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樂森璕

鎖定
樂森璕(1899年9月4日—1989年2月12日),貴州貴陽人,古生物學家,地層學家,地質教育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地質系教授。 [1-2] 
樂森璕1924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地質系;1936年任教於中山大學;1946年任教於貴州大學地質系;1953年任重慶大學地質系教授,兼古生物學教研室主任;1955年被選聘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1964年任北京大學地質地理系主任;1989年2月12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0歲。 [1] 
樂森璕主要從事地質學和古生物學的教學和研究工作。 [5] 
中文名
樂森璕
國    籍
中國
出生地
貴州貴陽
出生日期
1899年9月4日
逝世日期
1989年2月12日
畢業院校
北京大學
職    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
195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樂森璕人物生平

1960年,樂森璕在頤和園留影 1960年,樂森璕在頤和園留影
1899年9月24日,樂森璕出生於貴州省貴陽市。
1918年,考入北京大學預科。
1920年,轉入北京大學地質學系。
1924年,從北京大學畢業,獲理學學士學位,同年考入前農商部地質調查所任練習員。
1927年,任廣州兩廣地質調查所技士、技正。
1934年,赴德國格廷根大學馬堡大學留學。
1936年,任教於中山大學。
1937年—1949年,先後任貴州礦產探測團主任、貴州地質調查所所長。
1950年,任西南軍政委員會西南地質調查所副所長。
1953年,任教於重慶大學地質學系。
1955年,調任北京大學,任地質學、古生物學教研室主任。同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1964年,任北京大學地質地理學系主任。
1978年,任北京大學地質學系主任。
1989年2月12日,在北京病逝,享年90歲。 [2]  [10-11] 

樂森璕主要成就

樂森璕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1981年,樂森璕在觀察石鐘乳結核 1981年,樂森璕在觀察石鐘乳結核
樂森璕對四川、貴州、廣西、廣東等省區域礦產地質調查做過研究。擅長四射珊瑚化石及泥盆石炭紀地層的研究。樂森璕先後赴廣西、浙江及江西等地調查研究各種礦產資源。調查研究了浙江部分縣區的“石煤”,廣東的水力發電站壩址、花崗岩、鎢礦、熱泉及煤田等。
1927年—1934年,樂森璕研究建立了蓮花山系、板雄頁岩、古化石灰岩和吳村頁岩等泥盆系地層單位,確認了廣西北部下石炭統地層的存在,建立了寺門煤系和燕子系等地層名稱。奠定了都勻、獨山一帶泥盆系地層劃分的基礎,創立蟒山石英砂岩,論證了中上石炭統及二疊系地層的存在。建立了茅口灰巖地層名稱,創立了新鋪中生代地層名稱,發現安順淡水螺層,中三疊統法郎組的化石。建立了中泥盆統的東崗嶺系和石炭系的丹池系等地層名稱。
1937年—1949年,樂森璕對貴州的礦產資源和基礎地質做出研究,發現志留系地層並稱之為高寨田頁岩,確定其時代為晚志留世。還實測了貴州部分縣市的地質圖。為貴州的煤、鐵、鋁、汞、銅、錳等礦產資源的普查評價和開發利用做出了依據和貢獻。
1953年,樂森璕作出對四川龍門山泥盆紀地層的詳細分層分帶的研究,把泥盆紀地層劃分為上泥盆統2個組、3個化石帶,中泥盆統2個組、7個化石帶和下泥盆統2個組、3個化石帶,列出了各化石帶的珊瑚和腕足化石名單。
1957年—1958年,樂森璕對中國西南地區奧陶紀、泥盆紀、石炭紀四射珊瑚、牀板珊瑚,西藏中生代六射珊瑚及泥盆-石炭紀分界等科研項目進行了研究。 [2-3]  [10] 
  • 學術論著
樂森璕專著《珊瑚化石》 樂森璕專著《珊瑚化石》
[1]樂森璕.ON THE OCCURRENCE OF LYTTONIA FAUNA IN THE VICINITY OF KWEI-YANG,KWEI-CHOW PROVINCE[J].中國地質學會志,1927(01):51-52. [12] 
[2]樂森璕.黔東翁項區上泥盆紀早期生物羣之發現及其在地層上之意義[J].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1957(04): [13] 
[3]樂森璕,俞昌民.中國泥盆紀拖鞋珊瑚的新資料[J].科學通報,1957(08):247-249. [14] 
[4]樂森璕.中國石炭紀的一些四射珊瑚新屬種[J].古生物學報,1961(01):1-10 [15] 
[5]樂森璕,吳望始.珊瑚化石(四射珊瑚)[M].北京:科學出版社,1964. [16] 
[6]樂森璕.中國南部泥盆紀拖鞋珊瑚的新分類及地質分佈[J].地層古生物論文集,1988(03):1-28. [17] 
[7]樂森璕.中國南部泥盆紀拖鞋珊瑚的新分類及地質分佈[C]//.地層古生物論文集(第二十一輯).,1988:6-33. [18] 
  • 學術交流
時間
學術活動名稱
舉辦地
1944年
中國地質學會第20屆年會 [10] 
貴陽
1981年
自然科學講座 [10] 
貴陽
1983年
慶祝樂森璕教授從事地質科學和教育事業六十年學術討論會 [7] 
北京

樂森璕人才培養

  • 學科建設
樂森璕(前排中)與學生合影 樂森璕(前排中)與學生合影
1946年,在丁道衡和樂森璕的倡導下,成立貴州工學院地質系,經過多年的努力和建設,地質學學科分別於1982年和2000年獲批礦物學·岩石學·礦牀學和古生物學與地層學兩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2007年獲批地質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2012獲批省級特色重點學科。 [4] 
  • 編著教材
樂森璕對教學工作認真負責,重視教材建設,先後編寫了很多教材。如《微化石概論》《微體古生物學引論》《珊瑚化石》《生物地層學基礎》《古生物研究法》等。 [3] 
  • 講授課程
1928年—1934年,樂森璕在中山大學地質學系兼課,講授“中國地質史”等課程。1955年,北京大學恢復招生初期,樂森璕講授“無脊椎古生物學”、“地史學”、“古生物研究法”、“四射珊瑚專題”、“牀板珊瑚專題”、“生物地層學概論”、“礦產地層學”等課程。 [2]  [8] 
  • 教學方法
樂森璕重視研究生的培養,幫助制定學習計劃,指定英文參考書,要求全文譯成中文,規定進度,每週檢查。對研究生論文選題、野外工作和室內研究都給予指導和定期檢查,還對研究生論文逐字反覆修改,連標點符號和參考文獻格式都不放過,親手示範貼化石圖版。在他指導下,研究生的專業知識和外語水平提高很快。 [2] 
  • 培養成果
經樂森璕培養的研究人員有數十位,有不少已成為地質戰線和地質教育戰線的骨幹。北京大學原副校長於洸教授。 [2]  [9]  [21]  中國科學院大學潘雲唐教授等。 [19-20] 

樂森璕榮譽表彰

時間
榮譽表彰
1955年
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1] 

樂森璕社會任職

時間
擔任職務
1929年
中國古生物學會創始會員 [6] 
1950年
西南軍政委員會文化教育委員會委員 [2] 
1965年—1978年
1978年—1983年
1983年—1988年

中國古生物學會理事 [3] 

第32屆中國地質學會理事長 [3] 


《中國地質學會志》編輯 [11] 

地質評論》編輯 [11] 

樂森璕個人生活

  • 家庭背景
樂森璕(前)與家人合影 樂森璕(前)與家人合影
樂森璕出生在貴陽一個大家庭,父親是當地頗有名氣的富紳兼文化人,他在家中排行第七。樂森璕的大伯父是教育家樂嘉藻 [3]  女是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樂黛雲樂森璕育有三個女兒,樂菊雲和樂麗雲是其中的兩個。 [23-24] 

樂森璕人物評價

“歷遍崎嶇硏地質,甘期耄耋為人民。”(中國地質學會成立60週年大會組委會評) [3] 
“辛勤耕耘六十年,科研育才重在肩。復系辛勞功卓著,提攜學生碩果傳。一生勤奮治學嚴,華夏桃李芳滿天。暮年壯志猶末已,繼承遺願應志堅。”(1989年樂森璕逝世,北京大學地質學系全體師生敬獻輓聯) [8] 

樂森璕人物紀念

  • 姓氏命名
樂氏江油魚化石 樂氏江油魚化石
在龍門山地區野外調查研究期間,樂森璕發現一個魚化石,經古脊椎動物專家劉憲亭研究確定為新屬新種,故以樂森璕姓氏命名為“樂氏江油魚”,這是中國首次發現的節甲目魚化石。 [3]  [10] 
  • 樂森璕雕像
貴州省地質博物館東側廣場樹立的一座三人雕像,他們是三位貴州籍地質學家——丁道衡、樂森璕和羅繩武,以緬懷和紀念三位先驅為中國地質學科所做的貢獻。 [25]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