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一種不良遊戲)

鎖定
槓,拼音gàng,釋義:最少兩人,選定目標,將其逮住,而後兩人抬起其兩腿並分開,使條狀物置於褲襠處,可以撞擊條狀物,亦可以旋轉、上下移動
中文名
拼    音
gàng
釋    義
一種不良遊戲

釋義

大多為多人一組,分工明確,有人拿掃帚,有人抬腿,有人抬上身 用具及目標對象 掃帚、拖把、柱子、樹、電線杆、門、球門柱、銼子、鋸條(慎用)等一切長條狀物體

目標對象

1.主要為男生
2.人氣很高的人(比如考試考好的班長,踢球進球的體委等);
3.任何不順眼的人(比如槓一個很猥瑣的同學);
4.受懲罰的人(以被槓作為懲罰遊戲)。

分類

槓人可由其目的與方式分為兩大類:效果槓與目的槓。
效果槓舉例:單槓、雙槓、衝刺槓、攔截槓、萬里長征槓、4*100接力槓、倒槓(頭朝下)、反重力槓(置於門頂上)、交叉槓(同時槓雙人,A的襠部即為B的槓,反之,亦然)合力槓(置於門頂上再用手向下拉被剌人的腳)、單槓(僅限強壯之人一人完成,難度係數較大)、樓梯扶手迴旋槓等
目的槓舉例:生日槓,迎新槓,慶祝槓等
1.隨着槓人技術的不斷改進,先後出現了正槓、倒槓(面朝下),按照槓人時場面不同分為120式(兩腿120°夾角)、90式、0式(又稱螳螂式)
2.隨着這項運動的興起,女生中出現了槓人萌芽,槓人隊伍進一步擴大(女生之間槓人時請慎重!)
3.槓人時有了“槓人號子”(加把勁啊........嘿呦,往前走啊........嘿呦!),或槓人歌(如《團結就是力量》、《向前向前向前》等)
4.在接觸高中數學必修三統計一章之後,可以根據隨機數表以及班級學號,自定規則,隨機抽取幸運男同學感受剌人。自此,槓人活動已有科學的理論指導!
5.充分利用分力夾角與合力大小之關係、衝量與作用時間之關係等力學知識,用科學知識武裝槓人隊伍。6、槓人並不是對人有害的危險活動,而是有助於促進同學之間友誼,在考試後發泄情緒之上佳選擇。
港台地區之槓人活動
在香港,這些行為通常稱為“con人”和“被人con”。
台灣則為“阿”與“被阿”。
亦有將二人同時抬舉,彼此下體互相撞擊:
香港稱為“X-con”。
台灣稱為“對阿”,即“對撞阿魯巴”,又稱作“雙龍會”,也有人稱為“雙十字交乘”。
後來又發展出將人抬起在灌木叢上磨擦拖行的變種
在香港稱為“剪草”,
台灣學生則稱之為“草上飛”。
將人抬至升降電梯門,再按關門掣,使下體與電梯門互相撞擊,香港稱為“Lift con”。
將人抬上大學講堂的座椅上,使下體與椅背磨擦拖行,香港稱為“火車con”。
將人倒轉向門梁推,使下體與門梁相撞,香港稱為“Exit con”。
將下體撞向燈柱,使燈柱失靈,如生日儀式中吹熄蠟燭的過程一樣,香港稱為“吹蠟燭”。
在香港男學生宿舍,當一名男宿生生日或被發現初談戀愛時,Happy Corner會是其中一種常見慶祝方式,另加唱歌贈興,歌詞改編自英文的《祝你生日快樂》,歌詞為重覆“Happy Corner to you”四次。
在台灣,學生玩磨柱時,通常都會把被罰者的下體撞往樹幹或任何柱狀事物,或以圍繞摩擦的方式戲弄受害者。通常,玩此遊戲的目的往往並非真的要製造被玩弄者肉體上的疼痛或傷害,而是一種羣體意識的發揮(集中眾人的力量對付團體中唱反調或説錯話的搗蛋者),用來教訓受害者(以開玩笑的態度),或單純只是一種欺負弱小的娛樂。
在廣東,進行這遊戲的方式主要是把被罰者的下體撞往牆角,然後磨擦。很多時候太過激烈的玩法會磨穿甚至磨損褲子,且磨柱側重於磨,而不是撞。

槓人事故

散黃:
僅在男生上出現,最為嚴重的事故。出現此事故時必須送至醫院進行治療。
心理疾病:
被槓者可能會留下心理陰影,如看見柱子繞行等。
受害升級:
因開玩笑的態度使受害者由於忍無可忍開始逆推,最終可能造成暴力事件。
由於出現最為嚴重的槓人事故,部分學校已將“槓”列為校園內禁止出現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