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樂昌漁鼓

鎖定
樂昌漁鼓,流傳於廣東省韶關市樂昌市的傳統曲藝,廣東級第五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2] 
樂昌漁鼓,又稱“道情”,源於唐代的九真、承天等道曲。起初為民間流浪藝人為養家餬口而演唱,所唱曲子名曰“漁鼓調”,是從傳統戲劇“樂昌花鼓戲”唱段裏逐漸獨立出來的。
清代中葉已流行於樂昌城關四鄉等地。已有300多年的歷史。
樂昌漁鼓的劇目,分別取材於當地的民間傳説、神話故事及社會生活的身邊事。
早期多為一醜、一旦扮演的“二小戲”和小生、小旦、小丑扮演的“三小戲”。這些劇目儘管情節較為簡單,但卻充滿濃郁的鄉土生活氣息和民間歌舞的酬唱色彩。
如《三姑記》、《紫姑記》、《珍珠塔》、《勸世歌》、《張春打樓》、《曬繡鞋》等中型、大型劇目。
20世紀80年代後,樂昌漁鼓表演形式日益豐富,除單口漁鼓外,還有對唱漁鼓、小調漁鼓、漁鼓表演唱等多種形式。
2006年以來,編創的漁鼓説唱《山村調解員》、漁鼓表演唱《村官老林》等分別榮獲廣東省第五、第六屆羣眾戲劇曲藝花會編劇、導演、作曲、演員演出等六項金獎。
2013年,樂昌漁鼓被列入廣東省第五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1] 
中文名
樂昌漁鼓
宗    教
道教
流行地
樂昌境內
傳統曲目
《三門街》,《三度林英》
起源朝代
唐代
非遺類別
傳統曲藝
非遺級別
廣東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非遺批次
第五批

樂昌漁鼓歷史起源

樂昌漁鼓源於樂昌民間的燈綵歌舞“踩矮台唱調子”所唱調子,名曰“漁鼓調”,是從地方戲劇樂昌花鼓戲中逐漸獨立出來的一種曲藝藝術。 [2] 

樂昌漁鼓傳承保護現狀

11月24日至29日在廣州舉辦的廣東省第五屆羣眾戲劇曲藝花會上,樂昌市挖掘並精心打造的漁鼓説唱《山村調解員》榮獲劇目、演員演出、作曲、改編、導演、輔導等六項金獎,這是該市在戲劇曲藝領域的獲得可喜佳績。
據悉,本屆羣眾戲劇曲藝花會上,共有156個劇目參演,其中28個節目獲金獎。
樂昌漁鼓演員在參賽的實況照片 樂昌漁鼓演員在參賽的實況照片
圖為演員在參賽的實況照片。
隨着市場經濟的發展,市民文化消費方式的改變,現代娛樂形式的多樣化的衝擊,關注傳統漁鼓的年輕人已越來越少,加之一批老藝人的去世和退隱,樂昌漁鼓面臨後繼乏人,青黃不接,已經處於瀕危狀態,亟需扶持和保護。 [2] 

樂昌漁鼓文化特色

樂昌漁鼓表演特色素有小、笑、活和“無醜不成戲”之説。所謂“小”,即戲班規模小、人員少(多為七至十人),演出劇目小(多為“二小戲”或“三小戲”),表演行當小(即多以小生、小旦、小丑三行應工進行演唱)。所謂“笑”,即擅長演出一些喜劇、鬧劇之類的節目,內容通俗、幽默、風趣、喜劇色彩濃厚。所謂“活”,即表演不受場地限制,既可在高石上演出,也可在較為寬敞的禾坪、庭院、堂房、廣場上圈地作場而演唱,且多載歌載舞,顯得歡快、活潑、多姿多彩。而“無醜不成戲”,即劇目中多有“醜行”出現。這類人善用色眼、呆眼看人,常走矮步,打扇花等,表演接近生活,又不失誇張,令人忍俊不禁。 [2] 
表演時多采用一問一答、一挑一逗、一唱一和、盤歌對調、載歌載舞的酬唱手法表演。 [2] 
樂昌漁鼓的演唱以樂昌坪石官話為統一的舞台語言,在唱法上有獨唱、對唱、接唱、伴唱、齊唱、合唱等形式。伴奏音樂曲調節奏自由靈活。唱腔分正調、路調、小調三大類。正調又稱“川調”、“川子調”或“川子腔”,始於民間的“分節歌”,常用於劇中人物做中心唱段的唱腔;路調又稱“走場調”或“走場腔”,源於當地的民歌以及民間歌舞酬唱曲;小調有地方小調、絲絃小調、對子小調等。解放後,文藝工作者曾對樂昌漁鼓音樂唱腔進行了編創,採用改變調性及變奏方法,派生出許多新的曲目,同時又創作了前奏曲、變奏曲等。 [2] 

樂昌漁鼓代表曲目

《曬繡鞋》《蠢子賣紗》《下洛陽》《張春打樓》等。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