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機器

(由各種金屬和非金屬部件組裝成的裝置)

鎖定
機器是由各種金屬非金屬部件組裝成的裝置,消耗能源,可以運轉、做功。它是用來代替人的勞動、進行能量變換、信息處理、以及產生有用功。機器貫穿在人類歷史的全過程中。但是近代真正意義上的“機器”,卻是在西方工業革命後才逐步被髮明出來。 [1] 
中文名
機器
外文名
machine
定    義
金屬非金屬部件組裝成的裝置
學    科
機械製造
分    類
原動機和工作機
組    成
動力、傳動、執行和控制四部分

機器簡介

各式各樣的機器
各式各樣的機器(11張)
機器是指由零部件組裝成的裝置,可以運轉,用來代替人的勞動、作能量變換或產生有用功。機器一般由動力部分、傳動部分、執行部分和控制部分組成。
從能量角度定義,機器為利用或轉換機械能的裝置,將其他形式的能量轉換為機械能的稱原動機,如內燃機、蒸汽機,電動機等,利用機械能來完成有用功的稱工作機,如各種機牀、起重機、壓縮機等。隨着科學技術的發展,機器的概念也在不斷地更新和變化。 [2] 

機器結構分類

機器(Machine)是由各種金屬和非金屬部件組裝成的裝置,消耗能源,可以運轉、做功。
用來代替人的勞動、進行能量變換、以及產生有用功。機器貫穿在人類歷史的全過程中。但是近代真正意義上的“機器”,卻是在西方工業革命後才逐步被髮明出來。
零件、部件間有確定的相對運動,用來轉換或利用機械能的機械。機器一般由零件、部件組成一個整體,或者由幾個獨立機器構成聯合體。由兩台或兩台以上機器機械地聯接在一起的機械設備稱為機組。 [3] 

機器機器組成

機器的組成:
  1. 動力部分:是機器能量的來源,它將各種能量轉變為機器能(又稱機械能)。
  2. 工作部分:直接實現機器特定功能、完成生產任務的部分。
  3. 傳動部分:按工作要求將動力部分的運動和動力傳遞、轉換或分配給工作部分的中間裝置。
  4. 控制部分:是控制機器起動、停車和變更運動參數的部分。 [3] 

機器主要特點

①它們都是一種人的實物的組合;
②它們各部分之間具有確定的相對運動,即當其中一件的位置一定時,則其餘各件的位置也就跟着確定
了;
③在生產過程中它們能代替人類的勞動來完成有用的機械功(如刨牀的刨削工件)或轉換機械能(如發電機將機械能轉換為電能及內燃機將熱能轉換為機械能)。
凡同時具備上列三個特徵的便稱為機器。 [1] 

機器機器要求

①使用功能要求
機器應具有預定的使用功能。這主要靠正確地選擇機器的工作原理,正確地設計或選用能夠全面實現功能要求的執行機構、傳動機構和原動機,以及合理地配置必要的輔助系統來實現。 [3] 
②經濟性要求
機器的經濟性體現在設計、製造和使用的全過程中,設計機器時就要全面綜合地進行考慮。設計製造的經濟性表現為機器的成本低,使用經濟性表現為高生產率,高效率,低能耗,以及低的管理和維護費用等。 [3] 
③勞動保護要求
機器應符合勞動保護法規的要求,降低機器運轉時的噪聲水平,防止有毒、有害介質的滲漏,對廢水、廢氣和廢液進行治理。另外,應依據人機工程學的觀點佈置各種按鈕、手柄,使操作方式符合人們的心理和習慣。同時,設置完善的安全裝置、報警裝置和顯示裝置等。 [3] 
④可靠性要求
可靠性是指機器在規定的條件下和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規定功能的能力,可靠性用可靠度衡量。機器的可靠度指的是在規定的使用時間內和預定的環境下機器能夠正常工作的概率。對於不同機器,其可靠度要求也不同,對於涉及人身安全、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等的重大機械設備,如航空器、航天器和發電機組等,其可靠度一般要求都在99%以上。 [3] 

機器用途及應用

機械的種類繁多,可以按幾個不同方面分為各種類別,如:按功能可分為動力機械、物料搬運機械、粉碎機械等;按服務的產業可分為農業機械、礦山機械、紡織機械等;按工作原理可分為熱力機械、流體機械、仿生機械等。
另外,機械在其研究、開發、設計、製造、運用等過程中都要經過幾個工作性質不同的階段。按這些不同階段,機械工程又可劃分為互相銜接、互相配合的幾個分支系統,如機械科研、機械設計、機械製造、機械運用和維修等。
這些按不同方面分成的多種分支學科系統互相交叉,互相重疊,從而使機械工程可能分化成上百個分支學科。例如,按功能分的動力機械,它與按工作原理分的熱力機械、流體機械透平機械、往復機械、蒸汽動力機械、核動力裝置、內燃機燃氣輪機,以及與按行業分的中心電站設備、工業動力裝置、鐵路機車、船舶輪機工程、汽車工程等都有複雜的交叉和重疊關係。船用汽輪機是動力機械,也是熱力機械、流體機械和透平機械,它屬於船舶動力裝置蒸汽動力裝置,可能也屬於核動力裝置等等。 [4] 
參考資料
  • 1.    於英江. 機械製造綜合詞典: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1993:8
  • 2.    上海交通大學.機電詞典:機械工業出版社,1991:304
  • 3.    王三民.機械設計計算手冊:化學工業出版社,2009.1:179
  • 4.    王猛,趙光霞.機電一體化專業綜合理論:東南大學出版社,2009.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