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構造主義心理學

鎖定
構造主義心理學是心理學成為一門獨立的實驗科學後出現於歐美的第一個心理學派,由鐵欽納於1898年正式創立。這個學派認為心理學的研究對象是意識經驗,主張心理學應該採用實驗內省法分析意識的內容或構造,找出意識的組成部分以及它們構成複雜心理過程的規律。 [1]  該流派在20世紀初的近30年裏佔有統治地位,而隨着鐵欽納的去世,影響急劇衰落。 [2]  構造主義心理學雖然消失了,但是它推動了美國心理學的發展,對感覺的研究以及該學派嚴謹的科學精神給心理學留下了寶貴的財富。 [3] 
中文名
構造主義心理學
外文名
structuralism / structural psychology
別    名
構造心理學,結構心理學
創始人
鐵欽納
創立時間
1898年
代表人物
鐵欽納,馮特

構造主義心理學發展歷史

構造主義心理學創立之前

鐵欽納1892年在萊比錫大學畢業後,來到美國康奈爾大學教授心理學。他參照馮特在德國的模式在康奈爾大學着手開展心理學博士項目,擴大心理實驗室,並大量著書立説。他的《實驗心理學手冊》自出版後成為美國20年裏的標準教科書,並被翻譯成歐洲大多數種類的語言以及俄語版本出版。因為他的心理學思想在很大程度上集成了馮特個體心理學的理論,波林認為馮特是構造主義心理學的奠基人。 [4] 

構造主義心理學正式創立

鐵欽納認為,心理學研究的是依賴於經驗者的經驗,心理學研究的任務是找到意識經驗的要素,然後確定要素的結合規律。基於這個原因,他在1898年的文章《構造主義心理學的公設》中提出自己的心理學是構造主義心理學(structural psychology),以示與機能主義心理學的區別。 [5] 

構造主義心理學主要研究

在康奈爾大學心理實驗室的研究中,大多數是關於感覺要素的研究。鐵欽納在他的《心理學大綱》(1896)中稱他確認了44,435種感覺要素:其中絕大多數是視覺要素(32,820),其次是聽覺要素(11,600),以及膚覺味覺動覺各4種,消化道感覺3種。為了進行研究,鐵欽納曾要求學生報告小便、大便時的感覺,甚至讓結過婚的學生報告性生活時的感覺。 [5] 

構造主義心理學成立學會

1904年,鐵欽納退出美國心理學會,建立了自己的學術組織“實驗主義者”(The Experimentalists),探討他所認可的心理學話題。鐵欽納用一種權威式的方法管理這個組織:議題內容和參加的成員都要由他確定。在1922年一次“實驗主義者”的會議上,奧爾波特做了3分鐘關於個性品質的報告,結果聽眾一片沉寂,然後人們接着開始討論感知覺問題。 [6] 

構造主義心理學學派論戰

由於構造主義心理學在研究對象、研究方法和研究範圍的嚴格設定,和當時的機能主義、完形主義和行為主義體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鐵欽納1898年明確提出構造主義和機能主義的對立,其他流派的心理學家紛紛對構造主義心理學提出批評,批評主要集中在內省法,比如卡特爾(1904)、桑代克(1905)、賈德(1907)、皮爾斯伯裏(1911)、鄧拉普(1912)、道奇(1912)、華生(1913)等。 [5]  很多心理學家針對鐵欽納關於心理學研究不應該包括動物研究和兒童研究的説法也很憤怒。鐵欽納和他的支持者在迴應批評的同時,稱機能主義心理學不是真正的心理學,沒有現代科學的概念,只是塗上了現代的顏色;機能主義者是目的論的。 [4] 

構造主義心理學學派式微

晚年時,鐵欽納已經很少講課,康奈爾大學實驗室的研究成果也越來越少。雖然在學術上還是有一些他的學生繼續堅信構造主義的理念,比如沃士波恩(M. Washburn)、甘博(E. A. Gamble)、本特利(M. Bentley)等。 [7]  很明顯可以看出,構造主義心理學全靠他一個人獨撐大局。在1927年他去世後,構造主義心理學也基本上隨之消失了。 [8]  鐵欽納去世後,本特利接任了他在康奈爾大學的位置,上任後很快就進行改革,擴大了心理學專業,比如引入了教育心理學和臨牀心理學 [5]  “實驗主義者”組織雖然還繼續定期召開會議,但是已經不再像以前那樣限制議題,也不再限制女性心理學家參會。1929年,在鐵欽納去世兩年後,實驗主義者學會改名“實驗心理學家學會”(The Society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ists)。 [9] 

構造主義心理學哲學背景

構造主義心理學形成於美國,但是卻帶有明顯的歐洲烙印。它主要受歐洲經驗主義聯想主義實證主義哲學思想的影響。

構造主義心理學經驗主義

17至19世紀的英國哲學,經驗主義和聯想主義佔主導地位,鐵欽納也深受其影響。經驗主義主張擺脱宗教神學的玄學思考,將經驗世界作為哲學的研究對象,把知識建立在經驗的基礎上。它強調人類所有知識和觀念都來源於感覺印象,心靈通過創造能力將感覺印象組合成複雜觀念。經驗主義對鐵欽納的影響表現在,他把心理學研究對象(意識)分析為元素,並認為人的意識和心理現象就是由這些元素構成的。 [10] 

構造主義心理學聯想主義

在17到19世紀英國哲學家的努力下,聯想主義成為哲學中用來解釋心理的主要觀念。英國聯想主義的基本理念是,心理事件是由聯想規律控制的,在意識中發生的一切是由心理事件之間的聯繫決定的。從聯想主義的角度看,心理學主要有三個問題:為什麼心理事件能產生聯想;聯想形成的規律是什麼;心理事件經過聯想後是否發生變化。鐵欽納的構造主義心理學所提出的基本任務與之十分相似,從而表現出明顯的聯想主義痕跡。 [10] 

構造主義心理學實證主義

馬赫阿芬那留斯經驗批判主義為主的實證主義也對鐵欽納產生了深刻影響。實證主義主張關於世界的正確認識必須以自然科學的方法為基礎,超越客觀事實的宗教和玄學思辨性的概念是沒有用的。而馬赫和阿芬那留斯的經驗批判主義是建立在實證主義基礎上的。馬赫認為,物質不是第一性的,要素,即感覺,才是第一性的。要素是一種非心非物的中性的東西,物質以及自我都是要素的複合物。阿芬那留斯是馬赫主義者,但他沒有繼承馬赫的要素概念,而是提出了純粹經驗的概念。他認為,純粹經驗既可以是物理的東西,也可以是心理的東西;純粹經驗可以分為從屬經驗和獨立經驗。馬赫和阿芬那留斯對鐵欽納的影響表現為:其一,雙方都把感覺作為研究的起點;其二,鐵欽納用阿芬那留斯的獨立經驗和從屬經驗代替了馮特的直接經驗和間接經驗。
經驗主義、聯想主義和經驗批判主義給構造主義心理學提供了認識論基礎,也確定了它的方法論和發展方向。 [10] 

構造主義心理學理論體系

構造主義心理學體系,主要包括心理學研究對象、學科性質、學科任務以及研究方法等。鐵欽納在他的著作《實驗心理學大綱》(1898)和《實驗心理學手冊》(1901-1905)中對構造主義心理學的體系進行了詳細的闡述。

構造主義心理學研究對象

鐵欽納主張心理學的研究對象是經驗。不過他不同意馮特把經驗分為直接經驗和間接經驗,並認為心理學研究直接經驗而物理學研究間接經驗的觀點。他接受阿芬那留斯把經驗分為“從屬經驗”和“獨立經驗”,認為心理學研究的是依賴於經驗者的經驗,而物理學研究不依賴於經驗者的經驗。例如,物理學家和心理學家都研究光和聲,但是物理學家是從物理過程來探究這些現象,而心理學家則是根據這些聲光現象是怎樣為人類觀察者所經驗來考察它們。 [4] 

構造主義心理學學科性質

鐵欽納認為科學分為純科學和應用科學,而心理學是純科學。因此,他主張只研究心理過程或心理內容,反對研究心理的意義和功用。他認為,研究心理時要從心理學的視角出發,讓被試觀察心理活動本身,而不要觀察刺激物及其意義。如果混淆了心理活動本身和刺激物的關係,就會發生刺激錯誤(stimulus error)。例如,做兩點閾實驗時,被試者可以有兩種視角和觀點:一是心理學的視角和觀點,即只注意感覺本身是一點還是兩點;另一種是物理學視角和觀點,即注意某種刺激物的一點還是兩點在碰着皮膚。前者是心理學要研究的經驗,而後者則是注意到被觀察的對象和意義。按照這個觀點,鐵欽納反對機能主義,認為它是心理學的應用,是心理技術,而不是心理學本身。 [4] 

構造主義心理學學科任務

鐵欽納認為,心理學的任務就是分析和説明心理過程的構成元素以及它們互相結合的方式和規律。因此,心理學首先要把意識經驗分析為最基本的元素,然後尋找這些元素結合的規律,同時用與心理過程相應的神經過程來解釋這個心理過程。在心理元素的數量上,馮特主張有感覺和感情兩種元素,而鐵欽納則認為有感覺、意象和感情三種元素。在他看來,感覺是知覺的構成要素,意象是觀念的構成要素,感情是情緒的構成要素。在心理元素的屬性方面,鐵欽納在馮特主張的性質和強度兩種屬性外,增加了持久性、清晰性和廣延性。在感情的維度方面,鐵欽納不同意馮特的感情三度説,而是認為感情只有愉快和不愉快兩個類別。 [4] 

構造主義心理學研究方法

在心理學研究方法上,鐵欽納堅持採用實驗內省法。但與馮特的實驗內省法存在以下區別:其一,他不僅用實驗內省法研究簡單的心理過程,如感知覺、意識等,還用來研究高級心理過程,如思維、想象等;其二,馮特的觀察比較容易,注意的時間短,報告的時間也不長,與日常生活和生理學觀察區別不大;而鐵欽納則要求比較嚴格,並且有許多限制,比如堅持心理學研究視角,強調嚴格控制實驗條件,要求實驗者經過專門訓練,主張編制一種內省的語言和詞彙,做好被試者在正式實驗前的預備實驗等。 [4] 

構造主義心理學歷史評價

構造主義心理學主要貢獻

為新興的實驗心理學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和資料
以鐵欽納為代表的構造主義學派非常重視實驗內省法,特別是在嚴格控制條件的實驗室中進行實驗,並提前對被試者進行訓練,因此他們取得了不少成果。這些研究成果已被吸收到當代心理學特別是感覺心理學中。鐵欽納的《實驗心理學》對心理實驗的儀器、步驟以及處理實驗結果的方法做了詳細的説明。該書曾被廣泛地作為實驗心理學手冊。 [4] 
推動了其他心理學派的發展
構造主義心理學不僅從正面對心理學做出了貢獻,還從側面啓發了機能主義行為主義和完形主義。正是在這個意義上,舒爾茨認為構造主義心理學的一個巨大的貢獻還在於它充當了批評的靶子,成為美國心理學發展的動力。 [4] 

構造主義心理學主要缺陷

研究過於狹窄
在心理學對象方面,鐵欽納主張只研究意識的內容或結構,反對研究意識的機能和功用。相應地,在心理學性質上,他堅持心理學是純科學,把心理學的研究任務侷限於正常成年人的一般心理規律和基礎研究,使該學派的研究課題和研究結果與實際生活的距離比較遠。許多人批評鐵欽納過於追求體系的嚴密,重視共同心理和基礎理論的研究,忽視了應用心理學和個別心理差異的探討,使心理學嚴重脱離現實生活。 [4]  [10] 
元素主義傾向
在對意識經驗的分析上,鐵欽納比他的老師走得更遠。儘管馮特也強調分析意識的元素,但並沒有忽視整體,且把元素看成一種過程。而鐵欽納只重視元素而忽視整體,有元素主義傾向,因此受到激烈的批評。 [10] 
內省主義傾向
馮特雖然強調實驗法在心理學中的重要性,但是它只是把實驗當作內省的輔助手段。馮特從未公開聲稱內省法是唯一合理的研究方法。鐵欽納則把內省法強調了極端的地步,因此遭到了嚴厲的批評。批評意見包括內省定義不明確,任務不正確,內省者很容易意見不一致等。這都束縛了心理學的發展與應用。
參考資料
  • 1.    陳澤川. 構造心理學[G]//中國大百科全書總編輯委員會心理學編輯委員會心理學史編寫組. 心理學史. 北京: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1985:38
  • 2.    Lundin R W. Structuralism[G]//Weiner I B. The Corsini encyclopedia of psychology. Wiley, 2010.
  • 3.    葉浩生. 西方心理學的歷史與體系(2版)[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4.
  • 4.    車文博. 西方心理學史[M]. 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8.
  • 5.    Greenwood J D. A conceptual history of psychology[M]. McGraw-Hill, 2009.
  • 6.    Allport G W. Autobiography[G]// Boring E G & Lindzey G. A history of psychology in autobiography (Vol. 5). New York: Appleton-Century-Crofts, 1967.
  • 7.    張肖松. 心理學史[M]. 台北: 巨流圖書公司, 1987.
  • 8.    Leahey T H. 心理學史——心理學主流思潮的發展[M]. 陳仁勇, 譯. 台北: 野鵝出版社, 1987.
  • 9.    Schultz D P, Schultz S E. A history of modern psychology[M]. Cengage Learning, 2011.
  • 10.    葉浩生 編. 心理學史(2版)[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