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榮辱觀

(人的觀念)

鎖定
榮辱觀是指人們對榮與辱的評價標準的價值確認。“由義為榮,背義為辱”。“榮”指榮譽或光榮,是人們對高尚的道德行為所作的客觀評價和主觀感受。客觀評價指社會或集體對這種行為的肯定、讚揚和褒獎,主觀感受指個人或集體對這種客觀評價所產生的尊嚴感和自豪感。“辱”指恥辱,是社會、集體或他人對違背公共利益不道德行為的否定和貶斥,以及個人因自己行為的過失而在內心形成的羞愧體驗。榮辱觀受一定社會的風尚、習俗和傳統的影響,切而在不同的民族和地域,人們對榮和辱的看法不盡相同。在階級社會中,榮辱觀又受一定階級的思想影響,從自己階級的政治地位和經濟地位中吸取自己的榮辱觀點。 [1] 
中文名
榮辱觀
外文名
Honor and Disgrace
性    質
人的觀念
特    點
受社會風尚習俗傳統影響

榮辱觀一般意義

普遍意義上的榮辱觀也叫一般榮辱觀,通常簡稱為“榮辱觀”。普遍意義上的榮辱觀的有兩個方面的意義和作用:
一方面,它是對人們行為的一種社會評價。即它通過社會輿論的力量,用光榮和恥辱的概念,表明社會支持什麼,反對什麼。從社會評價的意義講,不同的階級有不同的榮辱觀。凡是符合一定階級利益的行為,一定的階級就給以肯定和獎勵,反之,給以否定和譴責。這種榮辱觀念普遍來自個人在社會經濟、政治中的地位。榮辱觀念儘管與社會風尚、習俗、傳統有着密切的聯繫,但是,它們並不是產生榮辱觀念的決定性因素。任何一種榮辱觀念,都反映了一定階級政治上和經濟上的要求。人們只能從自己的經濟政治地位中,主要是從決定人們基本生存條件的經濟地位中,形成自己的榮辱觀念。如封建地主階級以具有高貴的門第、顯赫的官爵、成羣的奴僕、窮奢極欲的生活為最大的榮耀;資產階級一方面看不起封建地主這種門第觀念,一方面則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簡化為赤裸裸的利害關係,變成為冷酷無情的現金交易。在資產階級眼裏,最大的榮耀是金錢,錢袋可以決定一切,也可以改變一切。金錢的價值,就是貨幣所有者的價值,金錢越多,價值越大,尊嚴越高。
另一方面,它是一個人對自己行為所造成的社會後果的關心,它表示個人力求通過自己的活動,希望從社會得到榮譽,並努力避免恥辱的一種願望。這種自我評價意義上榮辱觀,在一定條件下,會顯得特別重要。如在階級社會裏,剝削階級總是把榮辱向個人的狹隘方面來引導,説成是個人的事情,這就形成了在封建社會,人們長期以金錢地位作為個人榮譽的評判標準的問題。無產階級取得政權以後,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個人榮譽觀念有它全新的標準,即社會給予個人的榮譽是與個人對社會所做的貢獻相聯繫的,個人對社會所做的貢獻越多,他得到的榮譽就越多。反之,恥辱是社會對違背公共利益行為的一種懲罰,也是人們對自己過失所形成的痛苦的內心體驗。當人們的行為對社會造成了損害,在社會輿論的壓力下,他就會感到恥辱。

榮辱觀內容

即“八榮八恥”:
以熱愛祖國為榮、以危害祖國為恥,
以服務人民為榮、以背離人民為恥,
以崇尚科學為榮、以愚昧無知為恥,
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
以團結互助為榮、以損人利己為恥,
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
以遵紀守法為榮、以違法亂紀為恥,
以艱苦奮鬥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

榮辱觀背景意義

社會主義榮辱觀的提出有其歷史必然性。我們黨有關理論的提出都有其十分深刻的時代背景,都是符合時代要求並需要全黨全社會認真加以貫徹落實的。這次胡錦濤總書記提出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同樣有其歷史必然性,意義極為重大。
中央宣傳部社科規劃辦主任張國祚從三方面分析了社會主義榮辱觀產生的時代背景及意義。
榮辱觀教育入課堂 榮辱觀教育入課堂
首先,以“八榮八恥”為核心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的提出,是與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要求相適應的。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國家在經濟上所取得的成就舉世矚目。但毋庸諱言,在這一過程中,我們也付出了一些代價。這些代價,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自然資源在某種程度上遭到過度耗損,自然環境在某種範圍內受到嚴重污染;二是隨着改革開放進程的加快和市場經濟的迅速發育,社會上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日趨多元化,一些人在基本的道德價值判斷上出現了混亂,理想信念淡漠了,思想道德滑坡了,甚至在一些黨員幹部中還出現了腐敗現象。之所以付出這兩種代價,都與社會主義榮辱觀缺位有關。為什麼這樣説呢?因為理想信念淡漠和思想道德滑坡顯然與違背“八榮八恥”直接相關,即便是在亂砍濫伐、破壞生態平衡中,所反映出的問題實質,要麼是缺乏保護生態平衡的科學知識、愚昧無知,要麼是隻為了一己私利,而不顧國家、集體利益,同樣是違背社會主義榮辱觀的行為。提出在全社會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是很有現實針對性的,是我們克服發展中的不足,解決前進中存在的問題,推動社會經濟政治文化全面協調發展的必然需要。
其次,社會主義榮辱觀還直接關涉國家軟實力的強弱現在,評價一個國家,不能光看其經濟總量軍事力量硬實力,還要看這個國家的思想文化、民族精神道德情操軟實力因素。毫無疑問,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必將進一步提升全民族的精神狀態和道德情操的境界,進一步增強我們黨和國家的凝聚力、感召力、影響力、戰鬥力。
第三,社會主義榮辱觀與國家現行的一系列重大方針政策是相輔相成的。正因為社會主義榮辱觀的產生有其歷史必然性,所以它與國家的重大方針政策於內在精神上相通相融。比如,與目前正在開展的黨員先進性教育密切相關。黨員幹部要做人民的好公僕,必須首先做一個好公民,而做一個好公民的基本要求就是踐行“八榮八恥”。這對我們黨的執政能力建設非常必要。一個政黨要鞏固自己的地位,就要有涇渭分明的榮辱觀,這樣才能在人民當中樹立起良好形象。再比如,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與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也緊密相關。如果所有社會成員都能知榮辱、樹新風、講正氣,那麼這個社會必然會走向和諧。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也與落實科學發展觀息息相關。科學發展觀強調以人為本,只有全體公民都知榮辱、創文明、促和諧,才能形成良好的社會風尚,才能讓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
社會主義榮辱觀的提出,對於全黨和全國人民同心同德謀發展意義重大。社會上已經暴露出一些不良的思想傾向。如有人提出用“多元價值”來否定我們堅持的“一元價值”,不要“同德”要“異德”,要“離心離德”。面對複雜的國際形勢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大任務,我們必須明白,儘管多元價值是客觀存在,但作為社會主義國家的一員,我們的價值觀必須要有共同的指導思想,讓多元價值觀接受一元價值觀的領導,做到“一中有多,多中有一”。具體來説,就是要服從於“八榮八恥”的社會主義榮辱觀。只有這樣,全國人民才能一心一意,同心同德,共同把國家建設得更好。

榮辱觀理解實踐

榮辱觀理解

以“八榮八恥”為核心的社會主義榮辱觀,於簡練的表述中藴含着豐富的內涵。
1.社會主義榮辱觀既與中華民族精神傳統美德一脈相承,同時也帶有鮮明的時代特徵,是時代精神的匯聚和體現。
2.具體來説,“以熱愛祖國為榮、以危害祖國為恥”,就是在新形勢下,以建設祖國、保衞祖國、富強祖國為最大光榮,以損害祖國的榮譽、尊嚴和利益為最大恥辱;
“以服務人民為榮、以背離人民為恥”,就是每個公民不論職務高低、能力大小,都要在不同崗位、通過不同形式為人民服務,與此同時,要高度警惕可能出現的種種背離人民利益的傾向;
“以崇尚科學為榮、以愚昧無知為恥”,就是面對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我們必須把科學技術真正置於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並且在全社會形成講科學、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社會風尚;
“以辛勤勞動為榮、以好逸惡勞為恥”,就是隨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和完善,我們要在各行各業包括新興行業中培養愛勞動的思想,並使之成為衡量公民道德品質價值尺度
“以團結互助為榮、以損人利己為恥”,就是要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避免種種損人利己的行為;
“以誠實守信為榮、以見利忘義為恥”,就是要將誠實守信作為個人行為的基本準則,作為企業、事業單位乃至政府工作的基本準則,對假冒偽劣、不講信譽等行為予以嚴厲譴責;
“以遵紀守法為榮、以違法亂紀為恥”,就是要增強法律意識,自覺維護法律尊嚴;
“以艱苦奮鬥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就是要認識到我們現代化建設的路還很長,任務還很艱鉅,必須在新時期發揚艱苦奮鬥的精神,形成“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社會風尚。
“八榮八恥”是過去一系列提法的深入、系統的發展,它準確地體現出公民道德建設的內容,同時也將“五愛”(愛祖國、愛人民、愛科學、愛勞動、愛社會主義)等提法完全包容進來,形式鮮明,很容易被羣眾接受,可以説是為先進文化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樹立了一面鮮明的旗幟,也為全黨全國人民同心同德謀發展指明瞭方向。

榮辱觀實踐

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關鍵在於腳踏實地予以踐行。
應該從以下五個方面着手:一是要把學習貫徹社會主義榮辱觀與學習貫徹十六大以來我們黨的一系列理論創新和重大戰略思想結合起來;
二是要深化對社會主義榮辱觀的理論研究,全面準確深刻地理解其科學內涵及其重大意義;
三是要宣傳好,讓社會主義榮辱觀深入人心,家喻户曉,婦孺皆知;
四是黨員幹部要身體力行,為羣眾做出表率;五是領導決策部門要拿出具體的措施辦法,營造好踐行榮辱觀的氛圍。
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要建立相應的踐行機制。第一,要建立健全社會主義榮辱觀的教育機制。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需要從他律和自律,亦即從道德教育與道德修養兩個環節着手。教育是社會主義榮辱觀養成的外部機制的基礎。各行各業都在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開展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這些措施,已經勾畫出了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機制的框架。第二,要建立健全社會主義榮辱觀的修養機制。社會主義榮辱觀能否充分發揮其巨大的社會效應,關鍵在於廣大公民能否通過道德修養,昇華到較高的道德境界。為此,必須在全社會形成一種追求崇高道德修養的風氣。第三,要建立健全社會主義榮辱觀的示範機制。實踐社會主義榮辱觀,要求我們善於發現和運用先進典型,樹立可親、可敬、可信、可學的道德楷模,讓廣大羣眾見賢思齊。同時,還要特別強調領導幹部的模範帶頭作用。廣大領導幹部要把社會主義榮辱觀的道德要求轉化為個人的道德行為,常修為政之德,為全體人民做出榜樣。第四,要建立健全社會主義榮辱觀的評價機制。道德的基本特點之一,是以善惡標準社會現象進行評價。按社會主義榮辱觀的要求,“善”主要是指符合國家和人民利益以及社會道德要求的行為,“惡”主要是指違背國家和人民利益以及社會道德要求的行為。要在全社會築牢基本道德規範,形成懲惡揚善的輿論氛圍。
在文化與價值多元的時代背景下,加強對未成年人的價值觀教育,讓他們從小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極為重要。今天的青少年生活的時代背景已有很大變化,我們的道德教育應該堅持怎樣的原則,採用怎樣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才能使社會主義榮辱觀真正內化到不同年齡段、不同文化、不同地域、不同家庭背景的孩子的人格結構之中呢?我以為,最關鍵的,是要堅持“三近”原則。首先,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要貼近孩子生活。道德的本質是實踐的,也是生活的。當前道德教育很大的一個弊病是“空”,脱離孩子的生活世界,空洞、枯燥、缺乏生活氣息。脱離了孩子生活的道德教育只能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因此,我們的榮辱觀教育,必須貼近孩子的現實生活,從生活中尋找道德教育的素材和契機。其次,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必須接近孩子個體。道德教育在本質上是涵養化育個體的德性。道德教育只有成為個體的自我需要,才可能是有效的。因此,道德教育必須和孩子的個體經驗相接近,融入到孩子的個體生命成長中去,成為孩子成長的“呵護人”。最後,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還要親近孩子心靈。道德文化建設在本質上是精神的和心靈的活動。道德教育只有觸動心靈,引發感動,引領精神成長,才是真正的教育,才是真正有魅力的教育。缺乏相互尊重、平等對話,板起面孔説教,機械地傳授知識,不是真正的道德教育。
參考資料
  • 1.    朱貽庭.倫理學大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