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槲蕨

(水龍骨科槲蕨屬植物)

鎖定
槲蕨(Drynaria roosii Nakaike)是水龍骨科槲蕨屬植物,通常附生岩石上,匍匐生長,或附生樹幹上,螺旋狀攀援。根狀莖直徑1-2釐米,密被鱗片;鱗片斜升,盾狀着生。葉二型,基生不育葉圓形。孢子囊羣圓形,橢圓形,葉片下面全部分佈,沿裂片中肋兩側各排列成2-4行,成熟時相鄰2側脈間有圓形孢子囊羣1行,或幼時成1行長形的孢子囊羣,混生有大量腺毛。 [1] 
分佈於越南、老撾、柬埔寨、泰國北部、印度(阿薩姆)和中國;在中國分佈於江蘇、安徽、江西、浙江、福建、台灣、海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重慶、貴州、雲南和香港。附生於海拔100-1800米的樹幹或石上,偶生於牆縫。 [1] 
該種植物的根狀莖在許多地區作“骨碎補”用,補腎堅骨,活血止痛,主治跌打損傷、腰膝痠痛。 [1] 
(概述圖參考來源: [2] 
中文名
槲蕨
拉丁學名
Drynaria roosii Nakaike [4] 
植物界
蕨類植物門
木賊綱
水龍骨目
水龍骨科
槲蕨屬
槲蕨
命名者及年代
Nakaike,1992

槲蕨形態特徵

槲蕨
槲蕨(10張)
通常附生岩石上,匍匐生長,或附生樹幹上,螺旋狀攀援。根狀莖直徑1-2釐米,密被鱗片;鱗片斜升,盾狀着生,長7-12毫米,寬0. 8-1. 5毫米,邊緣有齒。葉二型,基生不育葉圓形,長(2-)5-9釐米,寬(2-)3-7釐米,基部心形,淺裂至葉片寬度的1/3,邊緣全緣,黃綠色或枯棕色,厚幹膜質,下面有疏短毛。正常能育葉葉柄長4-7(-13)釐米,具明顯的狹翅;葉片長20-45釐米,寬10-15(-20)釐米,深羽裂到距葉軸2-5毫米處,裂片7-13對,互生,稍斜向上,披針形,長6-10釐米,寬(1.5-)2-3釐米,邊緣有不明顯的疏鈍齒,頂端急尖或鈍;葉脈兩面均明顯;葉幹後紙質,僅上面中肋略有短毛。孢子囊羣圓形,橢圓形,葉片下面全部分佈,沿裂片中肋兩側各排列成2-4行,成熟時相鄰2側脈間有圓形孢子囊羣1行,或幼時成1行長形的孢子囊羣,混生有大量腺毛。 [1]  [5] 

槲蕨生長環境

附生於海拔100-1800米的樹幹或石上,偶生於牆縫。 [1]  其性喜温暖和半廕生長環境,生長適温為20-22℃,冬季5℃以上方可安全越冬,忌強光直射,喜散射光,要求富含有機質、排水良好的中性或微酸士,亦可水培。 [3] 
槲蕨 槲蕨

槲蕨分佈範圍

分佈於越南、老撾、柬埔寨、泰國北部、印度(阿薩姆)和中國;在中國分佈於江蘇、安徽、江西、浙江、福建、台灣、海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重慶、貴州、雲南和香港。 [1] 
槲蕨 槲蕨

槲蕨繁殖方法

分株繁殖:分株繁殖以4-6月為好,將根狀莖縱切成2-3節為一叢,帯根、葉移入盆中栽培,栽後澆透水,放至蔭涼通風處養護,注意多水少澆水,保持盆土濕潤。當根莖上萌發出新葉時,移至半萌處,使其早晚接受光照。 [3] 
孢子繁殖:選取犯子羣未脱落而孢子成熟變的葉片,將孢子均勻地撒入早已準備好培養士中,不覆土,可蓋玻璃,置於半萌處。通常一個月左右即可發彗,2-3個月後,又可長出真葉,孢子體,具有3-4片葉時,可移植於盆士中養護。 [3] 

槲蕨栽培技術

在生長季節必須保持一定的濕度,尤其是夏季必須早晚向葉面噴霧數次,適當通風,置於蔭處,切勿讓其在舊光下曝曬。冬季室温必須保持在10-15℃左右,適當噴以防植株乾燥而造成葉片卷邊,焦枯。澆水要適量,夏季要向盆花的四周水,以降低空氣温度,增加濕度,為盆花營造一個安全度夏小環境。一般每隔15天左右施一稀薄的有機液肥或複合肥料,每月可向葉施一硫酸亞鐵溶液。每年可於春季剪除大部分或全部日的孢子葉,促其根部生長,此花草無需精心養護,管理粗放,只要不缺水,生長很好。 [3] 

槲蕨主要價值

該種植物的根狀莖在許多地區作“骨碎補”用,補腎堅骨,活血止痛,主治跌打損傷、腰膝痠痛。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