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樂毅墓

鎖定
樂毅墓,俗稱將軍墓,位於河北省邯鄲市邯山區城東10公里處代召鄉境內大樂堡村北,緊貼309國道,是邯鄲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1]  該墓現存封土直徑15米,高2.3米,圓形,周圍為磚砌圍牆。墓南2米為墓碑,墓碑高2.2米,寬0.7米,厚0.16米,該碑嵌於碑樓內。
樂毅為戰國名將,公元前284年,樂毅受命聯絡秦、韓、魏、趙、燕五國兵馬大勝強齊,樂毅一直住在大樂堡村。樂毅死後,趙孝成王用玉匣做棺,厚葬於此。該墓前原有石獅、石牌坊等,現已無存。2008年10月,樂毅墓被河北省人民政府核定公佈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7] 
中文名
樂毅墓
地理位置
河北省邯鄲市邯山區
氣候條件
温帶季風氣候
景點級別
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2] 

樂毅墓修建歷史

樂毅,號望諸君。戰國時期燕國大將。其先祖樂羊,居魏國,公元前 406 年,魏滅中山國,樂羊自封於靈壽,之後中山復國,樂氏後人居中山國,不久趙滅中山,樂毅成為趙國官員,公元前 295 年,趙發生沙丘之亂,樂毅又奔燕國,樂毅深知燕王厚愛,公元前284年,秦、楚、趙、韓、魏、燕六國合兵伐齊,他受任為上將軍,一舉攻下七十個城池,大破齊軍。因功封昌國君。 燕惠王即位,改用他人為將,樂毅出奔趙國,封於觀津,號望諸君。 [3] 
樂毅一直住在大樂堡村。樂毅劍法、槍法舉世奇絕,其在家仍勤學苦練,他一方面報效趙國,多次征戰,一方面在家將一身絕藝傳給後一代,在大樂堡村的練劍房、磨劍石、磨劍池遺蹟仍存,古趙十景之一的“劍池新月”更是一絕。 樂毅死後,趙孝成王用玉匣作棺,厚葬他於現存的墓地,後人在墓前刻了石獅、石牌坊,墓地栽了數千株松柏,整個陵園佔地30餘畝。 [4] 
兩千多年來,樂毅墓曾多次重修,、宋、元、明歷年有小型修建,歷代不少帝王及官員、文人前來祭奠過樂毅將軍。唐代韓愈、柳宗元在墓前留下祭文。到清雍正十一 年(1733 年)邯鄲縣知縣鄭方坤大修一次,重植松柏數百株,親書石碑“戰國望諸君樂毅之墓”,並撰文“悼望諸君墓”詞。清乾隆帝幾次下江南都到墓前憑弔。 [4] 
1933年縣長孫振邦在49年前最後一次重修,植槐樹數百餘株。段祺瑞袁世凱也都拜過其墓,後文革動亂期間,將軍墓遭到破壞,動亂結束後地方政府加以保護開發。 [1] 
樂毅墓已經被列為文物保護單位,當地文物工作者正在就一些戰國墓葬問題對其進行研究考察。 [5] 

樂毅墓地理環境

樂毅墓坐落於邯鄲市,地處河北省南端,太行山脈東麓。西依太行山脈,東接華北平原,與晉、魯、豫三省接壤。地勢自西向東呈階梯狀下降,高差懸殊,地貌類型複雜多樣。氣候暖温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春季風多幹旱,夏季炎熱多雨,秋季温和涼爽,冬季寒冷乾燥。 [6] 

樂毅墓兩座樂毅墓

因為樂毅的高尚品格,燕趙兩國都非常欣賞他。此後,燕趙兩國交好,且都並請他為客卿。樂毅死於趙國,葬於今河北省邯鄲市邯山區代召鄉境內,就是邯鄲的樂毅墓;
而燕國為了緬懷其勞功,為其修建墓碑,就是如今北京房山區良鄉境內的樂毅墓。 [8]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