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機載火控雷達

鎖定
機載火控雷達(airborne firecontrol radar),是指用來搜索、截獲和跟蹤空中目標,提供武器瞄準、射擊和制導所需數據的機載雷達。
中文名稱
機載火控雷達
英文名稱
airborne firecontrol radar
定  義
用來搜索、截獲和跟蹤空中目標,提供武器瞄準、射擊和制導所需數據的機載雷達。
應用學科
航空科技(一級學科),航空電子與機載計算機系統(二級學科)
中文名
機載火控雷達
外文名
airborne firecontrol radar
別    稱
戰鷹之眼 [1] 
應用學科
航空科技
定    義
用來搜索、截獲和跟蹤空中目標,提供武器瞄準、射擊和制導所需數據的機載雷達

目錄

機載火控雷達發展

機載火控雷達的性能高低與戰機攻擊時的“臨門一腳”成效緊密相關。
最初的機載火控雷達採用的是脈衝體制,依靠發射微波脈衝信號和對回波脈衝的檢測,確定目標是否存在及距離。由於下視時地面回波強度遠大於空中目標的回波強度,因此簡單脈衝體制的機載火控雷達不具備下視和引導武器下射能力。另外,這種方式易受敵方干擾,精度也不高。
20世紀50年代,脈衝多普勒火控雷達現身。這種雷達運用脈衝多普勒效應,利用飛行狀態下所感知的運動目標回波和地面回波頻率的差異,來抑制地面回波,檢測被掩蓋的運動目標回波,從而具備下視發現低空飛行目標的能力。
之後,脈衝多普勒火控雷達經歷了從反射面天線到低副瓣平板縫陣天線,從模擬信號處理到數字信號處理及數字化操控顯示的發展過程。具有高、中、低脈衝重複頻率全波形和數字化信號處理能力的戰機火控雷達的出現,使戰機擁有了全向探測和同時多目標搜索、跟蹤能力。
典型的脈衝多普勒雷達包括配裝F-16系列飛機的AN/APG-68雷達,配裝F-18系列飛機的AN/APG-73雷達,配裝阿帕奇武裝直升機的AN/APG-78“長弓”雷達,以及意大利的Grifo系列雷達、歐洲雷達集團的Captor雷達、俄羅斯的“甲蟲”系列雷達等。
脈衝多普勒雷達能夠制導中距空空導彈實施攻擊,還具備對地面、海面目標搜索跟蹤和引導攻擊以及對地面目標進行高分辨率成像的能力,但受到天線機械掃描、發射機功率和工作帶寬等限制,脈衝多普勒雷達的發展也有瓶頸,難以在探測距離、多目標跟蹤、可靠性和抗干擾方面再進一步。為此,有源相控陣雷達應運而生。
有源相控陣雷達與脈衝多普勒雷達的天線不同。其天線的核心是成百上千個收發組件(T/R組件),每個T/R組件都包含了一組小型發射機、接收機和移相器等。
通過分別調整每個T/R組件中移相器的發射、接收信號的相位,就可以實現雷達波束掃描。這種掃描沒有機械掃描的慣性限制,因此可以實現波束掃描的捷變(跳變),提升多目標跟蹤性能和抗干擾能力。受行波管發射機的限制,脈衝多普勒雷達的工作帶寬難以超過1吉赫,而現在有源相控陣雷達的工作帶寬可以達到4吉赫水平,大幅提高了抗干擾能力。 [2] 

機載火控雷達地位

直接決定了戰機的戰場感知能力和戰鬥力。 [1] 

機載火控雷達應用

  • 應用學科
  • 航空科技(一級學科),航空電子與機載計算機系統(二級學科)直接決定了戰機的戰場感知能力和戰鬥力。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