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樂只室古璽印存

(1999年上海書店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鎖定
《樂只室古璽印存》為高時敷於一九四四年選所藏古璽印之精者鈐拓而成。原鈐本每部十冊,其中第一至二冊為白文戰國私璽及秦私印共一百零一方,第三至四冊為朱文戰國私璽及白文秦成語印共九十九方,第五冊為漢及魏、晉官司印六十七方,第六至八冊為漢私印一百九十九方,第九至十冊為漢私印中的兩面印及吉語印、肖形印共一百二十五方。
中文名
樂只室古璽印存
語    種
中文
類    別
國學古籍收藏
主管單位
上海書店
主辦單位
上海書店出版社
創刊時間
1999年12月01日
出版週期
1
國內刊號
9787806226216
定    價
30.00
作    者
高絡園
譯    者
童辰翊
ISBN
9787806226216
版 次
1
頁    數
107 頁
裝    幀
平裝
開    本
16 開
所屬分類
書法與篆刻類圖書

樂只室古璽印存內容簡介

樂只室古璽印存 樂只室古璽印存
《樂只室古璽印存》為高時敷於一九四四年選所藏古璽印之精者鈐拓而成。原鈐本每部十冊,其中第一至二冊為白文戰國私璽及秦私印共一百零一方,第三至四冊為朱文戰國私璽及白文秦成語印共九十九方,第五冊為漢及魏、晉官司印六十七方,第六至八冊為漢私印一百九十九方,第九至十冊為漢私印中的兩面印及吉語印、肖形印共一百二十五方。可知此譜所收私璽及私印佔十之九,其中品種及形式頗為豐富,且遴選謹嚴,頗多精品。官司印佔十之一,其中有一方值得特別提一提,這一方兩面刻字,一面為“長安獄丞”,另一面字有殘損,為“口園口印”。《樂只室古璽印存》亦見於《十六金符齊印存》中,可見在高氏之前曾為吳大所藏,吳氏在譜中註明為鉛,由此可知這一方寶際上是鑄印時的母,因銅印澆鑄之前先需用鉛或石刻成母,用以捺成泥型,與印體的泥型合成整體模型,然後澆鑄成印,這種鑄印母存世及少,這是因為母只需使用一次,兩面都用過後,這塊鉛便可熔化後重復使用。

樂只室古璽印存作者簡介

高時敷 (一八八六——一九七六·十二·十八·),字繹求,家有絡園,遂以為號,別署弋虯。齋名有樂只室、石芝山房、二十三舉齋、二鑑監精舍、兩漢鏡齋、長生草堂等。浙江杭州人。與兄時豐(字魚佔,號存道)、時顯(字欣木、號野侯),俱以富收藏、精鑑賞,長於書畫篆刻而名重藝林,人稱『高氏三傑』,亦西泠印社耆宿也。時敷饒於資,其絡園闢於明聖湖頭上苧榭曲折,泉石映帶,較其兄時豐、時顯之高莊,別具幽致,書畫金石,庋藏綦富,尤以古璽印及明清諸印家精品著於時。在其盛時,曾繪絡園圖冊,以志鴻雪。
絡園於繪事篆刻皆精擅。畫工山水、松石、墨竹,涉筆秀逸,為文人畫之上乘。晚年曾畫紋石圖十餘冊,極為鑑家所推許。偶亦戲為人物畫。篆刻最為世重,初宗浙派,嚴於法度,以家中藏印甚豐,晨夕摩挲,含英咀華,布白分朱,神與古會;且目力強甚,八十餘歲猶能作細小之行書邊款。詩人陳兼與讀其印集,曾有長詩題之:『絡園先生諸藝神,金石刻畫尤絕倫。聞名欲叩已化去,今見其作如見人。一石比為一佳士,雅文貼妥與位置。衣襟戍削容止閒,方寸中有小天地。藝之進道非須臾,讀書養氣當有餘。人人學古抱秦漢,誰於印外論功夫。兩浙自來稱印藪,西泠八子開山後。二弩雍穆缶廬奇,先生鼎立在左右。』一九三四年,吳振平編《現代篆刻第一集》時,即收有絡園印作十二方。一九八七年,上海書畫出版社所出《現代篆刻選輯(六)》,絡園所治印亦與錢壓、翟樹宜之作,同在—輯之中。
絡園曾以藏印輯成《二十三舉齋印攘》、《樂只室古璽印存》,而最矚目者,當推《丁丑劫餘印存》。一九三七年歲次丁丑,日軍侵我上海、杭州等地,兵燹之餘,文物蕩然。絡園劫後,速與名藏印家丁輔之、葛昌楹、俞人萃商議,就劫餘藏印,彙編成譜,俾留蜕本於後,毋使灰飛煙滅,即其定名亦用心良苦。四家存印合得明清印人二百七十有三,印作一千九百餘方,始於文、何,而迄於吳缶翁等近世大家之已作古者。一九三八年五月動工編拓,一九三九年六月竣事,歷十四月而後成,凡四帙二十冊,洋洋大觀。以出鈐拓,僅成二十一部而已。此篆刻史上之空前鉅製,而在國難中成此,主事者之高瞻遠矚,艱苦卓絕,至足令人佩仰也 [1] 
時移勢易,絡園晚境雖不如中歲,然樂天豁達,所居局處小室,舊藏什九已歸公庫,宴如也。四壁猶張殘存書畫,盆花盎果,錯列其間。喜物色小石之具天然圖紋者賞玩,曰:此赤壁夜遊也,此南北兩高峯也,此歐陽詢駐觀索靖碑也,藉此以自愉悦。年登耄耋,尚昧爽即起,讀書揮毫。後學或有請益,輒盡所知以告,是以座客常滿。臨卒前一年,猶□輯其長兄遺詩成《存道詩□》,蠟印以廣流傳雲 [1]  。(一九九六年三月八日 馬國權)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