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槐花

(中藥)

鎖定
槐花,中藥名。為豆科植物槐Sophora japonica L.的乾燥花及花蕾。夏季花開放或花蕾形成時採收,即使乾燥,除去枝、梗及雜質。前者習稱“槐花”,後者習稱“槐米”。
中文學名
槐花
別    稱
金藥樹、護房樹、豆槐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豆目
豆科
槐屬
分佈區域
南北各地,黃土高原及華北平原等地
採收時間
夏季花開放或花蕾形成時採收
5~10g
毒    性
無毒
貯    藏
置乾燥處,防潮,防蛀

槐花生理特性

1、槐花:皺縮而捲曲,花瓣多散落。完整者花萼鍾狀,黃綠色,先端5淺裂;花瓣5,黃色或黃白色,1片較大,近圓形,先端微凹,其餘4片長圓形。雄蕊10,其中9個基部連合,花絲細長。雌蕊圓柱形,彎曲。體輕。氣微,味微苦。
2、槐米:呈卵形或橢圓形,長2~6mm,直徑約2mm。花萼下部有數條縱紋。萼的上方為黃白色未開放的花瓣。花梗細小。體輕,手捻即碎。氣微,味微苦澀。

槐花產地

生於山坡原野,南北各地均多栽培,尤以黃土高原及華北平原最為常見。

槐花入藥部位

植物的乾燥花及花蕾。

槐花炮製方法

1、槐花:除去雜質及灰屑。
2、炒槐花:取淨槐花,依清炒法(不加輔料的炒法稱為清炒法。)炒至表面深黃色。
3、槐花炭:取淨槐花,依清炒法(不加輔料的炒法稱為清炒法。)炒至表面焦褐色。

槐花性味

苦,微寒。

槐花歸經

歸肝、大腸經。

槐花功效

涼血止血,清肝瀉火。

槐花主治

用於便血,痔血,血痢,崩漏,吐血,衄血,肝熱目赤,頭痛眩暈。

槐花相關配伍

1、衄血不止:槐花、烏賊魚骨等分,半生半炒為末,吹之。(《普濟方》)
2、吐血不止:槐花燒存性,入麝香少許,研勻,糯米飲下三錢。(《普濟方》)
3、小便尿血:槐花(炒)、鬱金(煨)各一兩,為末。每服二錢,淡豉湯下,立效。(《篋中秘寶方》)
4、髒毒下血:新槐花炒研,酒服三錢,日三服。或用槐白皮煎湯服。(《普濟方》)
5、婦人漏血不止:槐花燒存性,研。每服二、三錢,食前温酒下。(《聖惠方》)
6、楊梅毒瘡:乃陽明積熱所生。槐花四兩略炒,入酒二盞,煎十餘沸,熱服。胃虛寒者勿用。 (《集簡方》)
7、下血血崩:槐花一兩,棕灰五錢,鹽一錢,水三鍾,煎減半服。(《摘玄方》)

槐花用法用量

煎服,5~10g。外用適量。止血多炒炭用,清熱瀉火宜生用。

槐花禁忌

脾胃虛寒及陰虛發熱而無實火者慎用。

槐花相關論述

1、《本草綱目》:炒香頻嚼,治失音及喉痹,又療吐血衄血,崩中漏下。
2、《本經逢原》:槐花苦涼,陽明、厥陰血分藥也。故大小便血,及目赤腫痛皆用之。目得血而能視,赤腫乃血熱之病也。腸血痔血同柏葉微炒為末,烏梅湯服。腸風髒毒,淘淨炒香為末。腸風荊芥湯服,髒毒蘸豬髒日日服之。但性純陰,陰寒無實火禁用。
[1-3] 
參考資料
  • 1.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0年版
  • 2.    高學敏.《中藥學》: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2年5月
  • 3.    王國強.《全國中草藥彙編》:人民衞生出版社,2014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