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樂豐鎮

鎖定
樂豐鎮,隸屬於江西省上饒市鄱陽縣,地處鄱陽湖南部,信江和樂安河交匯的內角,東與萬年縣梓埠鎮接壤,南與萬年縣湖雲鄉相連,西與三廟前鄉和珠湖農場為鄰,北隔樂安河與饒豐鎮毗鄰。 [2]  行政區域總面積79.60平方千米。 [4]  截至2019年末,樂豐鎮户籍人口為31969人。 [4]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為泗溪鄉。1954年10月,為江西省樂豐機械農場。1969年1月,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福州軍區江西生產建設兵團第六團。2000年3月,撤場,設立樂豐鎮。2005年,撤銷桐山鄉,劃歸樂豐鎮。 [2]  截至2021年10月,樂豐鎮轄2個社區、12個行政村; [3]  鎮人民政府駐包家山。 [2] 
2019年,樂豐鎮有工業企業11個,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有3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1個。 [4] 
中文名
樂豐鎮
外文名
Lefeng Town
別    名
魚龍山
行政區劃代碼
361128112000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江西省上饒市鄱陽縣
地理位置
鄱陽湖南部
面    積
79.60 km²
下轄地區
2個社區、12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包家山
電話區號
0793
郵政編碼
333128
氣候條件
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
車牌代碼
贛E
人    口
31969人(2019年末户籍人口)

樂豐鎮歷史沿革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為泗溪鄉。
1952年,屬桐山英範鄉。
1954年10月,為江西省樂豐機械農場。
1958年8月,為國營江西省樂豐良種繁殖場。
1960年,析共和大隊歸萬年縣。
1968年,為波陽縣樂豐農場。
1969年1月,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福州軍區江西生產建設兵團第六團。
1975年5月,為國營江西省上饒地區樂豐良種繁殖場。
2000年3月,撤場,設立樂豐鎮。
2005年,撤銷桐山鄉,劃歸樂豐鎮。 [2] 

樂豐鎮行政區劃

2011年末,樂豐鎮轄橋南、橋北2個居民委員會,方宋、錢家、塘頭、紅英、桐山、東風、豐源、南山、鐵豐、新嶺口、十字河、茨山12個村民委員會;下設4個居民小組、67個村民小組。 [2] 
截至2021年10月,樂豐鎮轄2個社區、12個行政村; [3]  鎮人民政府駐包家山。 [2] 
樂豐鎮行政區劃詳情
橋北社區
茨山村
南山村
塘頭村
橋南社區
十字河村
豐源村
錢家村
鐵峯村
桐山村
紅英村
方宋村
新嶺口村
東風村
/
/

樂豐鎮地理環境

樂豐鎮位置境域

樂豐鎮地處鄱陽湖南部,信江和樂安河交匯的內角,東與萬年縣梓埠鎮接壤,南與萬年縣湖雲鄉相連,西與三廟前鄉和珠湖農場為鄰,北隔樂安河與饒豐鎮毗鄰。轄區東西最大距離16千米,南北最大距離30千米,距縣城20千米。 [2]  行政區域總面積79.60平方千米。 [4] 

樂豐鎮地形地貌

樂豐鎮地處鄱陽湖畔平原區東部圩區,地勢由東南向西北傾斜。一般海拔15~35米。最高點位於中東部紅家山,海拔52米;最低點位於西北邊的背風湖,海拔14米。 [2] 
樂豐鎮地形地貌

樂豐鎮氣候

樂豐鎮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其特點是温和濕潤。四季分明。冬寒夏熱、無霜期長、平均積温較高。1月平均氣温2.6℃,極端最低氣温為-10℃;7月平均氣温29.9℃,極端最高氣温39.6℃。無霜期年平均268天,最長達313天,最短241天。年均降水量1587.9毫米。 [2] 

樂豐鎮水文

樂豐鎮境內水域屬鄱陽湖水系。安樂河由章楊村東面入境,沿境北邊界西北流至傅家嘴出境。境內河道長2千米。 [2] 

樂豐鎮自然災害

樂豐鎮主要自然災害是洪災等。 [2] 

樂豐鎮自然資源

樂豐鎮轄區內有可利用水面10.4平方千米,可利用養殖水面69.33 平方千米。 [2] 
2011年,樂豐鎮有耕地面積5.5萬畝,人均1.8畝;可利用草地面積3576畝,林地面積1.98萬畝。 [2] 

樂豐鎮人口

2011年末,樂豐鎮轄區總人口30616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5146人,城鎮化率17%。另有流動人口2000人。總人口中,男性16148人,佔50.3%;女性14468人,佔49.7%;14歲以下6912人,佔24.6%;15~64歲19806人,佔60.8%;65歲以上3898人,佔14.6%,總人口均為漢族。2011年,人口出生率12.86‰,人口死亡率3.6‰,人口自然增長率9.26‰。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384.6人。 [2] 
2017年末,樂豐鎮常住人口27562人。 [1] 
截至2019年末,樂豐鎮户籍人口為31969人。 [4] 

樂豐鎮經濟

樂豐鎮綜述

2011年,樂豐鎮財政總收入506萬元,比上年增長28.6%。人均財政收入165元,實現税收1.7億元。
2011年,樂豐鎮農民人均純收入5萬元。 [2] 
2019年,樂豐鎮有工業企業11個,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有3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1個。 [4] 

樂豐鎮農業

2011年,樂豐鎮農業總產值達到1.57億元,比上年增長16%。
樂豐鎮糧食作物以水稻為主。2011年,生產糧食64358噸。主要經濟作物有水稻、大豆、花生、芝麻、油菜、蔬菜等。2011年,油料作物種植面積1.56萬畝,產量2818噸,其中花生12325噸,芝麻208噸;蔬菜種植面積0.14萬畝,產量2613噸。
樂豐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家禽、耕牛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3.19萬頭,年末存欄1.6萬頭;牛飼養量1652頭;家禽飼養量4.8萬羽。2011年,生產肉類208噸,其中豬肉176噸,牛肉32噸。畜牧業總產值200萬元,佔農業總產值的1.4%。
2011年,樂豐鎮有大型農業機械340台(輛)。 [2] 

樂豐鎮工業

2011年,樂豐鎮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家,職工600人,實現工業增加值6000萬元,比上年增長40%。其中大中型工業企業1家,職工400人,實現工業增加值5000萬元,比上年增長37%。 [2] 

樂豐鎮商業

2011年末,樂豐鎮有商業網點22個,職工84人。 [2] 

樂豐鎮金融

2011年,樂豐鎮境內金融機構有各類存款餘額7980萬元,比上年增長14%;各項貸款餘額2100萬元,比上年增長0.3%。 [2] 

樂豐鎮郵電業

2011年,樂豐鎮郵政業務收入7.9萬元。
2011年,樂豐鎮電信業務收入170萬元。 [2] 

樂豐鎮交通運輸

樂豐鎮已形成由公路、水路2種運輸方式構成的交通運輸網絡,2011年,樂豐鎮客運總量6.5萬人次。
2011年末,樂豐鎮境內有景鷹、德南高速公路過境。
2011年末,樂豐鎮鎮區有道路總長3.5萬千米,道路鋪裝面積2600平方米。 [2] 

樂豐鎮社會事業

樂豐鎮文化事業

2011年末,樂豐鎮有文化站2個;村級文化活動中心8個;各類圖書室6個,藏書8825冊。
2011年末,樂豐鎮有有線電視用户5000户,入户率100%。 [2] 

樂豐鎮教育事業

2011年末,樂豐鎮有幼兒園(所)2所,在園幼兒640人,專任教師19人;小學12所,在校生876人,專任教師96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826人,專任教師86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2011年,教育經費達234萬元。 [2] 
樂豐鎮社會活動

樂豐鎮醫療衞生

2011年末,樂豐鎮有各類醫療衞生機構15個,其中公立衞生院1所、診所14個;病牀30張,固定資產總值1560萬元,專業衞生人員47人。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100%,農村衞生廁所普及率96%,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22567人,參合率98%。 [2] 

樂豐鎮體育事業

2011年末,樂豐鎮有體育場地20處,每年定期舉辦的體育活動有柔力球、太極拳、廣場舞。 [2] 

樂豐鎮社會保障

2011年,樂豐鎮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户數261户,人數327人,支出73.3萬元,比上年增長7.8%,月人均190元,比上年增長5.6%;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692户,人數1325人,支出127.4萬元,比上年增長4.6%,月人均100元;農村五保集中供養30人,支出10萬元,農村五保分散供養106人,支出16.9萬元;城鎮醫療救助3人,支出1.9萬元;農村醫療救助45人,支出26.9萬元;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488人,支出7.4萬元。
2011年末,樂豐鎮有參加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9800人,已享受農保1847人,支出122萬元。 [2] 

樂豐鎮郵政電信

2011年末,樂豐鎮有郵政網點2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67千米,投遞點26個,鄉村通郵率100%。
2011年末,樂豐鎮有電信企業2家,服務網點2個;電話交換機總容量2400門,固定電話用户2380户,比上年增長98户,電話用户普及率達到85%,比上年提高2%;移動電話用户約1.3萬户,移動電話普及率為89%。 [2] 

樂豐鎮基礎設施

  • 給排水
2011年末,樂豐鎮鎮區有自來水廠1座,鋪設幹線水管84千米,生產能力650噸/日,年工業用水20萬噸,生活用水13萬噸,居民自來水普及率100%,年人均生活用水4.2噸,排水管道42千米。 [2] 
  • 供電
2011年末,樂豐鎮鎮區有11萬千伏變電站1座,主變壓器68台,總容量11千伏安.高壓輸電線路2條,總長度96千米,用電負荷6200千瓦,供電可靠率100%。 [2] 

樂豐鎮歷史文化

  • 名稱來歷
樂豐鎮因寄以豐收快樂的美好願望而得名。 [2] 

樂豐鎮所獲榮譽

2022年8月,被江西省農業農村廳認定為第一批省級“一村一品”示範村鎮。 [5] 
2022年11月1日,樂豐鎮(稻米)被農業農村部公示為第十二批全國“一村一品”示範鎮。 [6]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