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極地考察船

鎖定
極地考察船是專門在南北極海域進行海洋調查和考察的專業海洋調查船。具有船體堅固、破冰能力強、防寒性能好等特點。
世界上著名的極地考察船有中國的“雪龍”號、美國的“極星”號、前蘇聯的“M.薩莫夫”號。
2023年12月29日,“極地”號破冰科考船將首次公開亮相。 [6] 
中文名
極地考察船
船屬分類
專業海洋調查船
特    點
船體堅固破冰能力強防寒性能好
主要任務
考察兩極

極地考察船產生背景

極地是世界各國未來發展必爭的戰略空間。當前,國際極地事務正在發生着深刻變化,北極地區進入了開發利用的準備期,南極地區圍繞資源開發的競爭暗流湧動,氣候變化、環境演變、宇宙和生命起源等重大科學前沿研究的國際競爭明顯加劇。
極地藴藏着很多潛在資源。比如,南極冰川中,藴含着豐富的氣候信息,是研究氣候變化的一個非常好的樣本;南極磷蝦是地球上蛋白質含量最高的生物之一,資源量高達10億噸,可採量達1億噸,相當於世界水產總量之和。此外,得天獨厚的極端環境,使極地成為重要的基因資源寶庫,國際上極端海洋生物基因資源的開發應用雖剛剛起步,卻已帶來數十億美元的產業價值……因此,極地考察被許多國家作為贏得未來發展主動權、佔領新的制高點的重要國家戰略。專家指出,南極和北極地區資源豐富,地理位置獨特,開展極地考察,是人類拓展生存與發展空間的一件大事。 [1] 

極地考察船船屬分類

極地考察船是專門在南北極海域進行海洋調查和考察的專業海洋調查船。也是執行特定海域環境調查和科學研究的測量船。

極地考察船主要特點

一般的海洋調查船都有如下特點:
①裝備有執行考察任務所需的專用儀器裝置、起吊設備、工作甲板、研究實驗室和能滿足全船人員長期工作和生活需要的設施,要有與任務相適應的續航力和自持能力。
②船體堅固,有良好的穩定性和抗浪性。較好的海洋調查船還儘量降低幹舷縮小受風面積,增裝有減搖板和減搖水艙。
③具有良好的操縱性能和穩定的慢速推進性能。海洋調查船經濟航速一般為12~15節,但常需使用主機額定低速以下的慢速進行測量和拖網。大多采用可變螺距推進器或柴電機組(即用柴油機發電、電動機推進)解決慢速航行問題。為了提高操縱性能,大多在船首與船尾安裝側向推進器,或者安裝“主動舵”,或者兩者兼有。
④具有準確可靠的導航定位系統。現代海洋調查船多裝有以衞星定位為中心,包括歐米伽、勞蘭A/C和多普勒聲吶在內的組合導航系統。該系統使用電子計算機控制,隨時可以提供船位的經緯度,精確度一般為±0.1海里,最佳可達±0.4米。
⑤具有充足完備的供電能力。船上的電站要能滿足工作、生活的電氣化設備、精密儀器、計算機等所需要的電力和不同規格的穩壓電源。儀器用電需與動力、生活用電分開,統一採取穩壓措施。水聲專業調查船,尚需另設無干擾電源。 [2] 
極地考察船除具有一般海洋調查船的特點外,一般具有堅固的船體,而且破冰能力強、防寒性能好,同時,具有抗禦超低温惡劣環境和破冰作業的能力,強大的後勤補給系統能夠支持極地考察的長期作業。

極地考察船主要任務

極地考察船是具有破冰能力的綜合測量考察船,隨船搭載有極地考察和建站必需的工程機械、運輸工具和各種支援設備。用於考察兩極。

極地考察船主要船隻

世界上有許多著名極地考察船。20世紀70年代以來,美蘇兩國競相建造。俄、美、加、日等國擁有,俄羅斯的數量最多,日本的功能最全。
其中最著名的是1973年美國建成的“北極星”號。該船長120米,寬25米,排水量13100噸,可以突破6米厚的冰層。
其次是蘇聯1975年建造的“M.薩莫夫”號大型極地考察船,可以突破1.7米厚的冰層。
中國的“雪龍”號極地考察船,該船耐寒,技術性能先進,屬國際領先水平,也是中國進行南北極海域科學考察的唯一的一艘功能齊全的破冰船。於1993年購自烏克蘭,全長167米、滿載排水2.1萬噸,配備了現代化的航行、定位和導航系統,具備以1.5節航速連續破冰1.1米(含0.2米厚的雪)的能力,可搭乘科考隊員120人,主要承擔了南極考察站物資補給運輸、科考隊員的交替和南北極大洋調查等三大任務。 [3] 
日本於1982年建成“白瀨”號南極考察船,該船為單體破冰型,滿載排水量17600噸,主尺度134×28×9.3米,經濟航速15節,續航力20000海里,自給力38天,乘員230人(含60名科學家)。船上設有海洋測繪、水文氣象、水聲物理、地質生物等多種學科的研究室,配有絞車和起重設備,可搭載2架CH-53運輸機、1架OH-6偵察機和1000噸極地建站物資。
“向陽紅10”號,1984年,中國首次開展南極考察使用“向陽紅10號”,這是一艘滿載排水量為1.3萬噸的普通船隻,無破冰能力。
“極地”號,1986年,中國南極考察開始使用“極地”號科學考察船,這艘船原系芬蘭勞馬船廠建造的一艘具有1A級抗冰能力的貨船,中國購進後改裝成南極科學考察船,在完成了6個南極航次考察任務後,於1994年退役。 [3] 
“雪龍2”號,2018年9月10日下水,標誌着我國極地考察現場保障和支撐能力取得新的突破,它採用分段建設,全船分解為114個分段來進行建造,通過先分段建造然後拼裝合成全船。雪龍2號長度為122.5米,寬度為22.3米,吃水深度7.85米,吃水排水量13990米,續航力20000海里。雪龍二號採用了世界先進的雙向破冰能力設計,船首和船尾均可進行破冰,船首可以在2至3節航速連續破除1.5米厚的冰層,破冰能力達到了第3檔,滿足全球無限航區航行需求。隨着2019年雪龍二號的加入,將來我國的極地科考將會呈現“雙龍爭霸”的局面。 [4-5] 
“極地”號破冰科考船,2023年12月29日,“極地”號破冰科考船將首次公開亮相。 [6] 
紅白兩色是主色調,紅彤彤的船身長89米、寬17.8米,相當於三個標準籃球場首尾相連,組合在一起;科考船具備全球無限航區航行能力,定員60人,排水量達5600噸,航程26000公里,一次補給可以保障全船在海上生活80天以上。 [6] 
參考資料