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樊尚咽峽炎

鎖定
樊尚咽峽炎,又名奮森氏咽峽炎,潰瘍膜性咽炎、潰瘍性扁桃體炎,中醫稱爛乳蛾,是一種由梭形桿菌及樊尚螺旋體感染的亞急性扁桃體炎,其特徵為明顯的侷限性炎性反應和潰瘍形成。感染也可累及軟齶、咽壁、頰粘膜、舌或牙齦,但多從一側扁桃體或齲病開始發病。春末夏初發病較多,以青少年多見。
中醫病名
樊尚咽峽炎
別    名
奮森氏咽峽炎
潰瘍膜性咽炎
就診科室
咽喉科
多發羣體
青少年
常見發病部位
口腔
常見病因
由梭形桿菌及樊尚螺旋體感染的亞急性扁桃體炎
常見症狀
明顯的侷限性炎性反應和潰瘍形成

樊尚咽峽炎鑑別診斷

1.急性化膿性扁桃體炎:起病急,體温高,咽痛重,扁桃體紅腫,滲出物在隱窩口,塗片可找到鏈球菌。
2.咽白喉:全身中毒症狀明顯,扁桃體、齶弓、軟齶等處有灰白色假膜,不易拭去,塗片橙查可查到白喉桿菌。
3.粒細胞缺乏性咽峽炎:起病急、高熱、精神萎靡,迅速呈衰竭狀態,假膜有黑綠色壞死組織,假膜下有潰瘍;血白細胞極低,每立方毫米在1000~2000以下。

樊尚咽峽炎治療

西醫治療:
患者應卧牀休息,多吃有營養和易消化的軟食或半流質飲食,內服大量維生素A、B、C 煙酰胺等。
咽部疼痛可予以對症治療。清潔口腔和消除口腔病灶為本病的治療原則,如治療牙齦、牙根等處化膿性炎症,可用複方硼砂溶液,10%硫酸銅溶液,1%-2%過氧化氫,2%硼酸鈉或l:5 000高錳酸鉀液漱口。由於新生氧的釋放,故可抑制厭氧菌的生長。
全身治療以青黴素為首選藥物,一般成人每日80萬-120萬U肌注。療程3-5天。甲硝唑對厭氧菌螺旋體感染有效,每日600mg,共7天。
中醫治療:
1、清熱解毒,祛腐消腫。
方藥:普濟消毒飲(《證治準繩》)加減。黃連10g,黃芩10g,牛蒡子12g,連翹15g,薄荷6g,殭蠶10g,陳皮10g,馬勃10g,板藍根30g,玄蔘15g,甘草6g,桔梗10g,升麻10g,柴胡10g。若便秘,加大黃;初越發熱兼惡寒者,去黃連、玄蔘,加荊齊、防風;舌苔膩者,去玄蔘,加蔻仁、藿香。
2、漱口法:銀花15g,桔梗4.5g,甘草4.5g,痰多者加月石6g,煎水500ml,頻頻含漱。
3、吹喉法:殭蠶、蒲黃、甘草、薄荷、元明粉、青黛、冰片、真珠、西黃、麝香、共研極細末,每次用少許吹於咽喉病灶處,徐徐使之流涎。

樊尚咽峽炎併發症

極少數病例併發壞死性口炎。

樊尚咽峽炎分類

咽喉科疾病

樊尚咽峽炎病理病因

由梭形桿菌及樊尚螺旋體感染所致。這二種病原菌常隱藏在健康人的扁桃體隱窩中。在一般情況下不發病,有某種誘因,如在機體抵抗力下降時,如過度疲勞、營養不良、環境衞生條件差,維生素缺乏及胃腸道疾病,口腔不潔、齲病、惡液質及血液病,職業性或藥物中毒(如重金屬化合物或含苯化合物中毒)等,皆可誘發本病。但亦可由直接接觸或受污染的食物、食具傳播而傳染。

樊尚咽峽炎中醫病理

多因過食辛辣厚味,脾胃積火,復受風熱邪毒侵襲,犯於胃,以致風火相搏,熱毒上蒸咽喉,灼腐肌膜而為病。

樊尚咽峽炎臨牀表現及診斷

隨病變輕重而不同。有6~7天的潛伏期。主要症狀是咽痛,多為單側,伴有頭痛、背及關節疼痛,全身不適,可伴有低熱、一般不超過38.5℃,全身症狀較急性扁桃體炎為輕。而繼發於血液病者,則全身症狀較重。患者常有口臭,舌苔厚。病變多侷限於一側扁桃體,也可累及齶弓、牙齦及咽壁。病變處覆有厚而污穢的假膜,呈黃色或灰白色,為潰瘍的壞死物所構成,易於拭去,拭去後潰瘍面上有小出血點。患側下頜角淋巴結常早期腫大,有觸痛。
根據症狀及咽部檢查。咽拭塗片中如找到梭形桿菌及樊尚螺旋體,即可確診。

樊尚咽峽炎中醫診斷

風熱邪毒上蒸咽喉
證候:一側咽痛,吞嚥困難,痰涎多而粘稠,口臭,檢查見一側喉核上方有潰瘍並有假膜覆蓋,易拭去,潰瘍面可見出血點,甚則整個喉核表面均有潰瘍及假膜,伴全身發熱、頭痛、便秘、尿黃、口渴、舌質紅、苔黃、脈弦數。
辨析:①辯證:本證的特點足一側喉核上有潰瘍及假膜覆蓋,拭去假膜可見出血點,局部疼痛,並有肺胃積熱的全身見證。②病機:肺胄積熱,熱毒上蒸咽喉,灼腐喉核肌膜,則形成喉核潰瘍及偽膜,且口臭,局部疼痛以致吞嚥困難;肺經有熱,灼津為痰,則痰涎多而粘稠;邪熱熾盛,則全身發熱、頭痛、口渴、尿黃;胃府積熱則便秘;舌紅、苔黃、脈數皆屬熱象。

樊尚咽峽炎預後

本病預後良好,1-2周內即可痊癒。併發壞死性口炎者,預後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