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樺甸市第二中學

鎖定
樺甸市第二中學,1956年10月成立,前身是石油工業部石油九廠(油頁岩礦)子弟小學初中班和集廠子鎮戴帽中學,始稱樺甸縣第二初級中學,1971年改為四年制完全中學,1982年改為六年制完全中學,均稱樺甸縣第二中學,1988年,樺甸撤縣設市,稱樺甸市第二中學,現為一所普通完全中學。
中文名
樺甸市第二中學
簡    稱
樺甸二中
創辦時間
1956年10月成立
所屬地區
吉林省樺甸市
類    別
公立學校
屬    性
普通完全中學

樺甸市第二中學學校規模

樺甸二中最初的校舍磚瓦結構呈"丁"字形,建築面積925平方米。首任校長郭文升,首任黨支部書記於景輝。學校位於樺甸城區東南部高麗帽子北麓、輝發河南岸的小城子,永吉街道光輝委建輝衚衕7號,北靠煙白鐵路線,南臨渤海公路,西接吉林市光輝製藥廠家屬住宅區,距市區6公里。學校地處山麓,空氣清新,環境幽雅。建成後學校經過多次改建和擴建,現有平房9棟,四層教學樓一棟3800平方米。

樺甸市第二中學學校歷史

1956年樺甸縣成立集廠子鎮戴帽中學,唐庸同志任校長。1957年是樺甸油頁岩礦興建時期,石油工業部石油九廠在集廠子鎮宏偉上馬。為了方便礦工和東部鄉鎮高小畢業生就近就學,縣政府決定在工人家屬區建立這所學校,校舍包括食堂、宿舍,建成後由縣教育局接管,同時將集廠中學初中班併入二中,唐庸同志隨之調任二中教導主任。時稱樺甸縣第二初級中學,校長由郭文升同志擔任
1974年學校推行"朝陽農學院"經驗,在蘇密溝的小城子大隊二隊建立了"五七"分校,全體師生在分校半天學習,半天勞動,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分校負責人由二中革委會主任穆尚德同志兼任。1977年8月"五七"分校停辦,經過整頓,學校逐步恢復正常教學秩序。時稱樺甸縣第二中學。
2002年7月,樺甸市委、市政府和教育局對教育佈局做了局部的調整,原蘇密溝中學27名教師、176名學生及其物品等併入二中,原校校長王永樹調任四中副校長,原校副校長宋文才同志調任二中副校長,劉勇泉同志擔任二中校長,學校仍稱樺甸市第二中學。建校後,學校始終隸屬於樺甸市教育局

樺甸市第二中學校舍建設

1957年建校時的"丁"字房建築面積為925平方米(稱教學平房1,簡稱教1,以下分別簡稱教2和教3),總佔地面積為15,563平方米。1959年增建一棟350平方米的教室(教3),教3經過1983年改建和1986年的擴建後建築面積達到449平方米,此時整個校舍呈"工"字型。1972年在"工"字房的中間,拆掉一"豎",增建一棟569平方米的平房教室(教2),校舍呈"三"字型。2002年,教1、教2、教3被拆除,在原"教1"處建起一棟3800平方米的教學樓。
1978年增建集教師辦公室、學生教室於一體的652平方米平房一棟,現在已經改為學生宿舍-A宿舍(簡稱A舍,以下簡稱B、C、D舍)。1988年建起387平方米的理化實驗室平房一棟,現在已經改成B舍。1975年增建學生教室平房一棟300平方米,圖書室、生物實驗室平房一棟213平方米,2002年在這兩棟房之間建起一棟182平方米的拐角平房,將原圖書室、生物實驗室聯成一體改成C舍,C舍的總建築面積為695平方米。1976年修建起學生宿舍,經過後來的擴建,總面積為619平方米,現在改為D舍。
1981年建立學校的學生食堂,該食堂是一棟383平方米的平房附帶車庫,1990年擴建109平方米作為廚房,1999年擴建新水房64平方米,2002年擴建鍋爐房57平方米,2003年,食堂的總建築面積為606平方米。
1978年建設學校倉庫145平方米,2002年經過改建改為學校的鍋爐房,面積為123平方米。1985年修建(舊)水房64平方米,2003年,改為教師宿舍。
2002年新建一棟113平方米的小賣店。
截止到2003年,校園內的總建築面積為7,059平方米。
1959年到1971年建立的校辦工廠的建築面積為615平方米。
1978年後,學校為教師職工陸續建起、購買10棟平房總面積為1125平方米,解決教師的住房問題。截止到2003年,學校的總建築面積為8,245 平方米。操場總面積10,847平方米。1978年修建校園圍牆580延長米。截止到2003年,學校總佔地面積為15,563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