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機外餘壓

鎖定
風機全壓,動壓,靜壓和機外餘壓的關係,用來降低動壓,增加靜壓,同時起均流、消聲作用。
中文名
機外餘壓
計算公式
餘壓=全壓-系統內各設備的阻力

機外餘壓全壓

全壓=靜壓+動壓

機外餘壓動壓

動壓=0.5*空氣密度*風速^2

機外餘壓餘壓

餘壓=全壓-系統內各設備的阻力
比如:空調機組共有:迴風段、初效段、表冷段、中間段、加熱段、送風機段組成,各功能段阻力分別為:20Pa、80Pa、120Pa、20Pa、100Pa、50Pa,機內阻力為390Pa,若要求機外餘壓為500Pa,則送風機的全壓應不小於890Pa,若要求機外餘壓為1100Pa,則送風機的全壓應不小於1490Pa,高餘壓一般為淨化機組,風壓的大小與電機功率的選擇有關。一般應根據工程實際需要餘壓,高餘壓並不都是好事。

機外餘壓作用

空調機組或新風機組常將風機裝在最後,風機出口風速高,動壓高,靜壓小,工程中常在出口處加裝消聲靜壓箱,降低動壓,增加靜壓,同時起均流、消聲作用。

機外餘壓選擇對比

機外餘壓是指風機出口處的動壓和靜壓之和,平常選型時往往取靜壓而忽略了動壓.在風量小時,動壓的作用較小.在選大風量風機時(比如消防排煙風機)一般按照機外餘壓選.
機外餘壓的概念一般來自廠商樣本 樣本上所提供的機外餘壓一般是考慮機組本身的壓力損失後所能提供的全壓, 樣本除了提供機外靜壓值外,一定會提供機外餘壓值, 反倒是機外靜壓並不一定都有。 關於機外餘壓到底是機外全壓還是機外靜壓?是機外全壓。 寫機外靜壓是測試時通常把動壓看為0。 可見,機外餘壓的概念並非一個標準性概念,但必然是考慮機組本身的壓力損失後所能提供的全壓.
一般餘壓是指可以提供機組外克服風管或者設備阻力的靜壓,不包含動壓。因為一般要保持一定的送風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