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樊錐

鎖定
樊錐(1872—1906),字一鼐,一字春渠、春徐,後改名誠亮,湖南邵陽人。少年時期就讀於長沙城南書院。1898年2月譚嗣同唐才常皮錫瑞等在長沙發起南學會,樊錐在邵陽組織南學分會,自任會長,手訂章程。並在《湘報》上發表《開誠篇》、《發錮篇》等論文,主張變法圖強,向西方國家學習。同年6月3日邵陽士紳勾結地方官吏以“首創邪説,背叛聖教,敗滅倫常,惑世誣民”的罪名,將樊錐驅逐出境。戊戌政變發生後,前往日本,入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學習。1900年歸國,任廣西法政學堂總監,旋參加唐才常的自立軍。自立軍起義失敗後,再次赴日本。1902年與陳天華楊毓麟等人在日本創辦《遊學譯編》。後回國在南京、桂林等地講學,不久病逝。 [1] 
中文名
樊錐
國    籍
中國
民    族
籍    貫
湖南邵陽
出生日期
1872年
逝世日期
1905年
畢業院校
日本陸軍士官學校

樊錐人物履歷

樊錐(1872—1905)湖南邵陽人,出生於同治十一年(1872)。家貧。少好學,受知於學使張亨嘉,為縣學諸生。不久,就讀於長沙城南書院。時值變法維新運動興起,因其涉獵諸子,旁證西學,於所作課藝中,倡言“攬子墨之流,證歐羅之續,總絕代之殊尤,辨章乎宏錄”,為學政江標所稱賞。 [1] 
1895年甲午戰爭湘軍大敗和《馬關條約》的簽訂,給了正在求學的樊錐極大震動。他説:“夫以堂堂之九土,而至萬不如區區之三島,豈不大可羞可憾可愧可憤哉!”從此,樊錐的思想發生質變,產生了激進的改革思想,全身心地投入到救國圖強的維新運動中去。是時,湖南巡撫陳寶箴、學政江標、按察使黃遵憲先後人湘,都以開闢湖南新政為己任。樊錐因在書院所作課藝中倡言“攬子墨之流,證歐羅之續;總絕代之殊尤,辯章乎宏籙”,而受到江標激賞,於1897年被選拔為光緒丁西科拔貢。同年10月,長沙湖南時務學堂創立,他又上書湘撫陳寶箴,建議“開拓用才之術”,“不忤狂言,其通者取之,其不通者容之”,以“轉移風化”。 [1] 
光緒二十四年(1898)正月,南學會在長沙開講,樊錐旋即在邵陽組織南學會分會,被舉為分會會長。他手訂邵陽南學會分會章程,主張對“一切拘迂狹隘之見,概宜屏除”,“力除一切浮華囂張之習”,提倡民權平等之説。其舊時同學蘇輿見之,乃撰《駁南學分會章程條議》,攻擊他倡“平等邪説”,是“無尊卑親疏”,呼籲南學分會對他予以“處治”。樊錐持之益堅,並表示“生死不能奪其志,貴賤不能換其幟”。同年三月,《湘報》創刊,樊錐為主要撰稿人之一。先後在《湘報》上發表《開誠篇》、《發錮篇》、《勸湘工》等文,持論激烈,傳誦一時。提倡資產階級民權、平等和立憲之説,要求將“一切用人行政,付之國會議院”,“使人人有自主之權,人人以救亡為事”。他主張維新不能只靠少數人,要啓迪民智,造就眾多新人,説:“天下之理,天下公之,天下之事,天下公之”,“如欲存中國,則不可不和眾,不可不多人”,否則“積習於下,而新者一二,不新者千百,阻之者又億萬”,如是變法維新即不能奏效。他還提出變法維新要徹底:“一切繁禮細故、猥尊鄙貴、文武名場、惡例劣範、銓選檔冊、謬條亂章、大政鴻法、普憲均律、四民學校、風情土俗,一革以前,搜索無剩,唯泰西者是效。”呼籲“大興藝學,眾建學堂,宏創工廠,當購機器,廣選西法,多聘西師”,以發展中國民族工業。並認為工是“勸商之本”,只要“工藝能盛”,自然“貨可不洋”,可以抵拒“洋貨”之傾銷。又憤怒斥責“傲然自大,頑冥不靈”的“羣寮”、“羣醜”和“深閉固拒”的封建頑固派,抨擊其“礙事梗議”,“稍有新政新學,必萬端阻撓,萬端梗塞,使之已行者撤,將行者歇,未行者缺”。提出應該將此類“死人”“網羅淨盡”,不能讓其“控制生人”。同時,樊錐與熊希齡譚嗣同等發起組織湖南不纏足會,提倡婦女放足,革除千百年來婦女纏足舊風俗,以振興國家,解放婦女。並擔任董事。此議頗得社會支持,一時在《湘報》上題名加入不纏足會者即有數千人,不少州縣都成立分會。 [1] 
樊錐在湖南維新運動中言行激烈,遭到封建守舊分子忌恨。王先謙、葉德輝及其門弟子等勾結邵陽劣紳,攻擊樊錐為“首倡邪説,背叛聖教,敗滅倫常,惑世誣民”的“亂民”,將其驅逐出境。不久,戊戌政變發生,因匿處深山,倖免於難。 [1] 
光緒二十六(1900)秋,唐才常組織自立軍起義,樊錐曾參與其事。起義失敗後,他逃往上海,與陳範等主辦《蘇報》。二十九年《蘇報》案發生,他避禍走日本,改名時中。初入成城學校,旋以體弱不適,改習法政。後在黃興陳天華等影響下,傾向革命。三十年返國,參與華興會長沙起義。事敗後,改名誠亮,入南京軍校任教。稍後,應蔡鍔邀至廣西,入陸軍小學任教。三十一年冬,因病返湘。次年春逝世,年僅35歲。今人輯有《樊錐集》行世。 [1] 

樊錐維新思想

甲午戰爭後,愛國主義情緒空前高漲,樊錐產生了強烈的危機感和責任感。他大呼:“悲夫!悲夫!……俄人操旅順、大連灣已,而德人挾山東之全政已,進而法人索四款之利益已,進而英租長江,日不肯還威海衞已,進而列國莫不奮割一臠、歸遺其主已,安見有區區之土可以幸全者!”表示:“吾不知連將蹈東海而死,抑南走非,北走墨,毋忍坐而睹其狀者。”拳拳愛國之情,躍然紙上。正是這種堅貞的愛國精神與當時形勢相結合,導致其維新思想的形成,使他成為湖南乃至全國最激進最有見解的思想家之一。最能代表其思想的,就是他發表在《湘報》上的《開誠篇》和《發錮》《勸湘江》三篇文章。 [1] 
在這些文章中,樊錐提出了一整套包括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習俗等方面的維新方案。 [1] 
在政治方面,樊錐迫切要求改變現存的政治制度。首先,他大呼不變法的危險:“今天下之病,匪直骨髓駸入膏肓已,失此不變,則忍痛終古已;失此不變,則抑終必變已,則亦變之於人已。”他認為:“不窮則不變,不變則不通,不通則不久,不久則中國幾乎絕也,則黃種幾乎斬也,則孔教幾乎火也。在這裏,他將變法和救亡緊緊結合起來。他指出:變法的目的“不過止於存中國,保教種,勿使數千年神聖之區一旦殄滅以澌盡,蹈波蘭、印度、阿非之覆轍而已。”同時,樊錐還對封建專制進行無情的揭露。他描述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是:“自民之愚也久矣,不復見天日也抑已甚矣。其上以是愚之,其下復以是受之,二千年滄肌浸髓,梏夢桎魂,嬉酣怡悦於苦海地獄之中,縱橫馳逐於醉生魘死之曲,束之縛之,踐之踏之,若牛馬然,若莓苔然,漫無所悟,一無所識,沉沉昏昏,瞢瞢闐闐。”針對頑固派的“天不變,道亦不變”,他駁斥説:“是道也,所謂可常可變可大可小之道也。”他猛烈批判封建頑固派的因循守舊,説這些封建衞道士“自命孔徒,昂昂儒服,以為舍我之外必無天地,舍我之外必無教化”。 [1] 
其次,他積極宣揚資產階級民權平等學説,要求興民權、開民智、行民主。針對清王朝的腐朽統治,他大膽提出“公天下”的主張。他説:“夫天下之理,天下公之;天下之事,天下公之。天下者,天下公之,公天下而為之,為之而效之,效之而成之。”他主張改君主專制為君民共主,認為:“君民共主,救亡鐵案”要求:“起民權、撰議院、開國會,使人人有自主之權”;“一切用人之政,付之國會議院,而無所顧惜”;“無滿漢之見,無親疏之見,無京省之見,無遠邇之見,人人平等,權權平等”。可見,樊錐提出的變法方案是“民權-國會-君主立憲”。 [1] 
在經濟方面,樊錐主張發展中國民族工業,抵制洋貨傾銷。他説:“夫工者勸商之本也,無工是無商也。”這是典型的重工思想。他通過分析認為:歐美列強之所以強盛,是因為工業發達,“歐墨列邦,原本基始,發祥致大,舍工之力,莫或至是。米利堅之富也,……工為之也。英吉利之盛也,……工為之也。日本之興也,……工為之也。”指出,如果中國的工業能興盛起來,“則天下事不足成,西人不足畏已”。同時,他指出工業發達的社會作用:“工政立。工業興,百萬窮民,胥經消納,土匪盜賊,一律收拾,無業有業,無歸有歸,賑恤出其中,遷善出其中。”至於如何發展工業,他提出要“大興藝學,眾建學堂,宏創工廠,富購機器,廣選西法,多聘西師”。建議對那些創新工業的人給予獎勵:“國有制-新器,創一新法,有益民生國計者,與獎牌一,以為表異,給憑文一,許其專利十年。”至於農業、商業,他也十分重視。認為:“農家者,抑工之流亞也”;而工業與商業相互影響,“未有工贏而商絀者也。未有商贏而國絀者也”。對於農業商業,提出了許多現在看來仍有意義的建議:“國有一農養十人,養數十人者,編為上農,與獎牌一,以為表異。……國有糾集茶絲公司及別等公司者,與獎牌,給憑文,加保護,與國休慼。他還認為諸如輪船、火車、電線、郵政也是“調血輪養氣筋之大物也”。 [1] 
在文化方面,樊錐主張改革科舉八股制。他憤然指出:“時文不廢,則孔教必亡無疑也。”認為八股時文之毒使得“異書禁絕,則眉睫之外無剩睹矣;臭腐垛,則方寸之隙無徐明矣。要求改革科舉,由朝廷下文廢除八股取士。對於科舉內容,他希望多出“經史時務題”。他還十分重視師範教育,説:“天下百治本於學,天下百學本於師。”“然則是師範學也,蓋天下鄉國師道之材之所以出也,可不謂重焉矣乎?”同時,他對教師素質也提出了要求,“夫以師範學既如被其重,是故不可以不先修身也。苟身不修,雖學焉無不通,而固不足以為人師也。”他呼籲全社會辦學,建議獎勵地方官員興辦學堂:“有能為農會學堂以興農學問保本富者,……有能為工會學堂以興工學問保藝富者,……有能為商會學堂以興商學問保市富者,得千人給五品銜一,得萬人給五品銜十、”還建議:“厚遣廣選,才臣學生,商工士民,分派數十國遊歷學習”;“有士農工商諸會學堂能建大力以遊歷外洋,講求政學藝學,歸而教者,給二品銜”可以説,樊錐的教育思想是有遠見的,對我們今天如何發展教育也有一定的啓迪作用。 [1] 
在社會習俗方面,樊錐提倡移風易俗,主張盡革陋規惡習。他提出:“洗舊習,從公道。則一切繁禮細故,猥尊鄙貴,文武名場,惡例劣範,銓選檔冊,謬條亂章,大政鴻法,普憲均律,四民學校,風情土俗,一革從前,搜索無剩,唯泰西者是效。”這實際上就是中國近代全盤西化論的開端。他在1898年與熊希齡等人成立湖南不纏足會的同時,也提出了禁纏足方案:“自光緒二十年所生女子,有纏足者,人每歲納税銀-兩;有放足者,人給獎牌一,以為表異;有能倡為會者,得千人給五品銜一,得萬人給五品銜十。”對於“官民之受毒於鴉片,因而軟疲無用,作廢大事”,他建議:“有能卓志戒煙,畢世不復吸者,人給獎牌一,以為表異;有能倡為會者,得千人給五品銜一,得萬人給五品街十。”這些激進主張和建議對當時的維新運動起着積極的推動作用。 [1] 
樊錐的思想是異常激進的,他那高亢昂揚的言論和主張在當時可謂鳳毛麟角,因而引起了以王先謙、葉德輝為首的守舊勢力的極大恐慌和瘋狂進攻。湖廣總督張之洞“馳電主殺錐、鼐,以謝天下”,樊錐的同學蘇輿先後炮製了《駁南學分會章程條議》和《摘駁樊錐開誠篇中語尤悖謬者》,指責樊錐“叛背聖教,棄滅倫紀”,大罵樊錐“不產於空桑,安得書此喪心病狂之論”,污衊樊錐為“權奸逆豎,真漢奸之尤哉”,即使“臠割寸磔,處以極刑,似尚未足以蔽其辜”。而邵陽舉人曾廉更是糾集當地士紳以“首倡邪説,背叛聖教,敗滅倫常,惑世誣民”的罪名,將樊錐“驅逐出境,永不容其在籍再行倡亂”,並四處張貼,播告通省。 [1] 
參考資料
  • 1.    湖南省文史館組編.湖湘文史叢談 第3集.湖南:湖南大學出版社,2008年:121-12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