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樊明德

(清朝人物)

鎖定
樊明德(?—1778),鹿邑縣人,務農度日,兼習醫道。
所處時代
清代
出生地
鹿邑縣
逝世日期
1778年
本    名
樊明德
混元教教主。 [1] 
1774年正月初,樊明德患病,經楊集醫治痊癒。樊明德往楊集家拜謝,從此來往密切。楊集傳給樊明德《混元點化書》及《天子問道經》各一本,“請神疏頭”一紙,説是仙人傳留。令他每晚燒香,先念疏頭,默誦姓名,後念問道經,可以祛病消災,死後不落地獄,世世轉生好人。兩書內有“換乾坤,換世界”,“末劫年,刀光現”,“反亂年”,“子醜寅卯夏旱多”及“龍虎二將中元鬥”,“三十六將二十八宿臨凡世”等語句,囑咐其切勿泄露。
楊集去世後,樊明德倡立混元教,提出“換乾坤,換世界”的反清口號,約定每年清明、五月十五、九月初十、十二月初一等日聚會念經。鹿邑、淮寧(今淮陽縣)、西華、上蔡、汝陽及安徽亳州許多貧苦百姓紛紛入教,使各級官府大為震動。
乾隆四十二年(1777)3月,鹿邑知縣偵獲樊明德“邪教”一案,先後抓獲嫌疑“人犯”93人,樊明德也被官府捕獲。
四月初十,河南巡撫徐績奏聞,乾隆帝以“混元教”與“收元教”、“無為教”及“白蓮教”等均屬同教異名,“換乾坤”等悖妄字樣與山東王倫編造惑眾之語大略相同,非尋常邪教經卷可比,命河南、安徽二省速拿要犯,盡法懲治。五月,獄具,樊明德凌遲處死,梟首示眾,兄弟子侄斬立決,收徒10人以上者斬立決,親屬照律緣坐;同教九十餘名分別斬、絞、流、徒有差。楊集起棺戮屍。
以後,其三傳弟子劉協之改混元教為三陽教,為了擴展力量到湖北襄陽吸收當地混元教教首宋之清加入三陽教。宋之清另創西天大乘教,其弟子深入河南、湖北、四川、陝西等地傳教,很快發展為白蓮教的一支重要力量。乾隆末年,清廷派軍隊鎮壓,在河南活動的西天大乘教和其他白蓮教支派組織相繼被破壞。嘉慶元年(1796),全國爆發了川、楚、陝白蓮教起義,歷時9年多,波及河南、四川、湖北、陝西、甘肅5省,沉重地打擊了清朝統治。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