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樂善坊

鎖定
樂善坊,是一處古蹟,位於自貢市自流井區漆樹鄉俞衝社區街區,修建於清咸豐元年(1851),坐西南向東北。
樂善坊為兩柱單門三樓,通高4.9米,通寬3.25米,門寬1.2米,高1.76米,分佈面積約16.5平方米。對研究清代自貢的鹽運、鹽業文化、城市發展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樂善坊在未發現以前一直是在民居住宅內,表面部分被水泥等建築材料污染。由於石碑材質為石質,長期的風化腐蝕,造成部分浮雕和碑文等風化、脱層,局部有裂隙。 [1]  [3-4] 
中文名
樂善坊
地理位置
自貢市自流井區漆樹鄉俞衝社區街區

樂善坊修建背景

漆樹在歷史上是重要的鹽運集散地,是自貢通往宜賓的鹽運必經通道。在清咸豐年間,自貢鹽商顏昌英、李振亨在此捐資修路,打通鹽運通道,並修建了一座功德碑“樂善坊”。

樂善坊價值意義

清咸豐年間,由自貢鹽商顏昌英、李振亨捐資打通鹽運通道而修建的功德碑“樂善坊”,是漆樹這條鹽馬古道驛站上的重要見證者,對研究清代自貢的鹽運、鹽業文化、城市發展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碑記中出現的“自貢”二字,是目前發現的最早出現“自貢”的文字記載,比此前最早記載“自貢”二字的公文提前了60年,對研究自貢的城市發展及演變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和文物價值。同時,它也是最早記載自貢大鹽商對自貢鹽業經濟發展貢獻的文物見證,具有重要的鹽史研究價值。 [3] 

樂善坊建築佈局

樂善坊坐西南向東北,分佈面積約16.5平方米,為石結構,三滴水兩柱單門,通高4.9米,通寬3.25米,門寬1.2米,高1.76米。石坊正面通體佈滿雕刻,正門嵌修路碑記一方,上方匾額書“樂善坊”三字,匾額書“平康正直”。柱聯聯文為“修億萬人往來道路,開數十代遠大征程”。寶頂為鏤空雕刻,背面無文飾。石碑正中嵌修路碑記一方,碑文題款為“武德騎尉顏公昌英,奉直大夫李公振亨,二善人修路碑記”。尾款書“歲貢生候選訓導,黃金釗拜撰,廩生陳蘭芬敬書,大清咸豐元年(1851)秋月榖旦”。樂善坊設計考究,具有立體感、-感和垂直性、對稱性。採光也很講究,自日出到日落,都始終保持了偏側光照,使腹背兩面均勻受光,明暗適宜。樂善坊建築嚴密,從結構、水平、重心及垂直線條的精細處理。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