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樊庶

鎖定
樊度,男,字潛庵,江蘇揚州人,清康熙四十二至五十一年(1703~1712年)任本縣知縣。在任各縣期間,注重吏治,關心文化和建設。 首先,是招撫流亡,重建家園。康熙十九年至二十二年(1680~1683),本縣連續四年大旱,又遭海盜蹂躪,雖經縣令李繩祖清減賦税,民困稍蘇。但此後十餘年,臨高屢遭天災人禍,百姓流亡各地。樊度蒞任後,勸告農民回鄉生產,社會安定。
本    名
樊庶
潛庵
所處時代
清代
籍    貫
江蘇揚州

目錄

樊庶簡介

樊度,男,字潛庵,江蘇揚州人,清康熙四十二至五十一年(1703~1712年)任本縣知縣。

樊庶經歷

他目睹縣衙簡陋頹敗,上任不久即動工興建,至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四月竣工,歷經五年餘。其費用都從官員俸薪扣撥,不向民間攤派。
其次是重建臨江橋(即文瀾橋)。縣治東門臨江,明初縣丞陸升將木橋改建為石橋後,行人稱便。但是橋不堅固,每逢江水氾濫,常被沖毀。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樊庶用巨石砌橋底,然後用桐油滲石灰,塞填橋座漏洞,使石橋更加堅固。
當時,縣治東門空地,設露天市場,日曬雨淋,商民甚感不便。樊庶發動商民捐款,修蓋市房,以利商民買賣。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他倡導捐捧薪,在縣治東南15公里,徵並土地,建立多文墟。鼓勵商民建房宅,集市貿易。
同年,他購置船隻,在馬嫋渡口擺渡,方便商民往來。
康熙四十四年(1795年),縣治東5公里之官榮橋(今頭鋪橋)崩壞。樊庶召集民工,以巨石砌基,修築堅固,並疏浚下流,引水灌溉良田,更名為“迎恩橋”。
是年,樊庶在東門外茉莉軒左邊,建立一所育嬰堂,收留孤兒養育,深受人們稱讚。又在縣治左邊,重建一所預備糧倉,貯藏糧食。
樊度除了地方建設外,還注重文化事業和吏治改革。在他上任第二年(康熙四十三年),颱風吹毀孔廟西廡等處,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他募集薪俸白銀1000餘兩,選派生員陳英略等12名,負責督工,歷時二年,把孔廟修建一新。並在欞星門西邊,建正學講堂。講堂落成後,樊度借公餘之暇,給童生講課。
是年,又在茉莉軒左邊,建一所義學。用薪俸買那綿都四圖一甲民田一莊為義學田,作義學膏火費用。
是年,他倡導修志,廣貼文告,徵集史料,採訪地方掌故,至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三月,編成《臨高縣誌》12卷。並親手整理王佐的《雞助集》,為之作序,重行刻印。他的吏治改革,如禁止賭博、革陋規、減公費、去圖長、免收户、清榔税、更匠灶、恤蛋户,弭盜賊,做到政簡刑清,閭里安謐。
樊度為人清廉不苟,勤政愛民。時常下鄉,巡查農務,訪問民間疾苦。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之後,他積勞成疾,加上家中人口眾多,生計困難,老百姓聞訊後,紛紛用布袋盛米來饋送他。這事傳為美談,後來鄉貢王偉業倡導民眾於東門外築一亭,稱為饋米亭,並撰《饋米亭記》。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他因病離任,遺下《保赤堂記》一文及《閲稼》、《雨後》、《齋中即事》、《巡視海口即事》、《覽鏡》詩六首,流露了廉潔愛民,淡泊明志的情操。臨高人民愛戴樊庶,建立了不少石碑來紀念他。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