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橈尺遠側關節

鎖定
橈尺遠側關節,屬於車軸關節,由橈骨的尺骨切跡與尺骨頭的環狀關節面,以及尺骨頭與橈腕關節盤的近側面構成。
中文名
橈尺遠側關節
外文名
distal radioulnar joint
關節盤
三角形
學    科
生物

橈尺遠側關節橈尺遠側關節的功能解剖

橈尺遠側關節,由橈骨的尺骨切跡與尺骨頭環狀關節面和尺骨頭與三角纖維軟骨兩部分組成。尺骨近端固定到肱骨,與肱骨構成肱尺關節,為前臂運動的基礎。尺骨下端較細,它包括尺骨頭及莖突。尺骨莖突呈小錐狀突起,自尺骨下端的後內側突向下方。尺骨頭膨大呈球形,在它的背側、橈側、掌側和遠端表面被關節軟骨覆蓋。尺骨環狀關節面與橈骨遠端的尺骨切跡相連構成橈尺遠側關節。三角纖維軟骨尖部附着於尺骨莖突的外側,底部與橈骨的尺骨切跡下緣相連。
尺骨頭相對於尺骨的縱軸平均傾斜20°,橈骨的尺骨切跡平行於尺骨環狀關節面,存在同樣的傾斜度。橈骨的尺骨切跡與尺骨頭各自關節面的曲率半徑明顯不同,尺骨切跡扇面大於尺骨頭4~7mm,所以,橈尺遠側關節的旋前和旋後是一種旋轉和滑動的聯合運動。由於尺骨環狀關節面大約只佔據尺骨切跡90°~135°的扇面,關節面接觸僅僅在前臂中立位最佳。隨着旋前或旋後度數增加,使其接觸面積逐漸減少,在極度旋前或旋後時,環狀關節面和尺骨切跡僅存在2~3mm的邊緣接觸。在尺骨頭頂端有韌帶附着,從而前臂可施行180°完整穩定的轉動。這些韌帶與三角纖維軟骨、尺腕半月板同源物等一起構成三角纖維軟骨複合體。它連接和固定橈骨到尺骨,並連接尺撓骨到腕。在握力活動時,三角纖維軟骨複合體承受尺骨的載荷,引起這種軟組織緩衝結構的撞擊。
整個橈尺遠側關節的背側和掌側由纖維囊包裹,這些結構沒有穩定功能,維持橈尺遠側關節穩定的主要結構是韌帶及三角纖維軟骨複合體。當前臂置於中立位時,掌側和背側韌帶鬆弛。在完全旋前位,掌側韌帶拉緊,尺骨環狀關節面靠尺骨切跡的背側維持,這樣,可防止關節脱位。如果掌側韌帶損傷,在旋前時可造成橈骨掌側脱位。在旋後位,背側橈尺韌帶拉緊,並與掌側骨支撐聯合作用,從而防止脱位。顯然,骨複合體受損,單純的這些結構不能防止脱位。

橈尺遠側關節臨牀聯繫

鑑於橈尺遠側關節上述解剖及力學特點,橈尺遠側關節脱位或半脱位幾乎可合併於前臂的任何骨折發生,或在無骨折的情況下作為一種單純損傷發生。單純脱位無骨折時,必然存在三角纖維軟骨複合體或與此相連的韌帶撕裂;若三角纖維軟骨複合體完好,必有尺骨莖突骨折。
臨牀上尺骨遠端背側脱位比掌側脱位常見。根據橈尺遠側關節的解剖及力學特點,尺骨頭在旋前時稍向背側移動,旋後時輕度朝掌側移動,所以,橈尺遠側關節脱位的治療應取有利於該關節復位和維持其穩定的位置。通常,對尺骨單純的背側脱位,在局部麻醉下前臂取旋後位,在突出的尺骨頭上直接施壓一般能夠復位。而尺骨單純的掌側脱位,由於旋前方肌的畸形力,可能難以復位。此時需採用區域麻醉。復位時應將前臂旋前,將尺骨頭向尺側和背側推壓。復位後,患肢用超肘關節石膏固定6周,尺骨頭背側脱位前臂取旋後位,而尺骨頭掌側脱位取旋前位。在複雜脱位的病人,應選用手術治療的方法。對關節內骨折,需恢復其良好的解剖關係;在三角纖維軟骨複合體嚴重撕裂的病人,應仔細修復;對關節復位後易發生再脱位的病人,需用克氏針將橈尺遠側關節固定。術後石膏固定範圍、時間及前臂所取位置與無骨折的單純脱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