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機械結構力學及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鎖定
機械結構力學及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的依託單位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學,主要依託學科為力學、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學科 [1] 
機械結構力學及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以下簡稱實驗室)面向國家航空航天等戰略需求,結合現代科技的發展趨勢,以先進飛行器為主要載體,以力學與控制、信息和材料等學科的交叉發展為特色,以原創性研究和系統集成為核心,建成並鞏固我國機械結構力學與控制領域知識創新、技術創新和人才培養最重要的基地,形成並不斷壯大國際知名的研究隊伍、國際前沿的研究方向,為提高我國在本領域的原始創新能力做出貢獻,並在相關國際前沿產生更大的影響力。 [1] 
中文名
機械結構力學及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
外文名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Mechanics and Control of Mechanical Structures
成立時間
2011年
主管部門
中華人民共和國科技部

機械結構力學及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研究方向

張阿舟教授、範緒箕教授、陶寶祺院士是實驗室的奠基人。實驗室在國內率先開展飛行器結構動力學與控制研究,開闢了飛行器智能材料與結構研究領域,開拓了我國壓電精密驅動與控制研究領域,是國內最早從事飛行器結構強度研究的單位之一,在國內最早建立了納米力學博士點和碩士點。實驗室的研究方向為:結構動力學與控制、機械結構強度、振動利用與精密驅動、微納系統力學和智能材料與結構 [1] 
結構動力學與控制
  • 非線性動力學
  • 多場耦合結構動力學與控制
  • 新型結構系統振動與控制
機械結構強度
  • 先進材料的力學行為及其強度理論研究
  • 複雜條件下機械結構強度問題研究
  • 輕質整體結構的優化設計理論與技術
  • 複合材料結構綜合強度分析與驗證
  • 結構耐久性/損傷容限綜合設計與評定
振動利用與精密驅動
  • 超聲電機在電場、力場和温度場耦合下的機電能量轉換和傳遞規律
  • 高性能超聲電機設計理論及方法
  • 基於波動效應的壓電作動器的設計理論及其新原理和新結構
  • 振動能量回收器
微納系統力學
  • 微納系統力學基礎
  • 結構完整性多尺度技術
  • 微納智能系統的構築和測控
智能材料與結構
  • 智能材料與結構集成基礎
  • 結構健康監測基礎與系統實現
  • 振動噪聲控制智能結構的原理與系統集成
  • 自適應結構基礎與系統實現 [11] 

機械結構力學及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發展歷史

機械結構力學及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1年

2011年1月24日,接受國家科技部專家組對新建國家重點實驗室複評現場考察。
2011年1月27日,完成重點實驗室建設複評彙報(北京)。
2011年3月29日,國家科技部原則同意國家重點實驗室立項(國科辦基[2011]20號),重點實驗室開始編報建設計劃任務書。
2011年4月19日,國家科技部副部長陳小婭在國家科技部基礎研究司司長張先恩、江蘇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朱步樓以及江蘇省科技廳黨組書記、廳長朱克江等領導陪同下視察重點實驗室。陳小婭希望把重點實驗室努力建設成為國內外一流的高水平實驗室,充分發揮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平台優勢,為推動航空航天事業的發展,為建設創新型國家做出更大的貢獻。
2011年5月6日,工業和信息化部批覆學校關於重點實驗室主任和學術委員會主任人選的請示(工信科簡函[2011]182號)。
2011年5月23日,在全國基礎研究工作會議上,重點實驗室授牌。
2011年7月8日,通過國家科技部基礎研究司組織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計劃可行性論證(南京)。
2011年9月15日,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江蘇省省長李學勇一行考察重點實驗室。苗圩要求:要緊密地結合工業發展和國防建設的需要,大力提高科技創新能力,加強產學研相結合,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努力取得重大科研成果。李學勇希望,在江蘇實施創新驅動戰略、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提升江蘇製造、支撐江蘇創造方面作出更大的貢獻。
2011年10月13日,國家科技部正式批准建設機械結構力學及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國科發基[2011]517號)。
2011年12月6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召開機械結構力學及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啓動會。 [5] 

機械結構力學及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2年

2012年1月,實驗室第一屆學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在南京召開。實驗室完成內部管理組織結構及人員的確定。
2012年2月,完成實驗室2011年度年報的編寫及上報工作。
2012年3月,學校決定投資1300萬元改造明故宮校區九號樓,以改善實驗室辦公和科研基本條件。
2012年5月,實驗室制訂和頒佈了《機械結構力學及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基本守則(試行)》等管理文件。
2012年8月,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1項;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1項;優秀青年基金1項。
2012年9月,長期與實驗室合作的立陶宛專家瓦西爾耶夫教授獲2012年度中國政府“友誼獎”,並受到了温家寶總理的親切接見。
2012年10月,胡海巖院士獲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進步獎”(數學力學獎)。
2012年11月,實驗室研究人員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項;獲教育部技術發明獎一等獎1項。獲國家傑出青年基金1項。實驗室啓動評估準備工作。
2012年12月,實驗室第一屆學術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在南京召開。實驗室完成各類報表填報工作,啓動接受評估準備工作。 [7] 

機械結構力學及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3年

2013年1月,實驗室郭萬林教授和聶宏教授赴京參加2012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郭萬林教授團隊完成的“低維納米功能材料與器件原理的物理力學研究”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聶宏教授團隊完成的“飛行器起落裝置設計、分析與試驗技術”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高存法教授和黃衞清教授獲批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012年度)。
2013年2月,實驗室九號樓改造竣工。學校投入1300萬元,顯著改善了實驗室的辦公和科研基本條件。實驗室完成九號樓設備安裝和調試、研究生學習室等各項工作,順利進入正常使用階段。
2013年3月,實驗室接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組織的專家組的現場評估。評估專家組由9位專家組成,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段寶巖院士為組長。校長朱荻院士,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副主任趙淳生院士、胡海巖院士,副校長聶宏、許希武,江蘇省科技廳科技機構與條件處處長景茂,實驗室負責同志及相關部門負責人、實驗室學術帶頭人及部分骨幹參加現場評估活動。
2013年5月,實驗室承辦第十屆國際熱應力大會The 10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Thermal Stresses (TS2013)。會議順利完成了預定議程,取得圓滿成功。
2013年6月,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劉利華,辦公廳副主任王新哲、馮長輝,人教司副司長尹衞軍等一行蒞臨我校視察指導工作。校領導崔鋭捷、聶宏、陳夏初、宣益民等同志陪同。劉利華一行考察了實驗室,並聽取了彙報。
實驗室新增2013年度江蘇省優秀博士學位論文4篇,江蘇省優秀碩士學位論文3篇(蘇教研〔2013〕4號)。
2013年7月,韓國科學院院士、現任韓國火箭發射委員會主席、南航名譽教授、實驗室長期合作伙伴李仁先生被江蘇省政府授予“江蘇省榮譽公民”稱號。
2013年8月,實驗室確定室訓:崇德效山,求是學海。
2013年9月,實驗室新增“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1名(教計函〔2013〕47號)。
2013年10月,實驗室新增江蘇省第四期“333工程”中青年科技領軍人才2人(蘇人才〔2013〕6號)。
2013年11月,國家科技部公佈2013年材料領域與工程領域國家重點實驗室評估結果,實驗室被評估為良好類實驗室(國科發基〔2013〕650號)。
實驗室新增江蘇省第四期“333工程”中青年科技領軍人才2人(蘇人才〔2013〕7號);第四批江蘇特聘教授1人。
2013年12月,實驗室接受國家科技部組織的建設驗收。驗收專家組由9位專家組成,大連理工大學郭東明院士為組長。科技部基礎研究司基地建設處傅小鋒處長、基礎研究管理中心基礎二處吳根處長、基礎二處李濱博士,工信部科技司高技術處葉林調研員,江蘇省科技廳科技機構與條件處景茂處長,聶宏校長、宣益民副校長、趙淳生院士、實驗室負責同志及相關部門負責人、實驗室學術帶頭人及部分骨幹參加了驗收活動。
實驗室袁慎芳教授被確定為2012年度“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教人函〔2013〕13號)。
實驗室趙淳生院士率領的科研團隊研發的超聲電機,聶宏教授領銜的科研團隊關於軟着陸系統的研究成果,成功應用於“嫦娥三號”。
江蘇省人民政府曹衞星副省長來校考察調研。省政府辦公廳陳少軍副主任、省教育廳殷翔文副廳長、省財政廳徐寧副廳長等隨同考察。曹衞星副省長一行在聶宏校長、宣益民副校長的陪同下考察實驗室,以及超聲電機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等。
國家科技部批准實驗室通過驗收(國科發基〔2013〕726號)。 [6] 

機械結構力學及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4年

2014年1月
趙淳生院士赴京參加201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趙淳生院士研究團隊發明的“大行程、高精度、快響應直線壓電電機”榮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
實驗室第一屆學術委員會第三次會議在實驗室召開。
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致信,感謝趙淳生院士團隊為嫦娥三號落月巡視任務的順利完成做出的貢獻。
2014年3月
郭萬林教授指導的研究生張助華獲2013年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提名論文。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毛偉明,工信部科技司司長陳因、副司長李力,江蘇省經信委副主任、國防科工辦主任秦雁,省通信管理局局長蘇少林等視察實驗室。
2014年4月
袁慎芳教授入選科技部2013年“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
黃衞清教授團隊研製的“多足箝位式壓電電機”,獲第42屆日內瓦國際發明展金獎。
2014年5月
郭萬林教授團隊發現了離子液體移動可導致石墨烯內產生電勢差,並闡明瞭其機制。相關研究論文分別發表在2014年5月Nature Nanotechnology [9(5): 378-383]和Nature Communications [5:3582]上。
實驗室組團赴中國飛機強度研究所和中航工業成都飛機設計研究所調研和學習。
第三屆國際納米制造趨勢論壇(The 3rd Forum on Trends in Nano-Manufacturing, NanoTrends 2014)在南京舉行,郭萬林教授擔任會議主席。
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路甬祥視察實驗室。
2014年6月
總裝備部首長視察實驗室。
裘進浩教授當選美國機械工程學會會士(ASME Fellow)。
實驗室完成2014年度改善基本辦學條件專項“飛行器結構強度與振動教學基礎條件建設”,學校投入400萬元。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Engineering Research 2014召開,熊克教授和韓國慶尚大學Yeong-Yil Yang教授共同擔任主席。
2014年7月
實驗室完成2015-2017年科研儀器設備申報工作。
2014年8月
省教育廳廳長沈健專程前來看望趙淳生院士,參觀了實驗室,並就進一步提高高校科研水平、加強產學研合作、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等與趙淳生院士進行了座談交流。
2014年9月
實驗室獲“全國專業技術人才先進集體”榮譽稱號,受到中央組織部、中央宣傳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科技部聯合表彰。
趙淳生院士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獎。
第十一屆壓電材料及其在作動器上的應用學術年會暨第九屆能量收集學術年會(The 11th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Piezoelectric Materials and Applications in Actuators & The 9th Energy Harversting Workshop,IWPMA&EHW 2014)召開,趙淳生院士擔任大會主席。
趙淳生院士獲“超聲電機終生成就獎”和“超聲電機技術突出貢獻獎”。
第二屆國際結構健康監測與完整性管理會議(The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 and Integrity Management, ICSHMIM 2014)召開,袁慎芳教授和東南大學吳智深教授共同擔任會議學委會主席。
近海風電裝備健康監測國際研討會(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Health Monitoring of Offshore Wind Farms)在實驗室召開,袁慎芳教授和英國紐卡斯爾大學Guiyun Tian教授共同擔任會議主席。
2014年10月
“航空智能結構與健康監測”團隊(負責人:袁慎芳)入選2014年度江蘇省高校“青藍工程”科技創新團隊。
中國航空工業結構動力學專業組主辦,實驗室承辦的“中國航空工業結構動力學第十九屆學術交流會議”召開。
應中共中央黨校邀請,昂海松教授視頻課程“現代航空航天技術在軍事上的作用”在“共產黨員網”刊播。
2014年11月
“大行程、高精度、快響應直線壓電電機”獲中國國際工博會(高校展區)特等獎(第一完成人:趙淳生)。
工業和信息化部人事教育司高東昇副司長一行考察實驗室。
朱孔軍教授獲日本陶瓷學會“日中陶瓷科學技術交流獎”。
第七屆NUAA-KAIST航空技術交流論壇(The 7th NUAA-KAIST Joint Symposium on Aerospace Engineering)在實驗室舉行,沈星教授和KAIST In LEE教授共同擔任會議主席。
實驗室完成2014年度“機械結構強度學術部”基礎設施維修改造專項,學校投入456萬元。
2014年12月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主任楊衞院士視察實驗室。
“多用途系列微小型飛行器系統”獲國防科技進步獎一等獎(第一完成人:昂海松)。
中國科協副主席馮長根、中國航空學會秘書長吳松、江蘇省科協副主席阮仁良等視察實驗室。
IUTAM大會委員會確定第24屆世界力學家大會(ICTAM2016)大會邀請報告人:胡海巖院士和方岱寧院士;實驗室獲得2016年IUTAM Symposium on Nonlinear and delayed dynamics of mechatronic systems(會議主席:王在華教授)和2016年IUTAM Symposium on Nanoscale physical mechanics(會議主席:郭萬林教授)主辦權。
裘進浩教授獲第六屆“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稱號。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項目“壓電精密驅動功能部件的基礎研究”(2015CB057500)(首席科學家:裘進浩)獲科技部立項並完成項目預算。
實驗室第一屆學術委員會第四次會議在實驗室召開。 [8] 

機械結構力學及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5年

2015年1月
實驗室組團赴上海衞星工程研究所參加第七屆空間機熱專業技術交流會,並就擴展雙方科研合作進行研討。
2015年2月
江蘇省副省長曹衞星來到南航,看望和慰問寒假期間機械結構力學及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留校學生。
2015年3月
袁慎芳教授獲“全國巾幗建功標兵”榮譽稱號。
郭萬林教授、王立峯教授和高存法教授入選Elsevier “2014年中國高被引學者榜單”(Most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
王在華教授受聘意大利力學學會會刊《Meccanica》Associate Editor。
袁慎芳教授入選2014年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
2015年4月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壓電精密驅動功能部件的基礎研究”項目啓動會在南航舉行。
趙淳生院士榮獲“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並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親切接見和授獎。
2015年5月
熊克教授和裘進浩教授赴杭州,參加第一屆機械學科國家重點實驗室運行管理研討會,會議主題為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目標定位與發展建設問題。
在第十屆全國周培源大學生力學競賽個人賽中,工程力學錢偉長班同學榮獲特等獎1項(全國第二名),5位同學榮獲一等獎,11位同學榮獲二等獎,總成績名列全國第一。
2015年6月
第一屆南航-日本東北大學流體科學、航空工程、智能結構技術聯合研討會(The 1st NUAA-Tohoku University Joint Symposium on Fluid Science, Aerospace Engineering and Smart Structure Technology)召開,熊克教授、裘進浩教授和日本東北大學Toshiyuki Takagi教授共同擔任主席。
2015年7月
工業和信息化部許達哲副部長一行視察實驗室。
實驗室博士研究生師巖(Yan Shi)(導師高存法教授,聯合培養導師、美國西北大學黃永剛教授)作為作者之一,在Cell發表論文1篇,論文題目為“Wireless Optofluidic Systems for Programmable In Vivo Pharmacology and Optogenetics”。
2015年8月
胡海巖院士榮獲第九屆“周培源力學獎”。
實驗室和航空宇航學院共同組織召開實驗室發展研討會。
2015年9月
昂海松教授獲全國第三屆“馮如航空科技精英獎”,魏小輝教授獲第十三屆“中國航空學會青年科技獎”。
2015年10月
王立峯教授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資助。
郭萬林教授、裘進浩教授和成利教授(香港理工大學)負責申報的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的資助。
2015年11月
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閆楚良研究員和房建成教授分別當選中國科學院技術科學部院士和信息技術科學部院士。
中國振動工程學會第八次會員代表大會暨第十一屆全國振動理論及應用學術會議在北京舉行,王永亮教授任第八屆理事會副理事長,陳國平教授任學會第八屆理事會秘書長,張方教授當選常務理事,裘進浩、陳衞東、金棟平教授當選為理事。
實驗室主辦的力學與航空宇航博士生創新培養論壇暨第四屆“力學研究與人才培養”研討會在南京舉行。
台國安老師在二維硼單層實驗與理論研究方面取得重要突破,相關成果 “Synthesis of Atomically Thin Boron Films on Copper Foils”發表於《德國應用化學》(Angew.Chemie)。Nature以“Boron made into 2D sheet”為題對該項工作亮點報道(Nature, 2015, 527, 136)。
實驗室2013年度開放課題結題驗收評審會和2014年度開放課題中期檢查報告會在實驗室舉行,上述項目負責人到會報告。
著名力學家、航空教育家,重點實驗室奠基人之一範緒箕先生逝世,享年102歲。
2015年12月
第一屆全國熱應力大會在我校舉行。會議由中國力學學會主辦,重點實驗室、航空宇航學院、中國力學學會電子電磁器件力學工作組和江蘇省力學學會固體力學專業委員會共同承辦。大會主席由高存法教授、浙江大學陳偉球教授和寧波大學王驥教授共同擔任。
2015-2017年國家重點實驗室科研儀器設備經費項目按計劃完成年度建設任務,共執行建設經費2010萬元。 實驗室第一屆學術委員會第五次會議在實驗室召開。 [9] 

機械結構力學及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6年

2016年1月
重點實驗室組團赴上海衞星工程研究所參加第七屆空間機熱專業技術交流會,並就擴展雙方科研合作進行研討。
重點實驗室在2015年全國科技活動周“科研機構和大學向社會開放”活動中,精心組織,成效顯著,榮獲全國科技活動周組委會辦公室頒發的榮譽證書。
2016年2月
《中國科學報》頭版報道郭萬林教授和科研團隊寒假科研工作。
2016年3月
郭萬林教授和高存法教授入選Elsevier 2015年度中國高被引學者(Most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榜單。
2016年4月
重點實驗室完成動力學與控制國防特色學科設立申請報告。同年8月,獲得國家國防科工局批覆。
立陶宛籍客座教授Dalius Mazeika教授榮獲南京市政府專為外籍專家設立的2016年度“金陵友誼獎”。
2016年5月
南京市繆瑞林市長一行考察重點實驗室。
2016國際理論與應用力學聯合會納尺度物理力學研討會(2016 IUTAM Symposium on Nanoscale Physical Mechanics)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舉行,大會主席為郭萬林教授。會議由重點實驗室等聯合主辦。
2016年6月
重點實驗室協助完成第四輪國家學科評估-力學評估材料。
郭宇峯教授獲2016年江蘇省傑出青年基金資助。
2016年7月
邱雷副教授和袁慎芳教授合作的“Guided wave-Gaussian mixture model based damage evaluation method under time-varying condition and its validation in a full-scale aircraft fatigue test”獲第八屆歐洲結構健康監測大會(The 8th European Workshop on 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唯一最佳論文獎。
由重點實驗室等聯合承辦的第十屆全國動力學與控制青年學者學術研討會在南京舉行。
2016年8月
裘進浩教授為首席科學家的973項目“壓電精密驅動功能部件的基礎研究(2015CB057500)”順利通過中期評估。
袁慎芳教授獲2016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資助(機械學科)。
郭宇峯教授和吳傑副教授獲2016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優秀青年科學基金資助(力學學科)。
許希武教授受聘為某科技委領域專家。
2016年9月
《光明日報》頭版專題報道趙淳生院士—用一輩子去實現諾言。
袁慎芳教授和王立峯教授入選江蘇省第五期“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第二層次中青年領軍人才。
江蘇省顆粒學會青年科技論壇(能源與功能材料)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舉行。會議由重點實驗室、江蘇顆粒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聯合主辦,朱孔軍教授為會議主席。
2016年10月
第二屆南航-東北大學流體科學、航空航天工程和智能結構技術研討會(The 2nd NUAA-Tohoku University Joint Symposium on Fluid Science, Aerospace Engineering and Smart Structure Technology)在日本仙台國際會議中心舉辦。日本東北大學流體科學研究所高木敏行(Toshiyuki Takagi)教授、內一哲哉(Tetsuya Uchimoto)教授和重點實驗室熊克教授、裘進浩教授為會議的合作組織者。
國際理論與應用力學聯合會-機電系統非線性及時滯動力學專題研討會(IUTAM Symposium on Nonlinear and Delayed Dynamics of Mechatronic Systems)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舉行,大會主席為王在華教授。會議由重點實驗室及航空宇航學院承辦。
朱孔軍教授、郭宇鋒教授和範華林教授成為江蘇省第五期“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第三層次培養對象(中青年學術技術帶頭人)。
空軍張洪賀副司令員一行視察重點實驗室。
2016年11月
工業和信息化部陳肇雄副部長一行視察重點實驗室。
季宏麗副教授的博士學位論文《飛行器結構壓電半主動振動控制研究》獲2011-2012年度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學科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指導導師裘進浩教授。
江蘇省委書記李強蒞臨調研,趙淳生院士向李強書記詳細彙報了超聲電機在科研、生產和國防上的應用情況。
王立峯教授和季宏麗副教授獲2016年中國振動工程學會青年科技獎。
2016年12月
趙淳生院士團隊研發的超聲電機產品亮相2016世界智能製造大會。
工業和信息化部辛國斌副部長一行視察重點實驗室。
王立峯教授榮獲“江蘇省十大青年科技之星”稱號。
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司發文聘任胡海巖院士為機械結構力學及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第二屆學術委員會主任,熊克教授為重點實驗室主任。
重點實驗室第二屆學術委員會成立,第一次會議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召開。
聶宏教授等申報的“航天器着陸緩衝裝置與對接機構關鍵技術”獲2016年度教育部技術發明一等獎。
許希武教授參與的“新型戰機新概念結構與快速試製技術”獲2016年度國防科學技術獎技術發明二等獎。
重點實驗室獲批2016年江蘇省“雙創計劃”創新團隊(國外院士類)。
2015-2017年國家重點實驗室科研儀器設備經費項目按計劃完成年度建設任務,計劃建設經費1185萬元。 [10] 

機械結構力學及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機構領導

第一屆學術委員會
實驗室第一屆學術委員會由12名在力學、機械和控制領域的著名專家組成,其中院士7名,校外專家9名。學術委員會設1名主任,2名副主任。第一屆學術委員會主任杜善義院士,副主任趙淳生院士、胡海巖院士。 [3] 
機械結構力學及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第一屆學術委員會名單
姓 名
職 稱
學術委員會職務
研究方向
單 位
杜善義
院 士
主 任
工程力學
哈爾濱工業大學
趙淳生
院 士
副主任
機械設計及理論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胡海巖
院 士
副主任
動力學與控制
北京理工大學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朱位秋
院 士
委 員
動力學與控制
浙江大學
龔惠興
院 士
委 員
航天遙感
中國科學院
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
翟婉明
院 士
委 員
機械動力學
西南交通大學
張統一
院 士
委 員
材料力學
香港科技大學
孟 光
教 授
傑青,長江
委 員
動力學與控制
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
閆楚良
研究員
委 員
機械強度
北京飛機強度研究所
房建成
教 授
長江特聘
委 員
導航制導與控制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孫俠生
研究員
委 員
結構強度
中國飛機強度研究所
熊 克
教 授
委 員
智能結構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第二屆學術委員會
實驗室第二屆學術委員會成立於2016年12月,共有13名委員,胡海巖院士任主任,朱荻院士和房建成院士任副主任。學術委員會負責審議實驗室的目標、任務、研究方向、重大學術活動,以及年度工作,審批開放研究課題,參與評議和鑑定實驗室研究成果等重要工作。 [4] 
機械結構力學及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第二屆學術委員會名單
姓名
職稱
學術委員會職務
研究方向
單位
胡海巖
院士
主任
動力學與控制
北京理工大學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朱 荻
院士
副主任
特種加工技術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房建成
院士
副主任
導航制導與控制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翟婉明
院士
委 員
機械動力學
西南交通大學
張統一
院士
委 員
材料力學
香港科技大學
閆楚良
院士
委 員
機械強度
北京飛機強度研究所
孟 光
教授
傑青,長江
委 員
動力學與控制
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
孫澤洲
研究員
委 員
航天技術
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
孫俠生
研究員
委 員
結構強度
中國航空研究院
周又和
教授
傑青,長江
委 員
固體力學
蘭州大學
段吉安
教授
長江
委 員
光電子器件製造技術
中南大學
冷勁松
教授
傑青,長江
委 員
智能材料和結構
哈爾濱工業大學
熊 克
教授
委 員
智能結構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機械結構力學及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科研實力

實驗室已形成了一支由院士和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領銜的學術隊伍,且具有較為完備的辦公和實驗條件。實驗室先後承擔國家及部省級重要科研項目數百項,在壓電精密驅動與控制、振動控制系統的非線性動力學、低維納米功能材料與器件原理的物理力學、壓電材料的斷裂研究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原創性成果,多項研究成果已應用於近二十個重要航空航天工程和裝備預研。實驗室還培育了多位獲國家級獎勵的優秀人才。 [1] 
實驗室已成為我國航空航天結構力學與控制領域具有代表性的學術研究機構,並具有廣泛的國際學術影響。 [1] 

機械結構力學及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所獲榮譽

2019年3月,被科技部在2018年工程領域和材料領域國家重點實驗室評估結果為工程領域良好類實驗室。 [2]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