK035+287~DK035+709,包括119#~123#墩的基礎工程、下部結構、上部結構及該段橋面附屬設施施工。橫潦涇大橋121#墩為水中墩,墩位處平均常水位+1.2米,水深約13.4米;120#、122#主墩分列於北、南大堤的防洪堤處,北岸120#墩處的原閘浜橋需改移。3個主墩墩身均為7米直徑圓形墩,墩帽設橫向預應力;2個邊墩為圓端形橋墩,墩上部為高低墩結構。119#、123#墩為岸上預製簡支梁與連續梁的過渡墩。上部結構連續梁0#塊長度19米,高10米,設17個懸澆節段,節段配長為3.0米、3.5米、4.0米,節段重量105噸~200噸。119#、123#墩設邊跨現澆直線段,長度7.25m。邊跨及中跨分別設合龍段,全橋共設4個合龍段,節長2.0米。 [17]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