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樟梘村

鎖定
樟梘村,隸屬江西省吉安市永新縣石橋鎮,是一個劉姓聚族而居的明清古村落,全村國土面積1.5平方千米,12個村組,270户,1183人。
樟梘村是一座江右民系聚居的村落,村內有建於明清的古祠堂、古橋、古井、古建築羣和千年銀杏樹、古樟、古柏、古黃檀樹以及官至一品散官的劉敷、南京工部屯田郎中的劉善和著有《衡汀集》被編入中學課本的劉孔愚等歷史人物,並有紅軍醫院、紅軍被服廠、紅軍標語、紅軍圖畫等紅色文化。 [4] 
2018年12月,住房城鄉建設部擬將樟梘村列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1]  2019年6月6日,列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2] 
中文名
樟梘村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中國華東
地理位置
距鎮政府1公里
面    積
1.5 km²
電話區號
0796
郵政編碼
343421
氣候條件
亞熱帶濕潤氣候
人口數量
1183人
車牌代碼
贛D

樟梘村村落歷史

宋代,樟梘村始建,由劉姓聚族而居。 [6] 
明代,劉敷等先賢帶領村民挖井、修道、建祠、修廟,興辦公益事業。建了九口水井,現尚保留三口古井,架了兩座磚砌拱橋即青龍橋、清源橋。為傳説中的五位壇神,建了五座壇神廟供村民祭祀。
蘇區革命時期,毛澤東、朱德同志曾在樟梘村劉氏家廟部署作戰方案,曾建有紅軍醫院、紅軍被服廠。 [6] 
2004年以來,樟梘村相繼成立了老年體育協會,村落社區建設、科技文化中心。
2015年,樟梘村被江西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江西省文化廳設為歷史文化名村保護規劃單位。 [5] 

樟梘村村落特色

美麗的油菜田 美麗的油菜田
樟梘村地勢平坦,土地肥沃,南依義山,西靠長嶺,坐南朝北,永裏公路從村北穿越,交通十分便利。著名風景區碧波崖、天然屏障義山的兩條水系平行流經村莊,匯入禾水河。古銀杏樹、古黃檀樹、古柏樹相得益彰,交相輝映,襯托出村莊的環境優美和古老與原始。 [3] 
樟梘村
樟梘村(6張)
樟梘村裏呈三角形分佈的三口千年古井,恰似少女的一雙明眸和一張櫻桃小嘴。其中一口古井至今泉水日夜噴湧、清冽甘甜,村民都愛飲用,且親切地喚作“聰明泉”。因古井為村裏明朝成化年間官至二品的右都御史劉敷出資興建,劉敷是樟梘村出的最大官員和最有學問的文人;另外明朝嘉靖年間村裏出了位文學家叫劉孔愚,著有《衡訂集》,至今部分地方中學課本還收錄有《衡訂集》的文章。

樟梘村經濟社會

2015年末,樟梘村有户數315户,人口1381人。村中劉姓佔有85%,另有朱、吳、尹、龍、聶等姓。 [3] 

樟梘村歷史文化

永新縣石橋鎮樟梘村歷史悠久,始建於宋朝,距今有千多年的歷史,方圓一萬多平方米,二百七十多户人家,近一千三百人口,耕地面積1300畝(水田1000畝),公路橫貫村北,南靠義山,西依長嶺,山嶺頂上有一口約八十平方米的天然池塘,塘邊古松、草樹繁茂而青翠。村內有千年的古銀杏、古黃檀,幾十棵古樟樹和幾十棵古柏樹相互映襯,環境優美、寧靜和平。
樟梘村以文風鼎盛而名聞四鄉。明朝三世二品右都御史劉敷,字叔榮,號揚休軒,剛正不阿,威震朝野。明嘉靖年劉孔愚,字可明,號雙泉,著有古今名著《衡訂集》,中學課本還保留。近年來該村的大學生、留學生、博士生層出不窮。
劉氏家廟是劉氏(姓)統一的大祠堂,始建於明朝,改建於清朝,建築結構宏偉,該祠堂原來有四塊石碑記載着樟梘劉氏在明朝時期的輝煌歷史,現尚保留兩塊。大祠堂內幾十座明朝柱石現仍保留作頂樑柱座。蘇區革命期間,紅軍曾在該祠堂內辦有紅軍醫院、紅軍被服廠、造幣廠,尚保留紅軍標語和紅軍畫。

樟梘村榮譽稱號

2012年,樟梘村被列為江西省第四批歷史文化名鎮名村稱號。 [3-4] 
2019年6月6日,樟梘村被列入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