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機器拖拉機站

鎖定
機器拖拉機站是蘇聯向集體農莊提供機械化生產服務的大型國營企業。20年代末期在農業集體化過程中建立。用國家分配的農業機械為集體農莊提供生產服務;運用行政手段領導和監督農莊,干預農莊的生產、管理和分配,從集體農莊獲得遠遠超過它們工作費用的實物報酬。機器拖拉機站在推動農業集體化,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方面起過一定的作用,但它嚴重損害農莊的經營自主權,收費過高,挫傷農民的生產積極性,1958年被解散。原擁有的機械被賣給農莊,機器拖拉機站改為技術修理站。 [1] 
中文名
機器拖拉機站
經營性質
大型國營企業
發生國家
蘇聯
建立時間
20年代末期
解散時間
1958年

目錄

機器拖拉機站簡介

20年代末,在集體農莊發展初期,蘇維埃國家就建立了擁有拖拉機、各種農業機具和各種技術人才的機器拖拉機站專門為集體農莊提供服務,如翻耕、播種、中耕、耙地、收割、脱粒等等。集體農莊則向機器拖拉機站交付相當於收穫量的16~20%的農產品,國家以此作為取得農產品和集聚資金的重要渠道。50年代此項實物報酬佔當時國家總採購量的58%左右。

機器拖拉機站發展歷史

蘇聯的第一個機器拖拉機站,是1928年建於敖德薩州的謝甫琴科國營農場。1929年作出了《關於組織拖拉機站》的決議,加以推廣。1935年蘇聯已有8989個機器拖拉機站,擁有拖拉機100.7萬標準台,各種機手11萬人,完成工作量為48650萬標準公頃,佔集體農莊主要大田工作量的80%以上。1957年固定職工人數達200多萬,拖拉機117.8萬標準台,大型農機具幾十萬台。機器拖拉機站除提供生產技術服務外,還幫助集體農莊制定生產計劃、採取先進農藝措施、培養幹部和機務人員,並從政治上領導集體農莊。蘇聯長時期不允許集體農莊擁有拖拉機和其他大型農具,不利於集體經濟的進一步擴大和發展。1958年,鑑於大多數集體農莊經濟上和組織上已經鞏固,繼續通過拖拉機站為集體農莊服務已不再適應農業生產力發展的需要,決定撤銷機器拖拉機站。1959年撤銷拖拉機站的工作基本結束,拖拉機和農機具賣給了集體農莊。
參考資料
  • 1.    何盛明.財經大辭典: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90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