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樂史

鎖定
樂史yueshi(930-1007),字子正,北宋宜黃霍源村(今屬江西)人。文學家、地理學家。曾在南唐時做過官,入宋後為平原主簿, 是隋唐開科舉以來撫州地區第一位進士。仕宦60餘年,先後任過著作郎太常博士水部員外郎及舒州、商州等地的地方官。
全    名
樂史
別    名
子正
子正
所處時代
五代
民族族羣
江右族羣
出生地
江西禮陂
出生日期
930年
逝世日期
1007年
主要成就
地理學家
主要作品
理學家
文學家,
本    名
樂史
文 化
江右文化
民 系
江右民系

目錄

樂史綜述

樂史學識淵博,從政之餘,勤於著述,前後著書20餘種,共1018卷。
楊太真外傳》、《綠珠傳》等都是古代小説的優秀篇章,歷經千年而不失其光彩,廣泛流傳。

樂史主要作品

《綠珠傳》
宋代樂氏族譜傳奇小説《綠珠傳》,一卷,收入《琅琊密室叢書》、《説郛》。宋樂史(930~1007)撰。樂史,字子正,禮陂人,官太常博士,直史館。此書份量雖小,卻是名篇傳奇,記述了西晉時期美女綠珠的離奇經歷。綠珠本姓梁,以美豔而成為西晉名宦石崇的愛妾。“八王之亂”中,權臣孫秀石崇索取綠珠,為石崇所拒。不久,石崇陷罪被逮,綠珠墜樓自殺。傳中還附錄了石虎的愛妾翾風的傳説.。
《楊太真外傳》
宋代傳奇小説,分上下兩篇。樂史撰。收入《顧氏文房小説》、《唐人説薈》。魯迅校輯《唐宋傳奇集》收入此篇。作品寫楊貴妃,字玉環,原為壽王妃,後歸玄宗,冊封為貴妃。玄宗寵愛異常。貴妃姐妹兄弟皆受封,一時楊氏權傾天下。後安祿山起兵,潼關失陷,“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後肅宗即位,大駕還京,太上皇日夜思念貴妃,有蜀中方士,在蓬萊仙閣尋得楊太真,“鈿合金釵寄將去”。把玄宗、貴妃生死相戀寫的迴腸蕩氣。唐代大詩人白居易著名的《長恨歌》也是這類題材的作品。
《太平寰宇記》
樂史 樂史
太平寰宇記》是他一生中影響最大的一部地理著作,全書200卷,約130餘萬字, 是繼唐代《元和郡縣誌》以後的又一部採摭繁富的地理總志。閲覽此書,可以收到“不下堂而知五土,不出户而觀萬邦”的效果。 該書對全國各州縣的山川形勝、歷史沿革、風俗、物產、人物和 藝文等,都有較詳細的記載。尤其是對當時的土產和唐宋兩代户 口、人口發展作了詳細的記述,為後世研究地區經濟的發展和人 口分佈提供了寶貴的資料。此外,該書在編纂體例上除繼承了正史地理志和古地誌的傳統外,還恢復了“人物”在地誌中的地位, 又增加了風俗、姓氏、藝文、土產、四夷等項內容,對後世方誌著作影響很大。
樂史(公元930—1007),字子正,號月池。《江西通志》、《林志》載為崇仁青雲鄉(原稱北市,今崇仁縣三山鄉長仁村委會中樂村)人,《白志》改宜黃霍源人(霍源古屬崇仁十四都)。撫州歷史上第一個狀元,北宋傑出的地理學家、文學家。初仕南唐,入宋為平原主薄、舉進士,官至水部員外郎。卒後,追封兵部侍郎。
家 世 源 流
樂史祖先,遠在春秋戰國,漢魏六朝,就多出文臣武將。據樂氏《東里七修家族》源流序記載:至十六傳朋龜公(即樂朋貴),為唐僖宗右拾遺中知,二年遷翰林學士又遷鰲頭大學士、太子少保,至仕終。子紹,官至尚書兵部侍郎。紹生程,官至大常博士。程生璋,字朝輯,號玉常,為刑部郎中,遷尚書,居河南南陽鄧州。五代梁時,朱温擾京,由河南遊仕江左,任撫州臨川縣尉,故遷臨川,徙居崇仁霍源。璋於後唐明宗長興四年(930)生侍郎子正公,諱史,號月池先生,力學能文,為南唐進士第一……系崇仁樂氏之一世祖,由侍郎十三傳而至惟善公。元寇亂朝,遭兵燹,族眾徙外鄉者計二三……關於樂史籍貫,歷來有崇仁人與宜黃人之爭。族譜中對此亦有記載。在族譜勘誤欄中,刊有下列文字:“御諱字樣,今奉例謹避悉為改換。一、侍郎公會府志載宜黃,而舊志內明系崇仁北里,真偽之辯,有目共見。至黃裳公與弟中公、黃目公同登孫何榜,家譜確據,而志載年號未詳……
族譜中,還記有樂史生於崇仁的珍聞軼事。相傳,長興四年(930)正月,有一位叫徐覺的道人,善望氣言:見巴華(崇仁的巴山與大華山)之間當有異人生。至18日,三鄉父老復言:有異物蜿蜒,降於北口裏。其母,夢異人授五色珠於她孕身。古人云五色珠代表文采,認為所孕孩子長大必有文才。戌子九月十一日辰時,樂史降生。
“化龍池”與兩登皇榜
樂史自幼聰慧好學,記憶超人。他三歲識字,五歲背唐詩,六歲時,凡《四書》、《五經》一教便會。《論語》、《孟子》過目不忘。到了十六歲,便赴縣城北朝天門內(今造紙廠地址)的東林寺修業,在此六年,足不出户,潛心攻讀,博覽強記,廣涉經史。老師説他將來定是個才子。但多次參加科舉考試,都屢試不第。南唐保大十年(952),割據南方的南唐後主李煜即位,首次開科取士,以喬匡舜為知貢舉,23歲的樂史再次參加角逐。樂史趕考之日,傳説在其故宅——崇仁縣城北耆鄧家塘(遺址在今江重機牀廠內)的池中有一巨蟒突現,雙目炯炯,全身燦然如金,雷雨大作,化龍騰雲直上。數日後,報來了樂史在此次科考中,名列榜首(該科共取進士5名),實即頭名狀元的喜報。樂史成為撫州“開山狀元”之後,人們把宅前的那個水池,稱為“化龍池”。
樂史及弟後,鎮守臨川的齊王景達,授樂史為秘書郎(九品),後因戰爭回家。
崇仁縣子正公園 樂史雕像 崇仁縣子正公園 樂史雕像
公元960年,宋太祖趙匡胤大軍攻陷金陵,平定了諸國,南唐亡國後入宋,“五代十國”的割據局面結束。大宋建立,樂史受召宋朝廷,出任平原(今山東陵縣)主簿。太平興國五年(980)閏三月,宋朝廷開科舉,51歲的樂史又與顏明遠、劉昌言、張觀等以現任官吏身份參加進士試中的鎖廳試,樂史登甲科進士。於是,樂史又一次榮登皇榜,再次進士及第。在封建社會,讀書人考中進士,並不足為奇。樂史的不同凡響處,一是他一枝二春,兩朝折桂;二是他為臨川郡歷史上第一個進士登科者。
著作等身
樂史第二次進士及第後,歷任著作佐郎、陵州(治今四川仁壽縣)知州、著作郎、太常博士、舒州(治今安徽潛山縣)知州、水部員外郎、黃州(治今湖北黃州市)知州、職務員外郎、商州(治今陝西商縣)知州等職。
樂史自23歲中狀元至78歲去世,在官場上幹了50多年,一直沒有做過大官,但是他勤於著述,在南唐時,即著有《江南登科記》、《唐孝弟錄》15卷、《考弟錄》20卷。在知陵州任上,因獻《金明池賦》召為三館(史館、怡文館、集賢院)編修。雍熙三年(986)又獻所著《貢舉事》30卷、《登科記》30卷、《題解》20卷、《唐登科文選》50卷、《廣卓異記》20卷、《續卓異記》3卷。宋太宗讚賞他這種勤奮精神,提拔他為著作郎、直史館。繼而轉太常博士、知舒州,遷水部員外郎。淳化四年(993),知黃州,又獻《廣孝傳》50卷、《總仙記》141卷,太宗紹密閣謄寫進呈。
真宗鹹平元年(998),遷職方員外郎,再獻《廣孝新書》50卷,《上清文苑》40卷。出知商州。後因年老多病,出掌西京(今河南洛陽)磨勘司,賜金紫。他在西京一呆多年,頗欣賞其山水之勝,遂定居於此,徜徉於亭榭竹樹間,甚感悠遊自得。
在那個動盪不安的年代,樂史沒有追求世俗的榮華,而是潛心著述,為中國傳統文化增添不了少財富。他的著作除上述之外,還有《太平寰宇記》200卷、《滕王外傳》1卷、《楊太真外傳》2卷、《宋齊丘文傳》、《李白別傳》、《顏商實錄》、《坐知天下記》、《總記傳》、《杏園集》、《神仙宮殿窟宅記》、《掌上華誇圖》、《洞仙集》、《許邁傳》和《綠珠傳》等等,共27種,1018卷。他中狀元的50多年間,平均每年寫書21.07卷,儘管不是所有的書都有價值,但他這種執著精神、勤奮精神令人欽佩。並且,從書名來看,其涉及面頗廣,計有地理、歷史、人物、小説、散文、舞蹈、倫理、建築、神話傳説等十大類,學識非常淵博。正如王安石稱讚的那樣:“文辭博瞻,材器恢弘”。他的著述,有的當時就被皇帝藏於秘府。到了清代,他的《廣卓異記》被收入《四庫全書》。《楊太真外傳》、《綠珠傳》是古代小説的優秀篇章,歷代廣泛流傳。
《楊太真外傳》(上下卷),乃根據唐大曆以後的野史筆記,如《明皇雜錄》、《開元天寶遺事》、《開天傳信記》、《安祿山事蹟》、《酉陽雜俎》以及白居易《長恨歌》,陳鴻《長恨歌傳》等記述,加以排比潤色而成。它從楊玉環出身、幼年、體態寫到明皇對她的寵愛,恣情聲色;又寫楊氏一門權傾天下,驕奢淫佚;繼寫安祿山之亂,明皇奔蜀,馬嵬坡賜死;末寫明皇感物傷情,及至含恨而死,極書她與唐明皇的愛情悲劇。既有對倆人摯愛相戀的肯定,又有對唐玄宗專於私情,荒蕪朝政,以致惡勢並起,兵滿天下,國家傾覆的“不君”行為的批判,內涵豐富。小説指出,造成這個悲劇的原因,是明皇“絕逆耳之言,恣行燕樂”,致使“乘輿遷播,朝廷陷沒,百僚繫頸,妃王被戳,兵滿天下,毒流四海”。書中作者説:“今為外傳,非徒拾楊妃之故事,且懲禍階而已。”此篇小説,客觀上具有一定揭露、批判封建最高統治者的意義。它的情節繁富而又寫得波瀾起伏,對人物和細節的刻畫真切感人。
《綠珠傳》寫西晉末年石崇寵姬綠珠不惜一死,跳樓自殺,以報主人知遇之恩的故事。綠珠姓梁,生於白州博白縣雙角山下,美豔多姿,石崇為交趾採訪使時,用三斛珍珠購得,深受寵愛。綠珠善吹笛,又善歌舞,石崇即以昭君遠嫁為之譜寫新曲,又作《懊惱曲》相贈。後孫秀強索綠球,石崇不允,競遭屠戮,綠珠於是墜樓殉情。小説在讚頌綠珠貞節之後,又插敍六出、王進賢、窈娘等人殉節事故。作品指出石崇敗亡,只因為他長期存心不義,動輒殺人的緣故。作者對綠珠的不幸寄予了同情,而對石崇遭屠殺進行了深刻的揭露,認為他荒淫殘暴,作惡多端,深受禍害,理所當然。最後作者説:“今為此傳,非徒述美麗,室禍源,且欲懲戒辜恩背義之類也。”
崇仁縣子正公園 樂史雕像 崇仁縣子正公園 樂史雕像
宋代以後,根據樂史的《楊太真外傳》,衍變出了多種戲曲、傳奇。如[元]王伯成的《天寶遺事》、白樸的《唐明皇秋夜梧桐雨》;[明]雪蓑漁隱的《沉香亭》,吳世美的《驚鴻記》,清初洪昇的《長生殿傳奇》等。魯迅認為“太真、綠珠二傳,本薈萃稗史成文,則又參以輿地志語;篇末垂誡,亦如唐人,而增其嚴冷,則宋人積習如是也。”(《中國小説史略》)第11篇(《宋之志怪及傳奇文》)。因此,樂史被列入《中國文學家大辭典》、《中國歷史人物辭典》、《中國名人辭典》等大型工具書中。
《太平寰宇記》的問世
樂史所處時代,是個動盪的時代。經過五代十國半個多世紀的分裂割據,北宋王朝於公元960年重新實現了全國的統一。新中國成立伊始,首要任務便是強化中央集權,加強中央對地方的管理。統治者深感有掌握全國土地、物產、風俗以及其它情況的需要,於是下令進行地方誌的編撰工作。而在這一方面取得突出成就的當推樂史,他編撰的《太平寰宇記》是繼唐代《元和郡縣誌》以後出現的又一部歷史地理名著,是全國方誌中最著名的代表作。
《太平寰宇記》系北宋地理總志,始筆於太平興國四年(979),成書於端拱末年,前後歷時十年左右。因起筆與完稿都在太平興國時期,故取年號首二字命名。全書共有200卷,約130萬字。詳細記載了全國13道,386州(含軍監)及所屬郡縣的地理、沿革、山川、形勢、風俗、物產、古蹟、人物、藝術和傳説等,且每每“沿坡討源,窮本知末,旁搜遠紹,考據清核”。閲覽此書,可收到“不下堂而知五土,不出户而觀萬邦”的效果。故該書一出,人們爭相閲讀,1000多年來不斷被刊刻翻印,並傳入日本等國,確乃“其傳之久而必不能廢矣”!無怪乎清代著名學者錢大昕曾讚歎説:“有宋一代志興地者,當以樂史為巨擘”。
正由於《太平寰宇記》雜取山經地誌,因而它不僅在客觀上保存了祖國大量地理學遺產,還開創了撰修地方誌書的一代新風。我國地方誌導源於《禹貢》、《山海經》,此後雖有不少著作,但真正具備地方誌書的完整體例,成為後世志書的定型者,則是樂史的《太平寰宇記》。因為以往的地理書,僅僅只是記述方域、山川、風物、古蹟而已,而《太平寰宇記》卻除“地理外,又編入姓氏、人物、風俗數門,因人物又詳及官爵及詩詞雜事”,“後來方誌必列人物藝文者,其體皆始於史。蓋地理之書,記載至是書而始詳,體例亦自是書而大變。……於是為州縣誌書濫觴。”(《四庫全書總目》)。
事實也確是如此。自從《太平寰宇記》問世後,各地撰修方誌蔚然成風。宋元時期的方誌,就多至百餘種,明清時期更是發達,僅清代的志書就多達4000餘種。這些地方誌書不僅記載了各州縣的鄉土地理,而且記錄了當時平民百姓的各種活動,這就挖掘、整理了許多農民起義、手工業、賦税、文物等珍貴資料,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可見,樂史在地方誌書的發展過程中起了完成體例的作用,他在我國地理方誌學史上是有着出色貢獻的。
尤其值得稱道的是,《太平寰宇記》致力於統一“太平”,着眼於全國“寰宇”,全書充溢着愛國主義的激情。樂史編寫這部書的目的是頌揚宋朝的統治,企圖促進祖國大統一,讓人民過上太平生活,讓宋朝最高統治者瞭解“萬里山河,四方險阻,改守利害,沿襲根源”,以至於更好地治理天下。因而他放眼祖國大地,起於東京(北宋首都,即今河南開封),周於海內,既敍述宋朝現管的州縣,也敍述中唐盛漢所治理過的全部地區,全面正確地反映祖國各地的情況。樂史對每一州縣的沿革變化,尤其是唐末五代以來,郡縣割據、更名易地、朝三暮四的混亂狀況,進行了整理更正,詳細記述了各地方的方域、山川、風俗、勝蹟、物產、户口、人物、藝文等等內容,使該書成為內容最豐富的古代地理學著作。讀罷全書,人們不能不被全書的浩大氣勢所感染,更加情不自禁的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熱愛中華一統江山。
樂史 樂史
樂史還有着極其強烈的愛國愛民思想,“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他編撰《太平寰宇記》時,幽,薊十六州早已被後晉的石敬塘出賣給契丹。為了激勵人民收復失土,完成祖國統一大業,他在書中詳盡記述了當時已不屬北宋版圖的幽、薊十六州,以“志未嘗忘山前後也”。對此,歷來的史地學家都曾給予很高的評價。《中國方誌大辭典》稱該著為“著名的地理總志”。因此,它被《辭源》列為詞條。
慈 竹 世 家
宋太宗太平興國至雍熙年間(公元980年前),樂史在四川陵州任知州時,見城廊村塢中,生長一種竹。據族譜《潭溪慈竹記》描述。此竹生根內向而不離本。“幹長而勁,節疏而堅,葉秀而清,高低相倚,宛如父子祖孫雍容慈和”。聯想到人倫道德問題,史公便慨然而嘆:“此非物象之奇,實乃草木之義也。”因而心愛久之,耆老近前曰:此慈竹也。先生觀望徘徊,不忍離去,意欲移植故里。樂史將自己的想法告知村人並獲准後,便與他們商量移植之法。“奈路隔數千裏,不能朝發而夕至。遲遲數年,荷輕鋤具大缶,帶根和土移歸故鄉,栽於祠堂側”,並立下族規:“凡我同宗人等,各誠子弟,勿剪勿伐,世世相傳”。樂史寄意慈竹,曾寫下《慈竹詩》五首,其中有句雲:“蜀中何物靈,有慈竹為名。一叢闊數步,森森數十莖。長莖復短莖,枝葉相崢嶸。去年筍已長,今年筍又生。高低相依賴,渾如長幼情。孝子侍父立,順孫隨祖行。慈愛必孝順,根基信天成……我願移此竹,栽於率土濱。使彼行人見,皆為慈孝人。樵童見此竹,且莫伐為薪。”慈竹詩用淺近之詞,寫切實之情,令人讀之感動。詩成後,樂史將此詩“初刻於陵州,再刻於舒州宣化廟,移竹歸植,又於家屋屏風間書之”,並將此詩獻於朝廷。宋真宗讀了,大為嘉嘆,為詩四章答之,其中一首雲:“堂前慈竹綠陰陰,堂下兒孫孝弟心,和氣一門仁道盡,傳家何用滿贏金。”對樂史的觀點表示讚賞。作為一代文星,樂史如其所言,“為人子而奉親之至,為人父而竭力培育兒孫”。他是先後出生的四個兒子的第一位老師。無論政務如何繁忙,他總是耐心教誨兒孫讀書寫字、學詩為文,勉勵他們攻書習禮,忠義慈孝,以後長大做一個對國家有用的人。正是在這樣一個喜詩書、勤著述、熱忠教化的父親言傳身教下,三個兒子在北宋淳化壬辰年科舉中“一榜三中”,均登“孫何榜”進士。長子樂黃裳,字公佐,號吉堂,後顯德元年(954)甲寅出生,中榜後始任湖南節度推官,知韶州,升朝散大夫,户部郎中,太常博士,卒贈禮部尚書。次子樂黃中,字公庸,號理齊;宋建隆二年(961)辛酉生,中榜後授華亭令,辭不赴,晉家理政;後授尚書屯田郎,知德州、軍州事、贈司空致仕;三子樂黃目,字公禮,號復齊,宋開寶五年(971)壬申生,與兄同榜,與父同朝在文館,後出任度支、鹽鐵判官,大中樣符時曾出使契丹,歸後任陝西轉運史。四子樂黃庭,字公訓,號傳堂,太平興國四年(979)乙卯生,鹹平元年(998)戊戌“孫仲榜”進士。歷任武藝知縣,南雄知府,大理寺丞,朝散大夫,官至太常博士。樂史一家,父子兩代5人登進士,3人為太常博士,真可謂文風流遠,和門奪魁,功名顯赫,碩臣盈庭。稱其為郡邑之望族,江南文化之世家,何其當也。無怪乎金溪進士辜彥卿在《撫南宗譜序》中説:“吾郡四大姓,樂氏為首系。”後來樂家子孫繁衍,世代科弟至士者甚多,號稱“慈竹世家”,成為撫州旺族。如今,崇仁縣三山鄉長仁村委會中樂村,仍保存着“慈竹世家”門樓。
情 傾 故 裏
樂史及弟後,一直在異地為官,但他對故鄉情深意濃,且樂善好施。他的故里三山鄉,丘陵起伏,是水源枯缺之地。每到旱年,農田欠收,許多村民飢不飽腹。於是,樂史便在七都黃田鎮(今三山鄉流坊村)創建義莊一所,置田五百畝,用以資助救濟族眾中因不能婚娶、治病、喪葬之人,該義莊名為樂家莊。
樂史還在故鄉施田修寺,先後在其讀書處:崇仁縣巴山鎮朝天門內重建了“東林寺”(宋嘉佑八年——1063),寺內建有“化龍池”,並有羅漢松高數丈,相傳為樂史所植(現尚存)。在故里三山鄉創建寺廟5處,其中“上林寺”、“上乘寺”規模較大,據傳寺僧達100餘人,香火旺盛,朝拜者甚多,聞名附近各縣(現於1996年重建,1997年年底竣工。2004年縣政府以01號文件,把“上林寺”列入縣級宗教活動場所”。)
敕葬原籍及後裔遷陡
樂史為官清廉耿直,體恤民情。還在他任地方官時,便表現出憂國憂民的感人情懷。他“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淳化四年(993),樂史曾有機會巡撫江浙,當他看到連年遭災,人民生活悽苦時,毅然免去了一部分賦税,並“釋逋負六萬緡,賑饑民十五萬”,受到當地災民的熱烈讚揚。
宋真宗景德三年(1007)十月十九日午時,享年78歲的樂史於西京病逝,宋真宗悼之,賜錢10萬敕葬原籍青雲鄉六都官山村的鳳凰窠,並以子貴贈兵部侍郎,詔前後所著書一千餘卷收藏龍圖閣。
鳳凰窠位於今崇仁縣三山鄉張家村委會轄官山村村前崗阜,距縣城9.6公里,冢高1.4米,直徑7.7米,磚石墓室。該墓背靠崗脊,面對小澗、農田,左右皆系荒丘,面側有清墓兩座。現宋碑已失,清道光十九年(1839)以青石板鐫刻楷書重立,文曰:“敕葬始祖宋兵部侍郎樂公諱史號月池先生墓”。此墓至今保存完好。1987年12月28日由江西省政府下文批准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據樂氏家譜“樂史傳”記載:樂史娶夫人有二:一劉氏,樂黃裳等之母,因“相夫有道,訓子有方”被皇帝於大宋景德二年十一月十五日敕封為彭城縣君。劉氏生於公元928年11月初3日午時,歿於公元972年9月12日巳時;二週氏,為樂黃目等之母,封河南縣君,生於954年5月初5日午時,歿於1021年正月22日辰時,俱葬於“上乘寺”左山袁家排(原青雲鄉七都,今崇仁縣巴山鎮永勝村委會袁家村左山)。
樂史長子黃裳,居武昌。卒,贈禮部尚書,葬於今崇仁縣許坊鄉黃坊村西北1.5公里處的鍋形山。次子黃中,原居於崇仁縣北,後遷戴家井(今縣城寶水大街)。三子黃目,居崇邑北市玉清觀化龍池(為樂史讀書之地)。此地“清泉一川滎流,巴峯臨其前,羅浮繞其後,溪、壑兼存相融”。黃日後在外為官,居淮安,遷臨陰,年邁後改仕歸崇。卒後尊其囑葬崇仁六都。四子黃庭,世居崇仁黃田鎮霍源,生五子:長子少一公,次子少二公,遷居崇仁冷水坑龍口莊。三子少四公,遷居東鄉縣高坪;四子少五公,遷崇仁黍山馬口(今桃源鄉馬口樂家村),幼子少六公,遷居崇仁三十一都潭溪裏(今白路鄉樂家洲村)。少六公之孫又遷居臨川西解渡(今臨川區上頓渡),繁衍發展,建立樂家村。據樂史族譜記載:崇仁縣三山鄉上樂村、中樂村、下樂村村民和湖北省武穴市、應山縣、黃石市大冶市、陽新縣、咸寧市通山縣、陝西省安康市、西安市、旬陽縣、柞水縣、平利縣、河南省息縣等鄂東南樂氏七户及外遷各房後人、江西省宜黃縣、東鄉縣樂氏後人大多為樂史後裔。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