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樑上君子

(漢語成語)

鎖定
樑上君子(拼音:liáng shàng jūn zǐ)是一則來源於歷史故事的成語,成語有關典故最早出自於南朝·宋·范曄《後漢書·陳寔傳》。 [1] 
“樑上君子”的原義是躲在樑上的人;竊賊的代稱;有時也指脱離實際、脱離羣眾的人;在句子中可充當主語、賓語。 [1] 
中文名
樑上君子
拼    音
liáng shàng jūn zǐ
近義詞
道貌岸然偷雞摸狗
反義詞
正人君子
注音字母
ㄌㄧㄤˊ ㄕㄤˋ ㄐㄩㄣ ㄗˇ
成語出處
《後漢書·陳寔傳》
語法結構
偏正式
語法屬性
作主語、賓語

樑上君子成語出處

時歲荒民儉,有盜夜入其室,止於樑上。寔陰見,乃起自整拂,呼命子孫,正色訓之曰:“夫人不可以不自勉。不善之人未必本惡,習以性成,遂至於此。樑上君子者是矣!”(南朝·宋·范曄《後漢書·陳寔傳》) [1] 
後人據此提煉為成語“樑上君子”。 [1] 

樑上君子成語典故

東漢時有一個叫陳寔的官員,他為官公正,處事平和,因為有高潔的德行而聞名於世。在他為官期間,但凡百姓間出現爭執官司,陳寔都會公正判決,明白詳細地説明是非,百姓聽到判罰後無不心服口服,絕沒有事後埋怨的。所以當時有人感嘆説:“寧願被刑罰處治,也不願被陳寔批評。” [3] 
有一年,陳寔的家鄉鬧饑荒,很多人都找不到工作,有的人被逼無奈,只好做了小偷,專門去偷別人的東西。一天晚上,一個小偷溜進陳寔的家,準備等人都睡了以後偷點東西去賣,就先躲在陳寔家的房樑上。陳寔其實早就發現了,可是他並不聲張,也不驚動小偷,而是把兒孫們都召集到廳裏,開始談話。小偷嚇壞了,大氣都不敢出。 [3] 
陳寔神情嚴肅地對大家説:“人不管在什麼時候都要上進,不能幹壞事。幹壞事的並不是生來就是壞人,是平時放鬆了對自己的要求,不斷幹壞事,養成了習慣。這樣本來可以成為君子的人,也就變成了小人,成了‘樑上君子’了。你們抬頭往上看,在我們屋樑上的這位先生,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3] 
聽到這裏,小偷馬上從樑上跳了下來,滿臉羞愧,狼狽不堪地向陳寔磕頭求饒:“陳老爺,對不起,我知道錯了,請您原諒我。” [3] 
陳寔叫他起來,語重心長地説:“我看你的模樣不像惡人,大概是被貧困逼迫才這樣的吧,只要以後改邪歸正,你依然會是一個君子。”隨即又送給他兩匹絹,叫他當作本錢去做生意。 [3] 
小偷沒想到陳寔這樣大度,心裏十分感激,拜謝後帶着絹走了。後來,他果然改掉了壞習慣,努力做事,成了一個人人稱讚的好青年。這個故事很快就傳遍了四周,從此整個縣中再也沒有小偷了。 [3] 

樑上君子成語寓意

陳寔的大度,使得樑上君子改過自新重新做人。可以看出做人一定要自我勉勵。惡人的本性不一定都是壞的。壞的習慣、思想,往往都是由於不注重自己的修養而成的,最後慢慢發展就讓自己變質了。因此我們要在平時就養成良好的習慣,加強改進自我修養,做一個道德高尚的人。 [2] 

樑上君子成語運用

  • 成文用法
“樑上君子”在句子中可充當主語、賓語;竊賊的代稱;有時也指脱離實際、脱離羣眾的人。 [1] 
  • 運用示例
宋·蘇軾《東坡志林·樑上君子》:“近日頗多賊,兩夜皆來入吾室。吾近護魏王葬,得數千緡,略已散去,此樑上君子當是不知耳。” [4]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某乙》:“邑西某乙,故樑上君子也。其妻深以為懼,屢勸止之;乙遂幡然自改。” [1] 
參考資料
  • 1.    樑上君子  .漢典[引用日期2019-12-21]
  • 2.    李波主編. 中華成語典故 下[M]. 呼和浩特:內蒙古大學出版社, 2010.08:193
  • 3.    遲紅葉編;戴友生等繪. 寫給孩子的中華成語故事 修身篇[M]. 長春:北方婦女兒童出版社, 2018.02:41-43
  • 4.    (宋)蘇軾著;博文譯註. 東坡志林 精裝典藏本[M]. 瀋陽:萬卷出版公司, 2016.06: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